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88424U - 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88424U
CN220488424U CN202322155812.0U CN202322155812U CN220488424U CN 220488424 U CN220488424 U CN 220488424U CN 202322155812 U CN202322155812 U CN 202322155812U CN 220488424 U CN220488424 U CN 220488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hannel
pilot valve
piston bod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558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钜
王傅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na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na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na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na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88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88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为安装腔;壳体组件具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以及位于第一流通口与第二流通口之间的主阀口;通断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通断组件包括活塞体和设置在活塞体上的导阀块,通断组件具有贯穿的中间通道;中间通道包括活塞通道和导向通道;活塞体包括与导阀块连接的第一圆柱段;第一圆柱段内部具有与导向通道连通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为活塞通道的一部分;单向阀,单向阀的至少一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通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体结构设计的活塞体和导阀块,使得导阀口和中间通道的加工成型更加便捷,有效提高了加工精度;并且保证了活塞体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便于加工。

Description

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阀。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阀产品使用比较广泛。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见电磁阀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磁阀包括阀体部件01、控制部件02和活塞部件03。阀体部件01包括主阀口部011,活塞部件03(相当于本申请中的通断组件)相对于阀体部件01能够轴向移动,活塞部件03能够抵接主阀口部011,活塞部件03包括活塞031、位于活塞031的内腔并能够相对于活塞031轴向移动的柱塞032和限制柱塞032脱离活塞031的垫片033,活塞031包括上导阀口部0311、下导阀口部0312,控制部件02包括钢球021,钢球021能够抵接上导阀口部0311,柱塞032包括锥形部0321,锥形部0321能够抵接下导阀口部0312。这种结构的电磁阀,上导阀口部0311和下导阀口部0312的加工精度会影响电磁阀的动作性能,但这种结构,加工下导阀口部0312不方便。
现有的电磁阀为了满足双向流通,活塞部件(相当于本申请中的通断组件)内通常设置有单向阀。现有的活塞部件在容纳单向阀的基础上,上导阀口部(例如:本申请中的导阀口)和下导阀口部(例如:本申请中的中间通道)不便于加工,上导阀口部和下导阀口部的加工精度较低,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现有的带有单向阀的电磁阀中,为了有效在活塞上固定导阀块结构,通常将活塞结构设计的较为复杂,进而导致活塞体的加工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5721159U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将活塞体的顶部与导阀块直接连接为一体结构,导致其活塞结构、导阀块以及导阀口的加工难度均较高,不利于高精度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其上导阀口部和下导阀口部的加工精度较低,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以及因活塞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加工成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为安装腔;壳体组件具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以及位于第一流通口与第二流通口之间的主阀口;通断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通断组件用于控制主阀口的开闭,以实现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的通断;通断组件包括活塞体和设置在活塞体上的导阀块,通断组件具有贯穿的中间通道;中间通道的一端与第一流通口连通,中间通道的另一端为导阀口;中间通道包括设置于活塞体内的活塞通道和设置于导阀块内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上方开口为导阀口;活塞通道与第一流通口连通;活塞体包括与导阀块连接的第一圆柱段,第一圆柱段沿安装腔的内壁轴向运动;第一圆柱段内部具有与导向通道连通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为活塞通道的一部分;电磁阀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的至少一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通道内,单向阀用于封堵位于导阀口下方的导向通道的开口。
进一步地,活塞体还包括缩径段和第二圆柱段,第一圆柱段、缩径段和第二圆柱段依次连接,第一圆柱段远离主阀口;第二圆柱段靠近主阀口,用于控制主阀口的开闭;缩径段的周向尺寸小于第一圆柱段的周向尺寸和第二圆柱段的周向尺寸。
进一步地,导阀块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活塞体上。
进一步地,导阀块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安装通道内,单向阀位于导向通道外;或者,导阀块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安装通道内,单向阀位于导向通道内;导阀块位于安装通道内的部分与安装通道的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活塞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段和容纳段,螺纹段与导阀块位于活塞通道内的部分螺纹连接,单向阀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容纳段内。
进一步地,活塞通道的内壁设有台阶面,单向阀可与台阶面抵接配合,台阶面用于限制单向阀在轴向上的移动。
进一步地,导阀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插入段、限位段和导阀段,限位段位于活塞体的外部;插入段位于活塞体内,且与安装通道的内壁螺纹配合;导向通道贯穿插入段、限位段和导阀段,导阀口位于导阀段上;限位段的外壁在轴向上与活塞体的外壁抵接,以轴向限位。
进一步地,插入段的直径大于导阀段的直径。
进一步地,限位段的外壁上具有尖角结构,尖角结构与活塞体的外壁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电磁阀还包括密封垫圈,密封垫圈设置在限位段的外壁和活塞体的外壁之间,且分别与限位段的外壁、活塞体的外壁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密封垫圈为尖角密封垫圈,尖角密封垫圈至少用于防止插入段和活塞体之间螺纹配合的松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为安装腔;壳体组件具有第一流通口、第二流通口以及位于第一流通口与第二流通口之间的主阀口;通断组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内;通断组件用于控制主阀口的开闭,以实现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的通断;通断组件包括活塞体和设置在活塞体上的导阀块,通断组件具有贯穿的中间通道;中间通道的一端与第一流通口连通,中间通道的另一端为导阀口;中间通道包括设置于活塞体内的活塞通道和设置于导阀块内的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上方开口为导阀口;活塞通道与第一流通口连通;活塞体包括与导阀块连接的第一圆柱段,第一圆柱段沿安装腔的内壁轴向运动;第一圆柱段内部具有与导向通道连通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为活塞通道的一部分;电磁阀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的至少一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通道内,单向阀用于封堵位于导阀口下方的导向通道的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断组件包括活塞体和导阀块,导阀口设置在导阀块上,使得通断组件易于加工成型;分体结构设计的活塞体和导阀块,在有效容纳单向阀结构的条件下,也使得导阀口和中间通道的加工成型更加便捷,有效提高了导阀口和中间通道的加工精度,进而满足了实际使用需求;通过设置活塞体包括与导阀块连接的第一圆柱段,有效将活塞体的顶部设置成便于加工成型的圆柱段结构,进而使得活塞体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在有效固定导阀块的前提下,更加便于加工成型;进一步可以设置导阀块与活塞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使得导阀块在活塞体上的拆装方便,进一步便于通断组件的组装成型;同时,活塞体和导阀块采用螺纹方式连接,连接工艺简单;进一步还可以通过设置活塞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段、缩径段和第二圆柱段,缩径段的周向尺寸小于第一圆柱段的周向尺寸和第二圆柱段的周向尺寸,使得活塞体的结构不同于常规圆柱形活塞,整体结构更加轻量化,分段设计的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也可以分别适配安装腔的内壁尺寸和主阀口的尺寸,有效提高了适配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背景技术中现有的一种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阀的部分结构全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电磁阀在另一角度下的部分结构全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磁阀的部分结构全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电磁阀在另一角度下的部分结构全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单向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单向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下铁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下铁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断组件与单向阀的配合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组件;11、安装腔;12、第一流通口;13、第二流通口;17、主阀口;
20、通断组件;21、中间通道;22、导阀口;23、活塞体;231、活塞通道;232、第一圆柱段;233、缩径段;234、第二圆柱段;24、导阀块;241、插入段;242、限位段;243、导向通道;244、导阀段;25、稳压通道;
30、线圈组件;
40、上铁芯;41、导向腔;
50、下铁芯;54、约束通道;
60、下顶杆;
80、弹性件;
90、上顶杆;
120、单向阀;121、第一流通段;122、第二流通段;123、贯通孔;124、第一圆柱部;125、第二圆柱部;126、圆台部;127、倒角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包括:
壳体组件10,壳体组件10内为安装腔11;壳体组件10具有第一流通口12、第二流通口13以及位于第一流通口12与第二流通口13之间的主阀口17;
通断组件20,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11内;通断组件20用于控制主阀口17的开闭,以实现第一流通口12和第二流通口13的通断;
通断组件20包括活塞体23和设置在活塞体23上的导阀块24,通断组件20具有贯穿的中间通道21;中间通道21的一端与第一流通口12连通,中间通道21的另一端为导阀口22;
中间通道21包括设置于活塞体23内的活塞通道231和设置于导阀块24内的导向通道243;导向通道243的上方开口为导阀口22;活塞通道231与第一流通口12连通;
如图2和图5所示,活塞体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段232、缩径段233和第二圆柱段234,第一圆柱段232远离主阀口17,第一圆柱段232沿安装腔11的内壁轴向运动;第二圆柱段234靠近主阀口17,用于控制主阀口17的开闭;缩径段233的周向尺寸小于第一圆柱段232的周向尺寸和第二圆柱段234的周向尺寸。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断组件20包括活塞体23和导阀块24,导阀口22设置在导阀块24上,使得通断组件20易于加工成型;分体结构设计的活塞体23和导阀块24,在有效容纳单向阀120结构的条件下,也使得导阀口22和中间通道21的加工成型更加便捷,有效提高了导阀口22和中间通道21的加工精度,进而满足了实际使用需求;通过设置活塞体23包括与导阀块24连接的第一圆柱段232,有效将活塞体23的顶部设置成便于加工成型的圆柱段结构,进而使得活塞体23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在有效固定导阀块24的前提下,更加便于加工成型;进一步可以设置导阀块24与活塞体2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使得导阀块24在活塞体23上的拆装方便,进一步便于通断组件20的组装成型;同时,活塞体23和导阀块24采用螺纹方式连接,连接工艺简单;进一步还可以通过设置活塞体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段232、缩径段233和第二圆柱段234,缩径段233的周向尺寸小于第一圆柱段232的周向尺寸和第二圆柱段234的周向尺寸,使得活塞体23的结构不同于常规圆柱形活塞,整体结构更加轻量化,分段设计的第一圆柱段232和第二圆柱段234也可以分别适配安装腔11的内壁尺寸和主阀口17的尺寸,有效提高了适配性。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圆柱段232内部具有安装通道,安装通道为活塞通道231的一部分;电磁阀还包括单向阀120,单向阀120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通道内,用于封堵位于导阀口22下方的导向通道243的开口。通过设置单向阀120,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阀可以双向流通(即第一流通口12和第二流通口13均可以为流体入口)。
具体地,导阀块2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活塞体23上。
如图10所示,中间通道21包括设置于活塞体23内的活塞通道231和设置于导阀块24内的导向通道243;导向通道243的上方开口为导阀口22;单向阀120封堵位于导阀口22下方的导向通道243的开口。这样设置,既保证了中间通道21的结构简单化,又使得单向阀120工作可靠,进而实现了电磁阀的双向流通;本实用新型有效简化了中间通道21的流道结构,降低了加工工艺难度和流体流动的过程损失。
如图10所示,导阀块2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安装通道内(即活塞通道231内),单向阀120位于导向通道243外(并且单向阀120可以至少一部分位于活塞通道231内);或者,导阀块2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安装通道内(即活塞通道231内),单向阀120位于导向通道243内;导阀块24位于安装通道内(即活塞通道231内)的部分与安装通道(即活塞通道231)的内壁螺纹连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来灵活选用上述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既实现了导阀块24在活塞体23上的可靠固定,又实现了单向阀120的可靠约束。
如图4和图5所示,活塞通道231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段和容纳段,螺纹段与导阀块24位于活塞通道231内的部分螺纹连接,单向阀1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容纳段内。这样设置,保证了活塞通道231的简单化,降低了活塞通道231的加工工艺难度和流体流动的过程损失。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活塞通道231的内壁设有台阶面,单向阀120可与台阶面抵接配合,台阶面用于限制单向阀120在轴向上的移动。通过设置台阶面,在轴向有效限位了单向阀120;通过设置台阶面的具体尺寸参数,可以有效控制单向阀120的轴向行程,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如图4、图5和图10所示,导阀块24包括依次连接的插入段241、限位段242和导阀段244,限位段242位于活塞体23的外部;插入段241位于活塞体23内,且与安装通道(即活塞通道231)的内壁螺纹配合;导向通道243贯穿插入段241、限位段242和导阀段244,导阀口22位于导阀段244上;限位段242的外壁在轴向上与活塞体23的外壁抵接,以轴向限位。通过设置导阀块24包括依次连接的插入段241和限位段242,且单向阀120设置在插入段241内,既使得单向阀120可以被有效约束,保证了单向阀120的工作可靠性,又便于单向阀120和导阀块24之间的安装。
具体地,如图10所示,插入段241的直径大于导阀段244的直径。这样设置,保证了导阀块24便于安装和加工成型。
可选地,如图4所示,限位段242的外壁上具有尖角结构,尖角结构与活塞体23的外壁抵接配合。通过设置尖角结构,有效防止插入段241和活塞体23之间的螺纹配合发生松动。
具体地,电磁阀还包括密封垫圈,密封垫圈设置在限位段242的外壁和活塞体23的外壁之间,且分别与限位段242的外壁、活塞体23的外壁抵接配合。通过设置密封垫圈,保证了限位段242的外壁和活塞体23的外壁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地,密封垫圈为尖角密封垫圈,尖角密封垫圈至少用于防止插入段241和活塞体23之间螺纹配合的松动。通过设置密封垫圈为尖角密封垫圈,不仅进一步保证了密封性,还可以有效防止插入段241和活塞体23之间的螺纹配合发生松动。
可选地,单向阀120各个位置的壁厚一致。这样设置,保证了单向阀120易于加工成型。
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中间通道21包括设置于活塞体23内的活塞通道231和设置于导阀块24内的导向通道243;单向阀120的内部由下至上具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通段121和第二流通段122,第一流通段12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流通段122的径向尺寸,第二流通段122的侧面具有贯通孔123,贯通孔123将第二流通段122和活塞通道231连通;第一流通段121的壁厚与第二流通段122的壁厚相等。这样设置,既保证了单向阀120易于一体化加工成型,又使得单向阀120便于安装且工作可靠。
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活塞通道231的内壁设有台阶面,台阶面用于限制单向阀120在轴向上的移动;中间通道21包括设置于活塞体23内的活塞通道231和设置于导阀块24内的导向通道243;单向阀120由下至上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部124、第二圆柱部125和圆台部126,第一流通段121位于第一圆柱部124的内部,第二流通段122位于第二圆柱部125的内部,贯通孔123贯穿第二圆柱部125;第一圆柱部124可与台阶面抵接配合;圆台部126与导向通道243下方的开口抵接或分离,以开闭导阀口22;第一圆柱部124外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倒角结构127。通过设置倒角结构127,使得单向阀120易于安装;通过设置圆台部126,使得单向阀120可以有效控制导向通道243下方开口的通断,进而实现电磁阀的双向流通。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电磁阀还包括:线圈组件30,设置在壳体组件10上;上铁芯40,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11内;下铁芯50,可活动地弹性设置在安装腔11内,且位于上铁芯40的下方;下铁芯50用于控制导阀口22的开闭,以控制通断组件20上方和下方的压差;中间通道21包括设置于活塞体23内的活塞通道231和设置于导阀块24内的导向通道243;电磁阀还包括弹性件80和上顶杆90,下铁芯50通过弹性件80和上顶杆90弹性设置在安装腔11内;上铁芯40内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导向腔41,上顶杆90的至少一部分均位于导向腔41内;弹性件80的一端与壳体组件10抵接,另一端与上顶杆90的一端抵接;上顶杆90的另一端与下铁芯50抵接;通断组件20内部还具有稳压通道25,稳压通道25的两端分别与通断组件20的上方和下方连通,通断组件20的下方与第二流通口13连通;下顶杆60,可活动地设置在安装腔11内;下顶杆60的一端与上铁芯40配合,下顶杆60的另一端与通断组件20配合;如图8和图9所示,下铁芯50上具有约束通道54,约束通道54的内壁与下顶杆60相配合,以约束下顶杆60做上下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这样设置,既保证了电磁阀的工作可靠性,又使得电磁阀的结构趋于简单化。
现在针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磁阀在双向流通时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当高压介质流体从第一流通口12流向第二流通口13时,在线圈组件30断电的状态下,通断组件20封堵在主阀口17,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在线圈组件30通电的状态下,上铁芯40吸附下铁芯50向上铁芯40运动,导阀口22打开,高压介质流体向上推动单向阀120运动,单向阀120封堵导向通道243下方的开口,以封堵导阀口22,高压介质流体无法从第一流通口12经导阀口22进入通断组件20的上方,消除通断组件20的上方的高压状态,通断组件20在高压介质流体的作用下往上运动,打开主阀口17,第一流通口12和第二流通口13保持连通状态,高压介质流体流通;
当高压介质流体从第二流通口13流向第一流通口12时,在线圈组件30断电的状态下,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高压介质流体不流通;在线圈组件30通电的状态下,上铁芯40吸附下铁芯50向上铁芯40运动,导阀口22打开,单向阀120在压差作用下与导向通道243下方的开口间隔设置,通断组件20上方的高压介质流体经过导阀口22、中间通道21、单向阀120的内部流通至第一流通口12,通断组件20的上方形成低压区,在通断组件20下方的高压作用下,通断组件20向上运动,打开主阀口17,第二流通口13和第一流通口12保持连通状态,高压介质流体流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断组件20包括活塞体23和导阀块24,导阀口22设置在导阀块24上,使得通断组件20易于加工成型;分体结构设计的活塞体23和导阀块24,在有效容纳单向阀120结构的条件下,也使得导阀口22和中间通道21的加工成型更加便捷,有效提高了导阀口22和中间通道21的加工精度,进而满足了实际使用需求;通过设置活塞体23包括与导阀块24连接的第一圆柱段232,有效将活塞体23的顶部设置成便于加工成型的圆柱段结构,进而使得活塞体23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在有效固定导阀块24的前提下,更加便于加工成型;进一步可以设置导阀块24与活塞体23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使得导阀块24在活塞体23上的拆装方便,进一步便于通断组件20的组装成型;同时,活塞体23和导阀块24采用螺纹方式连接,连接工艺简单;进一步还可以通过设置活塞体2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柱段232、缩径段233和第二圆柱段234,缩径段233的周向尺寸小于第一圆柱段232的周向尺寸和第二圆柱段234的周向尺寸,使得活塞体23的结构不同于常规圆柱形活塞,整体结构更加轻量化,分段设计的第一圆柱段232和第二圆柱段234也可以分别适配安装腔11的内壁尺寸和主阀口17的尺寸,有效提高了适配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0),所述壳体组件(10)内为安装腔(11);所述壳体组件(10)具有第一流通口(12)、第二流通口(1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流通口(12)与所述第二流通口(13)之间的主阀口(17);
通断组件(20),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1)内;所述通断组件(20)用于控制所述主阀口(17)的开闭,以实现所述第一流通口(12)和所述第二流通口(13)的通断;
所述通断组件(20)包括活塞体(23)和设置在所述活塞体(23)上的导阀块(24),所述通断组件(20)具有贯穿的中间通道(21);所述中间通道(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通口(12)连通,所述中间通道(21)的另一端为导阀口(22);
所述中间通道(21)包括设置于所述活塞体(23)内的活塞通道(231)和设置于所述导阀块(24)内的导向通道(243);所述导向通道(243)的上方开口为所述导阀口(22);所述活塞通道(231)与所述第一流通口(12)连通;
所述活塞体(23)包括与所述导阀块(24)连接的第一圆柱段(232),所述第一圆柱段(232)沿所述安装腔(11)的内壁轴向运动;所述第一圆柱段(232)内部具有与所述导向通道(243)连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为所述活塞通道(231)的一部分;
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单向阀(120),所述单向阀(120)的至少一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单向阀(120)用于封堵位于所述导阀口(22)下方的所述导向通道(243)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23)还包括缩径段(233)和第二圆柱段(234),所述第一圆柱段(232)、所述缩径段(233)和所述第二圆柱段(234)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圆柱段(232)远离所述主阀口(17);所述第二圆柱段(234)靠近所述主阀口(17),用于控制所述主阀口(17)的开闭;所述缩径段(233)的周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圆柱段(232)的周向尺寸和所述第二圆柱段(234)的周向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阀块(2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活塞体(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阀块(2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单向阀(120)位于所述导向通道(243)外;或者,所述导阀块(2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单向阀(120)位于所述导向通道(243)内;所述导阀块(24)位于所述安装通道内的部分与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螺纹段和容纳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导阀块(24)位于所述安装通道内的部分螺纹连接,所述单向阀(1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段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通道(231)的内壁设有台阶面,所述单向阀(120)可与所述台阶面抵接配合,所述台阶面用于限制所述单向阀(120)在轴向上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阀块(24)包括依次连接的插入段(241)、限位段(242)和导阀段(244),所述限位段(242)位于所述活塞体(23)的外部;所述插入段(241)位于所述活塞体(23)内,且与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螺纹配合;所述导向通道(243)贯穿所述插入段(241)、所述限位段(242)和所述导阀段(244),所述导阀口(22)位于所述导阀段(244)上;所述限位段(242)的外壁在轴向上与所述活塞体(23)的外壁抵接,以轴向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段(241)的直径大于所述导阀段(244)的直径;所述限位段(242)的外壁上具有尖角结构,所述尖角结构与所述活塞体(23)的外壁抵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所述限位段(242)的外壁和所述活塞体(23)的外壁之间,且分别与所述限位段(242)的外壁、所述活塞体(23)的外壁抵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圈为尖角密封垫圈,所述尖角密封垫圈至少用于防止所述插入段(241)和所述活塞体(23)之间螺纹配合的松动。
CN202322155812.0U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Active CN22048842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723351 2023-06-19
CN202321572335 2023-06-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8424U true CN220488424U (zh) 2024-02-13

Family

ID=89773521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3252.5U Active CN220470771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N202322155812.0U Active CN220488424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N202322165781.7U Active CN220470773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N202322158470.8U Active CN220470772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N202322161103.3U Active CN220488425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N202322155411.5U Active CN220488423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N202322153241.7U Active CN220488422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53252.5U Active CN220470771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65781.7U Active CN220470773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N202322158470.8U Active CN220470772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N202322161103.3U Active CN220488425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N202322155411.5U Active CN220488423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N202322153241.7U Active CN220488422U (zh) 2023-06-19 2023-08-10 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7) CN220470771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88422U (zh) 2024-02-13
CN220488423U (zh) 2024-02-13
CN220470773U (zh) 2024-02-09
CN220488425U (zh) 2024-02-13
CN220470772U (zh) 2024-02-09
CN220470771U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27850A (en) Solenoid valve
EP3270255B1 (en) Pressure regulator
CN104676081A (zh) 一种电磁阀
CN220488424U (zh) 电磁阀
CN112554930B (zh) 液压系统
CN209511190U (zh) 电磁阀
CN216158301U (zh) 电磁阀
CN109812587B (zh) 一种带有溢流功能的节流阀
CN216242311U (zh) 电子膨胀阀
US20040188650A1 (en) Flow-rate adjustment valve for fluids, particularly refrigeration fluids
CN215057256U (zh) 天然气井智能流量调节器的自适应关断结构
CN216158306U (zh) 电子膨胀阀
CN210318742U (zh) 一种零压差常开电磁阀
CN219954237U (zh) 电子膨胀阀
CN105114642A (zh) 一种超低温电磁阀及其应用
CN114352728A (zh) 流量调节阀
CN221097467U (zh) 电子膨胀阀
CN109654259A (zh) 电磁阀
CN220185962U (zh) 排水阀
CN220980448U (zh) 阀芯组件、电磁阀和车用热管理电磁阀
CN219345540U (zh) 阀针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
CN220378911U (zh)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CN219035574U (zh) 电子膨胀阀
CN214037067U (zh) 一种电磁阀
CN220870092U (zh) 电子膨胀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