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2828U - 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2828U
CN220612828U CN202322240671.2U CN202322240671U CN220612828U CN 220612828 U CN220612828 U CN 220612828U CN 202322240671 U CN202322240671 U CN 202322240671U CN 220612828 U CN220612828 U CN 220612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component
assemblies
assembly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406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应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imeida Hardwar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imeida Hardwar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imeida Hardwar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imeida Hardwar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406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2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2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2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属于逆变器加工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的加工工位的四周均设置有推移组件,并于一推移组件上设置内撑开组件和下压组件,并且,于带有内撑开组件的推移组件两侧的推移组件上也均设置有下压组件,使得在将待加工的逆变器壳体的壳体主体放置于加工工位中时,可通过内撑开组件伸入至壳体主体内侧进行支撑,同时配合外侧的推移组件对壳体主体进行夹紧,既能满足对壳体本体进行整形的需求,又能实现稳定装夹,另外,还通过下压组件将端部盖板稳定压紧于壳体主体的端部,保证后续焊接时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精度,产品品质更高,利于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利于逆变器壳体的生产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逆变器作为把直流电转化为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的转换器,运用范围广,使用率高,市场前景广阔,确保逆变器加工的准确性是提高逆变器品质的关键。
逆变器包括外部壳体和内部的电路部分,其外部壳体作为内部电路部分的安装支撑载体以及保护结构,因此,确保逆变器壳体的加工精度也是提高逆变器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市面现有的逆变器的逆变器壳体如图1所示,其壳体主体7为一板状经多次折弯后形成“U”字形的结构,后续加工时,壳体主体7的端部盖有一端部盖板并将端部盖板焊接于壳体主体7上,从而形成一带安装腔的箱体结构。现有对逆变器壳体进行加工的方式为人工手动焊接,即将折弯后的壳体主体7放置于地面上,然后将端部盖板直接放置于折弯后的壳体主体7的端部上后即开始焊接,由于壳体主体7在折弯过程中会出现折弯偏差以及折弯后的反弹等因素影响,导致壳体主体7本身尺寸存在不准确的问题,不同的壳体主体7的形变量也存在差异,另外,焊接过程中会出现热形变问题,导致现有仅直接将端部盖板放置于壳体主体7上后即开始焊接的方式极易出现端部盖板无法完全盖住壳体主体7端部的问题,影响逆变器壳体的整体品质,且加工效率低下,不利于逆变器壳体的快速生产制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以在工作台的加工工位的四周均设置有推移组件,同时,一推移组件上设置有内撑开组件和下压组件,同时,位于带有内撑开组件和下压组件的推移组件的两侧的推移组件上同样设置有下压组件,通过推移组件将内撑开组件伸入至待焊接的壳体主体内,连同其他的推移组件共同对壳体主体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进行夹紧并校正尺寸,且通过内撑开组件确保了壳体主体不会过度折弯,另外,还通过下压组件将端部盖板压紧于壳体主体的端部,确保了后续焊接时能维持整体尺寸标准,保证了逆变器壳体的整体品质,效率更高,利于逆变器壳体的快速生产制造。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加工工位;
推移组件,推移组件设置有四组且均安装于工作台上,四组推移组件分别位于加工工位的四周,每一推移组件均做朝向加工工位伸缩的运动;
内撑开组件,内撑开组件设置于一推移组件上,内撑开组件包括两侧推板和一前推板,前推板的运动方向与所在推移组件的运动方向一致,两侧推板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均与前推板的运动方向呈角度布置;
下压组件,下压组件均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并且,设置有内撑开组件的推移组件上以及位于其两侧的推移组件上均设置有下压组件。
上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中,推移组件包括推移驱动器、推移滑轨、推移滑块以及推移滑板,推移滑轨和推移驱动器均固定于工作台上且两者同向布置,推移滑块滑设于推移滑轨上,推移滑板安装于推移滑块上,同时,推移滑板与推移驱动器连接。
上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中,与带有内撑开组件的推移组件正对的一推移组件上设置有适应推板,适应推板安装于所在推移组件靠近加工工位的一侧,同时,适应推板靠近加工工位一侧的表面与逆变器壳体的壳体主体的外表面轮廓一致。
上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中,内撑开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和两撑开驱动器,安装座安装于对应的推移组件上,安装座靠近加工工位的一侧设置有前推板,同时,安装座上安装有两朝向相反的撑开驱动器,并且,撑开驱动器的驱动方向与所在推移组件的运动方向呈角度布置,同时,每一撑开驱动器上均安装有一侧推板。
上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中,下压组件包括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第一下压组件安装于带有内撑开组件的推移组件上,同时,位于带有内撑开组件的推移组件两侧的推移组件上均设置有一第二下压组件,并且,在第一下压组件下压时,两第二下压组件抬升复位。
上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中,第一下压组件和对应的推移组件之间以及第二下压组件与对应的推移组件之间均还设置有辅助滑移组件,辅助滑移组件包括辅助导轨、辅助滑块、辅助滑板以及辅助驱动器,辅助导轨和辅助驱动器均安装于对应的推移组件上,辅助导轨和辅助驱动器同向布置且均沿对应的推移组件的运动方向布置,同时,辅助导轨上滑设有辅助滑块,辅助滑块上安装有辅助滑板,辅助滑板与辅助驱动器连接,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分别安装于对应的辅助滑板上。
上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中,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均包括升降驱动器和下压板,升降驱动器安装于对应的辅助滑移组件的辅助滑板上,升降驱动器的驱动轴上安装有下压板。
上述的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中,推移驱动器为气缸、油缸以及电缸中的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上述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通过在工作台上且位于加工工位的四周均设置有推移组件,并于一推移组件上设置有内撑开组件和下压组件,同时,于带有内撑开组件的推移组件两侧的推移组件上同样均设置有下压组件,使得在将待加工的逆变器壳体的壳体主体放置于加工工位上时,可通过内撑开组件伸入至壳体主体内进行内部支撑,同时通过对应侧的推移组件进行夹紧,既能满足对壳体主体进行整形的需求,又能满足稳定装夹的需求,并在后续将端部盖板放置于壳体主体端部上后可通过下压组件进行稳定压住,从而确保了后续壳体主体和端部盖板焊接的稳定性,不仅保证了加工精度,提升产品品质,还能提高加工效率,更利于逆变器壳体的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逆变器壳体的壳体主体的横截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中:1、工作台;2、推移组件;21、推移驱动器;22、推移滑轨;23、推移滑块;24、推移滑板;3、内撑开组件;31、侧推板;32、前推板;33、安装座;34、撑开驱动器;4、下压组件;41、升降驱动器;42、下压板;5、适应推板;6、辅助滑移组件;61、辅助导轨;62、辅助滑块;63、辅助滑板;64、辅助驱动器;7、壳体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包括:工作台1、推移组件2、内撑开组件3以及下压组件4。
具体的,工作台1水平放置于地面上,此时,于工作台1上设置有加工工位,为后续待焊接的逆变器壳体的壳体主体7的放置提供了放置空间。
具体的,推移组件2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推移组件2均安装于工作台1上,实现了推移组件2在工作台1上的稳定安装。同时,将四组推移组件2分别位于加工工位的四周,并且,每一推移组件2均做朝向加工工位伸缩的运动,使得后续将待焊接的逆变器壳体的壳体主体7放置于加工工位中后,可通过四个方向的推移组件2将壳体主体7的四周均限制住,既能满足对壳体主体7的整形需求,确保了壳体主体7在焊接前即为尺寸准确的状态,还能满足对壳体主体7在加工工位中的稳定装夹,确保了后续焊接时的稳定性,保证了产品品质,提高了加工效率。
具体的,将内撑开组件3设置于一推移组件2上,即通过推移组件2推动内撑开组件3朝向加工工位一侧移动或从加工工位内退出。此时,内撑开组件3又包括两侧推板31和一前推板32,设定前推板32的运动方向与所在推移组件2的运动方向一致,即在推移组件2朝向加工工位一侧移动时,能将前推板32伸入至待加工的壳体主体7内部,为后续从壳体主体7内侧顶住壳体主体7提供了条件,从而确保了壳体主体7在焊接前的尺寸精度。另外,设定两侧推板31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均与前推板32的运动方向呈角度布置,同样可使得对应的推移组件2能将两侧推板31伸入至待加工的壳体主体7内部,为后续从壳体主体7内侧顶住壳体主体7提供了条件,即两侧板和前推板32能从壳体主体7内侧的三个方向上对壳体主体7的内壁进行限位,既能将过度弯折的壳体主体7撑开,又能作为壳体主体7内侧的靠山,为后续配合其他推移组件2以对壳体主体7进行夹紧提供了条件。
具体的,下压组件4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此时,设置有内撑开组件3的推移组件2上、以及位于带有内撑开组件3的推移组件2两侧的推移组件2上均设置有下压组件4,使得后续再将端部盖板放置于壳体主体7的端部上时,可先通过两侧的下压组件4将端部盖板的两端压紧于壳体主体7上,然后再通过带有内撑开组件3的推移组件2上安装的下压组件4将端部盖板的中部压紧,并将两侧的下压组件4复位,使得端部盖板的边沿和壳体主体7的端部不会收到两侧下压组件4的干扰,为后续将端部盖板的边沿与壳体主体7的端部进行焊接提供了方便,并且,采用下压组件4确保了端部盖板和壳体主体7焊接时的稳定性,焊接更准确,焊接精度更高。
更加具体的,每一推移组件2均又包括推移驱动器21、推移滑轨22、推移滑块23以及推移滑板24。此时,将推移滑轨22和推移驱动器21均固定于工作台1上且两者同向布置,使得推移驱动器21的驱动方向与推移滑轨22的布置方向同向,并且,将推移滑块23滑设于推移滑轨22上,并将推移滑板24安装于推移滑块23上,使得推移滑板24能在推移滑块23的作用下沿推移滑轨22做往复移动,确保了推移滑板24移动的稳定性。同时,将推移滑板24与推移驱动器21连接,即推移驱动器21作为推移滑板24移动的动力提供结构,推动推移滑板24相对于加工工位移动。
更加具体的,与带有内撑开组件3的推移组件2正对的一推移组件2上设置有适应推板5,此时,将适应推板5安装于所在推移组件2靠近加工工位的一侧,使得适应推板5能在对应的推移组件2作用下靠近或远离加工工位,从而使得适应推板5能与前推板32对应,实现对待加工的壳体主体7的外侧和内侧的支撑和夹紧,确保了待加工的壳体主体7的尺寸精度更高,进一步提升加工品质。同时,设定适应推板5靠近加工工位一侧的表面与逆变器壳体的壳体主体7的外表面轮廓一致,使得适应推板5在抵靠于待加工的壳体主体7的外侧时,适应推板5能更好的贴合待加工的壳体主体7,抵靠效果更好。
更加具体的,设置于推移组件2上的内撑开组件3除了包括上述的前推板32和两侧推板31外,还包括安装座33和两撑开驱动器34。此时,将安装座33固定安装于对应的推移组件2上,使得推移组件2能驱动安装座33伸入加工工位内或从加工工位内退出。并且,于安装座33靠近加工工位的一侧设置有前推板32,使得在对应的推移组件2推出时,前推板32伸入至待加工的壳体主体7的内侧并通过前推板32顶住壳体主体7的内壁,作为壳体主体7内侧的一方向上的靠山。同时,于安装座33上安装有两朝向相反的撑开驱动器34,并且,两撑开驱动器34的驱动方向均与所在推移组件2的运动方向呈角度布置,即两撑开驱动器34的驱动方向与前推板32的移动方向呈角度布置,为后续对待加工的壳体主体7的内侧的多个方向进行支撑并作为靠山提供了条件。同时,于每一撑开驱动器34上均安装有一侧推板31,即每一侧推板31均自带有动力供应结构,为每一侧推板31的移动提供了动力。
更加具体的,下压组件4又包括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此时,将第一下压组件安装于带有内撑开组件3的推移组件2上,使得第一下压组件作为最后对端部盖板进行压紧的结构。同时,位于带有内撑开组件3的推移组件2两侧的推移组件2上均设置有一第二下压组件,使得两下压组件4作为后续压住端部盖板两端的压紧结构。并且,在第一下压组件下压时,两第二下压组件抬升复位,即在将端部盖板压紧于壳体主体7的端部上时,先通过两侧的第二下压组件将端部盖板的两端压紧于壳体主体7上,此时,由于第二下压组件会将端部盖板的两端挡住,会对端部盖板两端与壳体主体7的焊接造成干扰,因此,后续会再通过第一下压组件对端部盖板的中间进行压紧,从而使得两侧的第二下压组件能复位远离,从而件端部盖板的两端暴露出来,从而保证了对端部盖板两端的焊接能顺利进行,结构设计更合理。
更加具体的,于第一下压组件和对应的推移组件2之间以及于第二下压组件与对应的推移组件2之间均还设置有辅助滑移组件6。此时,辅助滑移组件6又包括辅助导轨61、辅助滑块62、辅助滑板63以及辅助驱动器64,将辅助导轨61和辅助驱动器64均安装于对应的推移组件2的推移滑板24上,同时,将辅助导轨61和辅助驱动器64同向布置,使得辅助驱动器64的驱动方向与辅助导轨61的布置方向同向,并且,辅助导轨61的布置方向以及辅助驱动器64的驱动方向均沿对应的推移组件2的运动方向布置,同时,于辅助导轨61上滑设有辅助滑块62,并于辅助滑块62上安装有辅助滑板63,辅助滑板63与辅助驱动器64连接,即通过辅助驱动器64能带动辅助滑板63进一步朝向加工工位伸出,即在推移组件2将壳体主体7夹紧的情况下,还能通过辅助滑移组件6进一步移动,并且,将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分别安装于对应的辅助滑板63上,使得在推移组件2将壳体主体7夹紧时,还能通过辅助滑移组件6将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进一步移动至端部盖板所在的范围内,从而满足对端部盖板的压紧需求。
更加具体的,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均又包括升降驱动器41和下压板42。此时,将升降驱动器41安装于对应的辅助滑移组件6的辅助滑板63上,使得辅助滑移组件6能带动升降驱动器41做靠近或远离加工工位的运动,同时,于升降驱动器41的驱动轴上安装有下压板42,使得下压板42能在升降驱动器41的作用下进行升降,从而将处于其下方的端部盖板压紧或松开,提升端部盖板焊接时的稳定性。
更加具体的,推移驱动器21可选择气缸、油缸以及电缸中的一种,同样的,撑开驱动器34、辅助驱动器64以及升降驱动器41均可选择气缸、油缸以及电缸中的一种,优选的,推移驱动器21、撑开驱动器34、辅助驱动器64以及升降驱动器41选用同一种类型的伸缩缸,方便采用同一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利于结构的简单化。
上述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通过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加工工位的四周均设置有推移组件2,并于一推移组件2上设置有内撑开组件3和下压组件4,同时,于带有内撑开组件3的推移组件2两侧的推移组件2上同样均设置有下压组件4,使得在将待加工的逆变器壳体的壳体主体7放置于加工工位上时,可通过内撑开组件3伸入至壳体主体7内进行内部支撑,同时通过对应侧的推移组件2进行夹紧,既能满足对壳体主体7进行整形的需求,又能满足稳定装夹的需求,并在后续将端部盖板放置于壳体主体7端部上后可通过下压组件4进行稳定压住,从而确保了后续壳体主体7和端部盖板焊接的稳定性,不仅保证了加工精度,提升产品品质,还能提高加工效率,更利于逆变器壳体的生产制造。
本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包括工作台1、推移组件2、内撑开组件3以及下压组件4;通过在工作台1的加工工位的四周均设置有推移组件2,并于一推移组件2上设置内撑开组件3和下压组件4,并且,于带有内撑开组件3的推移组件2两侧的推移组件2上也均设置有下压组件4,使得在将待加工的逆变器壳体的壳体主体7放置于加工工位中时,可通过内撑开组件3伸入至壳体主体7内侧进行支撑,同时配合外侧的推移组件2对壳体主体7进行夹紧,既能满足对壳体本体进行整形的需求,又能实现稳定装夹,另外,还通过下压组件4将端部盖板稳定压紧于壳体主体7的端部,保证后续焊接时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精度,产品品质更高,利于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利于逆变器壳体的生产制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加工工位;
推移组件,所述推移组件设置有四组且均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四组所述推移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加工工位的四周,每一所述推移组件均做朝向所述加工工位伸缩的运动;
内撑开组件,所述内撑开组件设置于一所述推移组件上,所述内撑开组件包括两侧推板和一前推板,所述前推板的运动方向与所在所述推移组件的运动方向一致,两所述侧推板的运动方向相反且均与所述前推板的运动方向呈角度布置;
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均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并且,设置有所述内撑开组件的所述推移组件上以及位于其两侧的所述推移组件上均设置有所述下压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组件包括推移驱动器、推移滑轨、推移滑块以及推移滑板,所述推移滑轨和所述推移驱动器均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两者同向布置,所述推移滑块滑设于所述推移滑轨上,所述推移滑板安装于所述推移滑块上,同时,所述推移滑板与所述推移驱动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与带有所述内撑开组件的所述推移组件正对的一所述推移组件上设置有适应推板,所述适应推板安装于所在所述推移组件靠近所述加工工位的一侧,同时,所述适应推板靠近所述加工工位一侧的表面与所述逆变器壳体的壳体主体的外表面轮廓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开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和两撑开驱动器,所述安装座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推移组件上,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加工工位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前推板,同时,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两朝向相反的所述撑开驱动器,并且,所述撑开驱动器的驱动方向与所在所述推移组件的运动方向呈角度布置,同时,每一所述撑开驱动器上均安装有一所述侧推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包括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安装于带有所述内撑开组件的所述推移组件上,同时,位于带有所述内撑开组件的所述推移组件两侧的所述推移组件上均设置有一所述第二下压组件,并且,在所述第一下压组件下压时,两所述第二下压组件抬升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和对应的所述推移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下压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推移组件之间均还设置有辅助滑移组件,所述辅助滑移组件包括辅助导轨、辅助滑块、辅助滑板以及辅助驱动器,所述辅助导轨和所述辅助驱动器均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推移组件上,所述辅助导轨和所述辅助驱动器同向布置且均沿对应的所述推移组件的运动方向布置,同时,所述辅助导轨上滑设有所述辅助滑块,所述辅助滑块上安装有所述辅助滑板,所述辅助滑板与所述辅助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和所述第二下压组件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所述辅助滑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和所述第二下压组件均包括升降驱动器和下压板,所述升降驱动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辅助滑移组件的所述辅助滑板上,所述升降驱动器的驱动轴上安装有所述下压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移驱动器为气缸、油缸以及电缸中的一种。
CN202322240671.2U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 Active CN220612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0671.2U CN220612828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40671.2U CN220612828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2828U true CN220612828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15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40671.2U Active CN220612828U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2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28194U (zh) 一种精准定位的端盖压入设备
CN220612828U (zh) 一种逆变器壳体焊接定位夹具
CN211556054U (zh) 模组电池的加热整形机构
CN210209366U (zh) 大型风轮自动组装设备
CN218069937U (zh) 一种电池封口机构
CN215918871U (zh) 一种风轮挤铆插片机
CN211965447U (zh) 一种电池极耳整平机构
CN215358060U (zh) 压紧机构及自动化设备
CN115139084A (zh) 一种转子轴承卡簧快速装配结构
CN220873652U (zh) 模组整形固定装置
CN210208383U (zh) 一种封底机
CN210703435U (zh) 一种自动装配机用卡接装配装置
CN209736513U (zh) 一种圆柱形电容器双引脚同步折弯及整形设备
CN220970500U (zh) 一种连续冲压的冲压设备
CN218169351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罩盖隔音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
CN210649436U (zh) 一种保险杠冲焊一体机
CN216781619U (zh) 一种治具固定座
CN219986691U (zh) 一种门框焊接工装
CN219881107U (zh) 一种冲压用定位装置
CN213196297U (zh) 一种焊接定位装置
CN217224047U (zh) 一种激光焊接机器人夹具
CN219684384U (zh) 一种预点焊装置
CN219188219U (zh) 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液压折弯机
CN219520393U (zh) 铆钉安装机构以及电池制造设备
CN218592825U (zh) 锁紧辅助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