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47540U - 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47540U
CN220547540U CN202321884457.4U CN202321884457U CN220547540U CN 220547540 U CN220547540 U CN 220547540U CN 202321884457 U CN202321884457 U CN 202321884457U CN 220547540 U CN220547540 U CN 220547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dule
hole
mould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844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
缪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Vt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Vt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Vt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Vt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844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47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47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47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若干模组,若干模组沿下模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依次为第一冲孔模组、第一切边模组、塑性变形模组、第二切边模组、压平模组、冲孔切边模组和落料模组。本申请具有提升工件生产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工件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目前,由于支架上端盖的结构复杂,在生产支架上端盖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个模具按照加工顺序依次对支架上端盖进行冲压处理,在对支架上端盖不同步骤进行加工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具。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支架上端盖进行加工时需要多次更换模具,存在有工件生产效率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工件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设置有若干模组,若干所述模组沿所述下模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依次为第一冲孔模组、第一切边模组、塑性变形模组、第二切边模组、压平模组、冲孔切边模组和落料模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将工件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后,对工件进行定位,而后使工件依次经过第一冲孔工位、第一切边工位、塑性变形工位、第二切边工位、压平工位、冲孔切边工位和落料工位,从而,便于工件在一个生产流程中进行生产制造,从而,提升了工件的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下模靠近所述第一切边模组的位置开设有废料孔,所述废料孔为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第一次切边时,由于下模靠近第一切边工位的位置开设有废料孔,进而,便于工件的废料从废料孔排出,降低了废料聚集在下模上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了废料划伤工件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废料孔底部设置有废料槽,且所述废料槽内侧壁底部远离所述下模的一端朝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废料从废料孔排出后,废料聚集在废料槽内部,通过废料槽对废料进行收集,同时,由于废料槽内侧壁底部远离下模的一端朝下倾斜,进而,便于废料汇聚在废料槽底部,进一步便于对废料进行清理。
可选的,所述塑性变形模组包括置于所述下模顶部的若干固定块和置于所述上模底部的若干组塑型块,若干所述固定块和若干组所述塑型块均沿所述下模长度方向分布,且若干所述固定块和若干组所述塑型块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塑型块的尺寸沿所述下模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塑型时,通过上模底部的塑型块和下模顶部的固定块相互配合对工件进行挤压变形,在对工件挤压完成后,使工件沿下模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移动,而后,通过塑型块和固定块再次对工件进行挤压。由于塑型块的尺寸沿下模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逐渐增大,进而,便于逐步提升对工件塑型变形的程度,从而,降低了工件在塑型变形时,工件因为变形程度过大,导致工件损坏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上模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移动上模时,工作人员将起重机挂钩挂在把手上将上模提起,从而,提升了起重机挂钩连接上模的稳固性,进而,提升了移动上模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上模顶部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均为通孔,且所述下模顶部竖直设置有若干定位柱,若干所述定位孔和若干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且所述定位柱和相对应的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位柱和定位孔插接配合,进而,在上模工作过程中,定位柱通过定位孔侧壁对上模进行定位,从而,上模工作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下模顶部竖直设置有若干液压缸,每个所述液压缸的推杆顶部均和所述上模底部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分离上模和下模时,通过多个液压缸共同增大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了分离上模和下模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下模靠近所述废料孔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和下模工作过程中时,防护板对废料进行阻挡,降低了工件在切边或冲孔的过程中,废料从上模和下模之间飞出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将工件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后,对工件进行定位,而后使工件依次经过第一冲孔工位、第一切边工位、塑性变形工位、第二切边工位、压平工位、冲孔切边工位和落料工位,从而,便于工件在一个生产流程中进行生产制造,从而,提升了工件的生产效率。
2.在对工件进行第一次切边时,由于下模靠近第一切边工位的位置开设有废料孔,进而,便于工件的废料从废料孔排出,降低了废料聚集在下模上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了废料划伤工件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下模顶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上模底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模;11、防护板;12、把手;13、定位孔;2、下模;21、废料孔;22、废料槽;23、液压缸;24、定位柱;3、第一冲孔模组;4、第一切边模组;5、塑性变形模组;51、塑型块;52、固定块;6、第二切边模组;7、压平模组;8、冲孔切边模组;9、落料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下模2通过螺栓安装在地面上,上模1安装在下模2正上方,上模1和下模2之间安装有若干模组,若干模组用于对位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工件进行加工。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将工件置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并使工件沿下模2的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移动,在工件移动至不同模组时,通过不同模组对工件进行加工,进而,快速实现对工件进行多步骤的加工,提升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参照图3,若干模组沿下模2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依次为第一冲孔模组3、第一切边模组4、塑性变形模组5、第二切边模组6、压平模组7、冲孔切边模组8和落料模组9。在工件移动至相对应的模组时,对工件进行不同步骤的加工,以此来提升工件的加工效率。
参照图2和图3,塑性变形模组5包括若干组塑型块51和若干固定块52。若干组塑型块51均通过螺栓安装在上模1底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塑型块51设置有三组,三组塑型块51均沿上模1长度方向分布,且每组塑型块51均沿上模1长度方向对称。三组塑型块51的形状相似,且三组塑型块51的尺寸沿上模1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逐渐变大。
参照图2和图3,若干固定块52均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模2顶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块52设置有三组,三组固定块52沿下模2长度方向分布,且每组固定块52均沿下模2长度方向对称。三组固定块52形状相似,且三组塑型块51和三组固定块52一一对应。
参照图2,上模1底部靠近第一冲孔模组3、第一切边模组4、第二切边模组6和冲孔切边模组8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护板11,每个防护板11均通过螺栓和上模1连接,且每个防护板11均竖直设置在靠近上模1侧边的位置。
参照图1和图3,下模2靠近第一冲孔模组3、第一切边模组4、第二切边模组6和冲孔切边模组8的位置均开设有废料孔21,且每个废料孔21均为通孔。下模2底部设置有若干组废料槽22,若干组废料槽22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地面,若干组废料槽22沿下模2长度方向分布,且若干组废料槽22和若干废料孔21相对应,每组废料槽22均包括两个废料槽22,两个废料槽22沿下模2长度方向对称,且每个废料槽22内侧壁底部均沿靠近废料孔21至远离废料孔21的方向倾斜。
参照图2和图3,上模1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孔13设置有四个,四个定位孔13和上模1四个角一一对应,且每个定位孔13均为通孔。下模2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若干定位柱2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柱24设置有四个,四个定位柱24和四个定位孔13一一对应,且定位柱24和相对应的定位孔13插接配合。
参照图2和图3,上模1长度方向两侧均一体成型有两个把手12,且两个把手12分别位于上模1两端,下模2在上模1相对应的位置处同样一体成型有把手12。
参照图3,下模2底部设置有若干液压缸2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液压缸23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液压缸23和下模2的四个角相对应,且每个液压缸23均通过螺栓和下模2连接,每个液压缸23的推杆均滑动穿设下模2,且每个液压缸23推杆的顶部均和上模1底部抵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通过液压缸23将上模1和下模2分离,将工件置于上模1和下模2之间后,并通不同的模组对工件进行不同的步骤的加工,在工件当前步骤加工完成之后,再次分离上模1和下模2,使工件移动,直至工件完成所有的加工步骤,从而,提升了对工件加工的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之间设置有若干模组,若干所述模组沿所述下模(2)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依次为第一冲孔模组(3)、第一切边模组(4)、塑性变形模组(5)、第二切边模组(6)、压平模组(7)、冲孔切边模组(8)和落料模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靠近所述第一切边模组(4)的位置开设有废料孔(21),所述废料孔(21)为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孔(21)底部设置有废料槽(22),且所述废料槽(22)内侧壁底部远离所述下模(2)的一端朝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变形模组(5)包括置于所述下模(2)顶部的若干固定块(52)和置于所述上模(1)底部的若干组塑型块(51),若干所述固定块(52)和若干组所述塑型块(51)均沿所述下模(2)长度方向分布,且若干所述固定块(52)和若干组所述塑型块(51)一一对应,每组所述塑型块(51)的尺寸沿所述下模(2)进料端至出料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把手(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顶部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3),每个所述定位孔(13)均为通孔,且所述下模(2)顶部竖直设置有若干定位柱(24),若干所述定位孔(13)和若干所述定位柱(24)一一对应,且所述定位柱(24)和相对应的所述定位孔(13)插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顶部竖直设置有若干液压缸(23),每个所述液压缸(23)的推杆顶部均和所述上模(1)底部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靠近所述废料孔(21)的位置均设置有防护板(11)。
CN202321884457.4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Active CN220547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4457.4U CN22054754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4457.4U CN22054754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47540U true CN220547540U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4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84457.4U Active CN220547540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47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03475A (zh) 一种柔性高精度连续拉深级进模
CN104785637A (zh) 一种汽车支撑支架连续模
CN107243548A (zh)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CN204770216U (zh) 车辆连接板制造用连续模具
CN210333963U (zh) 空调钣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CN201304445Y (zh) 用卷材制造电容器铝壳坯料的模具
CN203711631U (zh) 车轴球面轴承座的连续模加工设备
CN204974783U (zh) 车轮螺母多工位挤压模具
CN206981539U (zh)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CN220547540U (zh) 一种支架上端盖的加工模具
CN1028725C (zh) 拉深成型机
CN109226494B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配件级进模
CN213350442U (zh) 一种生产汽车发动机支架零件的级进模具
CN211304473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复合模具
CN214814012U (zh) 一种具有自动去废料功能的冲切模具
CN213223960U (zh) 一种轮辐成型模具
CN211276146U (zh) 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
CN212822207U (zh) 一种铝箔易拉罐生产用变薄拉深模具
CN212442882U (zh) 一种压缩冲扁模具
CN215315103U (zh) 一种分体式天窗边框高效机械手传动模具
CN110899496A (zh) 一种靠背边板成型模具和方法
CN104624803A (zh) 一种锁支撑连续模结构
CN218744265U (zh) 冲压打字模具
CN213195277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的连续模
CN211839805U (zh) 一种连续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