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7061U - 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77061U
CN220577061U CN202321641220.3U CN202321641220U CN220577061U CN 220577061 U CN220577061 U CN 220577061U CN 202321641220 U CN202321641220 U CN 202321641220U CN 220577061 U CN220577061 U CN 220577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sub
channel
air duct
fron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12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健
姜建
徐龙
王从斌
邓百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im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12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77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77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77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一种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副仪表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副仪表板连接的连接结构,在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前风道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后风道连通。该副仪表板支架能够直接与风道安装,无需进行自身与风道之间避让,在保证连接强度与刚度的同时,避免了与风道之间因振动而产生的异响。

Description

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副仪表板基本都是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到车身上,但是对于副仪表板下方有风道布置的需求时,该安装支架要在为副仪表板提供安装点的同时,既要保证与副仪表板之间连接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又要保持自身与风道的间隙,以避免振动异响。因此其安装支架与风道之间的布设空间有限,结构复杂,装配过程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副仪表板支架能够直接与风道安装,无需进行自身与风道之间避让,在保证连接强度与刚度的同时,避免了与风道之间因振动而产生的异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仪表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副仪表板连接的连接结构,在所述支架本体内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前风道连通,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后风道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副仪表板支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车身地板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为条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对所述副仪表板进行定位及安装的定位导向槽及用于与所述副仪表板进行连接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定位导向槽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的边缘上,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副仪表板通过螺栓结合的嵌件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通道前后贯穿地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内,在所述连接通道的前端设置有前风道插接口,在所述连接通道的后端设置有后风道插接口,前风道通过所述前风道插接口与所述连接通道相连,后风道通过所述后风道插接口与所述连接通道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前风道插接口及所述后风道插接口上均设置有导向面,从靠近所述支架本体方向至远离所述支架本体方向,所述导向面沿垂直于所述连接通道的轴线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前风道插接口及所述后风道插接口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本体上位于所述前风道插接口所在的一侧上还形成有第二安装面,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形成有用于与前风道相连的第三安装孔,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还形成由用于对所述前风道进行定位导向的定位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副仪表板支架。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支架本体上设置用于与副仪表板连接的连接结构,以及连接通道,通风道可以从支架本体内通过,这无需再考虑副仪表板支架与通风道之间的避让,由于通风道直接穿过支架本体,因此,副仪表板支架与副仪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不会受到结构改进的影响,在保证连接强度与刚度的同时,避免了与风道之间因振动而产生的异响。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板支架第一视角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副仪表板支架第二视角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副仪表板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副仪表板支架与前风道及后风道结合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中副仪表板支架与前风道结合后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支架本体、11:第一安装面、1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面、121:第三安装孔、122:定位筋、20:连接结构、21:定位导向槽、22:第二安装孔、221:嵌件螺母、30:连接通道、31:前风道插接口、32:后风道插接口、33:导向面、34:密封层、41:前风道、42:后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副仪表板支架能够直接与风道安装,无需进行自身与风道之间避让,在保证连接强度与刚度的同时,避免了与风道之间因振动而产生的异响。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板支架第一视角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副仪表板支架第二视角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副仪表板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中副仪表板支架与前风道及后风道结合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1中副仪表板支架与前风道结合后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副仪表板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在支架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与副仪表板(图未示出)连接的连接结构20。在支架本体10内设置有连接通道30,该连接通道30的一端用于与前风道41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后风道42连通。换句话说,前风道41、支架本体10内的连接通道30及后风道42三者依次连通,继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风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架本体10上设置用于与副仪表板连接的连接结构20,以及连接通道30,通风道可以从支架本体10内通过,这无需再考虑副仪表板支架与通风道之间的避让,又不会对支架本体10与副仪表板之间的连接造成影响。由于通风道直接穿过支架本体10,因此,副仪表板支架与副仪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不会受到结构改进的影响,在保证副仪表板支架与副仪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与刚度的同时,避免了副仪表板支架与通风道之间因振动而产生的异响。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架本体10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装面11,在第一安装面11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11。副仪表板支架通过第一安装孔111与车身地板相连,以完成副仪表板支架的固定。第一安装面11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面11为四个,多个第一安装面11可以环设于支架本体10的周边。第一安装孔111可以为条形孔,以便于对副仪表板支架与车身地板之间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20包括定位导向槽21以及第二安装孔22,定位导向槽21设置于支架本体10的顶部的边缘上,第二安装孔22设置于支架本体10的顶部,用于通过连接件与副仪表板相连。
在进行装配时,可以先通过定位导向槽21对副仪表板进行定位及安装,以确定副仪表板与支架本体10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再将连接件,如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22及副仪表板,以完成副仪表板支架与副仪表板之间的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22有多个,以保证副仪表板支架与副仪表板之间连接的稳固。
进一步地,在第二安装孔22上设置有嵌件螺母221,螺栓穿过副仪表板后与嵌件螺母221结合,以完成副仪表板与副仪表板支架之间的固定。通过第二安装孔22及嵌件螺母22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副仪表板支架与副仪表板之间安装点的安装强度,避免出现安装点开裂、滑丝等的问题。
请继续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通道30前后贯通地设置于支架本体10内,在连接通道30的前端设置有前风道插接口31,在连接通道30的后端设置有后风道插接口32。前风道41及前风道插接口31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连接通道30相连,后风道42及后风道插接口32通过插接的方式与连接通道30相连,以使三者形成完整的通风道。
进一步地,在前风道插接口31及后风道插接口32上均设置有导向面33,从靠近支架本体10方向至远离支架本体10方向,导向面33沿垂直于连接通道30的轴线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通过导向面33的设置,以便于引导前风道41及后风道42的安装。
在前风道插接口31及后风道插接口3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层34,当前风道41及后风与连接通道30相连时,密封层34为上述各部件的连接提供密封性能,同时也能够使得连接更加的紧固。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层34为由密封棉材料形成的密封层34。
请继续参照图1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架本体10上位于前风道插接口31所在的一侧还形成有第二安装面12,在第二安装面12上形成有用于与前风道41相连的第三安装孔121,当前风道41插接于前风道插接口31后,可以通过第三安装孔121固定于第二安装面12上,以进一步地对前风道41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在第二安装面12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前风道41进行定位导向的定位筋122,定位筋122在第二安装面12上竖直向上设置。通过定位筋122的设置,能够对前风道41进行定位,以更加精确地对前风道41进行安装。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支架本体10上设置用于与副仪表板连接的连接结构20,以及连接通道30,通风道可以从支架本体10内通过,这无需再考虑副仪表板支架与通风道之间的避让,由于通风道直接穿过支架本体10,因此,副仪表板支架与副仪表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不会受到结构改进的影响,在在保证连接强度与刚度的同时,避免了与风道之间因振动而产生的异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副仪表板安装支架,关于该车辆的其它技术特征,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员,在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副仪表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0),所述支架本体(10)上设置有用于与副仪表板连接的连接结构(20),在所述支架本体(10)内设置有连接通道(30),所述连接通道(30)的一端用于与前风道(41)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后风道(4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安装面(11),所述第一安装面(11)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11),所述副仪表板支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与车身地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仪表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1)为条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0)包括用于对所述副仪表板进行定位及安装的定位导向槽(21)及用于与所述副仪表板进行连接的第二安装孔(22),所述定位导向槽(21)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顶部的边缘上,所述第二安装孔(22)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0)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仪表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孔(2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副仪表板通过螺栓结合的嵌件螺母(2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仪表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30)前后贯穿地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10)内,在所述连接通道(30)的前端设置有前风道插接口(31),在所述连接通道(30)的后端设置有后风道插接口(32),所述前风道(41)通过所述前风道插接口(31)与所述连接通道(30)相连,所述后风道(42)通过所述后风道插接口(32)与所述连接通道(3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仪表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风道插接口(31)及所述后风道插接口(32)上均设置有导向面(33),从靠近所述支架本体(10)方向至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0)方向,所述导向面(33)沿垂直于所述连接通道(30)的轴线方向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仪表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风道插接口(31)及所述后风道插接口(3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密封层(3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仪表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本体(10)上位于所述前风道插接口(31)所在的一侧上还形成有第二安装面(12),在所述第二安装面(12)上形成有用于与前风道(41)相连的第三安装孔(121),在所述第二安装面(12)上还形成由用于对所述前风道(41)进行定位导向的定位筋(122)。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副仪表板支架。
CN202321641220.3U 2023-06-26 2023-06-26 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20577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1220.3U CN220577061U (zh) 2023-06-26 2023-06-26 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1220.3U CN220577061U (zh) 2023-06-26 2023-06-26 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77061U true CN220577061U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17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1220.3U Active CN220577061U (zh) 2023-06-26 2023-06-26 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77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23551B2 (en) Vehicle seat
US20120171942A1 (en) Ventilation nozzle for a motor vehicle
CN220577061U (zh) 副仪表板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6015496B2 (ja) 車両用電装部品の取付構造
CN106926700A (zh) 副仪表台板安装支架
US7695044B2 (en) Under-cover support structure
CN215552988U (zh) 一种发动机控制模块支架及汽车
EP1232934B1 (en) Blower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blower unit
US10848861B2 (en) Loudspeaker assembly for a vehicle
CN216959219U (zh) 覆盖有衬垫层的隔板穿线结构及车辆
KR20200134366A (ko) 자동차용 헤드 라이너에 장착하는 ohc 브래킷
CN220639722U (zh) 多媒体播放器总成及车辆
CN220701045U (zh) 侧围装饰组件和车辆
CN220662453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过线结构及车辆
CN213472721U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支架结构及汽车
CN211442154U (zh) 支架和车辆
US11772447B2 (en) Universal mounting plate for an auxiliary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213892186U (zh) 汽车内饰仪表板除霜风道结构及车辆
JP5573492B2 (ja) 自動車の空気調整機の取り付け構造
CN216684344U (zh) 一种用于线束路径固定的结构
CN113226898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乘客舱元件及包括这种乘客舱元件的组件
CN214523354U (zh) 汽车空调控制面板与仪表板固定结构
CN216203738U (zh) 机壳和具有该机壳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1166747U (zh) 一种汽车线束减震防护组件
CN217969361U (zh) 车辆前大灯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