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18464U -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18464U
CN220518464U CN202322000751.0U CN202322000751U CN220518464U CN 220518464 U CN220518464 U CN 220518464U CN 202322000751 U CN202322000751 U CN 202322000751U CN 220518464 U CN220518464 U CN 220518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support arm
mounting seat
main body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07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晨炜
张平
吴如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FMOTO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07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18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18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18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包括固定件、支臂组合和安装座,固定件用于连接用户的便携式设备,支臂组合的一端与固定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支臂组合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至安装座;安装座用于连接把式车辆的方向把压盖,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第一固定端与支臂组合连接,第二固定端与把式车辆的方向把压盖固定连接;安装座和支臂组合包括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安装座和支臂组合处于连接状态时,安装座能够限制支臂组合转动,当安装座和支臂组合处于分离状态时,支臂组合能够围绕紧固件转动。上述设置中,适配器能够避免使用或安装中与车辆相关部件干涉,提升了适配器安装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Description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背景技术
把式车辆相较于乘用车的区别在于,把式车辆一般未携带有能够显示导航功能的车机。常见的办法是用户在把式车辆的前端放置可进行导航、语音和音乐的便携式设备,如手机或平板电脑。为此,最为便捷的方法是在把式车辆的前部设置支架,便携式设备能够设置在支架上。
现有的支架虽然能够连接至把式车辆,但是装配的过程复杂且装配过程中容易与相关部件容易产生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该适配器能够避免使用或安装中与车辆相关部件的干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包括固定件、支臂组合和安装座,固定件用于连接用户的便携式设备,支臂组合的一端与固定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支臂组合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至安装座;安装座用于连接把式车辆的方向把压盖,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第一固定端与支臂组合连接,第二固定端与把式车辆的方向把压盖固定连接;安装座和支臂组合包括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安装座和支臂组合处于连接状态时,安装座能够限制支臂组合转动,当安装座和支臂组合处于分离状态时,支臂组合能够围绕紧固件转动。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方向把压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沿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观察,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叠,固定螺栓至少部分穿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支臂组合包括第一连接件、主体和限位转轴,限位转轴穿设于主体,主体和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主体和第一连接件处于连接状态,第一连接件能够限制主体转动,当主体和第一连接件处于分离状态,主体能够围绕限位转轴的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结构,第一固定端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上分别设置有为相互啮合的齿轮或和齿槽。
进一步地,主体包括第一端,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四限位结构,当主体和第一连接件处于连接状态,第四限位结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限位结构内,第三限位结构和第四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
进一步地,支臂组合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置在主体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第二连接件与主体包括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第二连接件与主体处于连接状态,主体限制第二连接件转动,当第二连接件与主体处于分离状态,第二连接件能够围绕自身的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与固定件之间设置为卡接。
进一步地,固定件粘连至便携式设备,或固定件设置为能够套设于便携式设备的壳体。
进一步地,主体还包括第二端和缓冲部,缓冲部设置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至少部分设置在缓冲部内。
进一步地,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为第一类材料,缓冲部设置为第二类材料,第一类材料的弹性力大于第二类材料的弹性力;其中,第一类材料设置为塑料或硬质橡胶,第二类材料设置为软质橡胶。
所述适配器能够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避免与车辆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提升了适配器安装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此外,在能够实现便携式设备角度调节的同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提升便携式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适配器与把式车辆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适配器与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主体和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主体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主体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便携式设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适配器100,该适配器100能够与把式车辆200固定连接,用户的便携式设备300(如图6所示)能够通过该适配器100连接至把式车辆200。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适配器100包括固定件11、支臂组合12和安装座13。固定件11设置在支臂组合12的一端,且与支臂组合1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固定件11与便携式设备300设置为固定连接,进而便携式设备300能够通过固定件11连接至适配器100。安装座13设置在支臂组合12的另一端,安装座13能够通过紧固件131可拆卸连接至支臂组合12,安装座13用于连接把式车辆200。安装座13和支臂组合12包括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安装座和支臂组合处于连接状态时,安装座能够限制支臂组合转动,当安装座和支臂组合处于分离状态时,支臂组合能够围绕紧固件转动。通过调节支臂组合12与安装座13之间的安装角度,能够改变便携式设备300的使用角度,从而满足了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的,固定件11能够粘贴至便携式设备300的背面,或者固定件11能够设置为可套设在便携式设备300上的壳体。就具体的形状和结构而言,固定件11可以存在多种变化,但是固定件11的变化并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安装座13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端。将靠近支臂组合12的一端定义为第一固定端132,第一固定端132通过紧固件131与支臂组合12可拆卸连接。把式车辆200包括方向把压盖21,方向把压盖21通常设置在把式车辆200的前端,且靠近车把手的位置。将安装座13远离支臂组合12的一端定义为第二固定端133,第二固定端133与方向把压盖21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设置,支臂组合12能够通过安装座13连接至把式车辆200,进而使得便携式设备300能够连接至把式车辆200。
更进一步地,第二固定端133与方向把压盖21共点设置。具体的,第二固定端上133设置有第一通孔1331,方向把压盖2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11和固定螺栓212。在安装座13与把式车辆200的连接过程中,固定螺栓穿212设于第一通孔1331和第二通孔211,进而将安装座13与方向把压盖21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适配器100能够通过方向把压盖21上的第二通孔211安装至把式车辆200,降低了适配器100的装配难度。此外,安装座13能够在安装过程中避让把式车辆200上的其他部件,如前风挡、把手和仪表等,通过改变安装座13的延伸方向能够提升适配器100装配的灵活性。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支臂组合12包括第一连接件121、主体122和限位转轴123。限位转轴123穿设于主体122,以使主体122能够围绕限位转轴123的轴线转动。第一连接件121设置在主体122靠近安装座13的一端,当第一连接件121与主体122连接时,紧固件131穿过限位转轴123和第一连接件121,进而主体122能够通过第一连接件121连接至安装座13。第一连接件121和主体122包括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第一连接件121与主体122处于连接状态,第一连接件121能够限制主体122转动,当第一连接件121与主体122处于分离状态,主体122能够围绕限位转轴123的轴线转动。
通过上述设置,用户能够调整便携式设备300的使用角度,进而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保证了便携式设备300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具体的,第一连接件121包括第一限位结构1211,第一限位结构1211设置在靠近安装座13的一端。第一固定端132包括第二限位结构1321,第二限位结构1321设置在靠近第一连接件121的一端。其中第一限位结构1211能够设置为凹陷的齿槽,第二限位结构1321能够设置为与第一限位结构1211相配合的突出的齿轮。当第一连接件121通过紧固件131与安装座13连接时,第一限位结构1211与第二限位结构1321啮合,进而防止支臂组合12相对于安装座13转动。可选地,第一限位结构1211设置为突出的齿轮,第二限位结构1321设置为与第一限位结构1211相配合的凹陷的齿槽。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限制第一连接件121与安装座13之间的转动,进而限制支臂组合12与安装座13之间的转动,提高了支臂组合12与安装座1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连接件121与安装座13分离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第一连接件121与安装座13之间的啮合位置,从而改变支臂组合12与安装座13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适配器100的使用角度,使得适配器100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21上远离安装座13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1212。将主体122靠近第一连接件121的一端定义为第一端1221。可选地,第一端1221能够设置为基本呈圆柱状的结构。第一端1221上设置有与第三限位结构1212相配合的第四限位结构1221a,第四限位结构1221a围绕第一端1221的外周面分布。在主体122与第一连接件121连接的情况下,第三限位结构1212至少部分设置在第四限位结构1221a内,其中第三限位结构1212设置为凸起,第四限位结构1221a设置为与第三限位结构1212相配合的凹槽。通过第三限位结构1212与第四限位结构1221a配合,能够防止主体122相对于第一连接件121转动。可选地,第三限位结构1212设置为凹槽,第四限位结构1221a设置为与第三限位结构1212相配合的凸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连接件121与主体122分离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第一连接件121与主体122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适配器100的使用角度,使得适配器100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支臂组合12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24。将主体122远离第一连接件121的一端定义为第二端1222,第二连接件124设置在第二端1222,且第二连接件124与主体122的第二端1222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件124还与固定件11设置为卡接,进而便携式设备300能够通过第二连接件124连接至适配器100。上述设置便于便携式设备300与固定件11之间的拆卸。
可选的,第二连接件124与主体122包括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第二连接件124与主体122处于连接状态,主体122限制第二连接件124转动,当第二连接件124与主体122处于分离状态,第二连接件124能够围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24与主体122的第二端1222分别设置有与前述基本一致的齿轮或齿槽,从而实现第二连接件124与主体122之间的限位,在此不进行赘述。在第二连接件124与第二端1222分离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第二连接件124与第二端1222的啮合位置,能够实现便携式设备300使用角度的调节。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主体122的第一端1221和第二端1222之间设置有缓冲部1223,缓冲部1223分别与第一端1221和第二端1222设置为一体成型,可选地,第一端1221能够以嵌入的方式至少部分设置在缓冲部1223内,第二端1222也能够以嵌入的方式至少部分设置在缓冲部1223内,以此增加缓冲部1223分别与第一端1221和第二端122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适配器的缓冲效果,避免把式车辆100的抖动影响用户对便携式设备300的观察。
具体地,第一端1221和第二端1222均设置为第一类材料,缓冲部1223设置为第二类材料,其中第一类材料的弹性力设置为大于第二类材料的弹性力。可选地,第一类材料能够设置为塑料或硬质橡胶;第二类材料能够设置为软质橡胶。从而增加缓冲部1223对震动的吸收效果,以此减小便携式设备300的抖动,更有利于用户对便携式设备300观察。
综上,通过改变固定件11、支臂组合12和安装座13之间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适配器100的使用角度,进而使得适配器100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提高了适配器100的通用性。此外,适配器100能够通过方向把压盖21上的第二通孔211安装至把式车辆200,降低了适配器100的装配难度。
应当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包括: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连接用户的便携式设备;
支臂组合,所述支臂组合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安装座,所述支臂组合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至所述安装座;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用于连接所述把式车辆的方向把压盖,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支臂组合包括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支臂组合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安装座能够限制所述支臂组合转动,当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支臂组合处于所述分离状态时,所述支臂组合能够围绕所述紧固件转动;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支臂组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把式车辆的方向把压盖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方向把压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方向观察,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重叠,固定螺栓至少部分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组合包括第一连接件、主体和限位转轴,所述限位转轴穿设于所述主体,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限制所述主体转动,当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处于所述分离状态,所述主体能够围绕所述限位转轴的轴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固定端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上分别设置有为相互啮合的齿轮或和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主体包括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上设置有第四限位结构,当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所述第四限位结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内,所述第三限位结构和所述第四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为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组合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包括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处于所述连接状态,所述主体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主体处于所述分离状态,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围绕自身的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置为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粘连至所述便携式设备,或所述固定件设置为能够套设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端和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缓冲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设置为第一类材料,所述缓冲部设置为第二类材料,所述第一类材料的弹性力大于所述第二类材料的弹性力;其中,所述第一类材料设置为塑料或硬质橡胶,所述第二类材料设置为软质橡胶。
CN202322000751.0U 2023-07-26 2023-07-26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Active CN220518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0751.0U CN220518464U (zh) 2023-07-26 2023-07-26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0751.0U CN220518464U (zh) 2023-07-26 2023-07-26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18464U true CN220518464U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35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0751.0U Active CN220518464U (zh) 2023-07-26 2023-07-26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18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03171B1 (en) Adjustable fixing mount
KR20070091075A (ko) 신축성의 교환가능한 지지 아암을 가지는 물체 운반기구
US20160081207A1 (en) Moun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CN220518464U (zh)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JP2011207312A (ja) 鞍乗型車両の装備品取付装置
CN220465667U (zh)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CN220465668U (zh)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CN220518463U (zh)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CN220518462U (zh) 适用于把式车辆的适配器
CN112693401A (zh) 带有旋转显示屏的仪表板及车辆
KR20130057926A (ko) 장치 거치대
US10160384B2 (en) Mirror actuator for vehicle
CN209805894U (zh) 一种摩托车手机支架
CN210431512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5581278U (zh) 一种利于快速松紧的调节式减震手机固定架
KR20120044404A (ko) 자동차용 휴대 단말기 거치대
CN217364949U (zh) 一种具有翻转功能的化妆镜
CN215322328U (zh) 一种调节装置、车载屏幕及汽车
CN217945385U (zh) 摩托车
CN215682359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9936212U (zh) 一种头戴设备
CN210149491U (zh) 一种防止松动的摩托车电机
CN216070191U (zh) 一种回转减振装置及使用该回转减振装置的叉车转向机构
CN210670197U (zh) 一种新型手机支架
CN220349608U (zh) 一种多自由度调节的车载后枕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