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74803U - 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74803U CN220574803U CN202420273142.4U CN202420273142U CN220574803U CN 220574803 U CN220574803 U CN 220574803U CN 202420273142 U CN202420273142 U CN 202420273142U CN 220574803 U CN220574803 U CN 2205748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mechanism
- seat
- groove
- drilling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6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属于钻孔加工技术领域;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对工件进行定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座、丝杠、移动座、定位板、定位槽、固定板、螺纹杆和夹紧板;由于丝杠能够同时带动两个移动座移动,因此能够实现一个移动座位于钻孔设备的下方,且另一个移动座位于钻孔设备的外侧,从而实现当钻孔设备对一个移动座上的工件进行钻孔加工时,工作人员能够对位于另一个移动座上的工件进行更换,进而实现不需停机也能完成对工件进行更换,以提升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在对圆形工件进行钻孔加工时,为了提升对工件加工的精度,需要将工件定位在工作台上,以便于对钻孔设备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
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2846221U)公开了一种多件钻孔定位夹紧机构。夹具体通过第二定位键与机床工作台中的T型槽配合并锁紧;垫板通过第三定位键与夹具体上的定位槽配合并锁紧;固定V型块通过第一定位键与夹具体上的定位槽配合并锁紧,固定V型块上的多个V形槽内用于放置待加工件;多个支撑体并排设置并与固定V型块上的多个V形槽一一对应,支撑体分别锁紧在垫板上,每个支撑体中分别安装有一个可滑动的推板,推板前端通过圆柱销铰连压板,压紧螺栓安装在支撑体中,压紧螺栓前端连接推板,压紧螺栓后端安装手柄,转动手柄可带动压紧螺栓驱使推板在支撑体中向前滑动,将待加工件完全压紧在固定V型块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操作灵活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在该现有技术中,当钻孔设备完成对工件的钻孔加工后,需要停止钻孔设备后,再对工件进行更换,从而影响了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钻孔设备完成对工件的钻孔加工后,需要停止钻孔设备后,再对工件进行更换,从而影响了对工件加工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采用丝杠能够同时带动两个移动座移动,能够实现一个移动座位于钻孔设备的下方,且另一个移动座位于钻孔设备的外侧,从而实现当钻孔设备对一个移动座上的工件进行钻孔加工时,工作人员能够对位于另一个移动座上的工件进行更换,进而实现不需停机也能完成对工件进行更换,以提升对工件加工效率效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对工件进行定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座、丝杠、移动座、定位板、定位槽、固定板、螺纹杆和夹紧板;安装座内设置有安装槽;丝杠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丝杠嵌入安装槽内,且丝杠的两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两个移动座嵌入安装槽内,且丝杠依次穿过两个移动座的第一螺纹孔;定位板呈L形,定位板固定在移动座的一侧;定位槽呈三角形,定位槽设置在定位板上,且至少部分工件嵌入定位槽内;固定板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固定板固定在移动座的另一侧;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螺纹杆穿过固定板的第二螺纹孔;夹紧板与螺纹杆转动连接,且夹紧板与工件相贴合;其中,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适配,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适配。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光杠和电机;光杠嵌入安装槽内,光杠的两端与安装座相连接,且光杠依次穿过两个移动座;电机设置有输出轴,电机固定在安装座上,且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滚珠和固定盖;滚珠与螺纹杆相连接,且滚珠嵌入夹紧板内;固定盖与夹紧板相连接,且固定盖绕设在滚珠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手轮;手轮套装在螺纹杆的外侧,且手轮与螺纹杆无相对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导向杆、轴承座和直线轴承;导向杆的一端与夹紧板相连接,且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轴承座固定在固定板上,且轴承座绕设在导向杆的外侧;直线轴承嵌入轴承座内,且直线轴承套装在导向杆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排屑孔和排屑槽;排屑孔设置在移动座上,且排屑孔位于工件的下方;排屑槽设置在安装座上,且排屑槽位于一个移动座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连接槽和清理槽;连接槽呈U形,至少两个连接槽贯穿设置在安装座的两侧;清理槽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且清理槽位于排屑槽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 通过将工件嵌入定位板上的定位槽内,并使夹紧板与工件相贴合,以实现定位板与夹紧板相配合对工件进行夹紧,从而实现将工件固定在移动座上,以提升工件的稳定性,进而便于钻孔设备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通过使丝杠与两个移动座螺纹连接,以实现丝杠能够带动移动座移动,以调节移动座与钻孔设备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移动座上的工件既能位于钻孔设备的下方,以便于钻孔设备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也能使移动座上的工件位于钻孔设备的外侧,以便于对移动座上的工件进行更换。而且,由于丝杠能够同时带动两个移动座移动,因此能够实现一个移动座位于钻孔设备的下方,且另一个移动座位于钻孔设备的外侧,从而实现当钻孔设备对一个移动座上的工件进行钻孔加工时,工作人员能够对位于另一个移动座上的工件进行更换,进而实现不需停机也能完成对工件进行更换,以提升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2. 通过将光杠依次穿过两个移动座,以实现移动座能够沿着光杠移动,从而避免移动座在移动时发生偏移,以提升移动座移动的稳定性。
3. 通过使螺纹杆与滚珠相连接,使滚珠嵌入夹紧板内,并使固定盖绕设着滚珠的外侧,以实现当螺纹杆转动并移动时,螺纹杆通过滚珠和固定盖带动夹紧板移动,从而实现夹紧板与螺纹杆能够相对转动,进而实现在确保螺纹杆能够带动夹紧板移动的前提下,避免螺纹杆带动夹紧板转动,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4. 通过将手轮套装在螺纹杆的外侧,并使手轮与螺纹杆无相对转动,以实现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手轮以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降低转动螺纹杆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5. 通过将轴承座固定在固定板上,将直线轴承套装在导向杆的外侧,并将直线轴承嵌入轴承座内,以实现轴承座通过直线轴承对导向杆进行导向,从而避免导向杆和夹紧板在移动时发生偏移,以提升夹紧板移动的稳定性。
6. 通过将排屑槽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使排屑槽位于移动座的下方,以实现经排屑孔排出的铁屑能够通过排屑槽排出,从而避免铁屑推积在工件的下方,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7. 通过将至少两个呈U形的连接槽贯穿设置在安装座的两侧,以实现连接螺栓能够穿过连接槽与工作台相连接,从而便于产品与工作台相连接,以提升产品使用体验。通过将清理槽设置在安装座的底部,并使清理槽位于排屑槽的下方,以实现工作人员通过清理槽对落入安装座底部的铁屑进行清理,以便于工作人员对铁屑进行收集及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座的立体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工件,11安装座,12安装槽,13丝杠,14移动座,15定位板,16定位槽,17固定板,18螺纹杆,19夹紧板,20光杠,21电机,22滚珠,23固定盖,24手轮,25导向杆,26轴承座,27直线轴承,28排屑孔,29排屑槽,30连接槽,31清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如图1至图4所示,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对工件10进行定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座11、丝杠13、移动座14、定位板15、定位槽16、固定板17、螺纹杆18和夹紧板19;安装座11内设置有安装槽12;丝杠1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丝杠13嵌入安装槽12内,且丝杠13的两端与安装座11转动连接;移动座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两个移动座14嵌入安装槽12内,且丝杠13依次穿过两个移动座14的第一螺纹孔;定位板15呈L形,定位板15固定在移动座14的一侧;定位槽16呈三角形,定位槽16设置在定位板15上,且至少部分工件10嵌入定位槽16内;固定板17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固定板17固定在移动座14的另一侧;螺纹杆18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螺纹杆18穿过固定板17的第二螺纹孔;夹紧板19与螺纹杆18转动连接,且夹紧板19与工件10相贴合;其中,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适配,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适配。
通过将丝杠13嵌入安装座11的安装槽12内,并将丝杠13的两端与安装座11转动连接,以实现安装座11对丝杠13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丝杠13能够在安装槽12内转动;通过将两个移动座14嵌入安装槽12内,并使丝杠13依次穿过两个移动座14的螺纹孔,以实现丝杠13与移动座14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当丝杠13转动时,丝杠13带动两个移动座14在安装槽12内移动。通过将呈L形的定位板15固定在移动座14的一侧,使呈三角形的定位槽16设置在定位板15上,并使至少部分工件10嵌入定位槽16,以实现定位板15通过定位槽16对工件10进行容纳,从而实现对工件10进行预定位。通过将固定板17固定在移动座14的另一侧,并将螺纹杆18穿过固定板17的第二螺纹孔,以实现螺纹杆18与固定板17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转动螺纹杆18,以调节螺纹杆18伸出固定板17的长度;通过将夹紧板19与螺纹杆18转动连接,并使夹紧板19与工件10相贴合,以实现螺纹杆18带动夹紧板19移动,从而实现夹紧板19与定位板15相配合对工件10进行夹紧,以提升工件10的稳定性,进而便于钻孔设备对工件10进行钻孔加工。
在具体使用产品时,先将安装座11固定在钻孔设备的工作台上;然后,将多个工件10分别放置两个移动座14上,并使工件10嵌入定位槽16内;再后,转动螺纹杆18,使螺纹杆18带动夹紧板19移动,以使夹紧板19与定位板15相配合将工件10夹紧,进而使工件10固定在移动座14上;再后,转动丝杠13,使一个移动座14位于钻孔设备的下方,从而便于钻孔设备对工件10进行钻孔加工;再后,启动钻孔设备对工件10进行钻孔;待对工件10完成钻孔加工后,转动丝杠13,该移动座14从钻孔设备的下方移出,并使另一个移动座14移动至钻孔设备下方;再后,启动钻孔设备对工件10进行钻孔;同时,反向转动位于钻孔设备外侧的螺纹杆18,以对位于钻孔设备外侧的工件10进行更换。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工件10嵌入定位板15上的定位槽16内,并使夹紧板19与工件10相贴合,以实现定位板15与夹紧板19相配合对工件10进行夹紧,从而实现将工件10固定在移动座14上,以提升工件10的稳定性,进而便于钻孔设备对工件10进行钻孔加工。通过使丝杠13与两个移动座14螺纹连接,以实现丝杠13能够带动移动座14移动,以调节移动座14与钻孔设备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移动座14上的工件10既能位于钻孔设备的下方,以便于钻孔设备对工件10进行钻孔加工,也能使移动座14上的工件10位于钻孔设备的外侧,以便于对移动座14上的工件10进行更换。而且,由于丝杠13能够同时带动两个移动座14移动,因此能够实现一个移动座14位于钻孔设备的下方,且另一个移动座14位于钻孔设备的外侧,从而实现当钻孔设备对一个移动座14上的工件10进行钻孔加工时,工作人员能够对位于另一个移动座14上的工件10进行更换,进而实现不需停机也能完成对工件10进行更换,以提升对工件10的加工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光杠20和电机21;光杠20嵌入安装槽12内,光杠20的两端与安装座11相连接,且光杠20依次穿过两个移动座14;电机21设置有输出轴,电机21固定在安装座11上,且电机21的输出轴与丝杠13相连接。
通过将光杠20嵌入安装槽12内,并将光杠20的两端与安装座11相连接,以实现安装座11对光杠20进行支撑,从而提升光杠20的稳地性;通过将光杠20依次穿过两个移动座14,以实现移动座14能够沿着光杠20移动,从而避免移动座14在移动时发生偏移,以提升移动座14移动的稳定性。通过将电机21固定在安装座11上,并将电机21的输出轴与丝杠13相连接,以实现电机21带动丝杠13转动,从而为转动丝杠13提供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滚珠22和固定盖23;滚珠22与螺纹杆18相连接,且滚珠22嵌入夹紧板19内;固定盖23与夹紧板19相连接,且固定盖23绕设在滚珠22的外侧。
通过将滚珠22与螺纹杆18相连接,并将滚珠22嵌入夹紧板19内,以实现螺纹杆18与滚珠22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当螺纹杆18转动并向夹紧板19方向移动时,螺纹杆18通过滚珠22顶着夹紧板19移动;通过将固定盖23与夹紧板19相连接,并使固定盖23绕设在滚珠22的外侧,以实现固定盖23与夹紧板19同步移动,从而实现当螺纹杆18转动并向背离夹紧板19方向移动时,螺纹杆18通过滚珠22带动固定盖23和夹紧板19移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使螺纹杆18与滚珠22相连接,使滚珠22嵌入夹紧板19内,并使固定盖23绕设着滚珠22的外侧,以实现当螺纹杆18转动并移动时,螺纹杆18通过滚珠22和固定盖23带动夹紧板19移动,从而实现夹紧板19与螺纹杆18能够相对转动,进而实现在确保螺纹杆18能够带动夹紧板19移动的前提下,避免螺纹杆18带动夹紧板19转动,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手轮24;手轮24套装在螺纹杆18的外侧,且手轮24与螺纹杆18无相对转动。
通过将手轮24套装在螺纹杆18的外侧,并使手轮24与螺纹杆18无相对转动,以实现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手轮24以带动螺纹杆18转动,从而降低转动螺纹杆18的难度,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导向杆25、轴承座26和直线轴承27;导向杆25的一端与夹紧板19相连接,且导向杆25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17;轴承座26固定在固定板17上,且轴承座26绕设在导向杆25的外侧;直线轴承27嵌入轴承座26内,且直线轴承27套装在导向杆25的外侧。
通过将导向杆25的一端与夹紧板19相连接,并使导向杆25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17,以实现导向杆25与夹紧板19同步移动;通过将轴承座26固定在固定板17上,将直线轴承27套装在导向杆25的外侧,并将直线轴承27嵌入轴承座26内,以实现轴承座26通过直线轴承27对导向杆25进行导向,从而避免导向杆25和夹紧板19在移动时发生偏移,以提升夹紧板19移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排屑孔28和排屑槽29;排屑孔28设置在移动座14上,且排屑孔28位于工件10的下方;排屑槽29设置在安装座11上,且排屑槽29位于一个移动座14的下方。
通过将排屑孔28设置在移动座14上,并使排屑孔28位于工件10的下方,以实现当钻孔设备对工件10进行钻孔加工时,钻孔产生的铁屑能够经排屑孔28排出;通过将排屑槽29设置在安装座11上,并使排屑槽29位于移动座14的下方,以实现经排屑孔28排出的铁屑能够通过排屑槽29排出,从而避免铁屑推积在工件10的下方,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连接槽30和清理槽31;连接槽30呈U形,至少两个连接槽30贯穿设置在安装座11的两侧;清理槽31设置在安装座11的底部,且清理槽31位于排屑槽29的下方。
通过将至少两个呈U形的连接槽30贯穿设置在安装座11的两侧,以实现连接螺栓能够穿过连接槽30与工作台相连接,从而便于产品与工作台相连接,以提升产品使用体验。通过将清理槽31设置在安装座11的底部,并使清理槽31位于排屑槽29的下方,以实现工作人员通过清理槽31对落入安装座11底部的铁屑进行清理,以便于工作人员对铁屑进行收集及清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所述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对工件进行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安装槽;
丝杠,所述丝杠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丝杠嵌入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丝杠的两端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两个所述移动座嵌入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丝杠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移动座的第一螺纹孔;
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呈L形,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移动座的一侧;
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呈三角形,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且至少部分所述工件嵌入所述定位槽内;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移动座的另一侧;
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固定板的第二螺纹孔;
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与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且所述夹紧板与所述工件相贴合;
其中,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
光杠,所述光杠嵌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光杠的两端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且所述光杠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移动座;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有输出轴,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
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螺纹杆相连接,且所述滚珠嵌入所述夹紧板内;
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与所述夹紧板相连接,且所述固定盖绕设在所述滚珠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
手轮,所述手轮套装在所述螺纹杆的外侧,且所述手轮与所述螺纹杆无相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
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夹紧板相连接,且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
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轴承座绕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外侧;
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嵌入所述轴承座内,且所述直线轴承套装在所述导向杆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
排屑孔,所述排屑孔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且所述排屑孔位于所述工件的下方;
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排屑槽位于一个所述移动座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还包括:
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呈U形,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槽贯穿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两侧;
清理槽,所述清理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且所述清理槽位于所述排屑槽的下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73142.4U CN220574803U (zh) | 2024-02-05 | 2024-02-05 | 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73142.4U CN220574803U (zh) | 2024-02-05 | 2024-02-05 | 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74803U true CN220574803U (zh) | 2024-03-12 |
Family
ID=90120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73142.4U Active CN220574803U (zh) | 2024-02-05 | 2024-02-05 | 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74803U (zh) |
-
2024
- 2024-02-05 CN CN202420273142.4U patent/CN2205748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61925B (zh) | 一种用于一次性加工多个孔的多角度加工装置 | |
CN211661229U (zh) | 一种锯床设备 | |
CN212664961U (zh) | 方便操作的钢管加工用钻床 | |
CN116060988A (zh) | 一种方便换刀的多主轴复合机床 | |
CN220574803U (zh) | 一种多工位钻孔定位机构 | |
CN214134042U (zh) | 一种用于加工五金件的钻孔设备 | |
CN212470547U (zh) | 一种钻铣床工作台结构及一种钻铣床 | |
CN115847104A (zh) | 一种金属件加工平台 | |
CN210817582U (zh) | 一种新型生产变压器用台式钻床 | |
CN221891615U (zh) | 一种砂轮开槽装置 | |
CN220481112U (zh) | 一种车床刀具用磨刀架 | |
CN218135048U (zh) | 一种台式钻床 | |
CN221363063U (zh) | 一种穿孔机的工件定位装置 | |
CN220372276U (zh) | 一种砂带砂盘机砂带支架加工工装 | |
CN215615295U (zh) | 一种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的齿轮用钻床 | |
CN218017200U (zh) | 一种倒角装置 | |
CN221337837U (zh) | 一种深孔磨削磨具 | |
CN219094042U (zh) | 一种激光切割夹具 | |
CN219465184U (zh) | 一种机架焊接装置 | |
CN221966814U (zh) | 一种机电配件加工打孔设备 | |
CN216325155U (zh) | 一种开放式数控立式车床 | |
CN216177165U (zh) | 一种铝合金门窗生产用角码锯装置 | |
CN219562244U (zh) | 一种摇臂钻加工用工件定位装置 | |
CN219853963U (zh) | 一种机加工外圆磨床用夹持装置 | |
CN221935449U (zh) | 一种台式钻床的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