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1794U - 装卸料车 - Google Patents

装卸料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1794U
CN220501794U CN202321908856.XU CN202321908856U CN220501794U CN 220501794 U CN220501794 U CN 220501794U CN 202321908856 U CN202321908856 U CN 202321908856U CN 220501794 U CN220501794 U CN 220501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unloading
wheel
vehicl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885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杰
吴建明
杨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n's Machinery Co ltd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n's Machinery Co ltd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n's Machinery Co ltd, Shenzhen Hans CN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n'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0885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1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1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1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卸料车,包括车体、车轮组件、以及防倾组件,车体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两组车轮组件,各车轮组件均包括支撑轮、支架及至少一对导向轮,支撑轮和导向轮均配合支架与车体转动连接,支撑轮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的上顶面,每对导向轮分别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的左右两侧面,防倾组件包括设置于车体顶部用于与上下料设备上的配合件沿车体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的限位件。该装卸料车通过设置支撑轮用于滚动支撑,通过设置导向轮分别抵接在车轨左右两侧面,防止因车体受较大横向作用力,导致轮缘的侧面和轨道侧面之间产生滑动摩擦,通过设置与上下料设备上的配合件沿车体宽度方向限位配合的防倾组件,减少车轮或轨道受到的磨损。

Description

装卸料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卸料车。
背景技术
PCB印刷线路板热压工序涉及装卸料车和热压机、冷压机、上料架、下料架等单机设备。其中装卸料车用于工件周转,完成从上料架到热压机到冷压机,直至下料架之间的工料转移,从而协助完成PCB印刷线路板的热压工序。
相关技术中的装卸料车与轨道配合行驶,常规的轨道包括两根平行的轨道,通过装卸料车底部设置的槽型轮或平轮与轨道配合,但由于PCB板的生产原料是铜箔等高比重材料,一个叠加的工件包的重量可达几百公斤,并且在热压过程中需要多层同时进料或卸料,因此,传统的装卸料车进行装卸料时,需承受较大的横向作用力,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装卸料车发生横向移位,进而导致轮缘的侧面与轨道侧面产生接触,且由于两者之间具有相对速度差,轮缘的侧面和轨道侧面之间会产生滑动摩擦,导致车轮或轨道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装卸料车受到较大的横向作用力时,装卸料车底部的车轮与轨道之间产生摩擦,导致车轮或轨道磨损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承受较大侧向力的情况下,能够稳定运行,不会发生横向移位的装卸料车。
装卸料车,所述装卸料车包括车体、设置于车体底部两侧的至少两组车轮组件、以及防倾组件,其中:
各所述车轮组件均包括支撑轮、支架及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导向轮,所述支撑轮配合所述支架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轮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的上顶面,所述导向轮配合所述支架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且每对所述导向轮分别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的左右两侧面;
所述防倾组件包括设置于车体顶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与上下料设备上的配合件沿车体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以防止装卸料车因装卸料的反作用力产生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车轮组件一一对应的车轮箱,所述车轮组件的所述支撑轮和所述导向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车轮箱底部的箱板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车体的支架设置为偏心轴,所述偏心轴包括偏心本体和分别设置于偏心本体上下端面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轴线和第二轴段的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轴段设于靠近车轨的一侧,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段,所述第二轴段与所述车体底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段背离所述车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导向轮设置于所述偏心本体和卡接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偏心轴的第一轴段与所述导向轮之间设置有无油轴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的轮宽与车轨的侧面的宽度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设置于车体靠近上下料设备上的配合件的一侧,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能够沿车体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的定位导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导槽沿所述车体长度方向两侧的槽壁分别设置有敞口,所述敞口的宽度与上下料设备上的配合件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防倾底钩,所述防倾底钩一端与车体连接,朝向车轨的另一端设置有钩头,所述钩头形状与车轨侧面的凹槽适配,且所述钩头与车轨之间留有空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卸料车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和设置于驱动轴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轴设置于所述车体底部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轮之间,所述驱动电机配合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支撑轮转动。
上述装卸料车,包括车体、设置于车体底部两侧的的至少两组车轮组件、以及防倾组件,其中各个车轮组件均包括支撑轮、支架及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导向轮,通过支架在车体底部与车轨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滚动支撑的支撑轮,即支撑轮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的上顶面且沿车轨上顶面的长度方向滚动,以及通过支架在支撑轮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在车轨侧面起定位及导向作用的导向轮,具体将每对导向轮分别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的左右两侧面,并分别沿车轨的左右两侧面的长度方向滚动,当车体沿车轨运行时,车轨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导向轮分别抵接在车轨的左右两侧面,防止因车体受较大横向作用力,导致轮缘的侧面和轨道侧面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减少车轮或轨道受到的磨损。通过设置防倾组件,具体通过设置于车体顶部的限位件,当装卸料车进到装卸料站点时,通过限位件与上下料设备上的配合件沿车体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防止装卸料车因装卸料的反作用力产生倾斜,进一步减小车体受到的横向作用力,减少车轮或轨道受到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装卸料车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装卸料车的车轮箱和车轮组件与车轨的配合图。
图3为装卸料车的防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卸料车的防倾底钩设置于车轮箱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装卸料车的驱动组件设置于车轮组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车体;110、车轮箱;120、防倾底钩;121、钩头;200、车轮组件;210、导向轮;220、支撑轮;300、防倾组件;310、限位件;311、定位导槽;312、敞口;320、配合件;321、铰锁支架;322、辊轮;330、偏心轴;331、第一轴段;332、第二轴段;340、卡接件;350、无油轴承;400、驱动组件;410、驱动轴;420、驱动电机;500、车轨;600、上下料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卸料车,包括车体100、设置于车体100底部两侧的至少两组车轮组件200、以及防倾组件300,其中各车轮组件200均包括支撑轮220、支架及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导向轮210,支撑轮220配合支架与车体100转动连接,支撑轮220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500的上顶面且沿车轨500上顶面的长度方向滚动,导向轮210配合支架与车体100转动连接,且每对导向轮210分别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500的左右两侧面,并分别沿车轨500的左右两侧面的长度方向滚动。
防倾组件300包括设置于车体100顶部的限位件310,当装卸料车进到装卸料站点时,限位件310用于与上下料设备600上的配合件320沿车体100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以防止装卸料车因装卸料的反作用力产生倾斜。
本实施例中,上下料设备为热压机、冷压机、上料架以及下料架等单机设备的统称,热压机、冷压机、上料架以及下料架上分别设置有配合件,当装卸料车进到装卸料站点与热压机、冷压机、上料架以及下料架配合工作时,配合件与限位件对接实现在沿车体100宽度方向的限位配合。
上述装卸料车,包括车体100、设置于车体100底部的车轮组件200、以及防倾组件300,其中在车体100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车轮组件200,各个车轮组件200均包括支撑轮220、支架及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导向轮210。进一步的,通过支架在车体100底部与车轨500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滚动支撑的支撑轮220,即支撑轮220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500的上顶面且沿车轨500上顶面的长度方向滚动,以及通过支架在支撑轮22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在车轨500侧面起定位及导向作用的导向轮210,具体将每对导向轮210分别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500的左右两侧面,并分别沿车轨500的左右两侧面的长度方向滚动;当车体100沿车轨500运行时,车轨500左右两侧相对设置的导向轮210分别抵接在车轨500的左右两侧面,防止因车体100受较大横向作用力,导致轮缘的侧面和轨道侧面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减少车轮或轨道受到的磨损。
在车轨500上顶面和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支撑轮220和导向轮210,使车轮与车轨500之间均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变小使装卸料车行走更为顺畅,启动、变速和停止动作更为灵活,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的装卸料车由于摩擦阻力过大,导致行走不畅,以及产生啃轨的问题。
通过设置防倾组件300,具体通过设置于车体100顶部的限位件310,当装卸料车进到装卸料站点时,限位件310能够与上下料设备600上的配合件320沿车体100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防止装卸料车因装卸料的反作用力产生倾斜,进一步减小车体100受到的横向作用力,减少车轮或轨道受到的磨损。
参阅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车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与车轮组件200一一对应的车轮箱110,车轮组件200的支撑轮220和导向轮210分别与对应的车轮箱110底部的箱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车轮箱110提供支撑轮220和导向轮210的安装位置,同时配合驱动组件400驱动装卸料车沿车轨500行进。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连接导向轮210与车体100的支架设置为偏心轴330,偏心轴330包括偏心本体和分别设置于偏心本体上下端面的第一轴段331和第二轴段332,第一轴段331的轴线和第二轴段332的轴线平行,且第一轴段331设于靠近车轨500的一侧,导向轮210转动连接于第一轴段331,第二轴段332与车体100底部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轴段332通过配合螺母与车体100底部的车轮箱110螺纹连接,从而将偏心轴330固定连接与车体100底部,通过设置偏心轴330用于适应性调节导向轮210与车轨500侧面之间的间隙,提高车体100对车轨500的精度适应性,一般型材无需二次机械加工即可满足导向要求,避免了传统的装卸料车对车轨500的精度要求高,车轮之间的尺寸固定与车轨500的宽度不匹配,导致的装卸料时小车整体横向移动,使车轮过度磨损的问题。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轴段331背离车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卡接件340,导向轮210设置于偏心本体和卡接件340之间。
进一步的,卡接件340包括垫片和挡圈,具体导线轮水平装设于偏心轮的第一轴段331,在远离偏心本体的一端装设有弹性挡圈,在弹性挡圈与导向轮210之间装设有光滑垫片,通过设置卡接件340,将导向轮210稳定限制于偏心轮的第一轴段331,使导向轮210能够稳定抵接车轨500的侧面。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偏心轴330的第一轴段331与导向轮210之间设置有无油轴承350。
进一步的,无油轴承350作为一种兼有金属轴承特点和无油润滑轴承特点的新颖润滑轴承,通过由金属基体承受载荷,特殊配方的固体润滑材料起润滑作用减小了导向轮210与第二轴段332之间的摩擦力。此外根据装卸料车的行走速度和侧向力实际大小,无油轴承350可由滚动轴承或液压轴承替代。
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210的轮宽与车轨500的侧面的宽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通过将导向轮210的轮宽设置于与车轨500的侧面的宽度相适配,能够进一步增加导向轮210的导向以及支撑作用,配合支撑轮220,在车轨500上形成三面支撑的结构,进一步减小车轮对导轨的磨损。
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310设置于车体100靠近上下料设备600上的配合件320的一侧,所述限位件310上开设有能够沿车体100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的定位导槽311。
进一步的,上下料设备600上的配合件320包括铰锁支架321和辊轮322,辊轮322转动连接于铰锁支架321的伸出端,且辊轮322能够沿水平方向转动。当装卸料车进到装卸料站点时,辊轮322滑入定位导槽311,通过定位导槽311与辊轮322在车体100宽度方向实现限位配合,以使装卸料车的车体100上部与装卸料站点的固定安装的机器,如上下料设备600的机身上部联接在一起,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由于装卸料的反作用力造成的车体100倾斜或者横向移位。
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导槽311沿车体100长度方向两侧的槽壁分别设置有敞口312,敞口312的宽度与上下料设备600上的配合件320适配。
进一步的,通过在定位导槽311上设置两个连通的敞口312,当装卸料车进到装卸料站点时,配合件320上的辊轮322能够滚动滑入定位导槽311,使配合件320与定位导槽311中相对于敞口312另外的两个相对的槽壁形成沿车体100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防止车体100产生横向倾斜或移位。
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车体100底部设置有防倾底钩120,防倾底钩120一端与车体100连接,朝向车轨500的另一端设置有钩头121,钩头121形状与车轨500侧面的凹槽适配,且钩头121与车轨500之间留有空隙。
进一步的,防倾组件300还包括车体100底部设置的防倾底钩120,当车轨500设置为工型车轨500时,通过设置带有钩头121的防倾底钩120,具体钩头121伸入工型车轨500侧面的凹槽中且两者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以使装卸料车沿车轨500正常运行时,钩头121与凹槽相对独立,不会接触,只有在装卸料车出现横向倾翻时钩头121与凹槽卡接,发挥其防护作用。
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装卸料车还包括驱动组件400,驱动组件400包括驱动轴410和设置于驱动轴410的驱动电机420,驱动轴410设置于车体100底部左右两侧的支撑轮220之间,驱动电机420配合驱动轴410带动支撑轮220转动。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驱动组件400,驱动装卸料车沿相互平行的车轨500上行走,实现将装卸料车中承载盘的物料送入热压机内,完成PCB印刷线路板热压工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装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料车包括车体(100)、设置于车体(100)底部两侧的至少两组车轮组件(200)、以及防倾组件(300),其中:
各所述车轮组件(200)均包括支撑轮(220)、支架及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导向轮(210),所述支撑轮(220)配合所述支架与所述车体(10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轮(220)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500)的上顶面,所述导向轮(210)配合所述支架与所述车体(100)转动连接,且每对所述导向轮(210)分别沿自身径向抵接于车轨(500)的左右两侧面;
所述防倾组件(300)包括设置于车体(100)顶部的限位件(310),所述限位件(310)用于与上下料设备(600)上的配合件(320)沿车体(100)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以防止装卸料车因装卸料的反作用力产生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车轮组件(200)一一对应的车轮箱(110),所述车轮组件(200)的所述支撑轮(220)和所述导向轮(21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车轮箱(110)底部的箱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料车,其特征在于,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轮(210)与所述车体(100)的支架设置为偏心轴(330),所述偏心轴(330)包括偏心本体和分别设置于偏心本体上下端面的第一轴段(331)和第二轴段(332),所述第一轴段(331)的轴线和第二轴段(332)的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轴段(331)设于靠近车轨(500)的一侧,所述导向轮(21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段(331),所述第二轴段(332)与所述车体(100)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段(331)背离所述车体(100)的一端设置有卡接件(340),所述导向轮(210)设置于所述偏心本体和卡接件(34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330)的第一轴段(331)与所述导向轮(210)之间设置有无油轴承(3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210)的轮宽与车轨(500)的侧面的宽度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10)设置于车体(100)靠近上下料设备(600)上的配合件(320)的一侧,所述限位件(310)上开设有能够沿车体(100)的宽度方向限位配合的定位导槽(3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槽(311)沿所述车体(100)长度方向两侧的槽壁分别设置有敞口(312),所述敞口(312)的宽度与上下料设备(600)上的配合件(320)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底部设置有防倾底钩(120),所述防倾底钩(120)一端与车体(100)连接,朝向车轨(500)的另一端设置有钩头(121),所述钩头(121)形状与车轨(500)侧面的凹槽适配,且所述钩头(121)与车轨(500)之间留有空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料车还包括驱动组件(400),所述驱动组件(400)包括驱动轴(410)和设置于驱动轴(410)的驱动电机(420),所述驱动轴(410)设置于所述车体(100)底部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轮(220)之间,所述驱动电机(420)配合所述驱动轴(410)带动所述支撑轮(220)转动。
CN202321908856.XU 2023-07-19 2023-07-19 装卸料车 Active CN220501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8856.XU CN220501794U (zh) 2023-07-19 2023-07-19 装卸料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8856.XU CN220501794U (zh) 2023-07-19 2023-07-19 装卸料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1794U true CN220501794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5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8856.XU Active CN220501794U (zh) 2023-07-19 2023-07-19 装卸料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1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501794U (zh) 装卸料车
US7178463B2 (en) Interior contour for bore of a friction support bearing of a railway locomotive traction motor
CN214933038U (zh) 一种尺寸可调节的钢格板运输机构
CN217101801U (zh) 升降输送机
CN212668293U (zh) 一种皮带输送线结构及具有其的输送车
CN212686601U (zh) 片料输送装置
CN114394381A (zh) 一种运输装置及分拣设备
CN110589363B (zh) 一种用于特种车辆的新型链条
CN218232972U (zh) 用于道岔的走行轮组件、道岔的走行装置及道岔
CN116274720B (zh) 用于汽车迎宾踏板的输送折弯一体式系统
CN219346177U (zh) 用于铜棒加工的润滑设备
CN212685364U (zh) 一种用于自卸车上的输送带结构
CN213622630U (zh) 一种用于狭小地段的线缆快速输送装置
CN113245146A (zh) 一种集装箱钢板双面辊涂装置
CN212150525U (zh) 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链条式运输机本体
CN213747818U (zh) 一种回转窑托轮组件
JP4095800B2 (ja) ロングレール輸送車のレール送り装置
CN213701579U (zh) 一种弹簧压簧机用可调式传送结构
CN213322808U (zh) 一种散货自卸车底部输送带的辅助承压机构
CN214769663U (zh) 一种船用型材切割设备
CN216069965U (zh) 一种低台面重载轨道车
CN218506839U (zh) 一种新型铝材传送带
CN220316330U (zh) 一种煤矿用输送机
CN214421581U (zh) 一种柔性化后桥壳的转运装置
CN220316147U (zh) 直线移动机构及分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