CN220760085U - 分拣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60085U
CN220760085U CN202322420441.4U CN202322420441U CN220760085U CN 220760085 U CN220760085 U CN 220760085U CN 202322420441 U CN202322420441 U CN 202322420441U CN 220760085 U CN220760085 U CN 220760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rail
reset
bearing part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204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长春
阚世奇
代铁山
尹庆源
董海龙
任红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os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o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os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o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204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60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60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60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charge Of Articles From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分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拣设备,包括环形轨道、内环承接部、外环承接部、预翻机构、复位机构和格口滑槽。环形轨道上设置沿环形轨道移动的承托机构,包括承载托盘;内环承接部设置于环形轨道的内侧;外环承接部设置于环形轨道的外侧;内环承接部的上游和外环承接部的上游分别设置预翻机构,预翻机构能将承载托盘转动倾斜,以靠近内环承接部或外环承接部;内环承接部的下游和外环承接部的下游分别设置复位机构,复位机构能将承载托盘转动至水平状态;格口滑槽包括滑槽,沿远离环形轨道的方向,滑槽的高度逐渐降低以靠近内环承接部或外环承接部。该分拣设备能灵活高效地实现小型异形件的分拣。

Description

分拣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分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拣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小件包裹或邮件包裹大部分采用交叉带分拣机进行分拣。在实际生产中,存在异形邮件或异形小件包裹,上述交叉带分拣机对于上述异形件的分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至于影响异形件的分拣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分拣设备,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拣设备,该分拣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实现小型异形件的分拣。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分拣设备,包括:
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上设置能够沿所述环形轨道移动的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承载托盘,所述承载托盘能够承载商品;
内环承接部,所述内环承接部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的内侧,能够承接卸载的所述商品;
外环承接部,所述外环承接部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的外侧,能够承接卸载的所述商品;
预翻机构,所述内环承接部的上游和所述外环承接部的上游分别设置有所述预翻机构,所述预翻机构能够将所述承载托盘转动倾斜,以靠近所述内环承接部,或靠近所述外环承接部;
复位机构,所述内环承接部的下游和所述外环承接部的下游分别设置有所述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能够将所述承载托盘转动至水平状态;
格口滑槽,所述格口滑槽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的侧部,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倾斜设置,沿远离所述环形轨道的方向,所述滑槽的高度逐渐降低,以靠近所述内环承接部或靠近所述外环承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承托机构还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的底部,包括驱动组件和刀板,所述刀板滑动嵌设于所述环形轨道,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刀板,能够驱动所述刀板沿所述环形轨道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行走装置顶部设置有安装轴,所述承载托盘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轴,所述承载托盘能够绕所述安装轴转动,以靠近所述内环承接部或所述外环承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预翻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轨道和第二固定轨道,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承托机构的移动方向;
所述预翻机构还包括活动轨道组件,所述活动轨道组件包括支架、第一活动轨道和第二活动轨道,所述第一活动轨道和所述第二活动轨道沿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支架的两端,所述支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活动轨道衔接于所述第一固定轨道,或使所述第二活动轨道衔接于所述第二固定轨道;
所述承载托盘包括托盘本体、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所述第一限位轮和所述第二限位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托盘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当所述第一限位轮沿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一活动轨道和所述第一固定轨道滑动时,所述托盘本体朝向所述第一固定轨道所在方向转动;
当所述第二限位轮沿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二活动轨道和所述第二固定轨道滑动时,所述托盘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固定轨道所在方向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承载托盘还包括两个活动挡板,两个所述活动挡板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于所述托盘本体的上端面,当所述承托机构移动至与所述内环承接部并排时,对应于所述内环承接部一侧的所述活动挡板转动打开;或,
当所述承托机构移动至与所述外环承接部并排时,对应于所述外环承接部一侧的所述活动挡板转动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挡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托盘本体的位置设置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托盘本体;
所述格口滑槽还包括卸载机构,所述卸载机构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对应所述滑槽顶部上方的位置,所述卸载机构能够抵推所述转动块,使所述转动块转动解锁,以使所述活动挡板相对于所述托盘本体转动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第一托盘复位轨道和第二托盘复位轨道,所述第一托盘复位轨道和所述第二托盘复位轨道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沿所述承托机构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托盘复位轨道的上端面的高度和所述第二托盘复位轨道的上端面的高度均逐渐增加,所述托盘本体的底部能够抵靠于所述第一托盘复位轨道和所述第二托盘复位轨道,所述托盘本体沿所述第一托盘复位轨道和所述第二托盘复位轨道移动,能够转动至水平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第一挡板复位件和第二挡板复位件,所述第一挡板复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托盘复位轨道,所述第二挡板复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托盘复位轨道,所述第一挡板复位件能够抵靠转动打开的一个所述活动挡板,并将其转动复位;或,所述第二挡板复位件能够抵靠转动打开的另一个所述活动挡板,并将其转动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拣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环形轨道上设置供件区域,所述供件区域设置扫码装置,所述扫码装置通讯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当所述承托机构进入所述供件区域时,所述控制系统能够判断所述承托机构中的所述商品需要卸载于所述内环承接部或卸载于所述外环承接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环形轨道上设置有多个首尾相连的承托机构,多个所述承托机构均能够沿所述环形轨道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拣设备包括环形轨道、内环承接部、外环承接部、预翻机构、复位机构以及格口滑槽。该环形轨道上设置能够沿该环形轨道移动的承托机构,该承托机构包括承载托盘,该承载托盘能够承载商品。该内环承接部设置于该环形轨道的内侧,该外环承接部设置于该环形轨道的外侧,该内环承接部和外环承接部均能够卸载商品。也就是说,内环承接部和外环承接部能够用于卸载不同种类的商品,保证分拣的效果。该内环承接部的上游和该外环承接部的上游分别设置有该预翻机构,该预翻机构能够将该承载托盘转动倾斜,以靠近该内环承接部,或靠近该外环承接部。也就是说,在承托机构进入内环承接部所在区域或外环承接部所在区域之前,即可对承载托盘进行预先转动,当该承托机构进入内环承接部所在区域或外环承接部所在区域后,其中的商品即可快速落入内环承接部或外环承接部,提升分拣的效率。该内环承接部的下游和该外环承接部的下游分别设置有该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能够将该承载托盘转动至水平状态。也就是说,该复位机构能够使卸载商品后的承托机构恢复初始状态,供下一次分拣工序使用。该格口滑槽设置于该环形轨道的侧部,包括滑槽,该滑槽倾斜设置,沿远离该环形轨道的方向,该滑槽的高度逐渐降低,以靠近该内环承接部或靠近该外环承接部。也就是说,该格口滑槽能够辅助商品顺利滑动至内环承接部或该外环承接部,保证商品的完整性,防止磕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托机构和格口滑槽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托盘和卸载机构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托盘的底部示意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卸载机构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卸载机构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托机构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走装置和安装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托盘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托盘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翻机构处于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托机构的第一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翻机构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托机构的第二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对承托机构进行复位的过程示意图。
图中:
100、环形轨道;110、供件区域;
200、承托机构;210、承载托盘;211、托盘本体;212、第一限位轮;213、第二限位轮;214、活动挡板;215、固定挡板;216、转动块;217、弹性元件;220、行走装置;221、刀板;230、安装轴;
500、预翻机构;510、第一固定轨道;520、第二固定轨道;530、支架;540、第一活动轨道;541、第一导向槽;550、第二活动轨道;551、第二导向槽;
600、复位机构;610、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20、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30、第一挡板复位件;631、第一抵靠杆;632、第一连接板;640、第二挡板复位件;641、第二抵靠杆;642、第二连接板;
700、格口滑槽;710、滑槽;720、卸载机构;721、驱动缸;722、拨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拣设备的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拣设备。该分拣设备包括环形轨道100、承托机构200、内环承接部(图未示)、外环承接部(图未示)、预翻机构500、复位机构600以及格口滑槽700。
具体地,该承托机构200为多个,多个承托机构200依次首尾相连,能够沿该环形轨道100移动。该承托机构200能够承托小型异形件等商品。该内环承接部设置于该环形轨道100形成的环形空间的内侧,能够卸载一部分商品;该外环承接部设置于该环形轨道100的外侧,能够卸载另一部分商品。通过上述内环承接部和外环承接部,实现不同商品的分拣。内环承接部和外环承接部可以选择现有技术中的小车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再为具体地,该分拣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环形轨道100上设置供件区域110,该供件区域110设置扫码装置,该扫码装置通讯连接于该控制系统。当一个承托机构200进入供件区域110时,该扫码装置能够自动对承托机构200中的商品进行扫码,并将扫码信息传递至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上述扫码信息判断该承托机构200中的商品需要卸载于该内环承接部中或卸载于该外环承接部中。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托机构和格口滑槽的示意图,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托机构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走装置和安装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托盘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托盘的结构示意图二。参照图2-图6,该承托机构200包括承载托盘210和行走装置220。该行走装置220设置于该承载托盘210的底部,包括驱动组件和刀板221。该刀板221滑动嵌设于该环形轨道100,该驱动组件连接于该刀板221,能够驱动该刀板221沿该环形轨道100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组件可采用摩擦驱动或直线电机驱动等方式,此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参照图2-图4,该行走装置220顶部设置有安装轴230,该承载托盘210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安装轴230,该安装轴230平行于承托机构200的移动方向。该承载托盘210能够绕该安装轴230转动,以靠近该内环承接部或该外环承接部。
具体地,该格口滑槽700设置于该环形轨道100的侧部,包括滑槽710,该滑槽710倾斜设置,沿远离该环形轨道100的方向,该滑槽710的高度逐渐降低,以靠近该内环承接部或靠近该外环承接部。
参照图2,该内环承接部与该环形轨道100之间设置格口滑槽700。该格口滑槽700的滑槽710倾斜设置,沿该滑槽710的高度降低的方向,该滑槽710靠近该内环承接部。和/或,该外环承接部与该环形轨道100之间设置格口滑槽700,该格口滑槽700的滑槽710倾斜设置,沿该滑槽710的高度降低的方向,该滑槽710靠近该外环承接部。该承载托盘210绕安装轴230转动,能够衔接于该格口滑槽700的上端。也就是说,该承载托盘210中的商品能够沿该滑槽710滑动至内环承接部或外环承接部,该滑槽710为商品提供缓冲,防止商品直接下落至内环承接部或外环承接部中时造成损坏。
继续参照图2、图5和图6,该承载托盘210包括托盘本体211、两个活动挡板214以及两个固定挡板215。两个该活动挡板214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于该托盘本体211的上端面,两个固定挡板215固定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该托盘本体211的上端面。两个活动挡板214转动至垂直于托盘本体211时,能够与两个固定挡板215围设形成商品容置空间。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该承托机构200的移动方向。
具体地,当该承托机构200移动至与该内环承接部并排时,且控制系统识别此时需要分拣的商品应当进入内环承接部中时,对应于该内环承接部一侧的活动挡板214转动打开,此时托盘本体211上的商品能够沿活动挡板214和一个滑槽710滑落至内环承接部中。或者,当该承托机构200移动至与该外环承接部并排时,且控制系统识别此时需要分拣的商品应当进入外环承接部中时,对应于该外环承接部一侧的活动挡板214转动打开,此时托盘本体211上的商品能够沿活动挡板214和另一个滑槽710滑落至外环承接部中。
再为具体地,继续参照图2,该活动挡板214转动连接于该托盘本体211的位置设置转动块216,该转动块216固定该活动挡板214和该托盘本体211。该格口滑槽700还包括卸载机构720,该卸载机构720设置于该环形轨道100对应该滑槽710顶部上方的位置,该卸载机构720能够抵推转动块216,使转动块216转动解锁,以使该活动挡板214相对于该托盘本体211转动打开。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托盘和卸载机构的示意图;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载托盘的底部示意图;参照图2a和图2b,该托盘本体211的底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可相对于托盘本体211转动的转动块216。承托机构200运行状态下,该转动块216的头端抵靠于活动挡板214的底部一侧,使该活动挡板214处于竖直状态,封堵该托盘本体211的一侧开口,此时同轴套设并固定设置在活动挡板214与托盘本体211侧沿的转轴上的弹性元件217处于弹性形变状态,且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当转动块216在卸载机构720的抵推作用下转动时,其头端能够避让活动挡板214的底部一侧,该活动挡板214失去抵推外力,在弹性元件217的作用下转动,使托盘本体211的一侧开口打开,便于托盘本体211中的商品自该开口滑出。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卸载机构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2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卸载机构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参照图2c和图2d,该卸载机构720包括驱动缸721和拨动件722。该拨动件722同轴连接于该驱动缸721的输出端,该驱动缸721能够带动拨动件722转动,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该拨动件722处于第一状态时,能够对转动块216的尾端进行抵推,促使其头端避让活动挡板214的底部一侧。当拨动件722处于第二状态时,此时拨动件722远离转动块216,两者不发生接触。
以托盘本体211中的商品需要卸载至内环承接部为例进行说明:
对应于内环承接部的驱动缸721收到指令,驱动拨动件722转动,从第二状态转换为第一状态。此时托盘本体211已朝向内环承接部方向倾斜,此时托盘本体211底部对应于内环承接部方向的转动块216与拨动件722靠近,且受到拨动件722的抵推,解锁对应于内环承接部方向的活动挡板214,商品能够顺利自托盘本体211滑出至对应于内环承接部的滑槽710。
可选地,对应于格口滑槽700处均设置有两个卸载机构720,其中一个卸载机构720设置于对应内环承接部的位置,另一个卸载机构720设置于对应外环承接部的位置。该卸载机构720能够辅助处于侧翻转状态的承托机构200的活动挡板214转动打开。承托机构200翻转抵压至对应的卸载机构720时,该卸载机构720即可拨动对应的活动挡板214外侧的转动块216动作,以解除活动挡板214的锁定状态。
作为优选地,该托盘本体211需要采用低摩擦系数的钢板材料制成。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托盘本体211上的商品在滑动过程中的流畅性。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翻机构处于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托机构的第一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翻机构处于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托机构的第二翻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7-图10,该内环承接部的上游和该外环承接部的上游分别设置有该预翻机构500。该预翻机构500能够将该承载托盘210转动倾斜,以靠近该内环承接部,或靠近该外环承接部。也就是说,在承托机构200进入内环承接部所在区域或外环承接部所在区域之前,该预翻机构500即可对承载托盘210进行预先转动,当该承托机构200进入内环承接部所在区域或外环承接部所在区域后,其中的商品即可快速落入内环承接部或外环承接部,以提升分拣的效率。
具体地,该预翻机构500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轨道510和第二固定轨道520。第一固定轨道510开设第一滑动槽,该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固定轨道510的延伸方向一致;该第二固定轨道520开设第二滑动槽,该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轨道520的延伸方向一致。
再为具体地,该预翻机构500还包括活动轨道组件。该活动轨道组件包括支架530、第一活动轨道540和第二活动轨道550。该第一活动轨道540和该第二活动轨道550沿第一方向连接于该支架530的两端。该第一活动轨道540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一轨道板,两个第一轨道板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541;该第二活动轨道550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第二轨道板,两个第二轨道板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551。
再为具体地,该支架530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该第一活动轨道540衔接于该第一固定轨道510,或使该第二活动轨道550衔接于该第二固定轨道520。也就是说,该支架530能够移动至使第一导向槽541正对并连通于第一滑动槽的位置,此时,第二导向槽551与第二滑动槽错位。该支架530也能够移动至使第二导向槽551正对并连通于第二滑动槽的位置,此时,第一导向槽541与第一滑动槽错位。
更为具体地,该承载托盘210还包括第一限位轮212和第二限位轮213。该第一限位轮212和该第二限位轮213分别设置于该托盘本体2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该预翻机构500的作用原理如下:
当支架53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一活动轨道540和第一固定轨道510衔接时,此时该第一限位轮212沿相互连接的第一活动轨道540和第一固定轨道510滑动,即第一限位轮212进入第一导向槽541并沿其移动,且继续沿第一滑动槽移动,此时该托盘本体211朝向该第一固定轨道510所在方向转动倾斜。
当支架53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二活动轨道550和第二固定轨道520衔接时,此时该第二限位轮213沿相互连接的第二活动轨道550和第二固定轨道520滑动时,即第二限位轮213进入第二导向槽551并沿其移动,且继续沿第二滑动槽移动,此时该托盘本体211朝向该第二固定轨道520所在方向转动倾斜。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对承托机构进行复位的过程示意图。参照图1、图11和图12,在内环承接部的下游和该外环承接部的下游分别设置有该复位机构600,该复位机构600能够将该承载托盘210转动至水平状态。也就是说,该复位机构600能够使卸载商品后的承托机构200恢复初始状态,供下一次分拣工序使用。
具体地,参照图11,该复位机构600包括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该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该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沿该承托机构200的移动方向,该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的上端面的高度和该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的上端面的高度均逐渐增加。卸载商品的承托机构200继续沿环形轨道100移动,移动至复位机构600前方时,则会沿倾斜设置的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继续移动。该倾斜设置的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能够为托盘本体211的移动提供导向。
再为具体地,该托盘本体211的底部能够抵靠于该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该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该托盘本体211沿该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该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移动,能够逐渐转动至水平状态。
更为具体地,该复位机构600还包括第一挡板复位件630和第二挡板复位件640。该第一挡板复位件630包括第一抵靠杆631和第一连接板632,该第一连接板632固连于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的位置最高处,该第一抵靠杆631连接于第一连接板632朝向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所在方向的一侧,该第一抵靠杆631的延伸方向与承托机构200的移动方向一致。
同样地,该第二挡板复位件640包括第二抵靠杆641和第二连接板642,该第二连接板642固连于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的位置最高处,该第二抵靠杆641连接于第二连接板642朝向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所在方向的一侧,该第二抵靠杆641的延伸方向与承托机构200的移动方向一致。
该第一挡板复位件630和第二挡板复位件640的作用原理如下:
该第一抵靠杆631能够抵靠转动打开的一个该活动挡板214,并在承托机构200沿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该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移动的过程中对该活动挡板214施加推力,将其转动至垂直于托盘本体211的上端面,使其转动复位。
或者,该第二抵靠杆641能够抵靠转动打开的另一个该活动挡板214,并在承托机构200沿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该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移动的过程中对该活动挡板214施加推力,将其转动至垂直于托盘本体211的上端面,使其转动复位,如图12所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轨道(100),所述环形轨道(100)上设置能够沿所述环形轨道(100)移动的承托机构(200),所述承托机构(200)包括承载托盘(210),所述承载托盘(210)能够承载商品;
内环承接部,所述内环承接部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100)的内侧,能够承接卸载的所述商品;
外环承接部,所述外环承接部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100)的外侧,能够承接卸载的所述商品;
预翻机构(500),所述内环承接部的上游和所述外环承接部的上游分别设置有所述预翻机构(500),所述预翻机构(500)能够将所述承载托盘(210)转动倾斜,以靠近所述内环承接部,或靠近所述外环承接部;
复位机构(600),所述内环承接部的下游和所述外环承接部的下游分别设置有所述复位机构(600),所述复位机构(600)能够将所述承载托盘(210)转动至水平状态;
格口滑槽(700),所述格口滑槽(700)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100)的侧部,包括滑槽(710),所述滑槽(710)倾斜设置,沿远离所述环形轨道(100)的方向,所述滑槽(710)的高度逐渐降低,以靠近所述内环承接部或靠近所述外环承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机构(200)还包括行走装置(220),所述行走装置(220)设置于所述承载托盘(210)的底部,包括驱动组件和刀板(221),所述刀板(221)滑动嵌设于所述环形轨道(100),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刀板(221),能够驱动所述刀板(221)沿所述环形轨道(100)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220)顶部设置有安装轴(230),所述承载托盘(21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轴(230),所述承载托盘(210)能够绕所述安装轴(230)转动,以靠近所述内环承接部或所述外环承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翻机构(500)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固定轨道(510)和第二固定轨道(520),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承托机构(200)的移动方向;
所述预翻机构(500)还包括活动轨道组件,所述活动轨道组件包括支架(530)、第一活动轨道(540)和第二活动轨道(550),所述第一活动轨道(540)和所述第二活动轨道(550)沿第一方向连接于所述支架(530)的两端,所述支架(530)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活动轨道(540)衔接于所述第一固定轨道(510),或使所述第二活动轨道(550)衔接于所述第二固定轨道(520);
所述承载托盘(210)包括托盘本体(211)、第一限位轮(212)和第二限位轮(213),所述第一限位轮(212)和所述第二限位轮(213)分别设置于所述托盘本体(21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当所述第一限位轮(212)沿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一活动轨道(540)和所述第一固定轨道(510)滑动时,所述托盘本体(211)朝向所述第一固定轨道(510)所在方向转动;
当所述第二限位轮(213)沿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二活动轨道(550)和所述第二固定轨道(520)滑动时,所述托盘本体(211)朝向所述第二固定轨道(520)所在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托盘(210)还包括两个活动挡板(214),两个所述活动挡板(214)可转动地间隔设置于所述托盘本体(211)的上端面,当所述承托机构(200)移动至与所述内环承接部并排时,对应于所述内环承接部一侧的所述活动挡板(214)转动打开;或,
当所述承托机构(200)移动至与所述外环承接部并排时,对应于所述外环承接部一侧的所述活动挡板(214)转动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挡板(214)转动连接于所述托盘本体(211)的位置设置转动块(216),所述转动块(216)能够转动固定所述活动挡板(214)和所述托盘本体(211);
所述格口滑槽(700)还包括卸载机构(720),所述卸载机构(720)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100)对应所述滑槽(710)顶部上方的位置,所述卸载机构(720)能够抵推所述转动块(216),使所述转动块(216)转动解锁,以使所述活动挡板(214)相对于所述托盘本体(211)转动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600)包括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所述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所述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沿所述承托机构(200)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的上端面的高度和所述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的上端面的高度均逐渐增加,所述托盘本体(211)的底部能够抵靠于所述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所述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所述托盘本体(211)沿所述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和所述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移动,能够转动至水平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600)还包括第一挡板复位件(630)和第二挡板复位件(640),所述第一挡板复位件(630)设置于所述第一托盘复位轨道(610),所述第二挡板复位件(640)设置于所述第二托盘复位轨道(620),所述第一挡板复位件(630)能够抵靠转动打开的一个所述活动挡板(214),并将其转动复位;或,所述第二挡板复位件(640)能够抵靠转动打开的另一个所述活动挡板(214),并将其转动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设备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环形轨道(100)上设置供件区域(110),所述供件区域(110)设置扫码装置,所述扫码装置通讯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当所述承托机构(200)进入所述供件区域(110)时,所述控制系统能够判断所述承托机构(200)中的所述商品需要卸载于所述内环承接部或卸载于所述外环承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分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100)上设置有多个首尾相连的承托机构(200),多个所述承托机构(200)均能够沿所述环形轨道(100)移动。
CN202322420441.4U 2023-09-06 2023-09-06 分拣设备 Active CN220760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0441.4U CN220760085U (zh) 2023-09-06 2023-09-06 分拣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20441.4U CN220760085U (zh) 2023-09-06 2023-09-06 分拣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60085U true CN220760085U (zh) 2024-04-12

Family

ID=9060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20441.4U Active CN220760085U (zh) 2023-09-06 2023-09-06 分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60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33439B1 (en) Overhead mounted sorter for conveyors
JP3323205B2 (ja) 物体運搬装置
JP3410106B2 (ja) 傾斜トレイ分別装置
CA2345400C (en) Dual level tilting tray package sorting apparatus
CA2269236C (en) High speed tilted belt sorter
US6607066B1 (en) Conveyor
JPH05213435A (ja) 小物物品の分類施設
WO2022110874A1 (zh) 一种翻盘分拣机
WO2022110875A1 (zh) 一种翻盘分拣装置
CN220760085U (zh) 分拣设备
CN116944051A (zh) 分拣设备
EP1730056B1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individually transporting articles
CN214086319U (zh) 一种翻盘分拣装置
CN214086320U (zh) 一种翻盘分拣机
CN211044385U (zh) 用于税务自助终端的出货模块和税务自助终端
CN114505237A (zh) 一种智慧物流用物品分拣装置
CN210675984U (zh) 一种自滑式分拣机
CN109420619B (zh) 一种物流分拣装置
CN218369845U (zh) 一种翻盘分拣机
CN219448614U (zh) 一种翻盘式分拣小车及分拣机
CN221040142U (zh) 一种取餐模组
CN217625708U (zh) 翻板式分拣小车及具有其的分拣系统
KR102607958B1 (ko) 물류 자동 분류장치
CN110813767A (zh) 一种推送机构及自动分拣装置
CN116651763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包含无人驾驶物流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