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726589U - 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726589U
CN220726589U CN202321466188.XU CN202321466188U CN220726589U CN 220726589 U CN220726589 U CN 220726589U CN 202321466188 U CN202321466188 U CN 202321466188U CN 220726589 U CN220726589 U CN 220726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compressor assembly
compressor body
assembly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661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彦东
钟永华
李洋
李宏伟
黎浩标
梁瀚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661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726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726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726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其中,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马达,所述压缩机组件的重心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和所述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L1与压缩机本体的内径D之比的范围在:0≤L:D≤0.4。本实用新型旨在改善压缩机组件在工作时容易产生振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在空调器等暖通设备中,室外机内安装有压缩机,压缩机提供动力,以使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之间周而复始的循环,同时完成热交换,产生冷量或热量,以达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转子压缩机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应用较为普遍。
但是,传统的转子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焊接连接在压缩机本体一侧的储液器,储液器容易与压缩机本体内的转子运动产生共振,导致转子压缩机在在工作时振动的噪声大,影响使用的舒适性。因此,降低压缩机在工作时的振动,是行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旨在改善压缩机组件在工作时容易产生振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
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马达,所述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和所述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L1与压缩机本体的内径D之比的范围在:0≤L:D≤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因在压缩机本体的外部不再直接焊接储液器,使得压缩机组件的重心位于壳体的内部,大大提高了压缩机组件的运行稳定性。此外,可以减小压缩机组件的固有频率,避开压缩机组件运行的共振点,减小储液器与压缩机本体共振的机率,降低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本体的重心与所述马达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回气管,所述回气管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外壁,且所述回气管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管包括主体段和若干个连接段,若干个所述连接段均连通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外壁和所述主体段之间。
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同一侧,且若干个所述连接段相互间隔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段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中轴线方向,且所述主体段的轴向垂直于所述连接段的轴向。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外壁连接有抱箍,所述主体段固定于所述抱箍围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压缩机本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暖通设备,包括室外机,所述室外机内设置有上述的压缩机组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储液器;
所述储液器设置于所述室外机的底面板上;或者,
所述室外机的底面板设置有减震座,所述压缩机组件的压缩机本体和所述储液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于所述减震座上。
所述储液器设置于所述室外机的所述底面板或所述减震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本体设置于所述减震座上,所述储液器的外壁面与所述压缩机组件的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0.6D,其中D为压缩机本体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因在压缩机本体的外部不再直接焊接储液器,压缩机组件整体所占空间减小,此外,避免了储液器自身的重量导致压缩机本体发生偏斜,压缩机组件的重心不再受到储液器自身的重量的影响,使得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回归到压缩机本体内部,降低压缩机组件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组件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缩机组件的正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暖通设备的室外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暖通设备的室外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压缩机本体 110 壳体
111 容纳腔 112 接口管段
120 抱箍 121 抱持部
130 壳体 200 回气管
210 主体段 220 连接段
300 排气管 400 室外机
500 减震座
具体实施方式
压缩机是空调器等暖通设备的心脏,用于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相关技术中的压缩机组件,压缩机本体的外部直接焊接储液器,储液器主要有以下作用:实现气液分离、储存多余的制冷剂、以及避免液体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本体内发生液击,从而避免影响压缩机本体的寿命。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压缩机本体的外部直接焊接储液器的结构,使得储液器与压缩机本体的距离较近,且因储液器具有一定的重量,导致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向靠近储液器的方向偏斜,在马达旋转运动时,整体偏心运转,压缩机本体内的转子运动产生的力直接作用到储液器上,产生较大的振动,储液器容易与马达的旋转运动引起共振,增大噪音,影响使用体验效果。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在压缩机本体100的外部取消焊接连接的储液器,使得压缩机组件的重心位置不再受到储液器位置的影响,压缩机组件的重心位于壳体的内部,有效地减少压缩机组件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幅度,从而避免了储液器的重量对压缩机本体100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小压缩机本体100工作时和储液器的共振机率,降低噪音。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本体100,压缩机本体100包括壳体110,参考图3所示,壳体110内形成容纳腔111,容纳腔111内设置有马达,压缩机组件的重心位于壳体110的内部,且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和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L1与压缩机本体100的内径D之比的范围在:0≤L:D≤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因在压缩机本体100的外部不再直接焊接储液器,储液器的重量不会影响到压缩机组件,使得压缩机组件的重心位于壳体110的内部,可以减小压缩机组件的固有频率,避开压缩机组件运行的共振点,减小储液器与压缩机本体100共振的机率,保护了压缩机本体100内的零部件,大大提高了压缩机组件的运行稳定性。此外,压缩机组件传递给暖通设备管路等部分的振动减小,也降低了振动噪音。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为防止漏气或漏液,壳体110为密封的结构。
参考图3和图5所示,壳体110为回转体时,壳体110的旋转轴为其中轴线,当壳体110不是回转体时,壳体110各个垂直其侧壁的横截面的中心的连线为其中轴线。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壳体110呈圆柱状,壳体110的中心轴线为圆柱状壳体110的旋转轴线。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和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L1与压缩机本体100的内径D之比可以是:0、0.1、0.15、0.2、0.25、0.3、0.35或0.4。从而防止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和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过大引起振动和噪音。
其中,马达的中轴线也就是马达的旋转中线,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和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L1与压缩机本体100的内径D之比的范围越小,表明压缩机本体100的重心与马达的中轴线越靠近,越有利于提高马达转动的平稳性,减小振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可适用不用系列不同安装中心距的压缩机组件。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压缩机本体100的重心与马达的中轴线重合,即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和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L1与压缩机本体100的内径D之比为0。这样的结构,在马达旋转运动时,可以有效防止压缩机本体100发生倾斜的问题,减小发生振动和噪音。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组件还包括回气管200,回气管200连接于压缩机本体100的外壁,且回气管200与容纳腔111连通。回气管200用于与气液分离器连接,使得气液分离器中的流体通过回气管200可以进入到压缩机本体100内。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回气管200包括主体段210和若干个连接段220,若干个连接段220均连通于压缩机本体100的外壁和主体段210之间。这样的结构,一方面使得主体段210内的流体可以通过若干个连接段220顺利流入到压缩机本体100内。
连接段220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可适用于不同的压缩机型号,连接段220具有一定长度,使得由压缩机本体100向气液分离器传递的振动能量可以有效削减,有利于减小振动和噪音。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连接段22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两个、三个或四个等。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若干个连接段220连接于主体段210的同一侧,且若干个连接段220相互间隔排布。这样压缩机本体100的结构更紧凑,防止占用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压缩机本体100向小型化发展。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若干个连接段220与压缩机本体100的外壁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减少回气管200泄漏的可能性。也可以是壳体110连接有向外凸出的接口管段112,连接段220与该接口管段112相互连接,且连接段220与该接口管段112之间形成密封,保证连接紧密性,其中,连接段220与该接口管段112相互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是套接的方式连接或法兰盘连接的方式连接等,方便后期拆卸维修和更换工作。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主体段210的轴向平行于压缩机本体100的中轴线方向。且主体段210的轴向垂直于连接段220的轴向。回气管200呈弯折状态,可以减小压缩机组件整体占用的空间,还有利于减小压缩机回气管200的振动。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为了减小回气管200的振动,可以在主体段210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包裹阻尼层,在连接段220的至少部分外周面包裹阻尼层,通过阻尼层可以吸收部分振动,从而减小振动小外传递。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阻尼层包括阻尼泥。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2和图5所示,压缩机本体100的外壁连接有抱箍120,主体段210固定于抱箍120围成的空间内,既方便对回气管200进行固定,也提高了回气管200固定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抱箍120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压缩机本体100的外壁,抱箍120包括抱持部121,抱持部121抱持于主体段210的外周面,可以防止回气管200发生偏斜,提高回气管200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考虑到压缩机本体100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及回气管200内冷媒的扰动,使得回气管200也发生振动,为了降低回气管200的振动,抱持部121的面向主体段210的一面嵌设有缓冲材料,例如橡胶垫等,缓冲材料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形可吸收回气管200的振动能量,并且,还可以避免回气管200与抱持部121发生碰撞产生噪音,实现减震功能。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抱箍120抱持于回气管200的远离连接段220的一段,能更好地抑制回气管200的振动振幅,有利于提高对回气管200固定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组件还包括排气管300,排气管300与压缩机本体100连通。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压缩机本体100为旋转式压缩机,壳体110内设置有马达组件和泵体组件,马达组件和泵体组件均连接于壳体110的内侧壁上,壳体110的中心轴线与压缩机本体100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泵体组件被配置为由马达组件驱动,使得气液分离器中的流体进入到容纳腔111内。
马达组件和泵体组件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在压缩机组件运行时,马达组件带动泵体组件工作,泵体组件工作时,气液分离器中的低温低压气体经回气管200吸入泵体组件内,并经泵体组件压缩转化形成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气体排出容纳腔111后用于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参考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暖通设备,包括室外机400,室外机400内设置有上述的压缩机组件。
本实施例中的暖通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是空调、多联机、热泵、泳池机、热水器等。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暖通设备还包括储液器,储液器设置于室外机400的底面板上。室外机400的底面板承载储液器的重量。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压缩机组件的压缩机本体100可以是设置于室外机400的底面板上。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室外机400的底面板设置有减震座500,可以是在减震座500和室外机400的底面板之间设置弹簧等弹性件,使得减震座500可以起到减振、缓和冲击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压缩机组件的压缩机本体100和储液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于减震座500上。可以是压缩机组件的压缩机本体100设置于减震座500上,有助于减少因压缩机组件工作造成的室外机400振动的情况;也可以是储液器设置于减震座500上,有利于减小储液器的振动向室外机400的壳体传递,减震座500承载储液器的重量,提高室外机400整体的稳定性;还可以是压缩机本体100和储液器均设置于减震座500,可以大幅度提升减振、缓和冲击的作用,减小室外机400的壳体的振动,提高室外机400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储液器与压缩机组件相对独立,不在直接焊接连接,从而防止储液器与压缩机组件共振造成的噪音等问题。储液器与压缩机本体100可以是通过管道连通,储液器的主要功能是将液相和气相制冷剂分离,并将液相制冷剂储存其底部待其转化为气态。储液器还具有过滤异物杂质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压缩机本体100设置于减震座500上,储液器的外壁面与压缩机组件的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0.6D,其中D为压缩机本体100的内径。这是为了确保储液器位于压缩机本体100的外部,且满足一定的距离要求,可以减小压缩机本体100与储液器之间的相互影响,防止储液器因自身的重量导致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发生偏斜。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储液器的外壁面与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是0.6D、0.7D、0.8D、或1.2D等,可以根据使用需要灵活选择。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暖通设备还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在制冷过程中,压缩机把气态的制冷剂从室内蒸发器抽取并压缩后送到冷凝器中,气态制冷剂冷却凝结成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再从冷凝器流至蒸发器中,液态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中大量的热量后又变成气态,如此往复循环,实现制冷。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暖通设备为空调器的情况下,还包括室内机,参考图6所示,上述的压缩机组件设置于室外机400内,使得室外机400内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振动小、噪音低,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冷凝器设置于室外机400内,蒸发器设置于室内机内。在制冷运行时,压缩机组件把气态的制冷剂从蒸发器抽取并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中,气态制冷剂冷却凝结成液态制冷剂,然后液态制冷剂从冷凝器流至蒸发器中,由于制冷剂从冷凝器流至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制冷剂受到的压力减小,液态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中大量的热量后又变成气态,蒸发器就会变冷,如此循环。
在制冷过程中,压缩机本体100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通过毛细管组件进入蒸发器,由于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制冷剂受到的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空调室内机的离心风扇引导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从而使空调内机吹出冷风。
空调器的制热过程与上述制冷过程的原理相同,只不过制冷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从而实现制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因在压缩机本体100的外部不再直接焊接储液器,压缩机组件整体所占空间减小,整体重量减小,此外,避免了储液器自身的重量导致压缩机本体100发生偏斜,压缩机组件的重心不再受到储液器自身的重量的影响,使得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回归到压缩机本体100内部,降低压缩机组件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进而延长压缩机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本体(100),所述压缩机本体(100)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内形成容纳腔(111),所述容纳腔(111)内设置有马达,所述压缩机组件的重心位于所述壳体(110)的内部,且所述压缩机组件的重心和所述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L与压缩机本体(100)的内径D之比的范围在:0≤L:D≤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本体(100)的重心与所述马达的中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气管(200),所述回气管(200)连接于所述压缩机本体(100)的外壁,且所述回气管(200)与所述容纳腔(1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管(200)包括主体段(210)和若干个连接段(220),若干个所述连接段(220)均连通于所述压缩机本体(100)的外壁和所述主体段(2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连接段(220)均连接于所述主体段(210)的同一侧,且若干个所述连接段(220)相互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210)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压缩机本体(100)的中轴线方向,且所述主体段(210)的轴向垂直于所述连接段(220)的轴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本体(100)的外壁连接有抱箍(120),所述主体段(210)固定于所述抱箍(120)围成的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300),所述排气管(300)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00)连通。
9.一种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400),所述室外机(400)内设置有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压缩机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器;
所述储液器设置于所述室外机(400)的底面板上;或者,
所述室外机(400)的底面板设置有减震座(500),所述压缩机组件的压缩机本体(100)和所述储液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于所述减震座(50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暖通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的外壁面与所述压缩机组件的马达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0.6D,其中D为所述压缩机本体(100)的内径。
CN202321466188.XU 2023-06-08 2023-06-08 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Active CN220726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6188.XU CN220726589U (zh) 2023-06-08 2023-06-08 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6188.XU CN220726589U (zh) 2023-06-08 2023-06-08 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726589U true CN220726589U (zh) 2024-04-05

Family

ID=9048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66188.XU Active CN220726589U (zh) 2023-06-08 2023-06-08 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726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16996B2 (ja) 受液器一体型冷媒凝縮器
JP7099042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20160100987A (ko) 컴팩트 저소음 회전식 압축기
JP6747614B2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室外機
CN210892233U (zh) 一种螺杆式冷水机组
US6467276B2 (en) Pulse tube refrigerator
CN106091454A (zh) 制冷装置
CN220726589U (zh) 压缩机组件及暖通设备
CN101307969A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双曲面气液分离器
CN218093369U (zh) 压缩机和空调
KR100360235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진동 및 소음 저감 구조
KR100512240B1 (ko) 에어컨 실외기용 베이스 플레이트의 포밍구조
WO2021064984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4017344B (zh)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8376902U (zh) 压缩机
JP2003314911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06158947U (zh) 一种空调制冷压缩机
KR100357110B1 (ko) 공기조화기 실외기
CN219083453U (zh) 气液分离储液器、空调系统和热泵系统
CN216693797U (zh) 一种室外空调器
CN219494254U (zh) 室外机及一体式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9063610U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0979854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6592294U (zh) 一种新型高效率复合型油冷机
CN218816976U (zh) 一种外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