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42511U - 一种回收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收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42511U
CN220742511U CN202321988378.8U CN202321988378U CN220742511U CN 220742511 U CN220742511 U CN 220742511U CN 202321988378 U CN202321988378 U CN 202321988378U CN 220742511 U CN220742511 U CN 220742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upply port
outlet
movable
cart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83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涌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83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42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42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42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收墨盒,用于向打印装置提供墨水,包括盒体和过滤件,盒体内具有墨容纳腔,墨容纳腔的底部具有出墨口,墨容纳腔的顶部具有供墨口,供墨口用于向墨容纳腔内填充墨水;过滤件安装在出墨口和/或供墨口上以限制杂质进入出墨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的出墨口和/或供墨口上安装过滤件,能够有效避免杂质进入出墨口造成出墨口的堵塞,由此提高墨盒出墨速度和打印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回收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墨盒。
背景技术
墨盒是打印装置输出功能的实现者,其被动接受指令进行工作,它的质量问题对打印装置主板及打印装置程序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废弃的墨盒对环境污染很大,主要有三方面,不易降解的塑料壳体造成白色污染、有色墨水造成的水体污染以及黑色和有色粉体造成的空气颗粒污染。
针对废弃墨盒对环境的污染,2008年全国首个再生耗材地方标准《喷墨打印机用再制造墨盒技术规范》在上海实行,通过废弃墨盒再利用方式降低使用者的打印成本、节约资金和节约能源。
现有一种墨盒,具有墨容纳腔,在墨容纳腔底部具有出墨口,在回收时,都是在出墨口的相对侧的盒体上直接打孔,然后通过孔进行供墨,但是由于墨盒的出墨口与墨容纳腔直接相连接,在打孔并清理后,多次使用时,会有如下缺点:1、杂质会通过孔洞进入墨容纳腔内,并进入到出墨口,2、由于多次使用,墨水内的杂质也会进入出墨口,3、在打孔时,掉落进墨容纳腔的碎渣未被清理干净,进而混入墨水中,以上都会导致出墨口被堵塞,影响墨盒出墨速度,降低打印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回收墨盒,用于向打印装置提供墨水,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内具有墨容纳腔,所述墨容纳腔的底部具有出墨口,所述墨容纳腔的顶部具有供墨口,所述供墨口用于向所述墨容纳腔内填充墨水;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安装在出墨口和/或供墨口上以限制杂质进入出墨口。
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墨盒,通过在盒体的出墨口和/或供墨口上安装过滤件,能够有效避免杂质进入出墨口造成出墨口的堵塞,由此提高墨盒出墨速度和打印质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可拆卸的安装在供墨口并用于控制供墨口的打开和关闭以使供墨口能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供墨口位于盒体的顶面上并与出墨口正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件与所述供墨口正对设置,便于通过所述供墨口安装所述过滤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墨口可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适配器和出墨组件,所述适配器上对应出墨口的位置贯通设置有底部开口,所述适配器安装在盒体的底部并能与盒体配合将出墨组件固定在出墨口和底部开口内,所述出墨组件贯通所述墨容纳腔底部并用于控制底部开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过滤件安装在出墨组件上并能限制杂质进入出墨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墨组件包括壳体、固定件和移动件,所述壳体安装在适配器和盒体之间,所述壳体内具有贯通墨容纳腔的活动通道,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活动通道远离墨容纳腔的一端上,所述固定件上具有贯通活动通道的插入口,所述移动件可在壳体的活动通道内轴向运动并与固定件分离或相接以控制插入口的打开和关闭而使插入口能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过滤件安装在固定件上并能限制杂质进入活动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墨组件还包括用于使移动件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移动件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往活动通道靠近墨容纳腔的方向运动,所述复位件能够发生形变,所述移动件与固定件分离以将插入口打开而使插入口切换至打开状态;所述移动件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够往活动通道远离墨容纳腔的方向运动,所述复位件恢复形变,使所述移动件与固定件相接以将插入口关闭而使插入口切换至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件为一端具有套接口的筒状结构并套设在所述活动通道靠近墨容纳腔的一端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件上具有朝向固定件的第一表面,所述固定件上具有朝向移动件的第二表面,所述移动件与固定件相接时,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贴以将插入口关闭而使插入口切换至关闭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类墨盒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回收墨盒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回收墨盒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回收墨盒的爆炸图之一;
图6为图1中回收墨盒的爆炸图之二。
图中:10、盒体;101、墨容纳腔;102、出墨口;103、供墨口;20、过滤件;201、套接口;30、封堵件;301、凹槽;40、适配器;401、底部开口;50、出墨组件;501、壳体;502、固定件;503、移动件;504、活动通道;505、插入口;506、复位件;507、第一表面;508、第二表面;509、定位部;510、导向滑槽;60、安装部;601、框架;602、支承部件;603、转动轴;604、导入部;605、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一类墨盒的安装方式示意图,此种墨盒可拆卸地安装到印刷装置的安装部60,印刷装置可以是喷墨打印机。为更好的对安装部60及墨盒各个部件进行说明,如图1中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用Z轴表示竖直方向,其中+Z轴方向为铅锤方向(重力方向),用X轴和Y轴表示沿着水平面的方向,X轴、Y轴以及Z轴相互正交。
安装部60具有箱状的框架601、支承部件602、转动轴603以及导入部604。支承部件602、转动轴603以及导入部604配置在框架601内。框架601在-Y轴端设有安装口605,墨盒通过安装口605插入到框架601内,墨盒的安装过程包括沿平移方向水平移动的平移操作,即墨盒从安装口605插入后朝向框架601的里侧(+Y轴侧)一端。此时墨盒的移动方向即向安装部60的插入方向,也即平移方向为+Y轴方向。
支承部件602沿着与铅垂方向(+Z轴方向)交叉的直线状的引导路径延伸。引导路径沿着平移方向(Y轴方向)延伸。支承部件602具有引导路径的始端所在的前端区域(-Y轴端)和引导路径的终端所在的基端区域(+Y轴端),支承部件602的基端区域以及转动轴603配置在框架601的里侧(即远离安装口605的位置)。转动轴603配置于支承部件602的基端区域(+Y轴端),转动轴603的轴线沿着X轴方向延伸,支承部件602以转动轴603为中心转动设置于框架601内,支承部件602能够在沿着引导路径引导墨盒的引导位置(图1中用单点划线表示)与墨盒连接于导入部604的连接位置(图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之间转动。导入部604配置在支承部件602的下方(+Z轴侧)。在完成平移操作后,操作者可将墨盒的操作端(即-Y轴端)向下方(即+Z方向)按压以执行按压操作,此时支承部件602以转动轴603为中心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至连接位置,当支承部件602处于连接位置时,导入部604与墨盒的出墨口102连接,从而完成墨盒的安装。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收墨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具有导入部604的打印装置中,用于向打印装置提供墨水,由此,在便于拆装的同时,还可通过废弃墨盒再利用方式降低使用者的打印成本、节约资金和节约能源。
其中,该回收墨盒包括盒体10和过滤件20,盒体10内具有墨容纳腔101,墨容纳腔101的底部具有贯穿盒体10的底面而形成的出墨口102,墨容纳腔101的顶部或上侧部具有贯穿盒体10的顶面而形成的供墨口103;过滤件20安装在出墨口102上以限制杂质进入出墨口102。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盒体10的出墨口102上安装过滤件20,能够有效避免杂质进入出墨口102造成出墨口102的堵塞,由此提高墨盒出墨速度和打印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供墨口103可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由此,可进一步限制墨盒外的杂质通过供墨口103进入出墨口102内造成出墨口102的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该回收墨盒还包括封堵件30,封堵件30可拆卸的安装在供墨口103并用于控制供墨口103的打开和关闭以使供墨口103能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地,封堵件30的顶面往底面方向凹陷形成有凹槽301,由此,封堵件30其本身尺寸大于供墨口103,由于凹槽301使得封堵件30在同供墨口103进行安装配合时封堵件30能够变形进而与供墨口103进行卡接,能够有效的增加密封性,防止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供墨口103位于盒体10的顶面上并与出墨口102正对设置,由此,便于通过供墨口103观察墨容纳腔101内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出墨口102可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由此,可有效控制墨液的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该回收墨盒还包括适配器40和出墨组件50,适配器40上对应出墨口102的位置贯通设置有底部开口401,适配器40安装在盒体10的底部并能与盒体10配合将出墨组件50固定在出墨口102和底部开口401内,出墨组件50贯通墨容纳腔101并用于控制底部开口401的打开和关闭以使出墨口102能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过滤件20安装在出墨组件50上并能限制杂质进入出墨口102。这样,通过盒体10和适配器40一同配合将出墨组件50进行有效固定,在出墨组件50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控制墨液的排出。另外,供墨口103与出墨口102正对设置,可便于过滤件20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出墨组件50包括壳体501、固定件502和移动件503,壳体501安装在适配器40和盒体10之间,壳体501内具有贯通墨容纳腔101的活动通道504,固定件502固定在活动通道504远离墨容纳腔101的一端上,固定件502上具有贯通活动通道504的插入口505,移动件503可在壳体501的活动通道504内轴向运动并与固定件502分离或相接以控制插入口505的打开和关闭而使插入口505能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过滤件20安装在固定件502上并能限制杂质进入活动通道504。如此设置的出墨组件50,结构简单,利于墨液排出的有效控制,能够更好的限制杂质进入活动通道504而有助于提高墨盒出墨速度和打印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出墨组件50还包括用于使移动件503复位的复位件506,移动件503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往活动通道504靠近墨容纳腔101的方向运动,复位件506能够发生形变,移动件503与固定件502分离以将插入口505打开而使插入口505切换至打开状态;移动件503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够往活动通道504远离墨容纳腔101的方向运动,复位件506恢复形变,使移动件503与固定件502相接以将插入口505关闭而使插入口505切换至关闭状态。由此,实现移动件503在活动通道504内的有效运动。
优选地,复位件506为弹簧,壳体501的顶部具有定位部509,定位部509上开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滑槽510,移动件503可在导向滑槽510内滑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部509、移动件503套接,由此,使移动件503可在壳体501的活动通道504内往靠近或远离固定件502的方向轴向滑动。
墨盒的安装过程包括沿平移方向水平移动的平移操作,打印装置上的导入部604与盒体10的出墨口102对接,从而可向打印装置提供墨水。导入部604与墨盒的出墨口102对接时,导入部604穿过插入口505以抵接移动件503,此时移动件503受到导入部604的挤压在活动通道504内靠近墨容纳腔101的方向运动,使弹簧压缩,移动件503与固定件502分离以将活动通道504打开,使得墨容纳腔101内的墨液能够经插入口505导入到导入部604。移动件503从插入口505拔出后,移动件503不受外力作用,复位件506恢复形变将能够驱动移动件503在活动通道504内远离墨容纳腔101的方向运动复位,使移动件503与固定件502相接以将插入口505关闭而使插入口505切换至关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20为一端具有套接口201的筒状结构并套设在活动通道504靠近墨容纳腔101的一端上。具体地,活动通道50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壳体501的顶面和底面而在壳体501的顶面和底面上形成有输入口和输出口,即过滤件20倒扣在壳体501的输入口上,这样设置,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可对进入活动通道504的墨液进行有效过滤。
在具体实施时,过滤件20可以焊接、胶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活动通道504靠近墨容纳腔101的一端上。
优选地,过滤件20为滤网,结构简单,可保证过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件503上具有朝向固定件502的第一表面507,固定件502上具有朝向移动件503的第二表面508,移动件503与固定件502相接时,第一表面507与第二表面508相贴以将插入口505关闭而使插入口505切换至关闭状态。由此,提高密封效果。
具体地,移动件503上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的形状优选为锥形,第一表面507绕密封部的底部周侧布置,第二表面508绕固定件502的顶部周侧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20还可以是卡接在供墨口103上,在封堵件30与供墨口103解除配合,通过供墨口103进行供墨时,在墨水进入墨容纳腔101时就被过滤,同样也能够达到防止杂质进入出墨口102进而影响打印质量的目的,在封堵件30与供墨口103进行卡接时,封堵件30同样也能够对卡接在供墨口103上的过滤件20进行固定,有效的防止过滤件20掉落进墨容纳腔101的风险,达到多次利用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20还可以是海绵,即通过供墨口103在出墨组件50的固定件502周围填充棉花,同样的也能够起到防止杂质进入活动通道504进而影响打印质量的作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回收墨盒,用于向打印装置提供墨水,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内具有墨容纳腔,所述墨容纳腔的底部具有出墨口,所述墨容纳腔的顶部具有供墨口,所述供墨口用于向所述墨容纳腔内填充墨水;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安装在出墨口和/或供墨口上以限制杂质进入出墨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可拆卸的安装在供墨口并用于控制供墨口的打开和关闭以使供墨口能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口位于盒体的顶面上并与出墨口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与所述供墨口正对设置,便于通过所述供墨口安装所述过滤件。
5.根据权利要求1、3、4任一所述的回收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口可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收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器和出墨组件,所述适配器上对应出墨口的位置贯通设置有底部开口,所述适配器安装在盒体的底部并能与盒体配合将出墨组件固定在出墨口和底部开口内,所述出墨组件贯通所述墨容纳腔底部并用于控制底部开口的打开和关闭,所述过滤件安装在出墨组件上并能限制杂质进入出墨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收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组件包括壳体、固定件和移动件,所述壳体安装在适配器和盒体之间,所述壳体内具有贯通墨容纳腔的活动通道,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活动通道远离墨容纳腔的一端上,所述固定件上具有贯通活动通道的插入口,所述移动件可在壳体的活动通道内轴向运动并与固定件分离或相接以控制插入口的打开和关闭而使插入口能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之间切换,所述过滤件安装在固定件上并能限制杂质进入活动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收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组件还包括用于使移动件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移动件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往活动通道靠近墨容纳腔的方向运动,所述复位件能够发生形变,所述移动件与固定件分离以将插入口打开而使插入口切换至打开状态;所述移动件不外力作用时能够往活动通道远离墨容纳腔的方向运动,所述复位件恢复形变,使所述移动件与固定件相接以将插入口关闭而使插入口切换至关闭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收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为一端具有套接口的筒状结构并套设在所述活动通道靠近墨容纳腔的一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收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上具有朝向固定件的第一表面,所述固定件上具有朝向移动件的第二表面,所述移动件与固定件相接时,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贴以将插入口关闭而使插入口切换至关闭状态。
CN202321988378.8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回收墨盒 Active CN220742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8378.8U CN220742511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回收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8378.8U CN220742511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回收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42511U true CN220742511U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6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8378.8U Active CN220742511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回收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42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81545B2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tank mounted on such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817657B2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KR0162979B1 (ko) 액체저장용기
US8899725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EP1258363A1 (en) Ink tank
JP7122478B2 (ja) インク容器を備えた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加工方法
US10245838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9085162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14166686A (ja) カートリッジ、液体供給システム、液体吐出装置
CN220742511U (zh) 一种回收墨盒
KR100701849B1 (ko) 잉크카트리지 착탈장치
US11007785B2 (en) Waste liquid container and attachment
EP2679390B1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H0623420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09794884U (zh) 一种内胆墨盒
JP6197378B2 (ja) カートリッジ、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H11129488A (ja) 廃インク吸収機能付き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220500294U (zh) 墨盒
US20190084311A1 (en) Liquid Supply Unit
JP200909054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カートリッジ
CN112440588A (zh) 一种办公用印刷机
JP2003063036A (ja) 記録装置
JP200614263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216579782U (zh) 一种打印机
CN220262394U (zh) 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