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81539U -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 Google Patents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81539U CN206981539U CN201720716420.9U CN201720716420U CN206981539U CN 206981539 U CN206981539 U CN 206981539U CN 201720716420 U CN201720716420 U CN 201720716420U CN 206981539 U CN206981539 U CN 2069815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e
- punching
- component
- holding pad
- pu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65 semifinishe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压料组件以及分别设置在上模座上的凸模,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板和分离压料板;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卸料组件、废料传送板以及分别设置在下模座上且与上模座的凸模配合的凹模镶套,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卸料板、卸料柱、卸料块Ⅰ、卸料块Ⅱ和卸料块Ⅲ;所述废料传送板分别定位在落料通孔下方并延伸出下模座外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排样设计合理,相对于采用单工序模生产,不仅能够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级进模,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的级进模。
背景技术
级进模,也叫连续模,它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送料机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这样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个工序,一般有冲孔、落料、折弯、切边、拉伸等工序,具有操作安全、易于自动化、可采用高速冲床生产、减少冲床及场地面积以及减少半成品的运输和仓库占用、生产率高等特点。
由于汽车制动踏板支架板结构较为复杂,所以这类支架板通常都是采用冲压模具进行生产,现在的生产企业生产制动踏板支架板往往会采用单工序模,依次经过冲孔模、落片模、折弯模等多个单工序,生产一个制动踏板支架板零件涉及到的工序较多,而且这类产品对精度的要求又很高,采用单工序模生产,不仅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对操作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并且生产效率低,机床占用率高,造成生产成本高,工人在操作时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的生产需求,所以急需一种用于生产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的级进模,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零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结构紧凑、排样设计合理,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零件质量的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与上模组件相匹配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和压料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卸料组件和废料传送板,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在上模座上的3个冲定位孔凸模、1个中部三角形冲切凸模、2个中部Y形冲切凸模、2个外形冲切凸模、1个导料翻边凹模镶套、2个凸肋成型凹模镶套、2个翻边凹模组件、2个整形凹模组件、2个冲孔凸模组件、2个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和1个分离凸模组件,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板和分离压料板,压料板和分离压料板上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可穿过上模组件上相应部件的通孔,且压料板和分离压料板分别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上模座上;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下模座上并与上模组件配合的3个冲定位孔凹模镶套、1个中部三角形冲切凹模、2个中部Y形冲切凹模镶套、2个外形冲切凹模镶套、1个导料翻边凸模、2个凸肋成型凸模、2个翻边凸模、2个整形凸模、2个冲孔凹模镶套、2个侧冲孔斜楔下驱动块和1个分离凹模镶套,所述分离凹模镶套的两侧还分别设有零件滑槽,分离凹模镶套的前侧还设有用于感应料板是否到位的感应器组件,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卸料板、卸料柱、卸料块Ⅰ、卸料块Ⅱ和卸料块Ⅲ,卸料板上对应位置开有可穿过下模组件上相应部件的通孔,且卸料板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卸料柱、卸料块Ⅰ、卸料块Ⅱ和卸料块Ⅲ分别通过弹簧与下模座连接;所述下模座与冲定位孔凹模镶套、中部三角形冲切凹模、中部Y形冲切凹模镶套、外形冲切凹模镶套、分离凹模镶套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落料通孔,所述废料传送板分别定位在落料通孔下方并延伸出下模座外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翻边凹模组件包括翻边凹模镶块和翻边压料镶块,所述翻边凹模镶块与上模座连接,翻边压料镶块与压料板连接;所述整形凹模组件包括整形凹模镶块和整形压料镶块,所述整形凹模镶块与上模座连接,整形压料镶块与压料板连接;所述分离凸模组件包括分别与上模座连接的三角形切断凸模和梯形切断凸模;所述分离凹模镶套包括分别与三角形切断凸模和梯形切断凸模对应的三角形切断凹模和梯形切断凹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冲孔凸模组件包括冲孔压料镶块、2个冲孔凸模和2个侧孔冲头,所述冲孔压料镶块与压料板连接,2个冲孔凸模分别与上模座连接并穿过冲孔压料镶块,所述侧孔冲头分别连接在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的前端,所述冲孔凹模镶套上设有2个与冲孔凸模对应的冲孔凹模,冲孔凹模镶套侧面分别设有侧孔凹模,所述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和侧冲孔斜楔下驱动块相互配合,并与侧孔凹模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卸料柱定位在中部Y形冲切凹模镶套和外形冲切凹模镶套之间,所述卸料块Ⅰ定位在翻边凸模和整形凸模之间,所述卸料块Ⅱ定位在整形凸模和冲孔凹模镶套之间,所述卸料块Ⅲ定位在冲孔凹模镶套和分离凹模镶套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下模座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滑动导柱,所述上模座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滑动导柱配合的导套;所述压料板上还设有压料导柱,上模座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压料导柱配合的压料导套;所述卸料板上还设有卸料导柱,下模座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卸料导柱配合的卸料导套;所述压料板以及分离压料板与上模座之间还连接有压料弹簧;所述卸料板与下模座之间还连接有卸料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限位挂钩和限位卡块,所述限位挂钩其中一端的侧面凸出设有限位凸块Ⅰ,所述限位卡块其中一端的侧面凸出设有限位凸块Ⅱ;压料板的限位挂钩远离限位凸块Ⅰ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压料板的侧边,压料板的限位卡块远离限位凸块Ⅱ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模座下侧且限位卡块的位置与限位挂钩的位置对应,当压料板在压料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限位凸块Ⅰ和限位凸块Ⅱ相互抵压;卸料板的限位挂钩远离限位凸块Ⅰ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卸料板的侧边,卸料板的限位卡块远离限位凸块Ⅱ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模座上侧且限位卡块的位置与限位挂钩的位置对应,当卸料板在卸料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限位凸块Ⅰ和限位凸块Ⅱ相互抵压。
本实用新型的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其排样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具有导向精度高、卸料平稳、操作和维护方便、使用安全等优点,相对于采用单工序模生产,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零件质量,而且可以减少所需要冲床和模具的数量,占用场地面积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满足了零件大批量、高效、优质的生产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压料组件);
图4:图3的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卸料组件和废料传送板);
图8:图7的俯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卸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左制动踏板支架板的示意图;
图11: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的示意图;
图12:压料板通过连接组件与上模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状态一);
图13:压料板通过连接组件与上模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状态二);
图中: 1-上模座,2-连接组件,3-压料板,4-导套,5-冲定位孔凸模,6-中部三角形冲切凸模,7-中部Y形冲切凸模,8-外形冲切凸模,9-导料翻边凹模镶套,10-凸肋成型凹模镶套,11-翻边凹模组件,111-翻边压料镶块,112-翻边凹模镶块,12-整形凹模组件,121-整形压料镶块,122-整形凹模镶块,13-冲孔凸模组件,131-冲孔凸模,132-冲孔压料镶块,14-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15-三角形切断凸模,16-梯形切断凸模,17-分离压料板,18-侧孔冲头,19-压料导套,20-压料弹簧,21-限位卡块,211-限位凸块Ⅱ,22-限位挂钩,221-限位凸块Ⅰ,23-压料导柱,24-下模座,25-废料传送板,26-卸料板,27-滑动导柱,28-冲定位孔凹模镶套,29-中部三角形冲切凹模,30-中部Y形冲切凹模镶套,31-卸料柱,32-外形冲切凹模镶套,33-导料翻边凸模,34-凸肋成型凸模,35-翻边凸模,36-卸料块Ⅰ,37-整形凸模,38-卸料块Ⅱ,39-冲孔凹模镶套,391-冲孔凹模,392-侧孔凹模,40-卸料块Ⅲ,41-分离凹模镶套,411-三角形切断凹模,412-梯形切断凹模,42-感应器组件,43-零件滑槽,44-侧冲孔斜楔下驱动块,45-卸料导套,46-卸料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与上模组件相匹配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和压料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24、卸料组件和废料传送板25;所述下模座24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滑动导柱27,所述上模座1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滑动导柱27配合的导套4。
如图10和图11所示,左制动踏板支架板、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的侧边需弯折并冲侧孔,故本实用新型的级进模的加工步骤为:冲定位孔→修边Ⅰ→修边Ⅱ→修边Ⅲ→导料翻边→凸肋成型→翻边→整形→冲孔及侧冲孔→空步→分离→落料。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3个冲定位孔凸模5、1个中部三角形冲切凸模6、2个中部Y形冲切凸模7、2个外形冲切凸模8、1个导料翻边凹模镶套9、2个凸肋成型凹模镶套10、2个翻边凹模组件11、2个整形凹模组件12、2个冲孔凸模组件13、2个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14和1个分离凸模组件;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板3和分离压料板17,压料板3和分离压料板17上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可穿过上模组件上相应部件的通孔,且压料板3和分离压料板17分别通过连接组件2安装在上模座1上。
本实用新型的翻边凹模组件11包括翻边凹模镶块112和翻边压料镶块111,所述翻边凹模镶块112与上模座1连接,翻边压料镶块111与压料板3连接;所述整形凹模组件12包括整形凹模镶块122和整形压料镶块121,所述整形凹模镶块122与上模座1连接,整形压料镶块121与压料板3连接;所述分离凸模组件包括分别与上模座1连接的三角形切断凸模15和梯形切断凸模16。
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下模座24上并与上模组件配合的3个冲定位孔凹模镶套28、1个中部三角形冲切凹模29、2个中部Y形冲切凹模镶套30、2个外形冲切凹模镶套32、1个导料翻边凸模33、2个凸肋成型凸模34、2个翻边凸模35、2个整形凸模37、2个冲孔凹模镶套39、2个侧冲孔斜楔下驱动块44和1个分离凹模镶套41,所述分离凹模镶套4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零件滑槽43,分离凹模镶套41的前侧还设有用于感应料板是否到位的感应器组件42,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卸料板26、卸料柱31、卸料块Ⅰ36、卸料块Ⅱ38和卸料块Ⅲ40,卸料板26上对应位置开有可穿过下模组件上相应部件的通孔,且卸料板26通过连接组件2安装在下模座24上,所述卸料柱31、卸料块Ⅰ36、卸料块Ⅱ38和卸料块Ⅲ40分别通过弹簧与下模座24连接。
所述分离凹模镶套41包括分别与三角形切断凸模15和梯形切断凸模16对应的三角形切断凹模411和梯形切断凹模412。
所述卸料柱31定位在中部Y形冲切凹模镶套30和外形冲切凹模镶套32之间,所述卸料块Ⅰ36定位在翻边凸模35和整形凸模37之间,所述卸料块Ⅱ38定位在整形凸模37和冲孔凹模镶套39之间,所述卸料块Ⅲ40定位在冲孔凹模镶套39和分离凹模镶套41之间。卸料块Ⅰ36、卸料块Ⅱ38和卸料块Ⅲ40不仅能起到卸料的作用,还具有导向作用,使得料板能按预定的方向前进,进行下一工序的加工。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模座24与冲定位孔凹模镶套28、中部三角形冲切凹模29、中部Y形冲切凹模镶套30、外形冲切凹模镶套32、分离凹模镶套41对应的位置还分别设有落料通孔,所述废料传送板25分别定位在落料通孔下方并延伸出下模座24外侧;冲切下来的废料由落料通孔掉落至废料传送板25上,并沿废料传送板25滑落至废料收集框中。
本实用新型的冲孔凸模组件13包括冲孔压料镶块132、2个冲孔凸模131和2个侧孔冲头18,所述冲孔压料镶块132与压料板3连接,2个冲孔凸模131分别与上模座1连接并穿过冲孔压料镶块132,所述侧孔冲头18分别连接在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14的前端,所述冲孔凹模镶套39上设有2个与冲孔凸模131对应的冲孔凹模391,冲孔凹模镶套39侧面分别设有侧孔凹模392,所述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14和侧冲孔斜楔下驱动块44相互配合,并与侧孔凹模392的位置相对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14和侧冲孔斜楔下驱动块44采用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生产的标准件,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所述压料板3上还设有压料导柱23,上模座1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压料导柱23配合的压料导套19;所述卸料板26上还设有卸料导柱46,下模座24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卸料导柱46配合的卸料导套45;所述压料板3以及分离压料板17与上模座1之间还连接有压料弹簧20;所述卸料板26与下模座24之间还连接有卸料弹簧。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2包括限位挂钩22和限位卡块21,所述限位挂钩22其中一端的侧面凸出设有限位凸块Ⅰ221,所述限位卡块21其中一端的侧面凸出设有限位凸块Ⅱ211。
本实用新型压料板3的限位挂钩22远离限位凸块Ⅰ22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压料板3的侧边,压料板3的限位卡块21远离限位凸块Ⅱ21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模座1下侧且限位卡块21的位置与限位挂钩22的位置对应,当压料板3在压料弹簧20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限位凸块Ⅰ221和限位凸块Ⅱ211相互抵压。通过压料导柱23和压料导套19对压料板3进行定位,同时通过安装在压料板3外侧的限位挂钩22和限位卡块21来限定压料板3在竖直方向上的行程,由于限位卡块21是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模座1下侧,当上模组件安装在冲压机座上时,若需要拆卸压料板3,可以直接拧下限位卡块21的螺栓将限位卡块21从上模座1上拆卸下来,即可拆卸压料板3。采用这种连接结构,可以在不拆卸上模座1的情况下快速拆掉压料板3,减少拆装工序并节约时间,有效的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卸料板26通过连接组件2与下模座24连接的方式相同,即:卸料板26的限位挂钩22远离限位凸块Ⅰ22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卸料板26的侧边,卸料板26的限位卡块21远离限位凸块Ⅱ21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模座24上侧且限位卡块21的位置与限位挂钩22的位置对应,当卸料板26在卸料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限位凸块Ⅰ221和限位凸块Ⅱ211相互抵压。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包括上模组件和与上模组件相匹配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1)和压料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24)、卸料组件和废料传送板(25),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在上模座(1)上的3个冲定位孔凸模(5)、1个中部三角形冲切凸模(6)、2个中部Y形冲切凸模(7)、2个外形冲切凸模(8)、1个导料翻边凹模镶套(9)、2个凸肋成型凹模镶套(10)、2个翻边凹模组件(11)、2个整形凹模组件(12)、2个冲孔凸模组件(13)、2个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14)和1个分离凸模组件,所述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板(3)和分离压料板(17),压料板(3)和分离压料板(17)上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可穿过上模组件上相应部件的通孔,且压料板(3)和分离压料板(17)分别通过连接组件(2)安装在上模座(1)上;
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下模座(24)上并与上模组件配合的3个冲定位孔凹模镶套(28)、1个中部三角形冲切凹模(29)、2个中部Y形冲切凹模镶套(30)、2个外形冲切凹模镶套(32)、1个导料翻边凸模(33)、2个凸肋成型凸模(34)、2个翻边凸模(35)、2个整形凸模(37)、2个冲孔凹模镶套(39)、2个侧冲孔斜楔下驱动块(44)和1个分离凹模镶套(41),所述分离凹模镶套(4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零件滑槽(43),分离凹模镶套(41)的前侧还设有用于感应料板是否到位的感应器组件(42),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卸料板(26)、卸料柱(31)、卸料块Ⅰ(36)、卸料块Ⅱ(38)和卸料块Ⅲ(40),卸料板(26)上对应位置开有可穿过下模组件上相应部件的通孔,且卸料板(26)通过连接组件(2)安装在下模座(24)上,所述卸料柱(31)、卸料块Ⅰ(36)、卸料块Ⅱ(38)和卸料块Ⅲ(40)分别通过弹簧与下模座(24)连接;
所述下模座(24)与冲定位孔凹模镶套(28)、中部三角形冲切凹模(29)、中部Y形冲切凹模镶套(30)、外形冲切凹模镶套(32)、分离凹模镶套(41)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落料通孔,所述废料传送板(25)分别定位在落料通孔下方并延伸出下模座(24)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凹模组件(11)包括翻边凹模镶块(112)和翻边压料镶块(111),所述翻边凹模镶块(112)与上模座(1)连接,翻边压料镶块(111)与压料板(3)连接;所述整形凹模组件(12)包括整形凹模镶块(122)和整形压料镶块(121),所述整形凹模镶块(122)与上模座(1)连接,整形压料镶块(121)与压料板(3)连接;所述分离凸模组件包括分别与上模座(1)连接的三角形切断凸模(15)和梯形切断凸模(16);所述分离凹模镶套(41)包括分别与三角形切断凸模(15)和梯形切断凸模(16)对应的三角形切断凹模(411)和梯形切断凹模(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凸模组件(13)包括冲孔压料镶块(132)、2个冲孔凸模(131)和2个侧孔冲头(18),所述冲孔压料镶块(132)与压料板(3)连接,2个冲孔凸模(131)分别与上模座(1)连接并穿过冲孔压料镶块(132),所述侧孔冲头(18)分别连接在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14)的前端,所述冲孔凹模镶套(39)上设有2个与冲孔凸模(131)对应的冲孔凹模(391),冲孔凹模镶套(39)侧面分别设有侧孔凹模(392),所述侧冲孔斜楔上驱动块(14)和侧冲孔斜楔下驱动块(44)相互配合,并与侧孔凹模(392)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柱(31)定位在中部Y形冲切凹模镶套(30)和外形冲切凹模镶套(32)之间,所述卸料块Ⅰ(36)定位在翻边凸模(35)和整形凸模(37)之间,所述卸料块Ⅱ(38)定位在整形凸模(37)和冲孔凹模镶套(39)之间,所述卸料块Ⅲ(40)定位在冲孔凹模镶套(39)和分离凹模镶套(4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4)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滑动导柱(27),所述上模座(1)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滑动导柱(27)配合的导套(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板(3)上还设有压料导柱(23),上模座(1)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压料导柱(23)配合的压料导套(19);所述卸料板(26)上还设有卸料导柱(46),下模座(24)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卸料导柱(46)配合的卸料导套(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板(3)以及分离压料板(17)与上模座(1)之间还连接有压料弹簧(20);所述卸料板(26)与下模座(24)之间还连接有卸料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限位挂钩(22)和限位卡块(21),所述限位挂钩(22)其中一端的侧面凸出设有限位凸块Ⅰ(221),所述限位卡块(21)其中一端的侧面凸出设有限位凸块Ⅱ(211);
压料板(3)的限位挂钩(22)远离限位凸块Ⅰ(22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压料板(3)的侧边,压料板(3)的限位卡块(21)远离限位凸块Ⅱ(21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模座(1)下侧且限位卡块(21)的位置与限位挂钩(22)的位置对应,当压料板(3)在压料弹簧(20)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时,限位凸块Ⅰ(221)和限位凸块Ⅱ(211)相互抵压;
卸料板(26)的限位挂钩(22)远离限位凸块Ⅰ(22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卸料板(26)的侧边,卸料板(26)的限位卡块(21)远离限位凸块Ⅱ(21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模座(24)上侧且限位卡块(21)的位置与限位挂钩(22)的位置对应,当卸料板(26)在卸料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限位凸块Ⅰ(221)和限位凸块Ⅱ(211)相互抵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16420.9U CN206981539U (zh) | 2017-06-20 | 2017-06-20 |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16420.9U CN206981539U (zh) | 2017-06-20 | 2017-06-20 |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81539U true CN206981539U (zh) | 2018-02-09 |
Family
ID=61396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1642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81539U (zh) | 2017-06-20 | 2017-06-20 |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8153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43548A (zh) * | 2017-06-20 | 2017-10-13 | 柳州展菱机械有限公司 |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
CN109604441A (zh) * | 2018-12-31 | 2019-04-12 | 常熟市宏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钢板配件连续冲压工艺 |
CN117139487A (zh) * | 2023-10-30 | 2023-12-01 | 成都裕鸢航空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金属板冲压模具及冲压产品的加工方法 |
-
2017
- 2017-06-20 CN CN201720716420.9U patent/CN2069815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43548A (zh) * | 2017-06-20 | 2017-10-13 | 柳州展菱机械有限公司 |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
CN109604441A (zh) * | 2018-12-31 | 2019-04-12 | 常熟市宏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钢板配件连续冲压工艺 |
CN117139487A (zh) * | 2023-10-30 | 2023-12-01 | 成都裕鸢航空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金属板冲压模具及冲压产品的加工方法 |
CN117139487B (zh) * | 2023-10-30 | 2024-01-05 | 成都裕鸢航空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金属板冲压模具及冲压产品的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43548A (zh) |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 |
CN101402123B (zh) | 冲压铆接成型方法及模具 | |
CN103920819A (zh) | 用于汽车冲压件的级进模 | |
CN203887063U (zh) | 成型修边翻边复合模具结构 | |
CN206882527U (zh) | 一种多形状片的冲压模具 | |
CN102847795A (zh) | 连续冲压折弯模 | |
CN103551455B (zh) |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座椅滑道壁板的连续模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6981539U (zh) | 左右制动踏板支架板级进模 | |
CN204817682U (zh) | 一种新型的冲压复合模 | |
CN103658388A (zh) | 一种生产汽车座椅滑道保持架的连续模及方法 | |
CN206229903U (zh) | 齿圈切边冲孔校正模 | |
CN103639289A (zh) | 一种汽车座椅内外侧上轨的连续模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308031U (zh) | 铝板冲压机 | |
CN206373230U (zh) | 一种手机指纹装饰件冲压模具 | |
CN203711631U (zh) | 车轴球面轴承座的连续模加工设备 | |
CN206747407U (zh) | 汽车加强板总成连续模 | |
CN202824387U (zh) | 一种连续冲压折弯模具 | |
CN106111794A (zh) | 一种汽车避震横梁加强板零件的模具 | |
CN105945144A (zh) | 一种汽车铰链加强板零件的模具 | |
CN212238845U (zh) | 一种电池盒底板侧冲孔模具 | |
CN107900210A (zh) | 一种零件加工连续模 | |
CN204912488U (zh) | 一种汽车左右翼子板支架级进模 | |
CN212384408U (zh) | 一种汽车零件冲压模具 | |
CN106890897A (zh) | 落料拉延复合模具及落料拉延方法 | |
CN207271919U (zh) | 一种接线固定支架一次成形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