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98466U - 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98466U
CN220698466U CN202320887268.6U CN202320887268U CN220698466U CN 220698466 U CN220698466 U CN 220698466U CN 202320887268 U CN202320887268 U CN 202320887268U CN 220698466 U CN220698466 U CN 220698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nt
wall
platform
dead lev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72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学
刘洪杰
王玉良
王立梅
方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gbang Mo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gbang Mo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gbang Mo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gbang Mo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72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98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98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98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夹持模具的夹板,所述夹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活动卡接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的内壁螺纹套接有用于连接固定杆的螺栓,所述卡合块远离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板位置的一号活动组件,所述夹板的下方安装有横向移动平台。本申请通过加工台、夹板、一号活动组件和机体之间的配合,利用一号活动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夹板位置的调节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加工件尺寸不一的问题,采用一号活动组件带动夹板对加工件的夹持方式,扩大了夹板的可适用范围,从而提高了夹板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火花机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机床是利用电火花加工原理加工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机床。又称电蚀加工机床,电火花加工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各种高硬度的材料(如硬质合金和淬火钢等)和复杂形状的模具、零件,以及切割、开槽和去除折断在工件孔内的工具(如钻头和丝锥)等,为了保证加工件在电火花加工机床加工时的稳定性,会使用到夹具对加工件进行夹持。
现有技术下数控电火花机床加工用夹具有着加工固定不方便,操作繁琐,结构较为简陋的缺点,因此为加固夹具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有技术提出相关的技术结构来实现夹具在电火花机床上的应用,例如现一种公开号为CN202120491391.7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提出了一种数控电火花机床加工用夹具,包括控制装置、主体装置、移动装置、磁吸装置以及加工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触控屏、机箱以及支撑柱,所述触控屏一端与机箱一端通过支撑柱两端连接,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排线管以及主控箱,所述主控箱一端与机箱一端通过排线管两端连接,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基座以及移动基座,所述固定基座一端与主控箱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基座上表面设有长条形滑槽,所述移动基座与长条形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磁吸装置包括伸缩支柱以及加工操作区,所述加工操作区一端与移动基座上表面连接,若干所述伸缩支柱一端均与加工操作区一表面连接,其中,伸缩支柱有两个,伸缩支柱主要与加工操作区连接,所述加工装置包括竖直滑轨、竖直云台、工作主机、导线以及散热孔,所述工作主机一端与加工操作区上表面连接,所述竖直滑轨一端与工作主机一表面连接,所述竖直云台与竖直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工作主机一端与竖直云台一端通过导线两端连接,若干所述散热孔一端分别与工作主机两侧表面连接,其中,散热孔有十二个,散热孔起到给工作主机散热的作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装置可以强电增强电磁铁吸力从而达到牢牢固定住加工物件的作用,通过调整电流强弱控制吸力,便于实际情况操作。
从上述公开的技术内容,基于理论上来说,相关技术结构的实施是有利于对夹具的使用,但上述技术公开技术内容中的磁吸装置只为一组,且只能为一个加工件起到夹持,使得电火花机床每次只能制作一个加工件,当需要更换加工件时,需要对机床进行停机后的更换加工件,此时,便会减缓加工件的生产效率,增加加工件的生产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以改善上述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夹持模具的夹板,所述夹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活动卡接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的内壁螺纹套接有用于连接固定杆的螺栓,所述卡合块远离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板位置的一号活动组件,所述夹板的下方安装有横向移动平台,所述横向移动平台远离夹板的一侧设置有竖向移动平台,所述横向移动平台和竖向移动平台的下端分别安装有二号活动组件。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凸块,且凸块的外壁与卡合块的内壁活动卡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圆盘的一端与夹板的外侧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一号活动组件包括一号滚珠螺母,所述一号滚珠螺母的外壁与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滚珠螺母的内壁螺纹套接有一号滚珠丝杆。
可选的,所述一号滚珠丝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驱动电机,且一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号减速器,所述一号驱动电机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外壁均匀安装有位于一号活动组件外部的横杆,所述一号活动组件、卡合块、夹板为一组,且数量为三组分别均匀分布在加工台上的三个位置。
可选的,所述横向移动平台和竖向移动平台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二号活动组件两侧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圆杆,所述竖向移动平台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机座,所述机座远离竖向移动平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机底,所述横向移动平台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
可选的,所述二号活动组件设置有上下两侧的两组,上侧的所述二号活动组件安装在竖向移动平台的内部,且二号活动组件的上端与横向移动平台的下端面连接,下侧的所述二号活动组件安装在机座的内部,且二号活动组件的上端与竖向移动平台的下端面连接,所述二号活动组件包括二号滚珠螺母,所述二号滚珠螺母的内壁螺纹套接有二号滚珠丝杆。
可选的所述二号滚珠丝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驱动电机,且二号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二号减速器,所述二号驱动电机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机箱,上侧的所述机箱安装在竖向移动平台的右侧,且下侧的机箱安装在机座的背面。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横向移动平台、竖向移动平台、夹板和加工台之间的配合,利用加工台分别安装在机体左右两侧的设置,实现了不停机对两个加工件的加工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加工件加工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横向移动平台带动两个加工台位置的移动方式,使得机体可在不停机的环境下对两个加工件进行加工,加快了加工件的加工进度,从而提高了加工件的加工效率。
2、本申请通过加工台、夹板、一号活动组件和机体之间的配合,利用一号活动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夹板位置的调节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加工件尺寸不一的问题,采用一号活动组件带动夹板对加工件的夹持方式,扩大了夹板的可适用范围,从而提高了夹板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机座的后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二号活动组件的仰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横向移动平台的仰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夹板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固定杆的侧视图。
图中:1、机体;2、夹板;3、固定杆;4、卡合块;5、螺栓;6、支撑杆;7、一号活动组件;701、一号滚珠螺母;702、一号滚珠丝杆;8、横向移动平台;9、竖向移动平台;10、二号活动组件;101、二号滚珠螺母;102、二号滚珠丝杆;11、凸块;12、圆盘;13、连接杆;14、一号驱动电机;15、加工台;16、防护罩;17、滑块;18、圆杆;19、二号驱动电机;20、机箱;21、机座;22、机底;23、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与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包括机体1,机体1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夹持模具的夹板2,夹板2的设置起到对模具的夹持,从而加固模具在加工时的稳定性,夹板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3,固定杆3的设置起到对夹板2与卡合块4的连接,固定杆3的外壁活动卡接有卡合块4,卡合块4的内壁螺纹套接有用于连接固定杆3的螺栓5,通过改变螺栓5与卡合块4的连接方式,便可实现对卡合块4与固定杆3的连接或分离,达到对夹板2的更换效果,卡合块4远离夹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设置起到对一号活动组件7与卡合块4的连接,支撑杆6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板2位置的一号活动组件7,一号活动组件7的移动起到对夹板2位置的调节,夹板2的下方安装有横向移动平台8,横向移动平台8的运动起到对模具横向移动提供动力,横向移动平台8远离夹板2的一侧设置有竖向移动平台9,竖向移动平台9的运动起到对模具竖向移动提供动力,横向移动平台8和竖向移动平台9的下端分别安装有二号活动组件10,二号活动组件10分别为横向移动平台8和竖向移动平台9的移动提供动力。
固定杆3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凸块11,凸块11的安装起到对固定杆3在卡合块4安装位置的限制作用,且凸块11的外壁与卡合块4的内壁活动卡接,固定杆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12,圆盘12的设置为固定杆3和连接杆13的安装提供平台和支撑,圆盘12远离固定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设置起到对圆盘12与夹板2的连接,且连接杆13远离圆盘12的一端与夹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2与图5,一号活动组件7包括一号滚珠螺母701,一号滚珠螺母701的运动为支撑杆6的运动提供动力,从而起到对夹板2的移动,一号滚珠螺母701的外壁与支撑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一号滚珠螺母701的内壁螺纹套接有一号滚珠丝杆702,一号滚珠丝杆702的圆周转动为一号滚珠螺母701的水平运动提供动力。
一号滚珠丝杆7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驱动电机14,且一号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号减速器,一号减速器的设置起到对一号驱动电机14输出轴转速的调节作用,一号驱动电机1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加工台15,加工台15起到对模具的放置和加工提供平台,加工台15的外壁均匀安装有位于一号活动组件7外部的横杆23,一号活动组件7、卡合块4、夹板2为一组,且数量为三组分别均匀分布在加工台15上的三个位置,三组一号活动组件7、卡合块4、夹板2分别安装在加工台15的三个位置上,从而加固了模具在加工台15上模具位置夹持的稳定性。
横向移动平台8和竖向移动平台9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二号活动组件10两侧的滑块17,滑块17在圆杆18上的移动,加固了横向移动平台8移动时的稳定性,滑块17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圆杆18,竖向移动平台9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机座21,机座21起到对机体1的支撑,机座21远离竖向移动平台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机底22,横向移动平台8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16,防护罩16的安装起到对模具的保护作用,放置模具碎屑的飞溅。
请参阅图3与图4,二号活动组件10设置有上下两侧的两组,上侧的二号活动组件10安装在竖向移动平台9的内部,上侧的一组二号活动组件10的设置为竖向移动平台9的运动提供动力,且二号活动组件10的上端与横向移动平台8的下端面连接,下侧的一组二号活动组件10的设置为横向移动平台8的运动提供动力,下侧的二号活动组件10安装在机座21的内部,且二号活动组件10的上端与竖向移动平台9的下端面连接,二号活动组件10包括二号滚珠螺母101,二号滚珠螺母101的设置为竖向移动平台9和横向移动平台8的运动提供动力,二号滚珠螺母101的内壁螺纹套接有二号滚珠丝杆102,二号滚珠丝杆102的圆周转动为二号滚珠螺母101的水平运动提供动力。
二号滚珠丝杆1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驱动电机19,且二号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二号减速器,二号减速器的设置起到对二号驱动电机19输出轴转速的调节,二号驱动电机1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机箱20,机箱20的安装起到对二号驱动电机19的保护,上侧的机箱20安装在竖向移动平台9的右侧,且下侧的机箱20安装在机座21的背面。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在使用时,首先,将待加工的模具放置在加工台15上,再开启一号驱动电机14的电源,一号驱动电机14开启后带动一号滚珠丝杆702的转动,一号滚珠丝杆702圆周转动的同时带动一号滚珠螺母701的水平运动,一号滚珠螺母701运动的同时通过支撑杆6的连接带动卡合块4的运动,卡合块4运动的同时通过螺栓5和固定杆3的连接带动夹板2向模具方向的移动,直至夹板2夹持住模具的外壁,即可关闭一号驱动电机14,然后,通过开启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二号驱动电机19,即可实现对模具的横向和竖向的移动,最后,通过机体1即可对模具进行加工,当需要更换夹板2时,即可将螺栓5从固定杆3中的拆除,实现固定杆3与卡合块4的分离,便可达到对夹板2的更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夹持模具的夹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外壁活动卡接有卡合块(4),所述卡合块(4)的内壁螺纹套接有用于连接固定杆(3)的螺栓(5),所述卡合块(4)远离夹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下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夹板(2)位置的一号活动组件(7),所述夹板(2)的下方安装有横向移动平台(8),所述横向移动平台(8)远离夹板(2)的一侧设置有竖向移动平台(9),所述横向移动平台(8)和竖向移动平台(9)的下端分别安装有二号活动组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凸块(11),且凸块(11)的外壁与卡合块(4)的内壁活动卡接,所述固定杆(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12),所述圆盘(12)远离固定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远离圆盘(12)的一端与夹板(2)的外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活动组件(7)包括一号滚珠螺母(701),所述一号滚珠螺母(701)的外壁与支撑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滚珠螺母(701)的内壁螺纹套接有一号滚珠丝杆(7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滚珠丝杆(7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驱动电机(14),且一号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号减速器,所述一号驱动电机(1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加工台(15),所述加工台(15)的外壁均匀安装有位于一号活动组件(7)外部的横杆(23),所述一号活动组件(7)、卡合块(4)、夹板(2)为一组,且数量为三组分别均匀分布在加工台(15)上的三个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平台(8)和竖向移动平台(9)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二号活动组件(10)两侧的滑块(17),所述滑块(17)的内壁活动套接有圆杆(18),所述竖向移动平台(9)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机座(21),所述机座(21)远离竖向移动平台(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机底(22),所述横向移动平台(8)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防护罩(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活动组件(10)设置有上下两侧的两组,上侧的所述二号活动组件(10)安装在竖向移动平台(9)的内部,且二号活动组件(10)的上端与横向移动平台(8)的下端面连接,下侧的所述二号活动组件(10)安装在机座(21)的内部,且二号活动组件(10)的上端与竖向移动平台(9)的下端面连接,所述二号活动组件(10)包括二号滚珠螺母(101),所述二号滚珠螺母(101)的内壁螺纹套接有二号滚珠丝杆(1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滚珠丝杆(1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驱动电机(19),且二号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二号减速器,所述二号驱动电机(1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机箱(20),上侧的所述机箱(20)安装在竖向移动平台(9)的右侧,且下侧的机箱(20)安装在机座(21)的背面。
CN202320887268.6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 Active CN220698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7268.6U CN22069846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7268.6U CN22069846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98466U true CN220698466U (zh) 2024-04-02

Family

ID=90437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7268.6U Active CN220698466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98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76001U (zh) 一种用于铸件或压铸件浇冒口的数控自动割磨一体机
CN112658830B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04551283A (zh) 一种旋转超声电火花加工平台
CN220698466U (zh) 一种电火花机加工模芯型腔用夹具
CN109396994A (zh) 一种用于机械锁外壳的夹具及打磨装置
CN213258163U (zh) 一种节省cnc车床加工材料的加工治具
CN212444462U (zh) 一种数控倒角机
CN109175210A (zh) 一种可控长度的锚链环自动化制造设备
CN202804685U (zh) 汽车冷却水泵壳注油孔加工专用夹具
CN202539710U (zh) 特大型转盘轴承专用高速铣齿机
CN111266890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作架
CN21439327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零配件精加工的自动化装置
CN214867791U (zh) 一种环状工件攻丝工装
CN213764111U (zh) 一种金属手机转孔装置
CN211277373U (zh) 一种机器人电池箱体用集铣磨钻一体化的加工装置
CN210615910U (zh) 一种用于铣床的换刀装置
CN208801042U (zh) 一种汽车零件生产用钻孔治具
CN201342740Y (zh) 高精度炭块自动加工设备
CN210649615U (zh) 一种精密轴承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6326565U (zh) 一种具有零件位置调整功能的夹具
CN220112368U (zh) 一种cnc加工的工件定位卡盘
CN219945514U (zh) 一种管件加工设备
CN216030098U (zh) 一种多角度加工的cnc数控机床用抛光装置
CN220806409U (zh) 发动机缸体切削用固定装置
CN220560898U (zh) 一种零配件加工用立式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