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5034U - 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5034U
CN214465034U CN202120569583.5U CN202120569583U CN214465034U CN 214465034 U CN214465034 U CN 214465034U CN 202120569583 U CN202120569583 U CN 202120569583U CN 214465034 U CN214465034 U CN 214465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middle shell
dissipation hole
top cov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95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huangy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huangy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huangy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huangy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95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5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5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5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其包括顶盖、中壳、底壳和风扇,通过在中壳上分别布设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以提高装置内部的气流导通性能,进而提高散热性能,在中壳与顶盖的装配连接处,分别设置连接槽和限位台,由限位台将顶盖的端部进行承托,进而使得顶盖的端面和中壳的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设置的限位台的端部和连接槽的端部之间相间隔,由此可使得气流经由装配间隙进入至安装腔内并与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相通,由此通过改善内部中隔板散热结构和风道形式以提高对马达的散热能力,提高热量排放效率,以此保证气泵的工作性能和部件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
背景技术
气泵在目前工业生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由气泵内部的马达驱动风扇转动以实现对气体和压力的调节。但马达在驱动风扇运转过程中,马达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会堆积于气泵壳体内部,若不及时对此热量进行散热排放,将直接影响气泵的工作性能和部件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以通过改善内部中隔板散热结构和风道形式以提高对马达的散热能力,提高热量排放效率,以此保证气泵的工作性能和部件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包括顶盖、中壳、底壳和风扇,其中;
所述中壳和所述底壳扣合相连,由所述中壳和所述底壳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风扇的风道腔,所述风道腔与输出管相连通;
所述中壳与所述顶盖相连,由所述中壳和所述顶盖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用于装配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经设置在所述中壳上的连轴孔与所述风扇相连,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扇在所述风道腔内转动;
所述中壳上设置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位于所述中壳的中部且朝向于所述顶盖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固定台上设置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围设于所述连轴孔,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中壳固定;
所述中壳上设置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围设于所述固定台的外围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散热孔之间;
所述中壳上设置连接槽和限位台,所述连接槽环绕于所述中壳的外围设置,所述顶盖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且承托于所述限位台上,所述限位台与所述连接槽的端部相间隔并形成通风流道,所述通风流道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孔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孔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分别与所述风道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台包括承托板和挡板,所述承托板用于承托所述顶盖的端部,所述挡板与所述承托板相垂直。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通过在中壳上分别布设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以提高装置内部的气流导通性能,进而提高散热性能,在中壳与顶盖的装配连接处,分别设置连接槽和限位台,由限位台将顶盖的端部进行承托,进而使得顶盖的端面和中壳的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设置的限位台的端部和连接槽的端部之间相间隔,由此可使得气流经由装配间隙进入至安装腔内并与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相通,由此通过改善内部中隔板散热结构和风道形式以提高对马达的散热能力,提高热量排放效率,以此保证气泵的工作性能和部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包括顶盖10、中壳20、底壳30和风扇40。
中壳20和底壳30扣合相连,由中壳20和底壳30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纳风扇40的风道腔,风道腔与输出管41相连通。
中壳20与顶盖10相连,由中壳20和顶盖10围设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内用于装配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的输出端经设置在中壳20上的连轴孔与风扇40相连,由电机驱动风扇40在风道腔内转动。
中壳20上设置固定台23,固定台23位于中壳20的中部且朝向于顶盖10的方向凸出设置,固定台23上设置连接孔26,多个连接孔26围设于连轴孔,电机通过连接孔与中壳20固定。
中壳20上设置第一散热孔21和第二散热孔22,第一散热孔21和第二散热孔22围设于固定台23的外围设置,第一散热孔21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第二散热孔22之间。
具体地,第二散热孔22的孔径尺寸大于第一散热孔21的孔径尺寸。第一散热孔21和第二散热孔22分别与风道腔相连通,由第一散热孔21和第二散热孔22分别实现散热作用。由此,通过在中壳20上分别布设第一散热孔21和第二散热孔22以提高装置内部的气流导通性能,进而提高散热性能。
中壳20上设置连接槽24和限位台25,连接槽24环绕于中壳20的外围设置,顶盖10的端部连接于连接槽24内且承托于限位台25上,限位台25与连接槽24的端部相间隔并形成通风流道,通风流道与第一散热孔21和第二散热孔22相通。
限位台25包括承托板251和挡板252,承托板251用于承托顶盖10的端部,挡板252与承托板251相垂直。所设置的限位台25的端部和连接槽24的端部之间相间隔,由此可使得气流经由装配间隙进入至安装腔内并与第一散热孔21和第二散热孔22相通,由此通过改善内部中隔板散热结构和风道形式以提高对马达的散热能力,提高热量排放效率,以此保证气泵的工作性能和部件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中壳、底壳和风扇,其中;
所述中壳和所述底壳扣合相连,由所述中壳和所述底壳共同围设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风扇的风道腔,所述风道腔与输出管相连通;
所述中壳与所述顶盖相连,由所述中壳和所述顶盖围设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用于装配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经设置在所述中壳上的连轴孔与所述风扇相连,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扇在所述风道腔内转动;
所述中壳上设置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位于所述中壳的中部且朝向于所述顶盖的方向凸出设置,所述固定台上设置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围设于所述连轴孔,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中壳固定;
所述中壳上设置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围设于所述固定台的外围设置,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散热孔之间;
所述中壳上设置连接槽和限位台,所述连接槽环绕于所述中壳的外围设置,所述顶盖的端部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且承托于所述限位台上,所述限位台与所述连接槽的端部相间隔并形成通风流道,所述通风流道与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孔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孔径尺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和所述第二散热孔分别与所述风道腔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台包括承托板和挡板,所述承托板用于承托所述顶盖的端部,所述挡板与所述承托板相垂直。
CN202120569583.5U 2021-03-20 2021-03-20 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 Active CN214465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9583.5U CN214465034U (zh) 2021-03-20 2021-03-20 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9583.5U CN214465034U (zh) 2021-03-20 2021-03-20 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5034U true CN214465034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6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9583.5U Active CN214465034U (zh) 2021-03-20 2021-03-20 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5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65034U (zh) 一种新型散热气泵外壳装置
CN212786443U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的独立风道结构
CN212544070U (zh) 一种基于5g通讯的嵌入式智能终端
CN212183325U (zh) 电机风扇
CN209768054U (zh) 一种ip音响功率放大器
CN21406725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示波器
CN218472595U (zh) 一种电源机箱及应用其的电源
CN218072258U (zh) 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20935475U (zh) 一种机载光电吊舱基座组件散热结构
CN221033187U (zh) 一种电子风扇散热结构
CN219162648U (zh) 一种新型机箱散热结构
CN218109636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焊机机壳
CN220528443U (zh) 一种散热结构
CN220493470U (zh) 一种电源机箱
CN216390913U (zh) 一种新型超宽带变频通道
CN214543924U (zh) 一种耐腐蚀的伺服电机防护罩
CN216079725U (zh) 一种用于led光源阵列的散热装置
CN218124540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变频器
CN214852475U (zh) 一种并条机伺服驱动器穿墙式散热结构
CN212412866U (zh) 散热机座和电机
CN219612427U (zh) 一种变频器的散热结构
CN219227443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电力逆变器
CN216700621U (zh) 用于太阳能储能逆变控制一体机的散热机构
CN212959287U (zh) 一种新型散热风扇
CN214896600U (zh) 一种物联数据库运维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