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8911U -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 Google Patents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8911U
CN220378911U CN202321427851.5U CN202321427851U CN220378911U CN 220378911 U CN220378911 U CN 220378911U CN 202321427851 U CN202321427851 U CN 202321427851U CN 220378911 U CN220378911 U CN 220378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t
cavity
annula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78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鸿峰
陈勇好
赵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278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8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8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8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阀座组件包括:阀芯座,阀芯座具有顺次连通且贯穿阀芯座的第一阀腔、第二阀腔、阀口和配合腔;阀座,阀座穿设在配合腔内并用于连接外接接管,阀座具有贯穿的连通通道,阀座和配合腔内壁围绕的区域形成环形流通腔;其中,阀芯座还具有第一流通通道,第一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阀腔、环形流通腔连通,阀座具有第二流通通道,第二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和环形流通腔、连通通道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阀座组件的平衡通道加工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膨胀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也称为流量控制阀),在开关阀的过程中,阀针组件的移动需要克服上下腔体之间的压差力,在压差力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阀针组件移动困难进而导致电子膨胀阀开关阀困难的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109708343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阀体部件包括阀头以及与其配合的冷媒平衡通道(均压功能)及内漏密封结构(密封功能),因阀头的平衡通道作用,可保证阀头在阀体各腔体内压力平衡,提高了电子膨胀阀的开阀能力。在上述专利中,平衡通道设置在阀头上,加工困难且会影响阀头整体的结构强度,影响电子膨胀阀的加工效率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阀座组件的平衡通道加工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座组件,包括:阀芯座,阀芯座具有顺次连通且贯穿阀芯座的第一阀腔、第二阀腔、阀口和配合腔;阀座,阀座穿设在配合腔内并用于连接外接接管,阀座具有贯穿的连通通道,阀座和配合腔内壁围绕的区域形成环形流通腔;其中,阀芯座还具有第一流通通道,第一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阀腔、环形流通腔连通,阀座具有第二流通通道,第二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和环形流通腔、连通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阀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同轴且第二座体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座体的径向尺寸,连通通道贯穿第一座体、第二座体设置,第一座体和配合腔的底壁抵接,第二座体和配合腔的内壁限位配合,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配合腔内壁围绕的区域形成环形流通腔。
进一步地,第二流通通道设置在第一座体上,第二流通通道沿第一座体的径向和轴向均贯穿第一座体。
进一步地,阀芯座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两端的第一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第二阀腔和阀口均位于主体内,第一环形凸起围绕的区域形成第一阀腔,第二环形凸起围绕的区域形成配合腔,第一阀腔的径向尺寸以及配合腔的径向尺寸均大于第二阀腔的径向尺寸,第一流通通道位于主体上并沿其轴向贯穿主体设置。
进一步地,主体还具有避让第一流通通道的接管孔,接管孔内具有止挡台阶,止挡台阶用于止挡穿入接管孔内的外接接管。
进一步地,连通通道包括导流段和接管段,导流段的径向尺寸在阀口朝向配合腔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接管段的径向尺寸大于导流段的最大径向尺寸。
进一步地,阀芯座还包括设置在主体内的转接座,转接座的两端均具有配合凸起,转接座穿设在第一环形凸起围绕的腔体内,其中一个配合凸起穿设在第二阀腔内并和第二阀腔的内壁限位配合,另一个配合凸起用于和螺母组件限位配合,第一流通通道与转接座、第一环形凸起之间的间隙区域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包括壳体组件、转子组件和上述的阀座组件,壳体组件和阀芯座背离阀座的一端连接,转子组件设置在壳体组件内,转子组件的转子为铁氧体转子。
进一步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螺母组件和阀针组件,螺母组件的两端分别和转子组件、阀芯座连接,阀针组件的一端穿设在螺母组件内,阀针组件的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二阀腔内,以调节流经阀口的流体流量。
进一步地,阀芯座的内壁或阀针组件的外壁具有环形密封槽,电子膨胀阀还包括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设置在环形密封槽内并和阀针组件、阀芯座均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在阀芯座的内壁具有环形密封槽的情况下,环形密封圈的内圈和阀针组件密封配合,环形密封圈的内径为D1,阀针组件和阀口抵接形成的密封环的径向尺寸为D2,1≤D2/D1≤1.05;或,在阀针组件具有环形密封槽的情况下,环形密封圈的外圈与阀芯座的内壁密封配合,环形密封圈的外径为D1,阀针组件和阀口抵接形成的密封环的径向尺寸为D2,1≤D2/D1≤1.05。
进一步地,螺母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母和连接板,连接板套设在螺母的一端并和阀芯座连接,阀芯座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一端的第一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包括相互连接的抵接段和压装段,抵接段和主体连接,连接板设置在第一阀腔内并和抵接段抵接,连接板的外周和压装段的内壁限位配合,连接板通过压装段压接在第一阀腔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阀座组件,包括:阀芯座,阀芯座具有顺次连通且贯穿阀芯座的第一阀腔、第二阀腔、阀口和配合腔;阀座,阀座穿设在配合腔内并用于连接外接接管,阀座具有贯穿的连通通道,阀座和配合腔内壁围绕的区域形成环形流通腔;其中,阀芯座还具有第一流通通道,第一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阀腔、环形流通腔连通,阀座具有第二流通通道,第二流通通道的两端分别和环形流通腔、连通通道连通。采用该方案,在保证平衡通道的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环形流通腔的加工难度。具体地,平衡通道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流通通道、环形流通腔和第二流通通道,以连通第一阀腔和阀口腔,本方案采用将阀芯座和阀座分体加工后连接的方式,通过二者的连接形成环形流通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平衡通道设置在阀针组件上,难以加工且影响阀针组件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保证对环形流通腔加工的便利性和阀座组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阀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阀座组件中阀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阀座组件中的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阀座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阀芯座;11、第一阀腔;12、第二阀腔;13、阀口;14、配合腔;15、第一流通通道;16、主体;17、第一环形凸起;171、抵接段;172、压装段;18、第二环形凸起;19、接管孔;
20、阀座;21、连通通道;211、导流段;212、接管段;22、第二流通通道;23、第一座体;24、第二座体;
31、环形流通腔;32、环形密封槽;33、环形密封圈;
40、螺母组件;41、螺母;42、连接板;
50、阀针组件;
60、壳体组件;
70、转子组件;
81、第二接管;82、第一接管;
90、转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阀座组件,包括:阀芯座10,阀芯座10具有顺次连通且贯穿阀芯座10的第一阀腔11、第二阀腔12、阀口13和配合腔14;阀座20,阀座20穿设在配合腔14内并用于连接外接接管,阀座20具有贯穿的连通通道21,阀座20和配合腔14内壁围绕的区域形成环形流通腔31;其中,阀芯座10还具有第一流通通道15,第一流通通道15的两端分别和第一阀腔11、环形流通腔31连通,阀座20具有第二流通通道22,第二流通通道22的两端分别和环形流通腔31、连通通道21连通。
这样设置,在保证平衡通道的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环形流通腔31的加工难度。具体地,平衡通道包括顺次连通的第一流通通道15、环形流通腔31和第二流通通道22,以连通第一阀腔11和配合腔14,本实施例采用将阀芯座10和阀座20分体加工后连接的方式,通过二者的连接形成环形流通腔31,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将平衡通道设置在阀针组件上,难以加工且影响阀针组件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保证对环形流通腔31加工的便利性和阀座组件的可靠性。
可选地,外接接管包括第一接管8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管82穿设在连通通道21内并和阀口13连通。其中,在其余未示出图的实施例中,第一接管82套接在阀座20的外周,同样能够实现第一接管82和阀口13的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外接接管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套接的方式,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应性调整,在此不一一举例。
如图3和图4所示,阀座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座体23和第二座体24,第一座体23和第二座体24同轴且第二座体24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座体23的径向尺寸,连通通道21贯穿第一座体23、第二座体24设置,第一座体23和配合腔14的底壁抵接,第二座体24和配合腔14的内壁限位配合,第一座体23、第二座体24和配合腔14内壁围绕的区域形成环形流通腔31。这样设置,便于对阀座20的加工以及环形流通腔31的成型。具体地,第一座体23的外周面、第二座体24朝向第一座体23一侧的端面以及配合腔14的内壁和底壁围绕的区域形成环形流通腔31,第二座体24和配合腔14密封配合,避免流体从第二座体24和配合腔14之间的间隙流出导致应用此阀座组件的电子膨胀阀失效的情况。
具体地,第二流通通道22设置在第一座体23上,第二流通通道22沿第一座体23的径向和轴向均贯穿第一座体2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流通通道22为流通槽,第一座体23和第二座体24均为筒体结构,流通槽沿第一座体23的径向延伸并连通第一座体23外周的区域和第一座体23内部的区域,本实施例中的流通槽沿第一座体23的轴向贯穿第一座体23,便于流通槽的加工。可选地,第二流通通道22还可为孔型流道等结构,且第二流通通道22也可不完全贯穿第一座体23,只需贯穿第一座体23的一侧使得第一座体23外周的区域和第一座体23内部的区域连通即可。
如图1和图2所示,阀芯座10包括主体16和设置在主体16两端的第一环形凸起17、第二环形凸起18,第二阀腔12和阀口13均位于主体16内,第一环形凸起17围绕的区域形成第一阀腔11,第二环形凸起18围绕的区域形成配合腔14,第一阀腔11的径向尺寸以及配合腔14的径向尺寸均大于第二阀腔12的径向尺寸,第一流通通道15位于主体16上并沿其轴向贯穿主体16设置。这样设置,便于第一阀腔11、第二阀腔12、阀口13和配合腔14的加工和划分。其中,第一阀腔11的径向尺寸以及配合腔14的径向尺寸均大于第二阀腔12的径向尺寸,便于对第一流通通道15的加工,第一流通通道15的两端分别落在第一阀腔11、第二阀腔12之间的环形区域以及配合腔14、第二阀腔12之间的环形区域即可。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阀腔11、第二阀腔12、阀口13、配合腔14和阀芯座10同轴,第一流通通道15为延伸方向平行于阀芯座10轴线的直孔,进一步提高了对第一阀腔11、第二阀腔12、阀口13、配合腔14以及第一流通通道15加工的便利性。
具体地,主体16还具有避让第一流通通道15的接管孔19,接管孔19内具有止挡台阶,止挡台阶用于止挡穿入接管孔19内的外接接管。
在本实施例中,外接接管还包括第二接管81,第二接管81的一端穿设在所述接管孔19内并和止挡台阶抵接,第一阀腔11和接管孔19通过第二接管81间隔,第二接管81的腔体和第二阀腔12连通。这样设置,通过接管孔19和止挡台阶便于第二接管81的安装和定位。
如图4所示,连通通道21包括导流段211和接管段212,导流段211的径向尺寸在阀口13朝向配合腔1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接管段212的径向尺寸大于导流段211的最大径向尺寸。这样设置,便于导流段211对流体的导流。进一步地,接管段212的径向尺寸大于导流段211的最大径向尺寸,使得二者之间形成台阶,便于实现对第一接管82的止挡定位。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包括壳体组件60、转子组件70和上述的阀座组件,壳体组件60和阀芯座10背离阀座20的一端连接,转子组件70设置在壳体组件60内,转子组件70中的转子为铁氧体转子。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的阀芯座10和阀座20采用分体加工后连接的方式,通过二者的连接形成环形流通腔31,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在一体式阀座20内加工环形流通腔31困难甚至会损坏阀座组件的情况,保证对环形流通腔31加工的便利性和阀座组件的可靠性。同时,在保证平衡通道(连通通道21、环形流通腔31)平衡电子膨胀阀开关阀时所受压差力(第一阀腔11和配合腔14之间)的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铁氧体转子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钕铁硼转子,保证开关阀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转子组件70的加工成本。其中,转子组件70中的转子还可采用磁性、成本均较钕铁硼转子低的其他转子,在此不一一举例。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60与阀芯座10的连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60和阀芯座10采用直接连接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等),操作简单,在其他未示出图的实施例中,壳体组件60和阀芯座10还可通过转接结构间接连接,在此不一一举例。
进一步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螺母组件40和阀针组件50,螺母组件40的两端分别和转子组件70、阀芯座10连接,阀针组件50的一端穿设在螺母组件40内,阀针组件50的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设在第二阀腔12内,以调节流经阀口13的流体流量。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的阀针组件50在转子组件70和螺母组件40的驱动下移动,使得电子膨胀阀在全开状态、流量调节状态、关阀状态之间转换,电子膨胀阀处于关阀状态时,阀针组件50封堵阀口13,第二阀腔12和配合腔14内的阀座20的连通通道21断开,第一阀腔11和连通通道21内的第一接管82通过平衡通道(第一流通通道15、环形流通腔31和第二流通通道22)连通,在阀针组件50打开阀口13的过程中,阀针组件50两侧的第一阀腔11和连通通道21始终连通并平衡压差,以减小两个腔体对阀针组件50施加的压差力,便于阀针组件50的移动和打开阀口13,关阀同理。这样设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阀针组件50所受压差力较大导致开关阀困难的情况,便于阀针组件50的移动以及电子膨胀阀的开关阀动作。
具体地,阀芯座10的内壁或阀针组件50的外壁具有环形密封槽32,电子膨胀阀还包括环形密封圈33,环形密封圈33设置在环形密封槽32内并和阀针组件50、阀芯座10均密封配合。这样设置,保证阀针组件50与阀芯座10之间的密封,避免流体通过二者之间的间隙流通、进而导致电子膨胀阀失效的情况。
进一步地,在阀芯座10的内壁具有环形密封槽32的情况下,环形密封圈33的内圈和阀针组件50密封配合,环形密封圈33的内径为D1,阀针组件50和阀口13抵接形成的密封环的径向尺寸为D2,1≤D2/D1≤1.05;在阀针组件50具有环形密封槽32的情况下,环形密封圈33的外圈与阀芯座10的内壁密封配合,环形密封圈33的外径为D1,阀针组件50和阀口13抵接形成的密封环的径向尺寸为D2,1≤D2/D1≤1.05。这样设置,环形密封槽32可以设置在主体16或阀针组件50上,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密封槽32设置在主体16上,进一步地,通过对D1和D2的限定,能够有效地抑制因差压而妨碍阀针组件50移动的情况。
如图5所示,螺母组件40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母41和连接板42,连接板42套设在螺母41的一端并和阀芯座10连接,阀芯座10包括主体16和设置在主体16一端的第一环形凸起17,第一环形凸起17包括相互连接的抵接段171和压装段172,抵接段171和主体16连接,连接板42设置在第一阀腔11内并和抵接段171抵接,连接板42的外周和压装段172的内壁限位配合,连接板42通过压装段172压接在第一阀腔11内。这样设置,通过压装段172的压装以及抵接段171实现对连接板42移动的限制,保证连接板42和阀芯座10连接的可靠性。具体地,连接板42压装完成后与阀芯座10焊接连接。
可选地,连接板42具有第一平衡孔,壳体组件60的腔体与第一阀腔11通过第一平衡孔连通,螺母41具有第二平衡孔,壳体组件60内的腔体和螺母41围绕的区域连通,螺母41围绕的区域的开口和第一阀腔1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管81和第二阀腔12始终连通且压强为P1,第一接管82和阀口13连通且压强为P2,螺母41和阀针组件50围绕的腔体的压强为P3,P2和P3保持动态平衡,阀口13通过第一流通通道15、第二流通通道22、环形流通腔31、第一平衡孔、第二平衡孔与螺母41所在腔体连通,D3为P2所在腔体与P3所在腔体之间的连通通道的最小径向尺寸,在本实施例中,D3为螺母41上的第二平衡孔的径向尺寸,设定从第二接管81流向第一接管82的流动方式为正向流动,反之为反向流动。压力计算公式为F=PS,正向流动时,F向下=P3*[π*(D1/2)^2-π*(D3/2)^2]+P1*[π*(D2/2)^2-π*(D1/2)^2],F向上=P2*[π*(D2/2)^2-π*(D3/2)^2],压差力计算公式如下:F向上=P2*[π*(D2/2)^2-π*(D3/2)^2]-P3*[π*(D1/2)^2-π*(D3/2)^2]-P1*[π*(D2/2)^2-π*(D1/2)^2],由于S和D成正比,故以下描述中用D替换公式中的S,公式可简化为,F向上=P2(D2-D3)-P3(D1-D3)-P1(D2-D1)。在正向流动时,由于流体流动的情况下P1≠P2,P1>P2,假设P2=P3而且D1=D2,得到F=P1(D1-D2)+P2(D2-D1),即压差力公式为F=P1*π*[(D1-D2)/2]^2+P2*π*[(D2-D1)/2]^2,在D1=D2的情况下,压差力F=0,即阀针组件50移动过程中所受压差力理论上为0。在反向流动时,P2>P1,以开阀为例,P2会瞬间泄压降低,导致该时的P2<P3,若此时D1=D2,则压差力F=(P2-P3)(D1-D3),F为负值,会产生压差,故对D1和D2的关系进行限定,以抵消上述存在的压差,限定范围为1<D2/D1≤1.05。综上,对D1和D2的范围进行限定,有利于消除阀针组件50在移动过程中所受压差力,提高开关阀的流畅度。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阀芯座10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6内的转接座90,转接座90的两端均具有配合凸起,转接座90穿设在第一环形凸起17围绕的腔体内,其中一个配合凸起穿设在第二阀腔12内并和第二阀腔12的内壁限位配合,另一个配合凸起用于和螺母组件40限位配合,第一流通通道15与转接座90、第一环形凸起17之间的间隙区域连通。这样设置,通过转接座90实现阀芯座10与螺母组件40的转接并实现了对阀针组件50的限位。具体地,转接座90具有贯穿的限位腔,阀针组件50的一端穿设在限位腔内并和限位腔的内壁限位配合,此处的限位配合为间隙配合,便于限位腔对阀针组件50移动的导向,环形密封槽32设置在阀针组件50或转接座90的限位腔上,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密封槽32设置在转接座90上,环形密封圈33设置在环形密封槽32内并分别和限位腔的内壁、阀针组件50的外壁密封配合。进一步地,通过对D1和D2的限定,能够有效地抑制因差压而妨碍阀针组件50移动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阀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芯座(10),所述阀芯座(10)具有顺次连通且贯穿所述阀芯座(10)的第一阀腔(11)、第二阀腔(12)、阀口(13)和配合腔(14);
阀座(20),所述阀座(20)穿设在所述配合腔(14)内并用于连接外接接管,所述阀座(20)具有贯穿的连通通道(21),所述阀座(20)和所述配合腔(14)内壁围绕的区域形成环形流通腔(31);
其中,所述阀芯座(10)还具有第一流通通道(15),所述第一流通通道(15)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阀腔(11)、所述环形流通腔(31)连通,所述阀座(20)具有第二流通通道(22),所述第二流通通道(22)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环形流通腔(31)、所述连通通道(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座体(23)和第二座体(24),所述第一座体(23)和所述第二座体(24)同轴且所述第二座体(24)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座体(23)的径向尺寸,所述连通通道(21)贯穿所述第一座体(23)、所述第二座体(24)设置,所述第一座体(23)和所述配合腔(14)的底壁抵接,所述第二座体(24)和所述配合腔(14)的内壁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座体(23)、所述第二座体(24)和所述配合腔(14)内壁围绕的区域形成所述环形流通腔(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22)设置在所述第一座体(23)上,所述第二流通通道(22)沿所述第一座体(23)的径向和轴向均贯穿所述第一座体(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10)包括主体(16)和设置在所述主体(16)两端的第一环形凸起(17)、第二环形凸起(18),所述第二阀腔(12)和所述阀口(13)均位于所述主体(16)内,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7)围绕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阀腔(11),所述第二环形凸起(18)围绕的区域形成所述配合腔(14),所述第一阀腔(11)的径向尺寸以及所述配合腔(14)的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二阀腔(12)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流通通道(15)位于所述主体(16)上并沿其轴向贯穿所述主体(16)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6)还具有避让所述第一流通通道(15)的接管孔(19),所述接管孔(19)内具有止挡台阶,所述止挡台阶用于止挡穿入所述接管孔(19)内的外接接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通道(21)包括导流段(211)和接管段(212),所述导流段(211)的径向尺寸在所述阀口(13)朝向所述配合腔(1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接管段(212)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导流段(211)的最大径向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16)内的转接座(90),所述转接座(90)的两端均具有配合凸起,所述转接座(90)穿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7)围绕的腔体内,其中一个所述配合凸起穿设在所述第二阀腔(12)内并和所述第二阀腔(12)的内壁限位配合,另一个所述配合凸起用于和螺母组件(40)限位配合,所述第一流通通道(15)与所述转接座(90)、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7)之间的间隙区域连通。
8.一种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壳体组件(60)、转子组件(70)和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阀座组件,所述壳体组件(60)和所述阀芯座(10)背离所述阀座(20)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子组件(70)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60)内,所述转子组件(70)的转子为铁氧体转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螺母组件(40)和阀针组件(50),所述螺母组件(4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转子组件(70)、所述阀芯座(10)连接,所述阀针组件(50)的一端穿设在所述螺母组件(40)内,所述阀针组件(50)的另一端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阀腔(12)内,以调节流经所述阀口(13)的流体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10)的内壁或所述阀针组件(50)的外壁具有环形密封槽(32),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环形密封圈(33),所述环形密封圈(33)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槽(32)内并和所述阀针组件(50)、所述阀芯座(10)均密封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芯座(10)的内壁具有所述环形密封槽(32)的情况下,所述环形密封圈(33)的内圈和所述阀针组件(50)密封配合,所述环形密封圈(33)的内径为D1,所述阀针组件(50)和所述阀口(13)抵接形成的密封环的径向尺寸为D2,1≤D2/D1≤1.05;
或,在所述阀针组件(50)具有所述环形密封槽(32)的情况下,所述环形密封圈(33)的外圈与所述阀芯座(10)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环形密封圈(33)的外径为D1,所述阀针组件(50)和所述阀口(13)抵接形成的密封环的径向尺寸为D2,1≤D2/D1≤1.05。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组件(40)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母(41)和连接板(42),所述连接板(42)套设在所述螺母(41)的一端并和所述阀芯座(10)连接,所述阀芯座(10)包括主体(16)和设置在所述主体(16)一端的第一环形凸起(17),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7)包括相互连接的抵接段(171)和压装段(172),所述抵接段(171)和所述主体(16)连接,所述连接板(42)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腔(11)内并和所述抵接段(171)抵接,所述连接板(42)的外周和所述压装段(172)的内壁限位配合,所述连接板(42)通过所述压装段(172)压接在所述第一阀腔(11)内。
CN202321427851.5U 2023-06-06 2023-06-06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Active CN220378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7851.5U CN220378911U (zh) 2023-06-06 2023-06-06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7851.5U CN220378911U (zh) 2023-06-06 2023-06-06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8911U true CN220378911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5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7851.5U Active CN220378911U (zh) 2023-06-06 2023-06-06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8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7370B (zh) 一种快速液动换向阀
US11313475B2 (en) Flow control valve
KR20180037045A (ko) 전자 팽창 밸브
WO2022001873A1 (zh) 电磁阀
CN103912708A (zh) 一种先导式电磁阀及其组合方法
CN220378911U (zh)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JP5791906B2 (ja) 流体用コネクタ
CN216200586U (zh) 流量调节阀
CN217301817U (zh) 先导式电磁阀
US11193596B2 (en) Electric valv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1667158U (zh) 一种流量控制阀
CN201621119U (zh) 一种快速液动换向阀
CN216478963U (zh) 流量调节阀
CN220378998U (zh) 电子膨胀阀
CN216200585U (zh) 流量调节阀
CN217736435U (zh) 电磁阀
CN220378999U (zh) 电子膨胀阀
CN216200588U (zh) 流量调节阀
US20220049773A1 (en) Electric valve
CN218118661U (zh) 电子膨胀阀
CN102563175B (zh) 一种先导式电磁阀
CN220378912U (zh) 阀座组件及电子膨胀阀
CN111322436A (zh) 一种动态平衡二通阀
CN217713694U (zh) 阀芯组件及截止阀
CN216382593U (zh) 一种小型低水压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