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3148U - 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 - Google Patents

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3148U
CN220743148U CN202321963963.2U CN202321963963U CN220743148U CN 220743148 U CN220743148 U CN 220743148U CN 202321963963 U CN202321963963 U CN 202321963963U CN 220743148 U CN220743148 U CN 220743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oil port
hydraulic cylinder
double
revers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39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小军
江波
李小明
薛冰冰
申景涛
何雄钢
刘禄祥
赵强
侯宏博
邓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Xian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Changda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639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3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3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3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涉及工程车辆的底盘技术领域,液压转向组件、车架、以及安装于车架底部的前桥、后桥。液压转向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后桥转向的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以及用于驱动前桥转向的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布置在左后轮和右后轮之间。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布置在左前轮和右前轮之间。在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和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驱动下,所述前桥和所述后桥能够同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在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和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驱动下,前桥和后桥能够同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移动非常灵活,便于应用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

Description

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车辆的底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
背景技术
工程车可用于运载、挖掘、抢修等,工程车上通常配有各种类型的作业臂,用于实施各种不同的任务,可以应用在城市的市政作业、矿井作业、铁路施工,地铁施工等。常见工程车包括大型吊车、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电力抢修车、工程抢险车。
工程车包含底盘和作业臂,底盘用于行走移动,改变作业位置。普通的轮式底盘转向半径较大,转向和移动不够灵活,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时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
一种行驶转向系统,包括:
车架、以及安装于车架底部的前桥、后桥,所述前桥具有左前轮和右前轮,所述后桥具有左后轮和右后轮;
液压转向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后桥转向的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以及用于驱动前桥转向的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布置在左后轮和右后轮之间,并具有用于驱动左后轮转动的第一左侧活塞杆、以及用于驱动右后轮转动的第一右侧活塞杆;所述第一左侧活塞杆和所述第一右侧活塞杆能够同步动作以驱动左后轮和右后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布置在左前轮和右前轮之间,并具有用于驱动左前轮转动的第二左侧活塞杆、以及用于驱动右前轮转动的第二右侧活塞杆;所述第二左侧活塞杆和所述第二右侧活塞杆能够同步动作以驱动左前轮和右前轮同步转动;在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和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驱动下,所述前桥和所述后桥能够同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进一步地,液压转向组件还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
所述第一换向阀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当第一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各个油口之间互不连通;当第一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连通,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之间连通;当第一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油口与第四油口之间连通,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连通;
所述第二换向阀包括第五油口、第六油口、第七油口、第八油口;当第二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仅第七油口与第八油口之间连通;当第二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五油口与第七油口之间连通,第六油口与第八油口之间连通;当第二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五油口与第八油口之间连通,第六油口与第七油口之间连通;
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在第一左侧活塞杆一侧具有第一左侧有杆腔,在第一右侧活塞杆一侧具有第一右侧有杆腔;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在第二左侧活塞杆一侧具有第二左侧有杆腔,在第二右侧活塞杆一侧具有第二右侧有杆腔;
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油口与进油管路连接,第二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第四油口与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一右侧有杆腔连接;
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五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左侧有杆腔连接,第六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右侧有杆腔连接,第七油口与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一左侧有杆腔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八油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转向组件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换向阀的第五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左侧有杆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进油口位于靠近第二换向阀的第五油口一端,出油口位于靠近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左侧有杆腔一端;
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换向阀的第六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右侧有杆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进油口位于靠近第二换向阀的第六油口一端,出油口位于靠近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右侧有杆腔一端;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与第二换向阀的第六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五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之间还设置有溢流回路,所述溢流回路上设置有溢流安全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一左侧活塞杆与左后轮的转向节之间、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一右侧活塞杆与右后轮的转向节之间、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左侧活塞杆与左前轮之间、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右侧活塞杆与右前轮之间均设置有转向横杆。
进一步地,所述行驶转向系统还配置有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使其阀芯切换工作位置。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底盘,所述底盘集成有上述的行驶转向系统。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工程作业车,包括上述的底盘、以及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作业臂。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臂安装在底盘上靠近前桥的位置,且所述底盘能够通过后轮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工程作业车为装载机,其作业臂末端安装有铲斗。
在本申请中,通过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驱动后桥转向,通过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驱动前桥转向,前桥和后桥能够进行独立转动。在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和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驱动下,所述前桥和所述后桥能够同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移动非常灵活,便于应用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压转向组件的示意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行驶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前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后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工程作业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压转向组件的转向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压转向组件的转向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压转向组件的转向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记:底盘100、车架110、前桥120、左前轮121、右前轮122、后桥130、左后轮131、右后轮132、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第一左侧活塞杆141、第一右侧活塞杆142、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第二左侧活塞杆151、第二右侧活塞杆152、第一换向阀160、第二换向阀170、第一液控单向阀180、第二液控单向阀190、溢流回路1100、溢流安全阀1101、转向横杆1110、作业臂2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申请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行驶转向系统,可应用在工程作业车上,使得工程作业车的移动更加灵活,便于应用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工程作业车可以为大型吊车、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电力抢修车、工程抢险车,各种不同的工程车,其底盘上所配置的作业臂的功能不同。
参考图2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驶转向系统,该行驶转向系统包括车架110、以及安装于车架110底部的前桥120、后桥130、液压转向组件,前桥120具有左前轮121和右前轮122,后桥130具有左后轮131和右后轮132。
液压转向组件包括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和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用于驱动后桥130转向,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用于驱动前桥120转向。其中,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布置在左后轮131和右后轮132之间,并具有第一左侧活塞杆141、第一右侧活塞杆142,第一左侧活塞杆141从缸体左侧伸出,用于驱动左后轮131转动。第一右侧活塞杆142从缸体右侧伸出,用于驱动右后轮132转动。第一左侧活塞杆141和第一右侧活塞杆142随着缸内的活塞一起左右平移,因此,第一左侧活塞杆141和第一右侧活塞杆142能够同步动作以驱动左后轮131和右后轮132同步转动。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布置在左前轮121和右前轮122之间,并具有第二左侧活塞杆151、第二右侧活塞杆152,第二左侧活塞杆151从缸体左侧伸出,用于驱动左前轮121转动,第二右侧活塞杆152从缸体右侧伸出,用于驱动右前轮122转动。第二左侧活塞杆151和第二右侧活塞杆152随着缸内的活塞一起左右平移,因此,第二左侧活塞杆151和第二右侧活塞杆152能够同步动作以驱动左前轮121和右前轮122同步转动。
在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和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驱动下,前桥120和后桥130能够同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具体地,后桥130的转向由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驱动,前桥120的转向由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驱动,后桥130和前桥120由两个独立的驱动源驱动,因而能够独立的转动。因此,以上行驶转向系统可以实现多种移动方式,参考图6,在一具体示例性中,后桥130向左或向右转过一定角度,前桥120保持前后角度不变,整个车架110在后桥130的作用下实现转向。参考图7,在另一具体示例中,后桥130和前桥120反方向转动,图7中,后桥130向右转动,前桥120向左转动,整个车架110可以实现小半径转向。参考图8,在另一具体示例中,后桥130和前桥120同方向同步向左或向右转过一定角度,此时,整个车架110可以朝着车轮所在的角度方向平移。图6至图8示出了不同的移动方式,使得车架110的移动更为灵活。
参考图1,液压转向组件还包括第一换向阀160、第二换向阀170,第一换向阀160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当第一换向阀160的阀芯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各个油口之间互不连通;当第一换向阀160的阀芯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连通,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之间连通;当第一换向阀160的阀芯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油口与第四油口之间连通,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连通。第二换向阀170包括第五油口、第六油口、第七油口、第八油口;当第二换向阀170的阀芯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仅第七油口与第八油口之间连通;当第二换向阀170的阀芯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五油口与第七油口之间连通,第六油口与第八油口之间连通;当第二换向阀170的阀芯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五油口与第八油口之间连通,第六油口与第七油口之间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在第一左侧活塞杆141一侧具有第一左侧有杆腔,在第一右侧活塞杆142一侧具有第一右侧有杆腔;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在第二左侧活塞杆151一侧具有第二左侧有杆腔,在第二右侧活塞杆152一侧具有第二右侧有杆腔。
如图1所示,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左侧活塞杆141和第一左侧有杆腔位于活塞的左侧位置,第一左侧活塞杆141向左穿过第一左侧有杆腔伸出至缸外。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右侧活塞杆142和第一右侧有杆腔位于活塞的右侧位置,第一右侧活塞杆142向右穿过第一右侧有杆腔伸出至缸外。继续参考图1,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活塞杆151和第二左侧有杆腔位于活塞的左侧位置,第二左侧活塞杆151向左穿过第二左侧有杆腔伸出至缸外。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右侧活塞杆152和第二右侧有杆腔位于活塞的右侧位置,第二右侧活塞杆152向右穿过第二右侧有杆腔伸出至缸外。
参考图1,第一换向阀160和第二换向阀170的管路连接关系如下:第一换向阀160的第一油口与进油管路连接,第二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第四油口与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右侧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170的第五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有杆腔连接,第六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右侧有杆腔连接,第七油口与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左侧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160的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170的第八油口连接。图1中,图1中,标记1至8分别对应第一油口至第八油口。
当需要使用后轮独立转向时,将第二换向阀170调节至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保持不动,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动作由第一换向阀160控制,当第一换向阀160的阀芯调节至第二工作位置时,进油管路B的高压油液注入第一换向阀160的第一油口,经过第一换向阀160和第二换向阀170之后进入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左侧有杆腔,驱动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左侧活塞杆141和第一右侧活塞杆142向右移动,此时,基于图2所示的结构,后桥130向右转动,车架110向前左转。同理,当第一换向阀160的阀芯调节至第三工作位置时,进油管路B的高压油液注入第一换向阀160的第一油口,经过第一换向阀160和第二换向阀170之后进入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右侧有杆腔,驱动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左侧活塞杆141和第一右侧活塞杆142向左移动,此时,基于图2所示的结构,后桥130向左转动,车架110向前右转,此时的转向状态可参见图6。
当需要使后桥130和前桥120反方向转动时,基于图2所示的安装结构,只需要将第二换向阀170调节至第三工作位置,可以使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和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同向运动,进而使前桥120和后桥130反向转动,例如图7中,前桥120左转,后桥130右转。此时,前桥120和后桥130的转动方向仍然由第一换向阀160控制。具体地,当第一换向阀160的阀芯调节至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左侧活塞杆141和第一右侧活塞杆142向右移动,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活塞杆151和第二右侧活塞杆152向右移动。当第一换向阀160的阀芯调节至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左侧活塞杆141和第一右侧活塞杆142向左移动,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活塞杆151和第二右侧活塞杆152向左移动。
当需要使后桥130和前桥120同方向同步向左或向右转过一定角度时,基于图2所示的安装结构,只需要将第二换向阀170调节至第二工作位置,可以使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和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反向运动,进而使前桥120和后桥130同向转动,例如图8中,前桥120和后桥130同步左转。此时,前桥120和后桥130的转动方向仍然由第一换向阀160控制。具体地,当第一换向阀160的阀芯调节至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左侧活塞杆141和第一右侧活塞杆142向右移动,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活塞杆151和第二右侧活塞杆152向左移动。当第一换向阀160的阀芯调节至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左侧活塞杆141和第一右侧活塞杆142向左移动,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活塞杆151和第二右侧活塞杆152向右移动。
应当理解,上述几种转动方案仅仅是基于图2所示的液压缸安装结构。随着安装结构的变化,第一换向阀160和第二换向阀170的调节有所差异。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液压转向组件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180、第二液控单向阀190。第一液控单向阀180设置在第二换向阀170的第五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有杆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进油口位于靠近第二换向阀170的第五油口一端,出油口位于靠近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有杆腔一端。第二液控单向阀190设置在第二换向阀170的第六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右侧有杆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进油口位于靠近第二换向阀170的第六油口一端,出油口位于靠近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右侧有杆腔一端。第一液控单向阀180的控制油路与第二换向阀170的第六油口连通,第二液控单向阀190的控制油路与第二换向阀170的第五油口连通。
具体地,从第二换向阀170的第五油口排出的压力油液能够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180注入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有杆腔内,同时,压力油液注入第二液控单向阀190的控制油路使其反向开启,此时,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右侧有杆腔内的油液可通过第二液控单向阀190排出。进一步地,从第二换向阀170的第六油口排出的压力油液能够通过第二液控单向阀190注入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右侧有杆腔内,同时,压力油液注入第一液控单向阀180的控制油路使其反向开启,此时,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有杆腔内的油液可通过第一液控单向阀180排出。
进一步地,当需要使用后轮独立转向时,将第二换向阀170调节至第一工作位置,此时,第二换向阀170的第五油口和第六油口均没有压力油液输出,第一液控单向阀180、第二液控单向阀190均保持在反向关闭状态,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有杆腔和第二右侧有杆腔内的油液均无法排出,使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保持在初始位置,前桥120保持在前后方向。
参考图1,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进油管路B与所述回油管路A之间还设置有溢流回路1100,所述溢流回路1100上设置有溢流安全阀1101。
参考图3和图4,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左侧活塞杆141与左后轮的转向节之间、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的第一右侧活塞杆142与右后轮的转向节之间、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左侧活塞杆151与左前轮之间、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第二右侧活塞杆152与右前轮之间均设置有转向横杆1110。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行驶转向系统还配置有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160,使其阀芯切换工作位置。第一换向阀160用于控制后桥130的转向,从而控制车架110的转向。操作者可通过遥控装置实现无线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底盘100所述底盘100集成有以上部分所提供的行驶转向系统。相关的内容可参见前一部分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作业车,包括底盘100、以及安装于所述底盘100上的作业臂200。在一实施方式中,作业臂200安装在底盘100上靠近前桥的位置,且所述底盘100能够通过后轮转向。将作业臂200布置在前桥位置,并使用后桥进行转向,可以减少作业臂200对于转向的影响,便于减小转向所需的空间。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工程作业车为装载机,其作业臂200末端安装有铲斗。
在本申请中,通过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驱动后桥130转向,通过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驱动前桥120转向,前桥120和后桥130能够进行独立转动。在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140和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150的驱动下,前桥120和后桥130能够同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移动非常灵活,便于应用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精神作举例说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行驶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以及安装于车架底部的前桥、后桥,所述前桥具有左前轮和右前轮,所述后桥具有左后轮和右后轮;
液压转向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后桥转向的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以及用于驱动前桥转向的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布置在左后轮和右后轮之间,并具有用于驱动左后轮转动的第一左侧活塞杆、以及用于驱动右后轮转动的第一右侧活塞杆;所述第一左侧活塞杆和所述第一右侧活塞杆能够同步动作以驱动左后轮和右后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布置在左前轮和右前轮之间,并具有用于驱动左前轮转动的第二左侧活塞杆、以及用于驱动右前轮转动的第二右侧活塞杆;所述第二左侧活塞杆和所述第二右侧活塞杆能够同步动作以驱动左前轮和右前轮同步转动;在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和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驱动下,所述前桥和所述后桥能够同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转向组件还包括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
所述第一换向阀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当第一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各个油口之间互不连通;当第一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连通,第二油口与第四油口之间连通;当第一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一油口与第四油口之间连通,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之间连通;
所述第二换向阀包括第五油口、第六油口、第七油口、第八油口;当第二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仅第七油口与第八油口之间连通;当第二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五油口与第七油口之间连通,第六油口与第八油口之间连通;当第二换向阀的阀芯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第五油口与第八油口之间连通,第六油口与第七油口之间连通;
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在第一左侧活塞杆一侧具有第一左侧有杆腔,在第一右侧活塞杆一侧具有第一右侧有杆腔;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在第二左侧活塞杆一侧具有第二左侧有杆腔,在第二右侧活塞杆一侧具有第二右侧有杆腔;
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油口与进油管路连接,第二油口与回油管路连接,第四油口与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一右侧有杆腔连接;
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五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左侧有杆腔连接,第六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右侧有杆腔连接,第七油口与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一左侧有杆腔连接;
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三油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八油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驶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转向组件还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换向阀的第五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左侧有杆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进油口位于靠近第二换向阀的第五油口一端,出油口位于靠近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左侧有杆腔一端;
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换向阀的第六油口与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右侧有杆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且进油口位于靠近第二换向阀的第六油口一端,出油口位于靠近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右侧有杆腔一端;
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与第二换向阀的第六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与第二换向阀的第五油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驶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之间还设置有溢流回路,所述溢流回路上设置有溢流安全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一左侧活塞杆与左后轮的转向节之间、所述第一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一右侧活塞杆与右后轮的转向节之间、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左侧活塞杆与左前轮之间、所述第二双活塞杆液压缸的第二右侧活塞杆与右前轮之间均设置有转向横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驶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转向系统还配置有遥控装置,所述遥控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使其阀芯切换工作位置。
7.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集成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行驶转向系统。
8.一种工程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盘、以及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作业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臂安装在底盘上靠近前桥的位置,且所述底盘能够通过后轮转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作业车为装载机,其作业臂末端安装有铲斗。
CN202321963963.2U 2023-07-25 2023-07-25 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 Active CN220743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3963.2U CN220743148U (zh) 2023-07-25 2023-07-25 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3963.2U CN220743148U (zh) 2023-07-25 2023-07-25 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3148U true CN220743148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1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3963.2U Active CN220743148U (zh) 2023-07-25 2023-07-25 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3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9292A (en) Hydraulic drive and steering systems for a vehicle
US9394924B2 (en) Hydrostatic system configured to be integrated in an excavator
CN103963825A (zh) 一种转向系统及独立悬架轮式重载车辆
CN103261534A (zh) 具有用于高速行驶的开式回路泵辅助的闭环驱动回路
US20100051376A1 (en) Bending Construction Vehicle
CN108556910B (zh) 一种全轮转向系统
EP1820715A1 (en) Multi-axle vehicle
CN220743148U (zh) 行驶转向系统、底盘及工程作业车
CN102874309B (zh) 起重机及其转向系统和摇臂
CN112550445B (zh) 一种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JP4805118B2 (ja) 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0071007A (ja) 作業車両の切換弁操作機構
CN213649714U (zh) 一种轮式挖掘机前后转向控制装置
JP2007320362A (ja) 車両用操舵装置
CN104015797A (zh) 钻机车
CN211519640U (zh) 液压转向系统、底盘以及工程车辆
CN106240634A (zh) 铰接式双向驾驶车辆全液压转向系统
CN220785947U (zh) 一种矿用防爆动力源车
CN117067907A (zh) 长臂架台车的转向控制系统及采用其的作业台车
CN219137808U (zh) 一种小型两头忙
CN113737873B (zh) 平地机辅助转向液压回路系统及其转向操作方法
RU2045435C1 (ru) Рулевой привод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о всеми управляемыми колесами
JPS6016188Y2 (ja) 自走台車に搭載する破砕機用の油圧回路
CN109911009B (zh) 一种金属矿山井下混凝土搅拌车全液压转向系统及方法
CN215630320U (zh) 一种农用挖掘机转向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