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9194U - 一种物联网阀门与执行器及其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阀门与执行器及其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9194U
CN220749194U CN202322529834.9U CN202322529834U CN220749194U CN 220749194 U CN220749194 U CN 220749194U CN 202322529834 U CN202322529834 U CN 202322529834U CN 220749194 U CN220749194 U CN 220749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le
annular
valve
circumferen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298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翼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ger Control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ger Control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ger Control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ger Control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298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9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9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9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形公开了一种物联网阀门与执行器及其壳体结构,该壳体结构包括上壳及下壳,上壳的周向边缘与下壳的周向边缘密封配合,上壳与下壳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上壳朝向下壳的表面设置第一装配定位柱,下壳朝向上壳的表面设置第二装配定位柱,上壳与第一装配定位柱对应的位置设置贯穿上壳与第一装配定位柱的沉头通孔,第二装配定位柱设置螺纹孔,螺纹紧固件穿过沉头通孔与螺纹孔配合以连接上壳与下壳;上壳远离下壳的一侧表面设置覆盖沉头通孔的贴膜。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将壳体结构上的沉头通孔及其内的螺纹紧固件遮盖隐藏,降低用户或者经过的不相关人员发现及私自拆卸的概率,保护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安全,便于物联网阀门的后期质保。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阀门与执行器及其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形涉及智能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阀门与执行器及其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现有的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壳体内设置执行器的电路板、电池以及执行机构等主要组成部件,上述部件直接关系到物联网阀门是否能正常工作,影响到物联网阀门的使用寿命,因此执行器的壳体对上述组成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现有的执行器壳体一般采用周向设置的多个螺钉将执行器壳体的上壳与下壳连接在一起,螺钉外露,容易被用户或不相关人员私拆,从而影响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安全,也不利于后期的质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形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壳体结构,以避免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壳体的连接结构外露,防止私自拆卸,保护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安全,便于物联网阀门的后期质保。
本实用新形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壳体结构的物联网阀门及其执行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形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壳体结构,用于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所述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的周向边缘与所述下壳的周向边缘密封配合,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上壳朝向所述下壳的表面设置第一装配定位柱,所述下壳朝向所述上壳的表面设置第二装配定位柱,所述上壳与所述第一装配定位柱对应的位置设置贯穿所述上壳与所述第一装配定位柱的沉头通孔,所述第二装配定位柱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沉头通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紧固连接;
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侧表面设置贴膜,所述贴膜覆盖所述沉头通孔。
可选地,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侧表面在所述沉头通孔所在区域设置限位凹槽,所述贴膜设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侧表面设置用于观察所述执行器内部的执行机构位置指示环的第一透明视窗,所述贴膜设置与所述第一透明视窗位置对应且形状相符的第一透明部。
可选地,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侧表面设置用于观察所述执行器内部的电路板的指示灯的第二透明视窗,所述贴膜设置与所述第二透明视窗对应且形状相符的第二透明部。
可选地,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一者的周向内侧壁设置向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另一者方向凸出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凸出于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一者的周向端面,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与所述环形凸台的周向外侧壁之间形成密封间隙,所述环形凸台外套设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间隙内。
可选地,所述环形凸台的周向外侧壁设置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设置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凸台抵接于所述环形台阶面。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为V形密封圈,所述V形密封圈包括环形主体以及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环形主体的外侧的支部,所述环形主体套设于所述环形凸台,所述支部远离所述环形主体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接触配合。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凸台之间设置周向定位结构,所述周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凸台这两者中的一者的定位凸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凸台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以避免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凸台相对位移。
可选地,所述上壳的周向外侧壁设置第一外延部,所述第一外延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上壳用于与所述下壳配合的周向端面齐平,所述下壳的周向外侧壁设置第二外延部,所述第二外延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下壳用于与所述上壳配合的周向端面齐平;
所述第一外延部设置向远离所述第二外延部方向凹陷的第一手扣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外延部设置向远离所述第一外延部方向凹陷的第二手扣结构,以便于手指进入将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分离。
可选地,所述上壳设置贯穿所述上壳的壳壁的第一透气孔,所述上壳内侧与所述第一透气孔对应位置防水透气塞;
和/或,所述下壳设置贯穿所述下壳的壳壁的第二透气孔,所述下壳内侧与所述第二透气孔对应位置防水透气塞。
一种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采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
一种物联网阀门,包括如上所述的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以及下壳,上壳的周向边缘与下壳的周向边缘密封配合,上壳与下壳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上壳朝向下壳的表面设置第一装配定位柱,下壳朝向上壳的表面设置第二装配定位柱,上壳与第一装配定位柱对应的位置设置贯穿上壳与第一装配定位柱的沉头通孔,第二装配定位柱设置螺纹孔,螺纹紧固件穿过沉头通孔与螺纹孔配合将上壳与下壳紧固连接;上壳远离下壳的一侧表面设置贴膜,贴膜覆盖沉头通孔。
上述壳体结构采用螺纹紧固件连接上壳以及下壳,同时通过结构设计,将壳体结构上与螺纹紧固件以及沉头通孔通过贴膜遮盖隐藏,避免螺纹紧固件外露,从而使得整个壳体结构在外观上无法观察到螺纹紧固件等连接结构,降低用户或者经过的不相关人员私自拆卸的概率,保护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安全,便于物联网阀门的后期质保。
本实用新形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壳体结构的物联网阀门及其执行器,由于该物联网阀门及其执行器的壳体采用了上述壳体结构,因此该物联网阀门及其执行器理应具有与上述壳体结构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形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中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中的上壳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A向剖视图;
图9为图8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示中,
1为上壳;101为第一外延部;102为第一手扣结构;103为第一透气孔;104为沉头通孔;105为限位凹槽;106第一透明视窗;107为第二透明视窗;108为环形凸台;109为环形凹槽;110为第一装配定位柱;2为下壳;201为第二装配定位柱;3为贴膜;301为第一透明部;302为第二透明部;4为V形密封圈;401为环形主体;402为支部;403为定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形公开了一种壳体结构,用于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该壳体结构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避免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壳体的连接结构外露,防止私自拆卸,保护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安全,便于物联网阀门的后期质保。
本实用新形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壳体结构的物联网阀门及其执行器。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形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形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形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形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形保护的范围。
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中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中的上壳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形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壳体结构,用于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该壳体结构包括上壳1以及下壳2。
其中,上壳1以及下壳2采用硬质工程塑料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硬质材料制作,比如金属或者部分采用金属,部分采用塑料,其主要起到对执行器的电路板、电池以及执行机构等主要部件的防护并为上述部件提供固定位置,使其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执行器的壳体内。
上壳1的周向边缘与下壳2的周向边缘密封配合,以提高壳体结构的防水等级,上壳1的周向边缘以及下壳2的周向边缘之间的密封结构可以设置一道或多道,上壳1与下壳2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螺纹紧固件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如图5所示,上壳1朝向下壳2的表面设置第一装配定位柱110,下壳2朝向上壳1的表面设置第二装配定位柱201,上壳1与第一装配定位柱110对应的位置设置贯穿上壳1与第一装配定位柱110的沉头通孔104,第二装配定位柱201设置螺纹孔,螺纹紧固件穿过沉头通孔104与螺纹孔配合将上壳1与下壳2紧固连接,螺纹紧固件与沉头通孔104之间设置密封垫,以保证密封,第一装配定位柱110的端部与第二装配定位柱201端部之间通过凹凸配合结构相互嵌合固定,以保证上壳1与下壳2固定时沉头通孔104与螺纹孔准确对准。
上壳1远离下壳2的一侧表面设置贴膜3,贴膜3覆盖沉头通孔104,该贴膜3的主体部分采用不透明材质支撑,可根据需要在贴膜3的局部设置镂空孔或者在镂空孔处设置透明材质的膜,以形成视窗,这样当贴膜3覆盖沉头通孔104时,沉头通孔104及其内的螺纹紧固件被隐藏在内,只有揭下贴膜3才能看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形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采用螺纹紧固件连接上壳1以及下壳2,同时通过结构设计,将壳体结构上与螺纹紧固件以及沉头通孔104通过贴膜3遮盖隐藏,避免螺纹紧固件外露,从而使得整个壳体结构在外观上无法观察到螺纹紧固件等连接结构,降低用户或者经过的不相关人员私自拆卸的概率,保护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安全,便于物联网阀门的后期质保。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便于贴膜3的粘贴定位,在本实用新形实施例中,上壳1远离下壳2的一侧表面在沉头通孔104所在区域设置限位凹槽105,贴膜3设置于限位凹槽105内,该限位凹槽105的形状与贴膜3的形状相符,以便于在粘贴贴膜3时对贴膜3进行限位,该限位凹槽105的深度等于或略大于贴膜3的厚度,这样可以避免贴膜3的边缘在运输、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受到擦蹭而卷曲翘起。
作为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形实施例中,上壳1远离下壳2的一侧表面设置用于观察执行器内部的执行机构位置指示环的第一透明视窗106,贴膜3设置与第一透明视窗106位置对应且形状相符的第一透明部301,以便于用户观察物联网阀门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与上述第一透明视窗106相类似地,上壳1远离下壳2的一侧表面设置用于观察执行器内部的电路板的指示灯的第二透明视窗107,贴膜3设置与第二透明视窗107对应且形状相符的第二透明部302,电路板上用于指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发出的灯光穿过第二透明视窗107以及第二透明部302向外传播,以便用户观察,从而在物联网阀门的工作状态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
现有的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壳体的密封一般采用端面密封,即在上壳1以及下壳2的周向端面之间设置O形密封圈,这种密封方式需要沿壳体的周向设置多个螺纹紧固件将上壳1与下壳2紧密连接,才能够将O形密封圈均匀压紧,多个螺纹紧固件及其配套结构会占用较大的空间,也不利于螺纹紧固件的隐藏,为此,在本实用新形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上壳1以及下壳2这两者中的一者的周向内侧壁设置向上壳1以及下壳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方向凸出的环形凸台108,环形凸台108凸出于上壳1以及下壳2这两者中的一者的周向端面,上壳1以及下壳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与环形凸台108的周向外侧壁之间形成密封间隙,环形凸台108外套设密封圈,密封圈位于密封间隙内,通过上壳1以及下壳2这两者中的一者的环形凸台108与上壳1以及下壳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的配合,能够使上壳1与下壳2之间实现插接配合,这样密封圈的压紧不需要借助螺纹紧固件,只需要将上述密封间隙的宽度控制在预设范围内即可,这样当上壳1与下壳2插接配合时,上壳1以及下壳2这两者中的一者的环形凸台108与上壳1以及下壳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即可完成对密封圈的挤压,使其变形起到密封效果,这样使得本案中的壳体结构仅需要一个螺纹紧固件即可实现上壳1与下壳2的固定,从而减少多个螺纹紧固件及其配套结构所占用的空间,密封圈也不容易变形,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形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环形凸台108的周向外侧壁设置环形凹槽109,密封圈设置于环形凹槽109内,该环形凹槽109可以对密封圈进行限位,避免密封圈窜动。
作为优选地,如图4所示,上壳1以及下壳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设置环形台阶面,环形凸台108抵接于环形台阶面,当环形凸台108与环形台阶面接触时,说明上壳1与下壳2配合到位。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圈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密封圈,比如O形密封圈或者异形密封圈,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用新形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密封圈为V形密封圈4,V形密封圈4包括环形主体401以及倾斜地设置于环形主体401的外侧的支部402,环形主体401套设于环形凸台108,支部402远离环形主体401的一端与上壳1以及下壳2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接触配合,与O形密封圈比较,采用上述异形密封圈密封更加合理可靠,同样作为径向密封,此密封圈当外部压强增大时,沿着缝隙进入设备后压强导致V形密封圈4的支部402向外撑开起到密封的作用,在拆卸时相对O形密封圈结构更加省力便捷。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形实施例中,上述密封圈与环形凸台108之间设置周向定位结构,周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密封圈与环形凸台108这两者中的一者的定位凸台403以及设置于密封圈与环形凸台108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定位凹槽,定位凸台403与定位凹槽配合以避免密封圈与环形凸台108相对位移,该周向定位结构可以保证密封圈不出现周向窜动,保持密封圈的稳定。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形实施例中,为方便检修过程中上壳1与下壳2的拆卸,在上壳1的周向外侧壁设置第一外延部101,第一外延部101的下表面与上壳1用于与下壳2配合的周向端面齐平,下壳2的周向外侧壁设置第二外延部,第二外延部的上表面与下壳2用于与上壳1配合的周向端面齐平;第一外延部101设置向远离第二外延部方向凹陷的第一手扣结构102,和/或,第二外延部设置向远离第一外延部101方向凹陷的第二手扣结构,以便于手指进入将上壳1与下壳2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外延部101设置向远离第二外延部方向凹陷的第一手扣结构102,且第二外延部设置向远离第一外延部101方向凹陷的第二手扣结构时,第一手扣结构102可以和第二手扣结构相对设置,也可以错开设置。
作为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形实施例中,上壳1设置贯穿上壳1的壳壁的第一透气孔103,上壳1内侧与第一透气孔103对应位置防水透气塞;和/或,下壳2设置贯穿下壳2的壳壁的第二透气孔,下壳2内侧与第二透气孔对应位置防水透气塞,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以排出设备内的湿气,同时有效的防止设备外部水汽进入,避免对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的电路板造成破坏。
本实用新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阀门及其执行器,该执行器包括壳体,其壳体采用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结构,由于该物联网阀门及其执行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结构,因此该物联网阀门及其执行器的技术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形。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形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形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负荷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壳体结构,用于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上壳以及下壳,所述上壳的周向边缘与所述下壳的周向边缘密封配合,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上壳朝向所述下壳的表面设置第一装配定位柱,所述下壳朝向所述上壳的表面设置第二装配定位柱,所述上壳与所述第一装配定位柱对应的位置设置贯穿所述上壳与所述第一装配定位柱的沉头通孔,所述第二装配定位柱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沉头通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紧固连接;
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侧表面设置贴膜,所述贴膜覆盖所述沉头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侧表面在所述沉头通孔所在区域设置限位凹槽,所述贴膜设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侧表面设置用于观察所述执行器内部的执行机构位置指示环的第一透明视窗,所述贴膜设置与所述第一透明视窗位置对应且形状相符的第一透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的一侧表面设置用于观察所述执行器内部的电路板的指示灯的第二透明视窗,所述贴膜设置与所述第二透明视窗对应且形状相符的第二透明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一者的周向内侧壁设置向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另一者方向凸出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凸出于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一者的周向端面,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与所述环形凸台的周向外侧壁之间形成密封间隙,所述环形凸台外套设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密封间隙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台的周向外侧壁设置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设置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凸台抵接于所述环形台阶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V形密封圈,所述V形密封圈包括环形主体以及倾斜地设置于所述环形主体的外侧的支部,所述环形主体套设于所述环形凸台,所述支部远离所述环形主体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以及所述下壳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周向内侧壁接触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凸台之间设置周向定位结构,所述周向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凸台这两者中的一者的定位凸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凸台这两者中的另一者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以避免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环形凸台相对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1-4及6-9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周向外侧壁设置第一外延部,所述第一外延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上壳用于与所述下壳配合的周向端面齐平,所述下壳的周向外侧壁设置第二外延部,所述第二外延部的上表面与所述下壳用于与所述上壳配合的周向端面齐平;
所述第一外延部设置向远离所述第二外延部方向凹陷的第一手扣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外延部设置向远离所述第一外延部方向凹陷的第二手扣结构,以便于手指进入将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分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4及6-9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设置贯穿所述上壳的壳壁的第一透气孔,所述上壳内侧与所述第一透气孔对应位置防水透气塞;
和/或,所述下壳设置贯穿所述下壳的壳壁的第二透气孔,所述下壳内侧与所述第二透气孔对应位置防水透气塞。
12.一种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采用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结构。
13.一种物联网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联网阀门的执行器。
CN202322529834.9U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物联网阀门与执行器及其壳体结构 Active CN220749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9834.9U CN220749194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物联网阀门与执行器及其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29834.9U CN220749194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物联网阀门与执行器及其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9194U true CN220749194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49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29834.9U Active CN220749194U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物联网阀门与执行器及其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9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54932A (en) Transom light
CN109511241B (zh) 用于人机对话元件的密封装置
JP4149633B2 (ja) ケースとコネクタの組付構造
JP6103974B2 (ja) 発信機用アダプタおよび該発信機用アダプタを用いた発信機の取付方法
JP2005276656A (ja) タンパースイッチ構造及びそのタンパースイッチ構造を備えた防犯用センサ
CN220749194U (zh) 一种物联网阀门与执行器及其壳体结构
JP2006222311A (ja) 回転つまみの防水構造
JP6537821B2 (ja) 表示灯一体型発信機、発信機、表示灯
US11773889B2 (en) Electro optical component for fitting into a product wall, product comprising a wall and fitting method
CN211180543U (zh) 一种防水手表
JPH0628842Y2 (ja) 携帯無線機の防水構造
CN113923320A (zh) 一种镜头组件及摄像机
CN211180542U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手表
CN215574991U (zh) 一种防水防潮型家用可燃气体探测器
JP3189037U (ja) 蓋体の取付構造
JPH0956112A (ja) 電気機器の端子箱
JPH081333Y2 (ja) ケースの防水構造
CN219609450U (zh) 表盘及手表
JP2011117485A (ja) 部材締結構造
JP2018182030A (ja) 電子装置
JP3584490B2 (ja) 屋外取付用照明器具
JPS6336468Y2 (zh)
JP2002111246A (ja) 筐体の防水構造
JPH0348702Y2 (zh)
JPS5919165Y2 (ja) ブリ−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