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32906U - 一种横梁铸造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横梁铸造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2906U
CN220532906U CN202321652756.5U CN202321652756U CN220532906U CN 220532906 U CN220532906 U CN 220532906U CN 202321652756 U CN202321652756 U CN 202321652756U CN 220532906 U CN220532906 U CN 220532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die
die
groove
mould
mold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27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Jingk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Jingk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Jingk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Jingk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27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2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2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2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横梁铸造模具,所述铸造台的顶部设置有下模具,所述铸造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位于下模具的上方,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上模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设置的上模具、下料斗、下料管之间相互配合连接,能够物料进行密封输入到分流腔内部,再通过多个溢流孔进行溢流进入到成型槽内部,能够防止物料注入时飞溅,防止对人员造成伤害,具有安全性,然后通过设置的冷却水输出管、冷却水输入管、冷却槽、金属导热板能够加快对铸造横梁进行冷却,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横梁铸造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横梁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
现有铸造模具不便于物料注入,物料注入的过程中会出现物料飞溅,从而导致飞溅物料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横梁铸造模具,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横梁铸造模具,包括铸造台,所述铸造台的顶部设置有下模具,所述铸造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两个固定架位于下模具的上方,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上模具,且上模具位于下模具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远离上模具的一端活动贯穿连接有下料斗。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的内部开设有分流腔,所述上模具两侧对应分流腔的位置开设有溢流孔,且溢流孔为等距排列的两排,所述溢流孔的出口向下倾斜30-60°。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且下料管通过进料口与分流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成型槽与冷却槽,所述上模具通过成型槽与下模具嵌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可调支撑限位柱,当所述上模具嵌入成型槽内部时,所述可调支撑限位柱支撑在上模具底部,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之间设有成型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槽内壁对应成型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导热板,且金属导热板为等距分布的多个,所述下模具一侧对应冷却槽的位置贯穿连接有冷却水输出管,所述下模具另一侧对应冷却槽的位置贯穿连接有冷却水输入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设置的上模具、下料斗、下料管之间相互配合连接,能够物料进行密封输入到分流腔内部,再通过多个溢流孔进行溢流进入到成型槽内部,能够防止物料注入时飞溅,防止对人员造成伤害,具有安全性,然后通过设置的冷却水输出管、冷却水输入管、冷却槽、金属导热板能够加快对铸造横梁进行冷却,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横梁铸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模具的立体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铸造台;101、固定架;
2、下模具;201、冷却水输出管;202、冷却水输入管;203、成型槽;204、冷却槽;205、金属导热板;206、螺纹孔;
3、上模具;301、分流腔;302、溢流孔;303、进料口;
4、气压缸;
5、下料斗;
6、下料管;
7、可调支撑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横梁铸造模具,包括铸造台1,铸造台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具2,铸造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101,两个固定架101位于下模具2的上方,固定架1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压缸4,气压缸4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上模具3,且上模具3位于下模具2的正上方,上模具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料管6,下料管6远离上模具3的一端活动贯穿连接有下料斗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装置时,首先将注料管道与下料斗5进行对接,然后打开两个气压缸4,气压缸4推动上模具3进行下降,使上模具3下降嵌入到成型槽203内部,此时,设置的可调支撑限位柱7能够对上模具3进行支撑限位,上模具3下降过程中,下料管6与下料斗5之间活动延伸,然后对下料斗5内部进行注入物料,注入的物料通过下料斗5和下料管6进入到分流腔301内部,分流腔301通过设置的多个溢流孔302使物料溢流进入到成型槽203内部,从而能够使物料缓慢注入,防止物料飞溅造成人员伤害,注料结束后,将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输入管202注入到冷却槽204内部,从而能够对成型槽203内部的物料进行降温冷却,冷却后的水通过冷却水输出管201进行输出,结构合理,便于横梁铸造,能够防止物料注入使飞溅,提高铸造的安全性。
具体的,上模具3的内部开设有分流腔301,上模具3两侧对应分流腔301的位置开设有溢流孔302,且溢流孔302为等距排列的两排,溢流孔302的出口向下倾斜30-60°
上模具3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03,且下料管6通过进料口303与分流腔301相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进料口303能够使物料输入到分流腔301内部,分流腔301在通过设置的多个溢流孔302使物料溢流输出,从而能够使物料缓慢注入,防止铸造物料注入时飞溅造成伤害。
具体的,下模具2的顶部开设有成型槽203与冷却槽204,上模具3通过成型槽203与下模具2嵌入连接。
下模具2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螺纹孔206,螺纹孔20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可调支撑限位柱7,当上模具3嵌入成型槽203内部时,可调支撑限位柱7支撑在上模具3底部,下模具2与上模具3之间设有成型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四个可调支撑限位柱7能够对上模具3进行支撑限位,从而能够使下模具2与上模具3进行嵌入对接时留有成型间隙,便于铸造物料注入成型,同时,设置的可调支撑限位柱7能够在螺纹孔206内部上下调节,从而调节上模具3与下模具2之间的间隙,以便于调整铸造横梁底部厚度。
具体的,冷却槽204内壁对应成型槽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导热板205,且金属导热板205为等距分布的多个,下模具2一侧对应冷却槽204的位置贯穿连接有冷却水输出管201,下模具2另一侧对应冷却槽204的位置贯穿连接有冷却水输入管20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冷却水输入管202能够对冷却槽204的内部输入冷却水,冷却水吸热冷却后再通过设置的冷却水输出管201排出,其中,冷却槽204内壁固定的多个金属导热板205能够使成型槽203内部的热量快速导出进行散热,从而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横梁铸造模具,包括铸造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台(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具(2),所述铸造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101),两个固定架(101)位于下模具(2)的上方,所述固定架(1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压缸(4),所述气压缸(4)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上模具(3),且上模具(3)位于下模具(2)的正上方,所述上模具(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料管(6),所述下料管(6)远离上模具(3)的一端活动贯穿连接有下料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梁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3)的内部开设有分流腔(301),所述上模具(3)两侧对应分流腔(301)的位置开设有溢流孔(302),且溢流孔(302)为等距排列的两排,所述溢流孔(302)的出口向下倾斜30-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梁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3)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03),且下料管(6)通过进料口(303)与分流腔(301)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梁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顶部开设有成型槽(203)与冷却槽(204),所述上模具(3)通过成型槽(203)与下模具(2)嵌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横梁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顶部开设有四个螺纹孔(206),所述螺纹孔(20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可调支撑限位柱(7),当所述上模具(3)嵌入成型槽(203)内部时,所述可调支撑限位柱(7)支撑在上模具(3)底部,所述下模具(2)与上模具(3)之间设有成型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横梁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204)内壁对应成型槽(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导热板(205),且金属导热板(205)为等距分布的多个,所述下模具(2)一侧对应冷却槽(204)的位置贯穿连接有冷却水输出管(201),所述下模具(2)另一侧对应冷却槽(204)的位置贯穿连接有冷却水输入管(202)。
CN202321652756.5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横梁铸造模具 Active CN220532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2756.5U CN220532906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横梁铸造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2756.5U CN220532906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横梁铸造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2906U true CN220532906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3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2756.5U Active CN220532906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横梁铸造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2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111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装置
CN112139455A (zh) 一种防止工件铸造产生气孔的铸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38453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精密铸造件的浇注模具
CN108838350B (zh) 一种圆钢铸造钢模支架装置及其应用
CN220532906U (zh) 一种横梁铸造模具
CN208772416U (zh) 一种led灯壳体的铝合金压铸模具
CN212917523U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板式模具
CN211662520U (zh) 一种义齿加工用注塑机
CN218985501U (zh) 一种全自动内嵌螺母一次注塑成型装置
CN110899659A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压铸装置
CN212121629U (zh) 一种带冷却结构的变速箱铸造模具
CN213671763U (zh) 一种多滑块进浇成型的铝合金压铸模具
CN114367636A (zh) 一种金属制品生产用成型设备及其成型工艺
CN212094224U (zh) 一种利用砂芯铸造的装置
CN209753932U (zh) 一种导叶轮用新型树脂浇注模具
CN210702450U (zh) 一种自动开闭压铸模具
CN215392411U (zh) 一种注塑模具分模装置
CN216966204U (zh) 一种铸造轧辊底箱脱模设备
CN216828534U (zh) 一种汽车钳体铸造用砂芯模具
CN213288579U (zh) 一种可组合的铸造模
CN220311681U (zh) 一种铸铝模具
CN214161353U (zh) 一种便于自动取件采用侧浇道进料浇注压铸件模具
CN207508237U (zh) 双开模高压铸造机
CN219093562U (zh) 再生铜免挤压成型装置
CN214214618U (zh) 一种单浇口多流道式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