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68730U - 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68730U
CN220668730U CN202322415860.9U CN202322415860U CN220668730U CN 220668730 U CN220668730 U CN 220668730U CN 202322415860 U CN202322415860 U CN 202322415860U CN 220668730 U CN220668730 U CN 220668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ipeline
conveying
pipeline
phase
de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58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Saina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Saina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Saina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Saina Mechan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68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68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包括进液端以及出液端,所述进液端以及出液端之间设置有介质输送组件,所述介质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道朝着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第一端与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第二端连通有稀相输送管道以及密相输送管道,所述稀相输送管道位于密相输送管道上方,所述稀相输送管道与密相输送管道均朝着第二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稀相输送管道以及密相输送管道末端与出液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其提高了液体输送管道内密相输送物质的输送效率,防止密相输送物质堵塞管道。

Description

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
背景技术
选矿厂、化工厂等生产车间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固液混合废物,以矿浆为例,矿浆在排放的过程当中需要通过排放管道进行输送,排放管道的特点是输送距离长,矿浆在水平的输送管道内进行输送时,矿浆当中的密相物质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位于输送管道的较低位置,导致沉淀分层的现象发生,进而导致了输送管道内部的堵塞,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4328483U,其内公开了一种矿浆输送及防堵系统,其需要解决的就是类似技术问题,其采用脱浆的手段对矿浆进行脱浆处理,并且通过防堵装置对管路进行冲洗,以防止输送管道的堵塞,但是上述防堵方式需要增加额外的浓缩池,并且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实际生产过程当中效率差。
国内有很多相关类似的研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管道内输送介质的堵塞,现有类似的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8755870A,其公开了一种防堵下水管道,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旋转刀片对管道内输送的物质进行粉碎,减小其输送介质的体积,来加速介质的输送,避免管道堵塞;但是上述方案当中适应范围有限,对于矿浆这种类似的固液混合介质来说,其本身颗粒度较小,并且其本身刚度较大,难以进行粉碎,并且上述方案当中在实际实施的过程当中,存在诸多弊端,难以实施也难以畅通管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其提高了液体输送管道内密相输送物质的输送效率,防止密相输送物质堵塞管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包括进液端以及出液端,所述进液端以及出液端之间设置有介质输送组件,所述介质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道朝着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第一端与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第二端连通有稀相输送管道以及密相输送管道,所述稀相输送管道位于密相输送管道上方,所述稀相输送管道与密相输送管道均朝着第二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稀相输送管道以及密相输送管道末端与出液端相连通,所述稀相输送管道内部安装有阀门,其中通过上述阀门让稀相输送管道封闭以增大密相输送管道内部压力,关闭稀相输送管道后,密相输送管道处压力增大,能够加强密相输送管道处密相介质的输送,施加外力的作用,将密相介质输送至高处,防止堵塞。
优选地,所述介质输送组件为多组,多组所述介质输送组件依次连通,多组所述介质输送组件位于进液端以及出液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管道第二端连通有第二输送管道,所述第二输送管道水平设置,所述稀相输送管道以及密相输送管道与第二输送管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阀门处于靠近第二输送管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稀相输送管道以及密相输送管道的两端均朝着内侧弯曲,所述稀相输送管道以及密相输送管道的两端具有预定夹角,上述设置能够减小转向处的摩擦,让介质输送得更加顺畅,避免局部堵塞。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与稀相输送管道以及密相输送管道之间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与第一输送管道处于连通状态,通过设置阻尼器能够起到缓冲以及储能的作用,避免管件损坏,也加速了固态介质输送。
优选地,所述阻尼器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的缓冲薄膜,所述缓冲薄膜将阻尼器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一输送管道连通,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气嘴外接气压控制设备。
优选地,所述阻尼器上端设置有压力检测元件,其中通过压力检测元件检测第二腔室内压力大小。
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元件电性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阀门电性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倾斜的第一输送管道、稀相输送管道、密相输送管道等组件,密相输送介质在竖直方向沉降的距离更加,单位时间内沉降的密相输送介质沉积的量更少,相较于传统水平的输送管道,实际防堵塞效果更好;并且通过设置稀相输送管道以及密相输送管道,密相介质通过密相输送管道进行输送,当关闭稀相输送管道时,能够将稀相输送管道处的压力转移至密相输送管道处,增大密相输送管道内的压力,加速密相输送管道底端的密相介质输送至顶端,进一步防止堵塞。
2、通过设置阻尼器一方面在稀相输送管道关闭时,能够吸收部分水流的冲击,起到缓冲的目的,降低冲击对管道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阻尼器能够起到储能的作用,其能够将储藏的弹力转换为对水的压力,增大密相输送管道内的力的作用,同样加速了密相输送管道内密相介质的输送,防止了管道堵塞。
3、通过设置气嘴外接气压控制设备能够调节阻尼器内的腔室的压力大小,进行调节,满足实际需求;并且通过压力检测元件能够实时检测第二腔室内腔室的压力,能够通过压力数值的大小推算出管道内的堵塞状态,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内部情况;并且压力检测元件与阀门之间通过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管道内堵塞压力发生变化后,能够实时控制阀门工作,关闭稀相输送管道,进而实现对密相输送管道的自动清理,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管道排放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第一输送管道;102、稀相输送管道;103、密相输送管道;104、第二输送管道;105、安装座;2、阀门;3、压力检测元件;4、阻尼器;401、第一腔室;402、第二腔室;4021、气嘴;5、缓冲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5,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包括进液端以及出液端,进液端以及出液端之间设置有介质输送组件,待输送的介质通过进液端进入介质输送组件,并且最终从出液端排出,实现介质的排放输送;其中介质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管道101,第一输送管道101朝着第一方向倾斜设置,第一输送管道101第一端与进液端相连通,第一输送管道101第二端连通有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参照附图,其中输送介质从第一输送管道101的第一端进入第一输送管道101,第一输送管道101的第一端的位置高于第一输送管道101第二端的位置,稀相输送管道102位于密相输送管道103上方,稀相输送管道102与密相输送管道103均朝着第二方向倾斜设置,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末端与出液端相连通,由于稀相输送管道102在密相输送管道103上方,在输送固液混合介质的过程当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密度较高的介质(密相)相对于密度较低的介质(稀相),其更加容易沉降,于是密度更高的介质从密相输送管道103处进行输送,密度相对较低的介质从稀相输送管道102处进行输送;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的倾斜方向参照附图,输送的介质经过第一输送管道101、稀相输送管道102和密相输送管道103输送后,其竖直方向的高度并未变化,重力势能在一次输送过程当中保持一致。
稀相输送管道102内部安装有阀门2,其中通过上述阀门2让稀相输送管道102封闭以增大密相输送管道103内部压力,通过阀门2关闭稀相输送管道102后,此时液体流动的截面面积更小,在进液端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输送介质均通过密相输送管道103处进行输送,此时密相输送管道103处压力增大,能够加强密相输送管道103处密相介质的输送,施加外力的作用,将密相介质输送至高处,防止堵塞。
介质输送组件为多组,多组介质输送组件依次连通,多组介质输送组件位于进液端以及出液端之间,通过设置多组介质输送组件,首尾相连,能够延长输送的距离,保证输送的距离,满足实际的生产需求。
第一输送管道101第二端连通有第二输送管道104,第二输送管道104水平设置,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与第二输送管道104连通,第二输送管道104末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05,安装座105与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连通,通过设置安装座105能够更好地安装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能够增加连接部分的稳固性以及密封性,保证介质正常输送,避免局部泄露,出现意外。
阀门2处于靠近第二输送管道104的一侧,其中阀门2处于靠近第二输送管道104一侧,其关闭后,压力能够实时地传导至密相输送管道103一侧,能够瞬间增大密相输送管道103处的压力,加速密相介质的输送。
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的两端均朝着内侧弯曲,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的两端具有预定夹角,参照附图,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两端设置有夹角,能够减小转向处的摩擦,让介质输送得更加顺畅,避免局部堵塞。
第一输送管道101与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之间设置有阻尼器4,阻尼器4与第一输送管道101处于连通状态,其中阻尼器4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在稀相输送管道102关闭后,一部分的压力传导至密相输送管道103一侧,推动密相介质输送,还有一部分压力反向传导,朝着液体输送的方向反向传播,通过设置阻尼器4能够对这部分压力进行吸收,避免过大的冲击造成管件损坏。
阻尼器4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的缓冲薄膜5,缓冲薄膜5将阻尼器4内部分隔为相对封闭的第一腔室401以及第二腔室402,第一腔室401与第一输送管道101连通,第二腔室402通过气嘴4021外接气压控制设备,通过气压控制设备能够向第二腔室402内输送气体,调节第二腔室402内压力的大小,间接地改变缓冲薄膜5的状态以及第一腔室401内压力的大小,根据实际输送情况进行调节,满足生产需求。
阻尼器4上端设置有压力检测元件3,其中通过压力检测元件3检测第二腔室402内压力大小,通过压力检测元件3能够检测第二腔室402内压力的大小,进而能够检测出第一腔室401内压力的大小,实现了对管道内的实时检测,能够及时发现管道内的堵塞情况,进而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关闭阀门2。
压力检测元件3电性连接有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与阀门2电性连,上述中央处理器可以选择为PLC控制,PCL控制器根据压力检测元件3检测得到的压力数值,当达到预定的数值后,控制阀门2关闭,实现自动控制过程,当压力恢复正常后,控制稀相输送管道102打开,保证固液混合介质的正常输送。
最后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该技术方案打破了行业内人员形成的惯性思维,与牛顿提出的最速曲线类似(向下弯曲倾斜赛道上的小球到达预定位置的时间更短);通过上述设计方式,流体在特质的斜管内输送距离更远,输送效果更好;流体内的颗粒物质在管道被介质携带输送,并且颗粒物质还会受到一个重力的作用,在理论情况下,流体的携带速度趋向于无穷大,颗粒物质不会受到重量的影响,会随着流体一并移动;但是实际在流动的过程当中,由于流体的携带速度有限,颗粒受到重力的影响会在管道内以弹射的方式进行输送,在流动一段时间后沉淀于管道的底部;通过斜管输送的方式,颗粒物质每次弹射的距离更长,并且其竖直方向上距离更大,颗粒物质难以在倾斜向下的管道内形成沉淀;并且在倾斜向上的管道入口处设计该方案,能够有效地对流体以及颗粒物质进行输送,防止管道内堵塞,能够更加有利于管道内介质的输送;上述介质不限于液体输送,气体输送的方式同样适用,并且上述设计方式完全打破了人们的常规思维,创新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输送介质为密相和稀相的固液混合物质,其在管道内输送时,从管道的进液端进入,依次经过多个介质输送组件,最终从管道的出液端排出,完成固液混合介质的输送。
其中上述输送介质从第一输送管道101的第一端朝着第一输送管道101的第二端移动,并且从第一输送管道101的第二端分流进入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由于稀相输送管道102位于上方,稀相输送管道102内输送的多大为密度更低的清液,也就是上述的稀相介质,其堵塞概率较低;固态的密相输送介质更多地通过密相输送管道103进行输送,其堵塞概率相对更大;在介质输送一段时间后密相介质逐渐在密相输送管道103的底端堆积,此时通过阀门2关闭稀相输送管道102内介质的输送,此时由于输送路径减小,输送介质的面积突然较小,密相输送管道103处输送介质的压力增大,能够加速推动密相介质上升移动,加速密相介质的排放,防止管道堵塞。
并且通过阻尼器4能够实时检测预定位置的压力,能够根据压力的变化调节阀门2的启闭,进而实现自动控制过程,实现自动化防堵;与传统的水平的输送管道相比,通过该输送方式输送固液混合介质能够输送更远的距离,并且堵塞的概率更低,保证正常工作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包括进液端以及出液端,所述进液端以及出液端之间设置有介质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管道(101),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01)朝着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01)第一端与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01)第二端连通有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所述稀相输送管道(102)位于密相输送管道(103)上方,所述稀相输送管道(102)与密相输送管道(103)均朝着第二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末端与出液端相连通,所述稀相输送管道(102)内部安装有阀门(2),其中通过上述阀门(2)让稀相输送管道(102)封闭以增大密相输送管道(103)内部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送组件为多组,多组所述介质输送组件依次连通,多组所述介质输送组件位于进液端以及出液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01)第二端连通有第二输送管道(104),所述第二输送管道(104)水平设置,所述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与第二输送管道(10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2)处于靠近第二输送管道(10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的两端均朝着内侧弯曲,所述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的两端具有预定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101)与稀相输送管道(102)以及密相输送管道(103)之间设置有阻尼器(4),所述阻尼器(4)与第一输送管道(101)处于连通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的缓冲薄膜(5),所述缓冲薄膜(5)将阻尼器(4)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401)以及第二腔室(402),所述第一腔室(401)与第一输送管道(101)连通,所述第二腔室(402)通过气嘴(4021)外接气压控制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4)上端设置有压力检测元件(3),其中通过压力检测元件(3)检测第二腔室(402)内压力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元件(3)电性连接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阀门(2)电性连。
CN202322415860.9U 2023-05-29 2023-09-06 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 Active CN22066873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256468 2023-05-29
CN202321325646 2023-05-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68730U true CN220668730U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3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5860.9U Active CN220668730U (zh) 2023-05-29 2023-09-06 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68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9607B (zh)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旋风分离系统
CN208979884U (zh) 一种粉状物料输送加料装置
CN102225252B (zh) 一种旋流式消气器
CA1239097A (en) Slurry input device
CN220668730U (zh) 一种斜管式流体输送组件
CN216130913U (zh) 一种动能式除砂器
CN104524817A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的控制系统
CN202962698U (zh) 旋风式分级装置
CN204182464U (zh) 磨煤机石子煤排放机构
CN205328233U (zh) 一种低压低风量颗粒料风力输送系统
CN202953574U (zh) 一种散装物料的长距离气力输送直接装车船系统
CN104525392A (zh) 带渐扩型入口、导流板和防尘网的旋风分离器和实验系统
CN202116047U (zh) 流态化床装置
CN103868823B (zh) 一种倾斜板浓密机底流浓度压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0708124U (zh) 活性炭包装机智能上料设备
CN212424186U (zh) 粉料罐防爆罐系统
CN214347140U (zh) 一种精细化工产品粉碎、称重、分装一体的自动化装置
CN210557980U (zh) 一种干粉灭火剂输送实验平台
CN107737674A (zh)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防堵塞液固旋流捕集器
CN203540523U (zh) 自动化固体催化助剂添加系统
CN108639592B (zh) 用于除尘器的浮阀式防堵流化输灰方法和系统
CN202844805U (zh) 干式乙炔生产中电石渣回收系统
CN208617681U (zh) 一种污泥脱水系统
CN207238284U (zh) 多管螺旋除尘排灰器
CN205516729U (zh) 氧化铝流量控制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