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600248U - 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600248U
CN220600248U CN202322412825.1U CN202322412825U CN220600248U CN 220600248 U CN220600248 U CN 220600248U CN 202322412825 U CN202322412825 U CN 202322412825U CN 220600248 U CN220600248 U CN 2206002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connecting seat
sliding table
main
slip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28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民
陈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ang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ang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ang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ang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28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6002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6002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6002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其包括轨梁、设于轨梁上的轨、安装于轨梁上并与轨对接的滑台和用于驱动滑台在轨上滑动的驱动机构,滑台包括主滑台及铰接于主滑台一侧并可相对主滑台活动的副滑台,主滑台通过导向元件与轨连接,轨梁外侧设有第一矩形线轨,副滑台内侧设有第一滑块,并通过第一滑块安装于第一矩形线轨上,此能够增加主滑台的承载能力,保证主滑台在轨梁上运行的稳定性及精度,并可适应高速且偏心的大承载场景的应用。由于副滑台铰接于主滑台一侧并可相对主滑台活动,以致具有一定的空间冗余将第一滑块稳定安装于该第一矩形线轨上,可降低安装精度,避免出现无法将第一滑块安装于第一矩形线轨上的现象,组装起来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模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
背景技术:
在加工制造业,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动化加工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直线模组,也叫线性模组、直角坐标机器人、直线滑台等,是继直线导轨、直线运动模组、滚珠丝杆直线传动机构的自动化升级单元。直线模组可以通过各个单元的组合实现负载的直线运动,使轻负载的自动化更加灵活、定位更加精准,其已被广泛应用在自动化设备及工业生产的多个领域。
在高速且偏心的大承载场景下,常规的直线驱动模组承载能力有限,导致长时间运行后,会产生磨损,从而影响直线驱动模组的精度,最终影响工作质量,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困扰。
申请号为202210082026.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V型轮的欧规低阻力直线模组,包括型材,包括中空腔、直线凹槽、卡槽,中空腔仅与型材的两端贯通,直线凹槽位于中空腔的上方,两条卡槽位于直线凹槽的两侧;导轨条,自身横断面轮廓为圆形,导轨条卡入卡槽内;滑座,由传动带驱动,滑座活动装配有若干个V型轮,所有V型轮均位于两条导轨条的两侧,V型轮与导轨条接触,V型轮在滑座上矩形阵列布置且自身轴线沿竖向延伸,每条导轨条至少接触有两个V型轮。
上述带V型轮的欧规低阻力直线模组仅采用横断面轮廓为圆形的导轨条与V型轮配合实现对滑座的滑动导向,并为滑座提供承载能力,但是,在高速且偏心的大承载场景下,该滑座的承载能力有限,导致长时间运行后,导轨条与V型轮会相互偏移而产生磨损,甚至会导致V型轮变形而不能顺畅转动,从而影响直线模组的精度,最终影响工作质量,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困扰。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包括轨梁、设置于轨梁上的轨、安装于该轨梁上并与轨对接的滑台和用于驱动该滑台在轨上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滑台包括有主滑台以及铰接于主滑台一侧并可相对主滑台活动的副滑台,该主滑台通过导向元件与轨连接,该轨梁外侧设置有第一矩形线轨,该副滑台内侧设置有第一滑块,并通过该第一滑块安装于该第一矩形线轨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滑台一侧成型有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中形成有第一安装槽,该第一连接座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并连通第一安装槽的第一轴孔;该主滑台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座,该第二连接座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的第二轴孔,第二连接座装入该第一安装槽中,轴体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形成铰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第一连接座的第一轴孔端部均螺旋固定有第一螺丝,该第一螺丝端部与轴体端部接触以将轴体限定于第一轴孔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滑台一侧成型有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的第一轴孔;该主滑台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中形成有第二安装槽,该第二连接座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并贯通第二安装槽的第二轴孔,第一连接座装入该第二安装槽中,轴体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形成铰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第二连接座的第二轴孔端部均螺旋固定有第一螺丝,该第一螺丝端部与轴体端部接触以将轴体限定于第二轴孔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滑台一侧设置有第一插装位,且该主滑台上端向下开设有贯通第一插装位的第二孔位,所述第二连接座一侧插装于该第一插装位中,第二螺丝穿过该第二孔位以螺旋入该第二连接座一侧设置的第二螺孔中,以将第二连接座固定于主滑台一侧。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与第一矩形线轨非共面,其内夹角在60-150度间;所述轨为第二矩形线轨,导向元件为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安装于该第二矩形线轨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梁内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轨梁上端外侧设置有斜面,该斜面上设置有镶嵌槽,该镶嵌槽底部设置有贯通限位槽的第一孔位,该第一矩形线轨下端局部镶嵌设置于该镶嵌槽中,螺栓穿过第一矩形线轨上的沉孔及第一孔位后与限位槽中的矩形螺母螺旋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滑台设置为分体式结构,该滑台包括主滑台以及铰接于主滑台一侧并可相对主滑台活动的副滑台,其中,该主滑台通过导向元件与轨连接,该副滑台通过该第一滑块安装于该轨梁外侧的第一矩形线轨上。该主滑台用于承载安装例如抓取机构等功能机构,而副滑台通过该第一滑块可在第一矩形线轨上滑动,以此能够增加主滑台的承载能力,并可保证主滑台在轨梁上运行的稳定性及精度,并可适应高速且偏心的大承载场景的应用,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质量,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2、由于副滑台铰接于主滑台一侧并可相对主滑台活动,以致具有一定的空间冗余将第一滑块稳定安装于该第一矩形线轨上,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安装精度,避免出现无法将第一滑块安装于该第一矩形线轨上的现象,组装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副滑台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台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台与第一矩形线轨和轨的装配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滑台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滑台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7所示,为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其包括轨梁1、设置于轨梁1上的轨12、安装于该轨梁1上并与轨12对接的滑台200和用于驱动该滑台200在轨12上滑动的驱动机构300。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00为电机带皮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将滑台200设置成分体式结构,具体为:所述滑台2包括有主滑台2以及铰接于主滑台2一侧并可相对主滑台2活动的副滑台3,其中,该主滑台2通过导向元件21与轨12连接,该轨梁1外侧设置有第一矩形线轨11,该副滑台3内侧设置有第一滑块31,并通过该第一滑块31安装于该第一矩形线轨11上。值得一提的是,该主滑台2用于承载安装例如抓取机构等功能机构,而副滑台3通过该第一滑块31可在第一矩形线轨11上滑动,以此能够增加主滑台2的承载能力,并可保证主滑台2在轨梁1上运行的稳定性及精度,并可适应高速且偏心的大承载场景的应用,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质量,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由于副滑台3铰接于主滑台2一侧并可相对主滑台2活动,以致具有一定的空间冗余将第一滑块31稳定安装于该第一矩形线轨11上,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安装精度,避免出现无法将第一滑块31安装于该第一矩形线轨11上的现象,组装起来更加方便。
所述轨12与第一矩形线轨11非共面,其内夹角在60-150度间;其中,非共面是指轨1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矩形线轨11所在的平面不再一个平面上,参见图3所示,轨12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该第一矩形线轨11所在的平面为倾斜平面,二者之间的夹紧为60度。
所述轨12为第二矩形线轨,导向元件21为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安装于该第二矩形线轨上,采用第二矩形线轨与作为导向元件21的第二滑块装配以形成导轨副,结构的导轨副能够为主滑台2提高较高的承载能力,以保证主滑台2在轨梁1上运行的稳定性及精度,同时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质量。
所述轨梁1内还设置有限位槽13;所述轨梁1上端外侧设置有斜面14,该斜面14上设置有镶嵌槽15,该镶嵌槽15底部设置有贯通限位槽13的第一孔位16,该第一矩形线轨11下端局部镶嵌设置于该镶嵌槽15中,螺栓17穿过第一矩形线轨11上的沉孔及第一孔位16后与限位槽13中的矩形螺母18螺旋固定,其装配结构简单,且稳定,能够保证第一矩形线轨11稳定安装于斜面14上。
所述主滑台2与副滑台3的装配结构至少包括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装配结构为:
所述副滑台3一侧成型有第一连接座32,该第一连接座32中形成有第一安装槽321,该第一连接座32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并连通第一安装槽321的第一轴孔322;该主滑台2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座22,该第二连接座22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的第二轴孔221,第二连接座22装入该第一安装槽321中,轴体4穿设于第一轴孔322和第二轴孔221中,使第一连接座32和第二连接座22形成铰接。该主滑台2与副滑台3的装配结构极为简单,且组装方便。另外,两个第一连接座32的第一轴孔322端部均螺旋固定有第一螺丝41,该第一螺丝41端部与轴体4端部接触以将轴体4限定于第一轴孔322中,以此能够防止轴体4脱出,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主滑台2一侧设置有第一插装位23,且该主滑台2上端向下开设有贯通第一插装位23的第二孔位24,所述第二连接座22一侧插装于该第一插装位23中,第二螺丝25穿过该第二孔位24以螺旋入该第二连接座22一侧设置的第二螺孔222中,以将第二连接座22固定于主滑台2一侧。
第二种装配结构为:所述副滑台一侧成型有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的第一轴孔;该主滑台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中形成有第二安装槽,该第二连接座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并贯通第二安装槽的第二轴孔,第一连接座装入该第二安装槽中,轴体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形成铰接。该主滑台与副滑台的装配结构极为简单,且组装方便。另外,两个第二连接座的第二轴孔端部均螺旋固定有第一螺丝,该第一螺丝端部与轴体端部接触以将轴体限定于第二轴孔中,以此能够防止轴体脱出,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滑台200设置为分体式结构,该滑台200包括主滑台2以及铰接于主滑台2一侧并可相对主滑台2活动的副滑台3,其中,该主滑台2通过导向元件21与轨12连接,该副滑台3通过该第一滑块31安装于该轨梁1外侧的第一矩形线轨11上。该主滑台2用于承载安装例如抓取机构等功能机构,而副滑台3通过该第一滑块31可在第一矩形线轨11上滑动,以此能够增加主滑台2的承载能力,并可保证主滑台2在轨梁1上运行的稳定性及精度,并可适应高速且偏心的大承载场景的应用,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质量,令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由于副滑台3铰接于主滑台2一侧并可相对主滑台2活动,以致具有一定的空间冗余将第一滑块31稳定安装于该第一矩形线轨11上,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安装精度,避免出现无法将第一滑块31安装于该第一矩形线轨11上的现象,组装起来更加方便。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其包括轨梁(1)、设置于轨梁(1)上的轨(12)、安装于该轨梁(1)上并与轨(12)对接的滑台(200)和用于驱动该滑台(200)在轨(12)上滑动的驱动机构(300),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台(200)包括有主滑台(2)以及铰接于主滑台(2)一侧并可相对主滑台(2)活动的副滑台(3),该主滑台(2)通过导向元件(21)与轨(12)连接,该轨梁(1)外侧设置有第一矩形线轨(11),该副滑台(3)内侧设置有第一滑块(31),并通过该第一滑块(31)安装于该第一矩形线轨(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滑台(3)一侧成型有第一连接座(32),该第一连接座(32)中形成有第一安装槽(321),该第一连接座(32)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并连通第一安装槽(321)的第一轴孔(322);该主滑台(2)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座(22),该第二连接座(22)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的第二轴孔(221),第二连接座(22)装入该第一安装槽(321)中,轴体(4)穿设于第一轴孔(322)和第二轴孔(221)中,使第一连接座(32)和第二连接座(22)形成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连接座(32)的第一轴孔(322)端部均螺旋固定有第一螺丝(41),该第一螺丝(41)端部与轴体(4)端部接触以将轴体(4)限定于第一轴孔(322)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滑台一侧成型有第一连接座,该第一连接座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的第一轴孔;该主滑台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中形成有第二安装槽,该第二连接座设置有贯通前后端面并贯通第二安装槽的第二轴孔,第一连接座装入该第二安装槽中,轴体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形成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连接座的第二轴孔端部均螺旋固定有第一螺丝,该第一螺丝端部与轴体端部接触以将轴体限定于第二轴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台(2)一侧设置有第一插装位(23),且该主滑台(2)上端向下开设有贯通第一插装位(23)的第二孔位(24),所述第二连接座(22)一侧插装于该第一插装位(23)中,第二螺丝(25)穿过该第二孔位(24)以螺旋入该第二连接座(22)一侧设置的第二螺孔(222)中,以将第二连接座(22)固定于主滑台(2)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12)与第一矩形线轨(11)非共面,其内夹角在60-150度间;所述轨(12)为第二矩形线轨,导向元件(21)为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安装于该第二矩形线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梁(1)内还设置有限位槽(13);所述轨梁(1)上端外侧设置有斜面(14),该斜面(14)上设置有镶嵌槽(15),该镶嵌槽(15)底部设置有贯通限位槽(13)的第一孔位(16),该第一矩形线轨(11)下端局部镶嵌设置于该镶嵌槽(15)中,螺栓(17)穿过第一矩形线轨(11)上的沉孔及第一孔位(16)后与限位槽(13)中的矩形螺母(18)螺旋固定。
CN202322412825.1U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 Active CN2206002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2825.1U CN220600248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2825.1U CN220600248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00248U true CN220600248U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8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2825.1U Active CN220600248U (zh) 2023-09-05 2023-09-05 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6002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600248U (zh) 一种双滑台高承载直线模组
CN217814554U (zh) 一种直线模组的滑台
CN217842389U (zh) 一种具有自定位滚珠返向器的直线导轨副
CN214454195U (zh) 皮带与滑轨套件模组
CN205704149U (zh) 一种羽翼型滑台单轴机器人
CN211874216U (zh) 一种自平衡式保持器的单列滚珠导轨
CN211778541U (zh) 改进型高耐磨直线模组
CN205147832U (zh) 一种高精度后定位机构
CN220335445U (zh) 驱动导轨
CN112719939A (zh) 一种滑块摆杆式精密数控转台
CN219045023U (zh) 一种绣花机的绣框
CN220354407U (zh) 一种齿条导轨传动结构
CN218913629U (zh) 一种龙门架三轴移动模组
CN212960489U (zh) 一种滑轨结构及摄像头升降装置
CN216423155U (zh) 一种间距可调的滑块结构
CN219198031U (zh) 一种导杆式直线移动模组
CN220316530U (zh) 用于连接器的搬送机构
CN218747739U (zh) 一种用于ppu机械手的双横向滑轨滑块机构
CN219927787U (zh) 一种内循环用的电动循环球转向器丝杠换向器结构
CN216251573U (zh) 一种端子自动插入机构
CN216728995U (zh) 一种半自动滚边装置
CN220869884U (zh) 一种导轨一体化高精度磁删定位机构
CN220863370U (zh) 一种型材切割侧定位机构
CN220956452U (zh) 一种可调节间隙的滑动组件及滑动装置
CN219452796U (zh) 线性往复机构及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