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11874U - 一种料斗翻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斗翻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11874U
CN220611874U CN202322094871.1U CN202322094871U CN220611874U CN 220611874 U CN220611874 U CN 220611874U CN 202322094871 U CN202322094871 U CN 202322094871U CN 220611874 U CN220611874 U CN 220611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hopper
flanging
die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487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uatian Hand Tru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uatian Hand Tru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uatian Hand Tru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uatian Hand Tru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487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11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11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11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斗翻边装置,包括:下模体,下模体具有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具有用于容纳料斗的容纳槽,容纳槽为环形槽;第二定位部件与第一定位部件相对可移动地设置;第二定位部件上设置有与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的抵接部;上模体,上模体相对于下模体可移动地设置,上模体包括推动部件,以通过驱动上模体移动,从而使推动部件与第二定位部件抵接,从而使抵接部与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使料斗的翻边部位变形。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翻边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料斗在进行翻边时耗费人力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料斗翻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料斗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斗翻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运车一般都设置有料斗,用来转运容易倾撒的物料。料斗在制造时,料斗的挡边需要进行处理,一般需要把边缘部分进行翻折。
然而,现有的料斗在进行折边时,一般采用一种顶出机构,顶出机构配合旋转的料斗,在操作人员的操作下,顶出机构与料斗的翻边接触,使料斗变形,从而完成翻边。然而,上述操作精确度低,并且操作困难,耗费人力。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料斗翻边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料斗在进行翻边时耗费人力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料斗翻边装置,包括:下模体,下模体具有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具有用于容纳料斗的容纳槽,容纳槽为环形槽;第二定位部件与第一定位部件相对可移动地设置;第二定位部件上设置有与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的抵接部;上模体,上模体相对于下模体可移动地设置,上模体包括推动部件,以通过驱动上模体移动,从而使推动部件与第二定位部件抵接,从而使抵接部与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使料斗的翻边部位变形。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部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料斗接触的定位面,抵接部凸出于定位面设置。
进一步地,上模体包括上本体和与上本体连接的挤压部件,挤压部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料斗接触的挤压面;当抵接部挤压翻边部位时,第二定位部件将料斗挤压在定位面与挤压面之间。
进一步地,挤压部件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凹陷于挤压面设置,定位槽位于挤压面与上本体之间,当抵接部挤压翻边部位时,抵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抵接部包括第一成型面,挤压部件包括与第一成型面相对应的第二成型面,以将翻边部位挤压在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之间;其中,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均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挤压部件远离定位槽的一端设置有缓冲面,缓冲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部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面,推动部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驱动面抵接的第二驱动面;其中,上模体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一驱动面与第二驱动面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一驱动面和第二驱动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均存在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不等于90°。
进一步地,下模体包括限位部件,限位部件与第二定位部件之间具有连接槽,当推动部件推动第二定位部件时,推动部件进入连接槽内,并使第二定位部件远离限位部件。
进一步地,下模体包括:连接块,连接块与限位部件远离第二定位部件的一侧连接;连接轴,连接轴贯穿连接块和限位部件设置,连接轴与第二定位部件连接;弹性件,设置在连接块内,弹性件套设在连接轴上,弹性件的一端与限位部件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连接轴连接。
进一步地,下模体包括直线段和弯曲段,直线段与弯曲段连接,以组成第二定位部件;直线段上的抵接部沿直线沿伸,弯曲段上的抵接部沿弧线沿伸。
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翻边装置,精确度高,节省人力。
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翻边装置,操作简单,提高了作业效率。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翻边装置,降低人工作业出错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料斗翻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料斗翻边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下模体;10、直线段;11、第一定位部件;12、第二定位部件;121、容纳槽;122、抵接部;1221、第一成型面;123、定位面;124、第一驱动面;14、限位部件;15、连接块;16、连接轴;2、上模体;20、弯曲段;21、推动部件;211、第二驱动面;22、上本体;23、挤压部件;231、挤压面;232、定位槽;2321、缓冲面;3、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料斗翻边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4包括:下模体1,下模体1具有第一定位部件11和第二定位部件12,第一定位部件11和第二定位部件12具有用于容纳料斗的容纳槽121,容纳槽121为环形槽;第二定位部件12与第一定位部件11相对可移动地设置;第二定位部件12上设置有与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的抵接部122;上模体2,上模体2相对于下模体1可移动地设置,上模体2包括推动部件21,以通过驱动上模体2移动,从而使推动部件21与第二定位部件12抵接,从而使抵接部122与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使料斗的翻边部位变形。
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分为上模体2和下模体1,下模体1具有第一定位部件11和第二定位部件12,第二定位部件12相对于第一定位部件11相对可移动地设置,第二定位部件12上设有与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的抵接部122;上模体2设有推动部件21,驱动上模体2移动时,推动部件21与第二定位部件12抵接,促使抵接部122与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使之变形。
操作时,先将需压边的料斗倒扣放入下模体1,使翻边部位落入容纳槽121中,为了便于翻边部位更易成型,容纳槽121为环形槽。翻边部位与抵接部122接触,再移动上模体2与下模体1对应连接,上模体2的推动部件21与下模体1的第二定位部件12抵接,抵接部122与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在推动部件21移动过程中,使得料斗的翻边部位发生变形,形成翻边。整个操作只需要人工将料斗放入下模体1,再经过上下模体配合按压,促使料斗完成翻边作业,模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翻边作业的精确度,同时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料斗翻边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料斗在进行翻边时耗费人力的技术问题。
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中,第二定位部件12上设置有用于与料斗接触的定位面123,抵接部122凸出于定位面123设置。设置的抵接部122凸出于定位面123,在上下模体进行挤压时更易塑性。
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中,上模体2包括上本体22和与上本体22连接的挤压部件23,挤压部件23上设置有用于与料斗接触的挤压面231;当抵接部122挤压翻边部位时,第二定位部件12将料斗挤压在定位面123与挤压面231之间。在翻边作业过程中,料斗的翻边部位进入容纳槽121中,上本体22先与第二定位部件12抵接,上模体2向下移动时带动挤压部件23在容纳槽121向下移动,挤压部件23设有挤压面231,第二定位部件12将料斗的翻边部位挤压在定位面123与挤压面231之间,定位面123与挤压面231对翻边部位进行夹持,从而保证翻边过程的精确度。
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中,挤压部件23上设置有定位槽232,定位槽232凹陷于挤压面231设置,定位槽232位于挤压面231与上本体22之间,当抵接部122挤压翻边部位时,抵接部122的至少部分位于定位槽232内。定位槽232凹陷于挤压面231,形成的凹槽供抵接部122进入,当挤压翻边部位时,只需要将抵接部122的其中一部分嵌入定位槽232中,即可形成带有弧形面的翻边。
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中,抵接部122包括第一成型面1221,挤压部件23包括与第一成型面1221相对应的第二成型面,以将翻边部位挤压在第一成型面1221和第二成型面之间;其中,第一成型面1221和第二成型面均为弧形面。使用的料斗一般都装有物料比较沉重,在拿取料斗时,握住翻边部位,进行提拉。在拉取过程中,翻边部位如果比较锋利很容易划伤手指,而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抵接部122和挤压部件23将翻边部位挤压的两个面第一成型面1221和第二成型面均为弧形面,在上下模体进行挤压塑性时,第一成型面1221和第二成型面之间均为弧形面,有效防止因翻边部位锋利对使用者造成的损伤,便于使用者拿取。
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中,挤压部件23远离定位槽232的一端设置有缓冲面2321,缓冲面2321为弧形面。缓冲面2321为弧形面,便于挤压的成品料斗平面处于弧形。
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中,第二定位部件12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面124,推动部件2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驱动面124抵接的第二驱动面211;其中,上模体2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一驱动面124与第二驱动面211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一驱动面124和第二驱动面211与竖直方向之间均存在预设夹角,预设夹角不等于90°。第一驱动面124与第二驱动面211平行设置,当推动部件21向第二定位部件12逐步靠近直至抵接时,第一驱动面124与第二驱动面211能够完全贴合,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第二定位部件12在受力时发生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中,下模体1包括限位部件14,限位部件14与第二定位部件12之间具有连接槽3,当推动部件21推动第二定位部件12时,推动部件21进入连接槽3内,并使第二定位部件12远离限位部件14。限位部件14和第二定位部件12之间设有连接槽3,推动部件21推动第二定位部件12移动过程中,推动部件21逐步进入连接槽3内,推动部件21的第二驱动面211与竖直方向带有夹角,推动部件21进入连接槽3时,第二驱动面211顶住第二定位部件12促使第二定位部件12移动。同时,推动部件21远离第二驱动面211的一侧与限位部件14连接,限位部件14限制推动部件21的移动方向,保证推动部件21沿竖直方向移动。
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中,下模体包括:连接块15,连接块15与限位部件14远离第二定位部件12的一侧连接;连接轴16,连接轴16贯穿连接块15和限位部件14设置,连接轴16与第二定位部件12连接;弹性件,设置在连接块15内,弹性件套设在连接轴16上,弹性件的一端与限位部件14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连接轴16连接。连接轴16贯穿连接块15和限位部件14,在连接轴16上套设弹性件,通过连接轴16的推动和拉动,带动第二定位部件12移动。压型完毕后,弹性件带动第二定位部件12回位,以准备下一次的翻边作业。
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的料斗翻边装置中,下模体1包括直线段10和弯曲段20,直线段10与弯曲段20连接,以组成第二定位部件12;直线段10上的抵接部122沿直线沿伸,弯曲段20上的抵接部122沿弧线沿伸。为了配合翻边料斗的形状,将下模体1的第二定位部件12设置成直线段10和弯曲段2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料斗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体(1),所述下模体(1)具有第一定位部件(11)和第二定位部件(12),所述第一定位部件(1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具有用于容纳料斗的容纳槽(121),所述容纳槽(121)为环形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11)相对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上设置有与所述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的抵接部(122);
上模体(2),所述上模体(2)相对于所述下模体(1)可移动地设置,所述上模体(2)包括推动部件(21),以通过驱动所述上模体(2)移动,从而使所述推动部件(21)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抵接,从而使所述抵接部(122)与所述料斗的翻边部位接触,使所述料斗的翻边部位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料斗接触的定位面(123),所述抵接部(122)凸出于所述定位面(123)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斗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2)包括上本体(22)和与上本体(22)连接的挤压部件(23),所述挤压部件(23)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料斗接触的挤压面(231);当所述抵接部(122)挤压所述翻边部位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将所述料斗挤压在所述定位面(123)与所述挤压面(23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斗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23)上设置有定位槽(232),所述定位槽(232)凹陷于所述挤压面(231)设置,所述定位槽(232)位于所述挤压面(231)与所述上本体(22)之间,当抵接部(122)挤压所述翻边部位时,所述抵接部(12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槽(23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斗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22)包括第一成型面(1221),所述挤压部件(23)包括与所述第一成型面(1221)相对应的第二成型面,以将所述翻边部位挤压在所述第一成型面(1221)和所述第二成型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成型面(1221)和所述第二成型面均为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斗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23)远离所述定位槽(232)的一端设置有缓冲面(2321),所述缓冲面(2321)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面(124),所述推动部件(2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驱动面(124)抵接的第二驱动面(211);其中,所述上模体(2)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面(124)与所述第二驱动面(211)相互平行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面(124)和所述第二驱动面(211)与所述竖直方向之间均存在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不等于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1)包括限位部件(14),所述限位部件(14)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之间具有连接槽(3),当所述推动部件(21)推动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时,所述推动部件(21)进入所述连接槽(3)内,并使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远离所述限位部件(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斗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包括:
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与所述限位部件(14)远离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的一侧连接;
连接轴(16),所述连接轴(16)贯穿所述连接块(15)和所述限位部件(14)设置,所述连接轴(16)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连接;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块(15)内,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16)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件(14)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16)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斗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1)包括直线段(10)和弯曲段(20),所述直线段(10)与所述弯曲段(20)连接,以组成所述第二定位部件(12);所述直线段(10)上的所述抵接部(122)沿直线沿伸,所述弯曲段(20)上的所述抵接部(122)沿弧线沿伸。
CN202322094871.1U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料斗翻边装置 Active CN220611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4871.1U CN220611874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料斗翻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4871.1U CN220611874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料斗翻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11874U true CN220611874U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35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4871.1U Active CN220611874U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料斗翻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118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4987B (zh) 自动卷圆弯曲模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088356U (zh) 斜销退出机构
CN220611874U (zh) 一种料斗翻边装置
CN210387257U (zh) 一种可夹持多种形状的模具夹持装置
CN210791790U (zh) 一种自动化集成拉弯和注塑成型的模具
CN107838296B (zh) 一种合页型互联部件一次成型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7207009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13733212U (zh) 一种便于取料的塑料模具
CN112044990A (zh) 一种金属弯折用自动下料机构的金属折弯设备
CN211615983U (zh) 杯耳模具压模装置及应用其的杯耳制造设备
CN111098442A (zh) 一种汽车密封条注塑封头模具的自动嵌入抽出装置
CN220763242U (zh) 一种预顶弹块结构
CN215943591U (zh) 一种斜顶脱膜结构
CN214601418U (zh) 一种冲压下模具
CN218555225U (zh) 一种折弯带r角的折弯模具
CN210282925U (zh) 基于模具的防刮花产品的滑块限位结构
CN210045847U (zh) 一种级进模负角成形用装置
CN218749097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滑块顶出结构
CN203844157U (zh) 一种适用于具有斜螺纹结构工件脱模的模具
CN210702115U (zh) 一种活动式折弯挤压机构
CN210679568U (zh) 汽车仪表板本体型腔反抽机构
CN211165154U (zh) 一种用于汽车产品模具的直顶下带斜顶结构
CN211467131U (zh) 一种脱料滑块机构
CN220198444U (zh) 一种模具二次顶出装置
CN218283436U (zh) 一种高精度模具前模镶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