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28443U - 一种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28443U
CN220528443U CN202321892536.XU CN202321892536U CN220528443U CN 220528443 U CN220528443 U CN 220528443U CN 202321892536 U CN202321892536 U CN 202321892536U CN 220528443 U CN220528443 U CN 220528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air
fin
cavity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25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otong Hechuang Digital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otong Hechuang Digital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otong Hechuang Digital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otong Hechuang Digital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25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28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28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28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产品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外壳组件、防护组件、造风组件和鳍片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鳍片组件连接于所述防护组件的外侧壁,所述造风组件置于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外壳组件之间,所述外壳组件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造风组件产生的气流沿所述进气孔经过所述鳍片组件至所述出气孔。通过这样设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流与防护组件表面的接触面积有限,进而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产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较为复杂的电力电子产品的主控模块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电子元器件,例如用于控制充电桩的充电柜。
相关技术中,一般情况下,一个充电站包括充电柜和多个充电桩,充电桩的输出功率通过充电柜内的主控模块来调配,主控模块包括大量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充电柜可能置于露天环境下,导致充电柜可能沾染灰尘或水等异物,因此充电柜包括防护组件,主控模块置于防护组件内,防护组件多为密闭结构且满足一定的防水等级和防尘等级。
防护组件可以是由腔体和盖板围合形成的结构,防护组件满足IP65的防水和防尘等级;由于防护组件整体密闭,且主控模块可能具有较大的功率,因此防护组件内可能产生大量的热量,大多情况下,防护组件表面设有散热器。
然而由于防护结构表面积较大,且散热器只能覆盖防护组件表面的部分区域,导致散热器与防护组件外表面的接触面积有限,进而导致防护组件的整体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散热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流与防护组件外表面的接触面积有限,进而导致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包括:外壳组件、防护组件、造风组件和鳍片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鳍片组件连接于所述防护组件的外侧壁,所述造风组件置于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外壳组件之间,所述外壳组件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造风组件产生的气流沿所述进气孔经过所述鳍片组件至所述出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结构还包括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连接于所述防护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将所述外壳组件与所述防护组件之间的空间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进气孔包括多组,至少一组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鳍片组件与所述造风组件均置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鳍片组件远离所述防护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侧壁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造风组件置于所述鳍片组件与所述出气孔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鳍片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鳍片组件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鳍片件,沿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上,所述鳍片件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鳍片件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鳍片组件到所述造风组件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包括第一组气孔、第二组气孔和第三组气孔,所述第一组气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组气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三组气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第一组气孔沿所述外壳组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组气孔与所述第三组气孔沿所述外壳组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出气孔和所述第一组气孔正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组气孔和所述第三组气孔正对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侧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所述分隔组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件,所述第二分隔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防护件,所述第一分隔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分隔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空气沿进气孔流入外壳组件并沿出气孔流出外壳组件;由于外壳组件的内壁与防护组件的外壳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进而气流能够集中于外壳组件的内壁与防护组件之间,气流能够更均匀地与防护组件表面的各处接触,气流在与防护组件表面接触时能够带走防护组件表面的热量。
另外,在鳍片组件的作用下,防护组件与鳍片组件连接的区域的热量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流入鳍片组件,气流经过鳍片组件时,气流能够与鳍片组件的表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最终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结构能够增加气流与防护组件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防护组件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散热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散热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散热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
100、散热结构;10、外壳组件;102、进气孔;1022、第一组气孔;1024、第二组气孔;1026、第三组气孔;104、出气孔;106、第一腔;108、第二腔;20、防护组件;22、第一端面;24、第二端面;26、第一防护件;28、第二防护件;30、造风组件;40、鳍片组件;42、鳍片件;50、分隔组件;52、第一分隔件;54、第二分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顶部”以及“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全部说明书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结构100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散热结构100,包括外壳组件10、防护组件20、造风组件30和鳍片组件40;防护组件20置于外壳组件10内,鳍片组件40连接于防护组件20的外侧壁,造风组件30置于防护组件20与外壳组件10之间,外壳组件10上开设有进气孔102和出气孔104,造风组件30产生的气流沿进气孔102经过鳍片组件40至出气孔104。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0呈中空的长方体结构,防护组件20包括相互可拆卸的第一防护件26和第二防护件28,第一防护件26与第二防护件28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外壳组件10与防护组件20也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防护组件20整体呈中空的长方体结构,造风组件30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风扇,造风组件30连接于外壳组件10的内壁;鳍片组件40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鳍片件42,鳍片件42呈片状,相邻的两个鳍片件42之间具有间隙,进气孔102设有三组,出气孔104设有一组,进气孔102和出气孔104均呈圆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0可以呈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柱状体;防护组件20也可以呈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柱状体。第一分隔件52与第二分隔件54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或插接;外壳组件10与防护组件20也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或插接。造风组件30也可以为其他装置,例如抽气机;造风组件30还可以连接于防护组件20的表面。鳍片件42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波浪形,通气孔和进气孔10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
通过上述结构,造风组件30工作时,空气沿进气孔102流入外壳组件10并沿出气孔104流出外壳组件10;由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与防护组件20的外壳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进而气流能够集中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与防护组件20之间,气流能够更均匀地与防护组件20表面的各处接触,气流在与防护组件20表面接触时能够带走防护组件20表面的热量,最终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结构100能够增加气流与防护组件20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防护组件20的散热效果。
另外,在鳍片组件40的作用下,防护组件20与鳍片组件40连接的区域的热量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流入鳍片组件40,气流经过鳍片组件40时,气流能够与鳍片组件40的表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最终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结构100能够进一步增加气流与防护组件20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护组件20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00还包括分隔组件50,分隔组件50连接于防护组件20,分隔组件50将外壳组件10与防护组件20之间的空间分为第一腔106和第二腔108,第一腔106与第二腔108连通,出气孔104与所述第一腔106连通,进气孔102包括多组,至少一组进气孔102与第二腔108连通,鳍片组件40与造风组件30均置于第一腔106内。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分隔组件50呈片状结构,分隔组件50连接于防护组件20的四个侧壁,分隔组件50远离防护组件20侧壁的一边与外壳组件10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进而第一腔106与第二腔108通过连通防护组件20与外壳组件10之间的间隙连通。外壳组件10的内侧壁还凸出设有连接件,分隔组件50与连接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鳍片组件40连接于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于防护组件20的外侧壁;造风组件30连接于安装架,安装架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于防护组件20的外侧壁。
在其他实施例中,分隔组件50还可以呈其他形状,例如波浪形;分隔组件50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例如插接或者卡接。造风组件30还可以连接于外壳组件10的内壁;另外,造风组件30还可以置于第二腔108内。
通过上述结构,造风组件30工作时,气流沿进气孔102流入第二腔108,随后沿第二腔108流入第一腔106,最后沿出气孔104流出第一腔106。在分隔组件50的作用下,第一腔106与第二腔108连接处的截面积减小,气流沿第二腔108流入第一腔106的过程中能够被进一步加速,同时气流能够更加均匀地填充分隔组件50与外壳组件10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最终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结构100能够进一步增加气流与防护组件20表面的接触面积,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气流于第一腔106内时的流速,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护组件20的散热效果。
另外,当鳍片组件40与造风组件30均置于第一腔106内时,造风组件30产生的气流能够更加充分地与鳍片组件40接触,进而鳍片组件40的热量能够更高效地被气流带走。
请复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鳍片组件40远离防护组件20的一端与外壳组件10的内侧壁相抵。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组件20包括第一端面22,鳍片组件40连接于第一端面22,鳍片组件40的高度适配于第一端面22与外壳组件10内壁之间的间距,进而鳍片组件40远离防护组件20的一端与外壳组件10的内侧壁相抵。
在其他实施例中,鳍片组件40远离防护组件20的一端还可以与外壳组件10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通过上述结构,防护组件20与外壳组件10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防护组件20置于外壳组件10内,鳍片组件40远离防护组件20的一端能够与外壳组件10的内壁相抵,进而外壳组件10的内壁能够通过鳍片组件40对防护组件20起到支撑作用,最终使得防护组件20与外壳组件10之间的安装更加便捷。
另外,鳍片组件40一端连接于防护组件20,另一端与外壳组件10内壁相抵,气流经过鳍片组件40的过程中能够更大程度地与鳍片组件40接触,进而气流能够更从鳍片组件40中带走更多的热量,最终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00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造风组件30置于鳍片组件40与出气孔104之间。
具体的,造风组件30也连接于第一端面22,出气孔104正对第一端面22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且出气孔104、造风组件30和鳍片组件40同轴且依次排布,进而造风组件30置于鳍片组件40与出气孔104之间。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出气孔104、造风组件30和鳍片组件40同轴且依次排布,因此气流沿鳍片组件40流动至出气孔104的过程中能够沿直线流动,进而气流流经鳍片组件40时能够具有更大的流速,单位时间内气流能够从鳍片组件40内带走更多的热量,最终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00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组件20包括第一端面22和第二端面24,第一端面22和第二端面24相对设置,鳍片组件40连接于第一端面22,第一端面22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端面24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防护组件20呈中空的长方体结构,防护组件20其中一个长宽围成的面为第一端面22,防护组件20另一个长宽围成的面为第二端面24,进而第一端面22和第二端面24相对设置;第一端面22置于第一腔106内,第二端面24置于第二腔108内。
通过上述结构,第二端面24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气流在第二腔108内流动时能够具有更快的流速,因此气流能够更大程度上带走第二端面24上的热量,进而使得防护组件20表面的散热更加均匀。
请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鳍片组件40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鳍片件42,沿远离第一端面22的方向上,鳍片件42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沿造风组件30至鳍片组件40的方向上,鳍片件42的截面呈等腰梯形,鳍片件42的截面对应的底边连接于第一端面22;进而远离第一端面22的方向上,鳍片件42的截面积逐渐减小。在其他实施例中,沿造风组件30至鳍片组件40的方向上,鳍片组件40的截面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半椭圆形或者三角形。
通过上述结构,远离第一端面22的方向上,相邻两个鳍片件42的间隙逐渐减小,气流流经鳍片组件40的过程中,靠近第一端面22的气流的流速更快,远离第一端面22的气流的流速更慢,进而直接与第一端面22接触的气流能够具有尽可能快的流速,最终第一端面22的散热效率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鳍片件42的排布方向垂直于鳍片组件40到造风组件30的方向。
具体的,两个相邻的鳍片件42的间隙正对造风组件30。
通过上述结构,气流经过鳍片组件40时,气流能够沿直线流动,进而气流能够具有更快的流速,最终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结构100具有更大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孔102包括第一组气孔1022、第二组气孔1024和第三组气孔1026,第一组气孔1022与第一腔106连通,第二组气孔1024与第二腔108连通,第三组气孔1026与第二腔108连通,出气孔104与第一组气孔1022沿外壳组件1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二组气孔1024与第三组气孔1026沿外壳组件1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出气孔104和第一组气孔1022正对第一端面22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二组气孔1024和第三组气孔1026正对第二端面24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孔104设有多个,全部进气孔102排布呈长方形,进气口排成的长方形宽度适配于第一端面22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一组气孔1022包括多个进气孔102,第一组气孔1022整体呈长方形,且第一组气孔1022的形状与进气口排成的形状相同。第二组件气孔包括多个进气孔102,第二组气孔1024整体呈长方形,第二组气孔1024整体的宽度适配于第二端面24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三组气孔1026的整体形状与第二组气孔1024的整体形状相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孔102还可以只包括一组,且出气孔104还可以排布呈其他形状,例如圆形;进气孔102也可以排布呈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或三角形。
通过上述结构,进气孔102包括多组,且进气孔102正对防护组件20与外壳组件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气流能够沿多处流入外壳组件10,且气流在外壳组件10与防护组件20之间流动的过程中,气流能够更加均匀地与防护组件20表面各处接触,最终使得本实施例中的散热结构100具有更加均匀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组件50可拆卸连接于外壳组件10的内侧壁。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0内壁上凸出设有连接件,分隔组件50与连接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分隔组件50与连接件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可拆卸连接,例如插接或卡接。
通过上述结构,分隔组件50与连接件之间可拆卸,进而防护组件20与外壳组件10之间可拆卸,且防护组件20的内壁能够不与防护组件20的表面接触,进而气流能够更大程度地与防护组件20的表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组件20包括第一防护件26和第二防护件28,分隔组件50包括第一分隔件52和第二分隔件54,第一分隔件52连接于第一防护件26,第二分隔件54连接于第二防护件28,第一分隔件52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分隔件54。
具体的,第一防护件26呈中空的矩形中空结构,且第一防护件26的一个长宽对应的面为开口,第一分隔件52呈环形结构,第一分隔件52的外环呈适配于第一防护件26开口形状的矩形,第一分隔件52的外环也呈矩形,第一分隔件52的内环连接于第一防护件26开口对应的边,进而第一分隔件52环绕第一防护件26;第二防护件28与第一防护件26相同,第二分隔件54与第一分隔件52相同。第一防护件26与第二防护件28连接时,第一分隔件52的端面与第二分隔件54的端面贴合,第一分隔件52与第二分隔件5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进而第一防护件26与第二防护件28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通过第一分隔件52与第二分隔件54之间的可拆卸,来实现第一防护件26与第二防护件28之间的可拆卸;同时通过分隔组件50与连接件之间的可拆卸,来实现防护组件20与外壳组件10之间的可拆卸;最终本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0、第一防护件26和第二防护件28之间的更加便于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00用于控制充电桩的充电柜;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00还可以用于其他大功率的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例如通信基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阅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防护组件、造风组件和鳍片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置于所述外壳组件内,所述鳍片组件连接于所述防护组件的外侧壁,所述造风组件置于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外壳组件之间,所述外壳组件上开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造风组件产生的气流沿所述进气孔经过所述鳍片组件至所述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连接于所述防护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将所述外壳组件与所述防护组件之间的空间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进气孔包括多组,至少一组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鳍片组件与所述造风组件均置于所述第一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组件远离所述防护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侧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造风组件置于所述鳍片组件与所述出气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鳍片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组件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鳍片件,沿远离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上,所述鳍片件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片件的排布方向垂直于所述鳍片组件到所述造风组件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包括第一组气孔、第二组气孔和第三组气孔,所述第一组气孔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二组气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三组气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出气孔与所述第一组气孔沿所述外壳组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组气孔与所述第三组气孔沿所述外壳组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出气孔和所述第一组气孔正对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组气孔和所述第三组气孔正对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壳组件的内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所述分隔组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件,所述第二分隔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防护件,所述第一分隔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分隔件。
CN202321892536.X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散热结构 Active CN220528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2536.XU CN220528443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2536.XU CN220528443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28443U true CN220528443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2536.XU Active CN220528443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284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03060B1 (en) Neck-hanging fan
CN211480950U (zh) 无线充电设备
CN210669578U (zh) 充电器及无人设备
CN220528443U (zh) 一种散热结构
CN215188051U (zh) 散热模组、电子设备及储能设备
CN211765022U (zh) 一种充电桩
CN211908641U (zh) 一种变频器
CN211429851U (zh) 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CN210406038U (zh) 电动螺丝刀控制盒
CN211090372U (zh) 地面站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CN220086177U (zh) 一种电池壳体及充电外壳
CN218072258U (zh)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15872455U (zh) 一种用于电力作业现场监管的智能终端
CN219740793U (zh) 一种防水通风组件和信号屏蔽装置
CN220493470U (zh) 一种电源机箱
CN214465034U (zh) 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
CN219042188U (zh) 壳体结构和通讯设备
CN210928276U (zh) 一种电动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器
CN215188014U (zh) 一种隔离式散热结构
CN216278661U (zh) 一种模块化变流器散热风机外壳
CN218495186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1792570U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机架及使用该机架的电子设备
CN213545199U (zh) 一种运算装置和无人车
CN211531519U (zh) 一种散热型前置通信设备
CN220504876U (zh) 一种塔筒门及塔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