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3249U - 镭射打标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镭射打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3249U
CN220533249U CN202321492286.0U CN202321492286U CN220533249U CN 220533249 U CN220533249 U CN 220533249U CN 202321492286 U CN202321492286 U CN 202321492286U CN 220533249 U CN220533249 U CN 220533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aser
assembly
camera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22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 Crea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chuangy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chuangy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chuangy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22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3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3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3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镭射打标设备,涉及打标技术领域;包括机台、输送带、上料组件、下料组件、激光器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一侧,与所述输送带对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件、相机和光源件,所述相机和所述光源件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机台连接,所述光源件为所述相机提供光源;其中,所述相机与所述光源件配合,采集输送到所述输送带的所述托盘在打标前的特征图像;本申请通过以上设计,精准定位,减少镭射标识偏差。

Description

镭射打标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镭射打标设备。
背景技术
镭射打标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对工件进行局部照射,使表层材料汽化或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从而留下永久性标记的一种打标方法。镭射打标可以打出各种文字、符号和图案等,字符大小可以从毫米到微米量级,这对产品的防伪有特殊的意义。
半导体芯片为在半导体片材上进行浸蚀和布线制成并能实现某种功能的半导体器件,然而半导体芯片种类多,尺寸也各不相同,为了方便区分产品方向和品牌和容量,在出货前会对产品黑胶面进行激光镭射做标识。而不同的芯片由于尺寸不一,需要使用不同托盘进行装载,且芯片在托盘内也会有间隙,导致使用激光镭射设备做标识时需要为不同芯片做对应的固定治具,才能减少镭射标识的偏移的误差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精准定位,减少镭射标识偏差的镭射打标设备。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镭射打标设备,包括机台、输送带、上料组件、下料组件和激光器,所述输送带、上料组件和所述下料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上料组件通过所述输送带与所述下料组件连接,所述上料组件、输送带和所述下料组件用于配合输送托盘,所述激光器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一侧;所述镭射打标设备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一侧,与所述输送带对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件、相机和光源件,所述相机和所述光源件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机台连接,所述相机与所述激光器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相机与所述光源件配合,采集输送到所述输送带的所述托盘的特征图像。
可选的,所述机台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机台连接,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光源件包括矩形结构的固定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且与所述输送带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所述第三光源和所述第四光源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四条边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侧;所述固定架中间设有镂空区,所述相机与所述镂空区对应设置。
可选的,所述移动组件为十字电动平台,包括固定杆、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杆和滑动件,所述固定杆竖直设置,且一端与所述机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杆沿所述输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一滑动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杆上,且与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的固定件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杆,带动所述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一滑动杆的设置方向滑动;滑动所述滑动件,带动所述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二滑动杆的设置方向滑动。
可选的,所述相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一侧,且凸出于所述镂空区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光源件还包括四个旋转件,四个所述旋转件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所述第三光源和所述第四光源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所述第三光源和所述第四光源分别通过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固定架旋转连接。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相机固定座,所述相机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加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相机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相机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与所述固定座固定。
可选的,所述激光器包括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激光器并列设置,俯视所述镭射打标设备,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激光器的正倒影与所述托盘的正倒影重叠。
可选的,所述镭射打标设备还包括显示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一侧,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内,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显示组件、所述激光器和所述定位组件信号连接。
可选的,所述镭射打标设备还包括扫尘组件,所述扫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的下方,与所述机台固定连接,所述扫尘组件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与所述托盘对应;其中,所述吸尘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托盘的长度;所述吸尘口的高度,大于所述托盘的厚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为不同芯片做对应的固定治具,才能减少镭射标识的偏移的误差范围的方案来说,本申请的镭射打标设备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置在机台的一侧,与输送带对应;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件、相机和光源件,相机和光源件通过固定件与机台连接,所述相机与所述激光器信号连接;其中,相机与光源件配合,采集输送到输送带的托盘的特征图像,这样,可以根据采集到的特征图像核对托盘内芯片的装载固定情况,确认打标位置,防止打标位置偏离。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镭射打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扫尘组件与托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镭射打标设备;100、机台;200、输送带;300、上料组件;400、下料组件;500、激光器;510、第一激光器;520、第二激光器;600、定位组件;610、固定件;620、相机;630、光源件;631、固定架;632、第一光源;633、第二光源;634、第三光源;635、第四光源;636、相机固定座;637、镂空区;700、移动组件;710、固定杆;720、第一滑动杆;730、第二滑动杆;740、滑动件;800、显示组件;810、控制系统;900、扫尘组件;910、吸尘口;20、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申请一种镭射打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镭射打标设备10,包括机台100、输送带200、上料组件300、下料组件400、激光器500和定位组件600,所述输送带200、上料组件300和所述下料组件400均设置在所述机台100上,所述上料组件300通过所述输送带200与所述下料组件400连接,所述上料组件300、输送带200和所述下料组件400用于配合输送托盘20,所述激光器500设置在所述机台100的一侧,所述定位组件600设置在所述机台100的一侧,与所述输送带200对应;所述定位组件600包括固定件610、相机620和光源件630,所述相机620和所述光源件630通过所述固定件610与所述机台100连接,所述相机620与所述激光器500信号连接;其中所述相机620与所述光源件630配合,采集输送到所述输送带200的所述托盘20在打标前的特征图像。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为不同芯片做对应的固定治具,才能减少镭射标识的偏移的误差范围的方案来说,本申请的镭射打标设备10还包括定位组件600,定位组件600设置在机台100的一侧,与输送带200对应;定位组件600包括固定件610、相机620和光源件630,相机620和光源件630通过固定件610与机台100连接,所述光源件630为所述相机620提供光源;其中,相机620与光源件630配合,采集输送到输送带200的托盘20的特征图像,这样,可以根据采集到的特征图像核对托盘20内芯片的装载固定情况,确认打标位置,防止打标位置偏离。
其中,所述相机620为CCD相机,可以设置控制系统710与激光器500、定位组件600连接,方便智能打标。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所述镭射打标设备10还包括显示组件700和控制系统710,所述显示组件700设置在所述机台100的一侧,所述显示组件700与所述控制系统710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710分别与所述激光器500、所述定位组件600信号连接。当定位组件600对于打标前的托盘20进行图像采集后,通过所述控制系统710即可在显示组件700上显示该托盘20的特征图像,相当于打标地图,控制系统710根据该特征图像,控制激光器500对应对该托盘20上装载的芯片进行镭射打标,同时,显示组件700上同时显示该托盘20上的打标情况,并对应做好标记,通过控制系统710汇总打标数量和漏打数量,后续可以根据汇总情况将未打标或打标偏移的产品挑出,防止出货造成客诉,保证产品打标质量。而采用控制系统710与显示装置、激光器500进行配合,所有国际标准的托盘20的都可以使用该设备无需另外定制固定产品的治具,节省了新治具费用,且因为使用相机620定位,进一步提高了设备打标的精度,可以拦截打错产品和打偏产品的风险。
所述上料组件300和下料组件400均采用气缸控制,且利用顶料机构进行配合,以实现上、下料的自动化,使整个打标生产产线更加顺畅,进而提高整个生产效率。
其中,可以设置两个激光器500,所述激光器500可以包括第一激光器510和第二激光器520,所述第一激光器510和所述第二激光器520并列设置,俯视所述镭射打标设备10,若托盘20较大的情况,可以通过两个激光器500同步工作进行打标,提高打标效率,若是托盘20比较小的情况,则可以通过开启其中一个激光器500即可。而且所述第一激光器510和所述第二激光器520的正倒影与所述托盘20的正倒影重叠,即两个激光器500覆盖所述托盘20,一次的打标工作就能完成对整个托盘20中装载的芯片的打标,打标效率高。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托盘20设置对应数量的激光器500,在此不做限定。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光源件630包括矩形结构的固定架631、第一光源632、第二光源633、第三光源634和第四光源635,所述固定架631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610连接,且与所述输送带20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光源632、所述第二光源633、所述第三光源634和所述第四光源635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架631的四条边靠近所述输送带200的一侧;通过在固定架631的下方分别设置光源,为相机620拍摄时打灯,将托盘20上方的工作环境照亮,这样相机620在拍摄时能够拍得更清楚,系统更精准的判断托盘20内的载料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一光源632、第二光源633、第三光源634和第四光源635均采用由多个LED灯珠组成的灯板,亮度高,在所述第一光源632、第二光源633、第三光源634和第四光源635的出光面则可以设置扩散膜结构,使得出光更均匀。
而为了更好的调光,可以在灯源连接处设置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可设置四个,四个所述旋转件与所述第一光源632、所述第二光源633、所述第三光源634和所述第四光源63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光源632、所述第二光源633、所述第三光源634和所述第四光源635分别通过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固定架631旋转连接,可通过旋转件调节各个光源的角度,达到更好的整体亮度效果。其中,可以通过设置一控制件来智能化控制。
而且所述固定架631中间设有镂空区637,所述相机620与所述镂空区637对应设置,即不会对相对造成遮挡,方便相机620拍摄。其中,所述相机620可以设置在所述固定架631远离所述输送带200的一侧,且凸出于所述镂空区637的上表面,这样相机620拍摄的范围相对较大。当然,将所述相机620固定在镂空区637内也是可以的,只要不对相机620有遮挡。而且,所述相机620也可以设置为两个,同时工作,更高效的完成图像采集工作。
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组件600还包括相机固定座636,所述相机固定座636设置在所述固定加远离所述输送带200的一侧,所述相机固定座636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610固定连接,所述相机620设置在所述相机固定座636的一侧,与所述相机固定座636固定,使相机620固定稳固,其中,可通过卡合的固定方式,即在相机620的一侧设卡合件,而在相机固定座636上设限位件,通过卡合件与限位件配合卡接进行固定,这样方便对相机620进行检查和维修、更换。当然,也可以通过螺钉的固定方式。
而为了更方便调整定位组件600,所述机台100还包括移动组件700,所述移动组件700与所述机台100连接,所述定位组件600与所述移动组件700滑动连接,这样定位组件600安装后,可以根据托盘20的装载情况,通过移动组件700来调整定位组件600与输送带200上的托盘20的对应情况,更精准的对托盘20进行定位。
具体的,所述移动组件700为十字电动平台,包括固定杆710、第一滑动杆720、第二滑动杆730和滑动件740,所述固定杆710竖直设置,且一端与所述机台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72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7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720沿所述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杆730沿所述输送带200的宽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一滑动杆720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滑动杆7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杆720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件740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杆730上,且与所述第二滑动杆730滑动连接;所述定位组件600的固定件610与所述滑动件740固定连接;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杆730,带动所述定位组件600沿所述第一滑动杆720的设置方向滑动;滑动所述滑动件740,带动所述定位组件600沿所述第二滑动杆730的设置方向滑动。
即一方面可以沿输送带200的方向左右横向调节定位组件600的位置,这样可以根据托盘20输送到的位置调节定位组件600移动到对应的位置,精准对托盘20进行特征图像的采集,另一方向也可以沿输送带200的竖直方向前后调节定位组件600的位置,相当于将托盘20分成若干区域,依次定位长、宽方向上的各个区域内的装载的芯片的情况,相机620和光源件630由十字电动平台带动,依次移到各个区域,对整个托盘20的装载的芯片的情况都可以进行图像采集,并同步图像数据上传至控制系统710,而且,利用移动组件700还可根据托盘20的宽度大小调整定位组件600对应的位置,使适用性更强。
另外,由于需要镭射打标的托盘20输送过来后一般位于激光器500对应的打标区,因此在利用定位组件600对输送过来的托盘20进行拍摄定位后,便可将定位组件600移开远离打标区,避免影响上方激光器500的打标工作。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扫尘组件与托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镭射打标设备10还包括扫尘组件900,可在对托盘20进行定位的同时,对托盘20的表面进行扫尘处理,具体的,所述扫尘组件900设置在所述激光器500的下方,与所述机台100固定连接,所述扫尘组件900可以为吸尘器,所述扫尘组件900设有吸尘口910,所述吸尘口910与所述托盘20对应设置,因此可利用吸尘口910对应进行吸尘,其中,所述吸尘口910的长度,大于所述托盘20的长度;所述吸尘口910的高度,大于所述托盘20的厚度,即所述吸尘口910可以覆盖整个托盘20的横向区域,对托盘20表面快速进行吸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镭射打标设备,包括机台、输送带、上料组件、下料组件和激光器,所述输送带、上料组件和所述下料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上料组件通过所述输送带与所述下料组件连接,所述上料组件、输送带和所述下料组件用于配合输送托盘,所述激光器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一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镭射打标设备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一侧,与所述输送带对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件、相机和光源件,所述相机和所述光源件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机台连接,所述光源件为所述相机提供光源;其中
所述相机与所述光源件配合,采集输送到所述输送带的所述托盘在打标前的特征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机台连接,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移动组件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件包括矩形结构的固定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且与所述输送带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所述第三光源和所述第四光源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四条边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侧;
所述固定架中间设有镂空区,所述相机与所述镂空区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镭射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为十字电动平台,包括固定杆、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杆和滑动件,所述固定杆竖直设置,且一端与所述机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杆沿所述输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一滑动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杆上,且与所述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
所述定位组件的固定件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
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杆,带动所述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一滑动杆的设置方向滑动;滑动所述滑动件,带动所述定位组件沿所述第二滑动杆的设置方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镭射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一侧,且凸出于所述镂空区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镭射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件还包括四个旋转件,四个所述旋转件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所述第三光源和所述第四光源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所述第三光源和所述第四光源分别通过所述旋转件与所述固定架旋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镭射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相机固定座,所述相机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加远离所述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相机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相机设置在所述相机固定座的一侧,与所述相机固定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包括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激光器并列设置,俯视所述镭射打标设备,所述第一激光器和所述第二激光器的正倒影与所述托盘的正倒影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镭射打标设备还包括显示组件和控制系统,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台的一侧,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内,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显示组件、所述激光器和所述定位组件信号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打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镭射打标设备还包括扫尘组件,所述扫尘组件设置在所述激光器的下方,与所述机台固定连接,所述扫尘组件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与所述托盘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吸尘口的长度,大于所述托盘的长度;所述吸尘口的高度,大于所述托盘的厚度。
CN202321492286.0U 2023-06-12 2023-06-12 镭射打标设备 Active CN220533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2286.0U CN220533249U (zh) 2023-06-12 2023-06-12 镭射打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2286.0U CN220533249U (zh) 2023-06-12 2023-06-12 镭射打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3249U true CN220533249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9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2286.0U Active CN220533249U (zh) 2023-06-12 2023-06-12 镭射打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3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72381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it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602005001977T2 (de) Messtisch und optisches Messsystem
CN205650478U (zh) 交换机外观检测设备及系统
DE69735943T2 (de) Methode zum anordnen von bauteilen auf einem träger mit kalibrierungs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dafür
CN110394556A (zh) 一种双工位基板全自动激光打标机
CN103676506B (zh) 菲林对位机用ccd视觉对位方法
CN105960158A (zh) 一种双边上料led贴片机
CN209390218U (zh) 一种摄像模组aa设备
CN109353115A (zh) 一种丝网印刷设备
CN115452058A (zh) 微型元件自动检测机构
KR100740232B1 (ko) Pcb패널의 불량 단품 교체장치
CN220533249U (zh) 镭射打标设备
CN204855735U (zh) 电路板自动检测设备
CN212082780U (zh) 一种激光Bar条芯片自动检测装置
CN210924094U (zh) 高速数字切片扫描仪
KR101794181B1 (ko) 렌즈 검사 장치
CN209069842U (zh) 柔性定位的电路板侧边层偏检测机
CN106370656B (zh) 自动化显微取像设备及取像方法
CN216128972U (zh) 旋转取料机构
CN216206027U (zh) 尺寸检测机构及全自动打标机
CN105379447B (zh)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0514123U (zh) 三维aoi检测机
CN211429919U (zh) Smt物料防错装置
CN211086122U (zh) 一种大型多规格光伏玻璃外观检测装置
CN209148562U (zh) 高兼容的电路板侧边层偏检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loor 1, floor 2 and floor 3, No. 7, Xinfa East Road, Xiangshan community, Xinqia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No.5 1st, 2nd and 3rd floors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i Creative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Shishi Creative Electronics Co., Ltd., No. 5, Xinfa East Road, Xinqiao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ICHUANGYI ELECTRON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