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56583U - 加热元件、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元件、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756583U CN220756583U CN202322090934.6U CN202322090934U CN220756583U CN 220756583 U CN220756583 U CN 220756583U CN 202322090934 U CN202322090934 U CN 202322090934U CN 220756583 U CN220756583 U CN 2207565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heating element
- pin
- atomizing
- fixing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9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120 nichrom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18487 Ni—C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69 T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VNNRSPGTAMTISX-UHFFFAOYSA-N chromium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Cr].[Ni] VNNRSPGTAMTIS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 iron-chromium-aluminum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46 outsourc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元件、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加热元件包括发热体、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发热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至少两根发热丝,发热丝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至少两根发热丝的一端,第二连接部连接于至少两根发热丝的另一端。第一引脚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引脚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减少加热元件散发的热量传递至引脚处,减少了加热元件热量的损失,提高了发热元件的能量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不燃烧烟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元件、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生成气溶胶的设备,其中用于加热的元件通常为网状加热元件。
网状加热元件主要采用铁铬铝、镍铬或不锈钢材质,通过刻蚀、冲压工艺制作出蜂窝、菱形或矩形等图案,通过控制图案尺寸来调节加热元件阻值和热量集中程度。通常将网状加热元件贴合在导油介质表面以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其中,导油介质主要用于储存和传输气溶胶生成基质,网状加热元件主要用于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
目前,网状加热元件存在将发热区域的热量传导至非发热区域的现象,且发热丝的方向多为横向,这会导致网状加热元件热量损失较多,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加热元件、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至少部分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元件,包括:发热体、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所述发热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至少两根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被配置为弯折结构,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至少两根发热丝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至少两根发热丝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引脚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引脚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用于连接电源。其中,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二引脚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体为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还包括:至少一根连接丝,所述连接丝连接所述至少两根发热丝,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发热丝,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端部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体弯折,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体和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所述多根发热丝,所述第二固定体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端部并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体弯折,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固定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体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体的远离所述发热丝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体的远离所述发热丝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体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靠近所述发热丝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靠近所述发热丝的方向延伸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雾化支架、雾化外罩、外包棉、导油介质以及加热元件。所述雾化支架的一端设有相对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雾化支架围成安装腔,所述雾化支架的侧壁设有第一进液孔。所述雾化外罩围设于所述雾化支架外,所述雾化外罩的侧壁设有第二进液孔。外包棉设置于所述雾化支架和所述雾化外罩之间。导油介质设置于所述雾化支架的内壁并围成加热腔,并覆盖所述第一进液孔。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并与所述导油介质接触,且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发热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腔的轴线方向同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液孔与所述第二进液孔对应设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以及雾化组件,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元件、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将加热元件中的发热丝设置为沿第一方向的波浪形弯折结构,并将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与发热体连接,且也沿第一方向设置,由于发热丝的主要热量会向其延伸方向散发,也就是上述的第一方向散发,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也沿第一方向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发热丝的主要热量散发方向和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的延伸方向相同,也就是说发热丝的主要热量散发方向和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之间没有交点,这样就减少加热元件散发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引脚以及第二引脚处,进而减少了加热元件热量的损失,提高了发热元件的能量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状加热元件的发热区域的热量传导至非发热区域的现象,且发热丝的方向多为横向,这会导致网状加热元件热量损失较多,导致能量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A处截面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电子雾化装置1、雾化组件10、雾化支架110、进气口111、出气口112、安装腔113、第一进液孔114、雾化外罩120、第二进液孔121、外包棉130、加热腔131、加热元件140、发热体141、第一连接部1411、第一连接体1411a、第一固定体1411b、第二连接部1412、第二连接体1412a、第二固定体1412b、发热丝1413、第一引脚142、第二引脚143、连接丝144、导油介质150、电源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网状加热元件主要采用铁铬铝、镍铬或不锈钢材质,通过刻蚀、冲压工艺制作出蜂窝、菱形或矩形等图案,通过控制图案尺寸来调节加热元件阻值和热量集中程度。通常将网状加热元件贴合在导油介质表面以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其中,导油介质主要用于储存和传输气溶胶生成基质,网状加热元件主要用于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
目前,网状加热元件常用图案中发热丝设置为水平方向横向发热。容易存在网状加热元件的发热区域的热量传导至非发热区域的现象,且发热丝的方向多为横向,这会导致网状加热元件热量损失较多,导致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请参阅图1,电子雾化装置1可以包括:电源20以及雾化组件10,电源20与雾化组件10电连接,电源20用于为雾化组件10供能。雾化组件10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雾化组件10可以包括:雾化支架110、雾化外罩120、外包棉130、导油介质150以及加热元件140。
雾化支架110的一端设有相对的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12,雾化支架110围成安装腔113,雾化支架110的侧壁设有第一进液孔114,进气口111和出气口112连通,且与安装腔113、第一进液孔114连通,以使得安装腔113内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雾化外罩120围设于雾化支架110外,雾化外罩120的侧壁设有第二进液孔121,第二进液孔121可以与第一进液孔114对应设置并可以相互连通。雾化外罩120可以用于保护雾化组件10的内部元件,如雾化支架110、外包棉130、导油介质150以及加热元件140等,以保障雾化组件10能够正常工作,减少外界环境对雾化组件10的影响,有助于提高雾化过程的稳定性。
外包棉130设置于雾化支架110和雾化外罩120之间。外包棉130可以用于平衡雾化组件10内外的压强,当雾化组件10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1中,可以理解的是,电子雾化装置1还可以包括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油仓(图未示),油仓与雾化组件10连通,气溶胶生成基质经过第一进液孔114和第二进液孔121从油仓流入导油介质150上时,雾化组件10外的压强减小,即油仓内的压强将会减小,这可能导致气溶胶生成基质难以继续从油仓内流出至导油介质150,外包棉130可以用于将雾化组件10的内外导通,具体可以用于将油仓和导油介质150导通,以平衡气压。
导油介质150设置于雾化支架110的内壁并围成加热腔131,并覆盖第一进液孔114。导油介质150可以用于吸收气溶胶生成基质,在本实施例中,导油介质150可以是内包棉,也可以是多孔陶瓷等,在此不作限制。
加热元件140设置于加热腔131内,并与导油介质150接触,加热元件140用于对吸附于导油介质150上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元件140可以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可以使得加热元件140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时更加均匀。
具体的,请参阅图4,加热元件140可以包括发热体141、第一引脚142以及第二引脚143。发热体141用于发热产生热量,并对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则用于连接电源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均与电源20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所连接的正负极进行限定,例如第一引脚142可以与电源20的正极连接,第二引脚143可以与电源20的负极连接,同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可以被设置为相同的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4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1411、第二连接部1412以及至少两根发热丝1413,为便于描述,后续以发热体141包括两根发热丝1413为例进行阐述,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发热丝1413还可以是三根、四根或五根甚至更多,在此不做限制。
发热丝1413可以被配置为弯折结构,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发热丝1413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制,例如发热丝1413可以被配置为波浪形弯折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波浪形弯折应当包括规则形状的波浪和不规则形状的波浪,且波浪的浪尖可以是弧形或类似于弧形的浪尖,也可以是锥形或类似于锥形的浪尖等。此外,本申请也不对发热丝1413中的波浪间距进行限制,例如图4中所示,发热丝1413中的波浪之间可以设置距离,再例如图11所示,每一根发热丝1413中的波浪之间可以紧密连接即不设置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当发热丝1413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发热丝1413中的波浪之间设置距离可以使得发热丝沿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更长,有利于覆盖更多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而发热丝1413中的波浪之间紧密连接可以使得发热丝1413布置的更加集中,有利于提高对覆盖气溶胶生成的区域加热效率,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制。
第一连接部1411连接于至少两根发热丝1413的一端,第二连接部1412连接于至少两根发热丝1413的另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411和第二连接部1412均为导电材料,例如可以是不锈钢、镍铬合金、钛合金等材质。其中,不锈钢发热丝的优点是价格便宜、耐用性好,缺点是发热效率较低;镍铬合金发热丝的优点是发热效率高、耐用性好,缺点是价格较高;钛合金发热丝的优点是发热效率高、耐用性好、重量轻,缺点是价格较高。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一连接部1411和第二连接部1412的材料进行限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411和第二连接部1412可以均采用镍铬合金制成,并为一体成型设置。
第一引脚14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411连接,并用于连接电源20,第二引脚14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412连接,并用于连接电源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可以采用铜、铝、铁等材质。其中,铜材质的引脚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铝材质的引脚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和较低的成本,但导电性能略逊于铜材质。铁材质的引脚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抗腐蚀性能,但导电性能较差。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的材料进行限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均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也就是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发热丝1413的延伸方向一致。由于发热丝1413的主要热量会向其延伸方向散发,也就是上述的第一方向散发,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也沿第一方向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发热丝1413的主要热量散发方向和第一引脚142以及第二引脚143的延伸方向相同,也就是说发热丝143的主要热量散发方向和第一引脚142以及第二引脚143之间没有交点,这样就可以减少发热丝1413散发的热量传递至第一引脚142以及第二引脚143处,进而减少了发热丝1413热量的损失,提高了发热丝1413的能量利用率。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热丝1413的延伸方向与安装腔113的轴线方向同向,此时发热丝1413的延伸方向与气流的流向也相同,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发热元件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效率。
请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41还可以包括:连接丝144,连接丝144可以用于连接于两根发热丝1413之间,这样可以提高发热丝141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连接丝144还可以增进两根发热丝1413之间的热传递,提高发热体141发热的均匀性。
进一步,请参阅图6、图7和图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丝144可以设置多根,例如可以是3根、5根、10根等,多根连接丝144可以均匀分布于两根发热丝1413之间,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两根发热丝1413之间的热传递,并进一步提高发热体141发热的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对连接丝144的具体连接位置进行限制,请同时参阅图7和图8,连接丝144可以是如图8所示设置于发热丝1413的相邻的两个波浪之间的位置,也可以是如图7所示设置于发热丝1413的波浪的底部的位置,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根发热丝1413可以在连接丝144的连接下串成一个整体,且多根发热丝144可以是并联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每根发热丝144在通电后电压均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有利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加热雾化。
请再次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41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体1411a和第一固定体1411b,第一连接体1411a连接多根发热丝1413,第一固定体1411b连接于第一连接体1411a的端部并相对第一连接体1411a弯折,第一引脚142与第一固定体1411b连接,第一固定体1411b可以用于固定第一引脚142,同时第一固定体1411b设置于第一引脚142和发热丝1413之间,由于第一固定体1411b和发热丝1413直接接触,这样可以使得发热丝1413散发的热量更多的传递至第一固定体1411b,而由于第一固定体1411b同样可以与气溶胶生成基质接触,因此该部分热量同样可以被气溶胶生成基质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发热丝1413传递给第一引脚142的热量,进而提高发热丝1413的能量利用率。
同理,第二连接部1412包括第二连接体1412a和第二固定体1412b,第二连接体1412a连接多根发热丝1413,第二固定体1412b连接于第二连接体1412a的端部并相对第二连接体1412a弯折,第二引脚143与第二固定体1412b连接。第二连接部1412可以参照第一连接部1411,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1411的结构可以与第二连接部1412的结构相同,以第一连接部1411的结构为例,这里定义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两根发热丝1413可以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第一连接体1411a可以与发热丝1413的连接位置在如图9所示的第一方向上,也可以在如图10所示的第二方向上,在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体1411b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固定体1412b也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固定体1411b、第二固定体1412b、第一引脚142、第二引脚143以及发热丝1413的延伸方向均相同,进而可以减少发热丝1413的热量损失,提高发热丝1413的能量利用率。
请再次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41为对称设置,这样可以减小安装加热元件140时的复杂程度,简化了安装流程,同时也更加便于开模生产。
请参阅图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体1411b可以朝向第一连接体1411a的远离发热丝1413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固定体1412b可以朝向第二连接体1412a的远离发热丝1413的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可以使得发热体141为中心对称结构,有助于发热体141散发的热量更加均匀。
请再次参阅图4,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体1411b还可以朝向第一连接体1411a的靠近发热丝1413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固定体1412b还可以朝向第二连接体1412a的靠近发热丝1413的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同样可以使得发热体141为中心对称结构,有助于发热体141散发的热量更加均匀,且此时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连接于第一固定体1411b和第二固定体1412b可以使得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呈轴对称设置,有利于提高发热元件整体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发热体141、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可以被设置为一体成型,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雾化组件10的安装难度,同时能够提高加热元件140的结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元件140、雾化组件10及电子雾化装置1,通过将加热元件140中的发热丝1413设置为沿第一方向的波浪形弯折结构,并将第一引脚142和第二引脚143与发热体141连接,且也沿第一方向设置,这样减少加热元件140散发的热量传递至引脚处,减少了加热元件140热量的损失,提高了发热元件的能量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网状加热元件140的发热区域的热量传导至非发热区域的现象,且发热丝1413的方向多为横向,这会导致网状加热元件140热量损失较多,导致能量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或传动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至少两根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被配置为弯折结构,并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至少两根发热丝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至少两根发热丝的另一端;
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并用于连接电源;以及
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并用于连接电源;
其中,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二引脚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还包括:
至少一根连接丝,所述连接丝连接所述至少两根发热丝,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发热丝,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端部并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体弯折,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固定体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体和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所述多根发热丝,所述第二固定体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端部并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体弯折,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固定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体的远离所述发热丝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体的远离所述发热丝的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体朝向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靠近所述发热丝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体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靠近所述发热丝的方向延伸设置。
8.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支架,所述雾化支架的一端设有相对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雾化支架围成安装腔,所述雾化支架的侧壁设有第一进液孔;
雾化外罩,所述雾化外罩围设于所述雾化支架外,所述雾化外罩的侧壁设有第二进液孔;
外包棉,所述外包棉设置于所述雾化支架和所述雾化外罩之间;
导油介质,所述导油介质设置于所述雾化支架的内壁并围成加热腔,并覆盖所述第一进液孔;以及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并与所述导油介质接触,且所述加热元件的所述发热丝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安装腔的轴线方向同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孔与所述第二进液孔对应设置。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以及如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引脚以及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90934.6U CN220756583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加热元件、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90934.6U CN220756583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加热元件、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756583U true CN220756583U (zh) | 2024-04-12 |
Family
ID=90616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90934.6U Active CN220756583U (zh) | 2023-08-04 | 2023-08-04 | 加热元件、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756583U (zh) |
-
2023
- 2023-08-04 CN CN202322090934.6U patent/CN2207565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230036957A (ko) | 가열 어셈블리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 |
CN215958369U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3428329U (zh) | 具有管状发热件的发热组件及雾化装置 | |
KR20230036956A (ko) | 가이드 부재, 가열 어셈블리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 |
KR20230036958A (ko) | 가열 어셈블리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 |
CN216453385U (zh) | 发热体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112676094A (zh) | 雾化单元及雾化装置 | |
CN220756583U (zh) | 加热元件、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4209100A (zh) |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芯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15104780A (zh) | 雾化器及其制备方法、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24041092A1 (zh) | 基于网状发热片的雾化装置 | |
CN217089626U (zh) | 发热元件、雾化芯、雾化器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7407794U (zh) |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EP4111893B1 (en) | Atomizing unit and atomizing device | |
CN214554789U (zh) | 雾化单元及雾化装置 | |
CN201536429U (zh) | 卤素管 | |
CN217284806U (zh) | 一种发热组件、雾化芯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6293047U (zh) | 雾化器及其加热组件 | |
CN220529284U (zh) | 发热件、发热模组、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 |
CN220476926U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 | |
RU2802298C1 (ru) | Распылительный блок и распыл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217958770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8185256U (zh) | 加热元件、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JP4340677B2 (ja) | 発熱ユニット及び加熱装置 | |
CN219613082U (zh) |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