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54259A - 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54259A
CN109654259A CN201811607143.3A CN201811607143A CN109654259A CN 109654259 A CN109654259 A CN 109654259A CN 201811607143 A CN201811607143 A CN 201811607143A CN 109654259 A CN109654259 A CN 109654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pool
electromagnetic component
seal section
solenoi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071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治国
陈能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o 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o 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o 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o 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071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542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654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542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2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 F16K11/2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with an actuating member for each valve, e.g. interconnected to form multipl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00Lift valves or globe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 F16K1/32Details
    • F16K1/34Cutting-off parts, e.g. valve members, seats
    • F16K1/36Valve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电磁阀为三位三通阀,包括阀体、第一电磁部件、第二电磁部件,还包括:第一阀芯,其可滑动地设置在阀体的第一腔体内,第一阀芯的后端部可与第一电磁部件抵接,第一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阀体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一连通路径的第一密封件;第二阀芯,其可滑动地设置在阀体的第三腔体内,第二阀芯的后端部可与第二电磁部件抵接,第二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第三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二连通路径的第二密封件;第一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和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之间。本发明的电磁阀,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阀芯独立地控制不同的腔体之间的封堵或者打开,可以大大地缩短阀芯行走的行程。

Description

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回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零部件,通过控制电磁阀里面的阀芯位置的切换,实现控制流体的方向、流量、速度等功能。电磁阀按照流体种类区分,可分为液压阀和气压阀;按照驱动方式区分,可分为直动式和先导式;按照接口数量和阀芯可停留的位置数区分,可分为两位五通、三位五通、两位三通、三位三通电磁阀等。
现有的三位三通电磁阀,通常包括两个电磁铁,一个阀芯,由于阀芯需要切换的位置具有三个,当从最左位切换到最右位时,阀芯需要走的行程较长,这导致电磁阀相应的时间较长,并且,阀芯滑动的行程长,也容易出现卡滞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减少阀芯需要行走的行程,提出了一种电磁阀。
电磁阀,包括阀体、第一电磁部件、第二电磁部件,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所述第二电磁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阀体的两端,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另一侧连通,所述阀体分别设置有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接口、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接口及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三接口,还包括:第一阀芯,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阀芯的后端部可与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抵接,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一连通路径的第一密封件;第二阀芯,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二阀芯的后端部可与所述第二电磁部件抵接,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连通路径的第二密封件;第一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和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之间,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一阀芯的中间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台阶面上的第一主密封段,所述第一主密封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并且容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所述第一阀芯的中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所述第一连通路径形成在所述第一阀芯的中间部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所述第二腔体在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断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一阀芯朝向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滑动以使所述第一主密封段与所述第一抵接面贴合;所述第一电磁部件通电时,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推动所述第一阀芯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并滑动,以使所述第一主密封段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阀芯的中间部的第一辅助密封段,所述第一辅助密封段与所述第一主密封段一体成型。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包覆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的外周面的第二辅助密封段,所述第二辅助密封段与所述第一主密封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辅助密封段的前端设置有倒角。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密封段包覆所述凹部并沿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的外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二阀芯的中间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的第二主密封段;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径,所述第二阀芯的中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径,所述第二主密封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径并且容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连通路径形成在所述第二阀芯的中间部与所述第三腔体之间,所述第二腔体在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电磁部件断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阀芯朝向所述第二电磁部件滑动以使所述第二主密封段与所述第二抵接面贴合;所述第二电磁部件通电时,所述第二电磁部件推动所述第二阀芯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并滑动,以使所述第二主密封段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芯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上,嵌设有第一阀芯导向圈,所述第二阀芯的后端部的周面上,嵌设有第二阀芯导向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阀芯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滑动行程为0.5mm-1mm;所述第二阀芯在所述第三腔体内的滑动行程为0.5mm-1mm。
电磁阀,包括阀体、第一电磁部件、第二电磁部件,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所述第二电磁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阀体的两端,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另一侧连通,所述阀体分别设置有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接口、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接口及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三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芯,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阀芯的后端部可与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抵接,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与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到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相对的一侧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一连通路径的第一密封件;第二阀芯,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二阀芯的后端部可与所述第二电磁部件抵接,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与第二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到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相对的一侧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连通路径的第二密封件。
本发明由于设置了第一电磁部件、第二电磁部件,并分别单独控制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其中第一阀芯上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一连通路径的第一密封件,第二阀芯上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第三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二连通路径的第二密封件,因此,本发明的电磁阀,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阀芯独立地控制不同的腔体之间的封堵或者打开,可以大大地缩短阀芯行走的行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电磁阀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电磁阀的阀体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电磁阀的阀体与阀芯、第一弹性件的装配关系的图;
图4是图1的第一阀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目的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对说明性的实施例所进行的描述旨在要结合附图来进行阅读,其将被视作整个书面说明书的一部分。在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任何方向或方位的引用仅仅旨在便于说明,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关术语如“正面”、“背面”、“左侧部”、“右侧部”、“外侧”、“内侧”、“端部”、“中部”、“内部”、“外部”、“下部的”、“上部的”、“水平的”、“垂直的”、“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和“底部”)及其派生词(例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应当被解释为下文所述的或在讨论中的附图所示的方位。这些相关术语仅为方便说明之用,而不能要求设备按照特定方位进行构造或操作,除非有明确说明。因此,本发明不应被确切地限制于对可单独存在或在其它特征组合中存在的特征的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组合进行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界定。
正如当前设想,本次公开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优模式或实践模式。本发明并非旨在从限制层面上进行理解,而是通过结合附图提供仅供说明使用的发明示例,以告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发明的优点和构造。在附图的各种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第一种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电磁阀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电磁阀的阀体1的剖视图。参照图1、图2,电磁阀,包括阀体1,第一电磁部件2a、第二电磁部件2b,第一电磁部件2a、第二电磁部件2b分别安装在阀体1的两端。阀体1的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第三腔体103,其中,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的一侧连通,第三腔体103与第二腔体102的另一侧连通。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第三腔体103大致呈圆柱孔状,并且直线状地连通,第二腔体102设置在第一腔体101和第三腔体103之间。即: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及第三腔体103的轴心基本共线。
阀体1分别设置有从外部贯通到第一腔体101的第一接口104、从外部贯通到第二腔体102的第二接口105及从外部贯通到第三腔体103的第三接口106。第一接口104、第二接口105、第三接口106,均设置有螺纹,用于与公知的管接头连接,如气管接头、液压管接头连接。阀体1可以和公知的电磁阀的阀体1的设置一样,将贯通第一腔体101的第一接口104和贯通第三腔体103的第三接口106设置在同一侧,将贯通第二腔体102的第二接口105设置在与第一接口104、第三接口106的设置位置相对的一侧。
因此,本实施例的电磁阀,实际上是双线圈三位三通的电磁阀。
第一电磁部件2a、第二电磁部件2b分别通过螺丝锁紧到阀体1的两端,其贴合的位置,使用密封圈201密封,密封圈是本领域公知的密封圈,如橡胶密封圈。其中,在这里,第一电磁部件2a和第二电磁部件2b可以是型号相同的电磁部件。为了便于区分,根据两个电磁部件在附图中的位置,第一电磁部件2a也称为左侧电磁部件,第二电磁部件2b也称为右侧电磁部件。电磁部件可以是公知的电磁部件,包括电磁线圈202、定衔铁203、动衔铁204、顶针205,定衔铁203嵌设在电磁线圈202的沉孔206出口处,动衔铁204嵌设在电磁线圈202的沉孔206中,并处在定衔铁203与电磁线圈202的沉孔206底部之间。定衔铁203设置有贯通其轴心的轴向通孔,顶针205容置在定衔铁203的轴向通孔中,并且可与动衔铁204接触。动衔铁204在电磁线圈202的沉孔206内具有有一定的活动量,如0.5mm-1.5mm。当电磁部件通电时,定衔铁203吸引动衔铁204,使得动衔铁204在电磁线圈202的沉孔206内与顶针205接触,并推动顶针205在定衔铁203的轴向通孔中滑动。
如上所述,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的一侧连通,即第一腔体101的一侧与第二腔体102的一侧连通,第一腔体101的另一侧贯通阀体1的外部,并且,当电磁部件2a、2b通过密封圈201安装到阀体1时,第一腔体101的另一侧与电磁线圈202的沉孔206开口连通。
图3是表示图1的电磁阀的阀体1与阀芯4a/4b、第一弹性件7的装配关系的图,继续参照图1、图2,并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电磁阀具有两个阀芯4a、4b,在此,为了便于区分,分别称为第一阀芯4a(也称为左侧阀芯)、第二阀芯4b(也称为右侧阀芯)。其中,第一阀芯4a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腔体101内,第一阀芯4a的后端部401a可与第一电磁部件2a(即左侧电磁部件)抵接,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与第一弹性件7抵接,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的第一连通路径5的第一密封件41a。第二阀芯4b同样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三腔体103内,第二阀芯4b的后端部401b可与第二电磁部件2b(即右侧电磁部件)抵接,第二阀芯4b的前端部402b与第一弹性件7抵接,第二阀芯4b的前端部402b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第三腔体103与第二腔体102的第二连通路径6的第二密封件41b。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01与第三腔体103以第二腔体102为中心对称,第一阀芯4a和第二阀芯4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第一弹性件7实质上设置在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和第二阀芯4b的前端部402b之间,一端抵接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另一端抵接第二阀芯4b的前端部402b。在此,只对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和第一阀芯4a进行说明,省略第三腔体103和第二阀芯4b的说明。
第一电磁部件2a的顶针205可以抵接到第一阀芯4a的后端部401a(即左侧阀芯的左端部)的端面上并推动第一阀芯4a滑动。具体地,当第一电磁部件2a通电时,动衔铁204推动顶针205朝向第一腔体101滑动,并抵接第一阀芯4a的后端部401a的端面,第一电磁部件2a通过顶针205施加到第一阀芯4a的力大于第一弹性件7的弹力,使第一弹性件7被压缩,从而使得第一阀芯4a朝向第二腔体102滑动,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的连接处(即第一连通路径5)被打开。此时,当通过第一接口104输入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时,流体经由第一腔体101、第一连通路径5、第二腔体102、第二接口105而流出。或者,在抽真空等场合时,则气体经由第二接口105、第二腔体102、第一连通路径5、第一腔体101而被抽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7可以是电磁阀领域所公知的压缩弹簧,除此以外,在本实施例中,特别是在当流体为气体,或者在抽真空的场合,由于开启第一连通路径5所需的行程非常短,通常只需要0.5mm-1mm,因此,第一弹性件7也可以是本身具有弹性的材料,如硅胶、聚氨酯、橡胶、凝胶等材料加工而成的柱状的零件。
在这样的结构中,当第一连通路径5被打开时,第一弹性件7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压缩状态下的第一弹性件7对第二阀芯4b的前端部402b施加了更大的力。也就是说,当第一连通路径5打开时,第一弹性件7进一步地确保了第二连通路径6的密封性。同样地,当第二连通路径6被打开时,第一弹性件7也进一步确保了第一连通路径5的密封性。
另外,由于电磁部件2a、2b通电的时候各连通路径5、6才打开,断电时,各连通路径5、6封堵。因此,能够确保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电磁部件2a、2b出现意外的断电的情况时,电磁阀的第一连通路径5、第二连通路径6均被封堵,从而确保电磁阀处于中封的状态,保证设备的安全。
第一腔体101与第三腔体103的内径相同,第二腔体102的内径大于第一腔体101、第三腔体103的内径。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伸出到第二腔体102内,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的外径D1大于第一阀芯4a的中间部403a的外径D2、等于或者稍小于第一腔体101的内径,以确保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能够经由第一腔体101伸出到第二腔体102内。第一阀芯4a的后端部401a的外径D3同样大于第一阀芯4a的中间部403a的外径D2,第一阀芯4a的后端部401a在第一阀芯4a内滑动,第一阀芯4a的后端部401a的周面上,分别嵌设有密封圈43a和第一阀芯导向圈42a,第一阀芯导向圈42a可以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多个,在此,由于第一阀芯4a的滑动距离很短,因此,第一阀芯导向圈42a优选一个。
换言之,第一阀芯4a的中间部403a的外径D2<第一阀芯4a的后端部401a的外径D3,第一阀芯4a的中间部403a的外径D2<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的外径D1。由于中间部403a的外径D2小于第一腔体101的内径,因此,第二阀芯4b的中间部403与第一腔体101之间,形成了间隙,此间隙即为第一连通路径5。第一接口104与第一连通路径5连通。
图4是图1的第一阀芯4a(第二阀芯4b)的剖视图,参照图4,并辅助参照图2、图3。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与第一阀芯4a的中间部403a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404a,第一密封件41a的材料可以选择橡胶、凝胶如硅胶等材料,并在第一阀芯4a的表面包覆成型。具体地,第一密封件41a包括包覆在第一台阶面404a上的第一主密封段411a,第一主密封段411a的外径大于第一腔体101的内径并且容置在第二腔体102内。安装时,由于第一密封件41a具有弹性,因此可以通过挤压变形,经由第一腔体101进入到第二腔体102内,第二腔体102在位于第一腔体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接面107。
对于第一阀芯4a来说,当第一电磁部件2a断电时,第一弹性件7推动第一阀芯4a朝向第一电磁部件2a滑动,以使第一主密封段411a与第一抵接面107贴合;当第一电磁部件2a通电时,第一电磁部件2a推动第一阀芯4a压缩第一弹性件7并滑动,以使第一主密封段411a与第一抵接面107分离。
该动作对于第二阀芯4b来说也是一样的。
第一密封件41a还包括包覆在第一阀芯4a的中间部403a的第一辅助密封段412a,第一辅助密封段412a与所述第一主密封段411a一体成型。设置第一辅助密封段412a,主要是为了防止第一主密封段411a由于电磁阀内部的气压增加,第一密封件41a在第一阀芯4a上滑动,从而导致第一主密封段411a从第一台阶面404a脱落的情况。
为了加强第一密封件41a的密封效果,第一密封件41a还包括包覆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的外周面的第二辅助密封段413a,同样地,第二辅助密封段413a与第一主密封段411a一体成型,第二辅助密封段413a的前端设置有倒角414a。由于第一密封件41a抵接第一抵接面107并贴合时,第一密封件41a会压缩,因此通过在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的外周面设置第二辅助密封段413a,可以加强压缩后的第一密封件41a的支撑强度,从而进一步加强第一密封件41a的密封效果,而在第二辅助密封段413a的前端设置倒角414a,则是为了便于第一阀芯4a安装到阀体1内。
更进一步地,为了加强第一密封件41a的密封效果,同时防止第一密封件41a从第一阀芯4a的表面脱落,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凹部405a,凹部405a的一端与第一台阶面404a连接,第二辅助密封段413a包覆凹部405a并沿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的径向凸出于第一阀芯4a的前端部402a的外周面。由此,加厚第二辅助密封段413a的厚度,从而加强第一密封件41a的密封效果。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芯4a不需要在各个不同的腔体之间切换位置,而只控制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之间的第一连通路径5的封堵或打开。在此过程中,第一阀芯4a在第一腔体101内的滑动行程为0.5mm-1mm。即只需确保第一密封件41a与第一抵接面107紧密贴合或者完全分离即可。因此,可以大大地缩短阀芯行走的行程,从而缩短电磁阀的响应时间。另外,由于阀芯的滑动行程的减少,也能够减少电磁阀切换过程中的卡滞现象。
同样地,第二阀芯4b的前端部402b与第二阀芯4b的中间部403b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面404b,第二密封件41b包括包覆在第二台阶面404b上的第二主密封段;第二腔体102的内径大于第三腔体103的内径,第二阀芯4b的中间部403b的外径小于第三腔体103的内径,第二主密封段的外径大于第三腔体103的内径并且容置在第二腔体102内,第二连通路径6形成在第二阀芯4b的中间部403与第三腔体103之间,第二腔体102在位于第二腔体1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抵接面。
同样地,对于第二阀芯4b来说,当第二电磁部件2b断电时,第一弹性件7推动第二阀芯4b朝向第二电磁部件2b滑动,以使第二主密封段与第二抵接面贴合;第二电磁部件2b通电时,第二电磁部件2b推动第二阀芯4b压缩第二弹性件并滑动,以使第二主密封段与第二抵接面分离。
同样地,第二阀芯4b的后端部401b的周面上,也嵌设有第二阀芯导向圈。第二阀芯4b在第三腔体103内的滑动行程为0.5mm-1mm。
第二种实施例(未图示)
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相对第二腔体呈九十度设置,或者呈别非对称的位置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阀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一阀芯的后端部可与第一电磁部件抵接,第一阀芯的前端部与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到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相对的一侧的第一侧壁上。第一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一连通路径的第一密封件。
同样地,第二阀芯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三腔体内,第二阀芯的后端部可与第二电磁部件抵接,第二阀芯的前端部与第二弹性件(未图示)抵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到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相对的一侧的第二侧壁上。第二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第三腔体与第二腔体的第二连通路径的第二密封件。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的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进行组合,为了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另行说明。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当涵括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

Claims (10)

1.电磁阀,包括阀体、第一电磁部件、第二电磁部件,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所述第二电磁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阀体的两端,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另一侧连通,所述阀体分别设置有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接口、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接口及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三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阀芯,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阀芯的后端部可与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抵接,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一连通路径的第一密封件;
第二阀芯,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二阀芯的后端部可与所述第二电磁部件抵接,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连通路径的第二密封件;
第一弹性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和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之间,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一阀芯的中间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台阶面上的第一主密封段,所述第一主密封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并且容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所述第一阀芯的中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径,所述第一连通路径形成在所述第一阀芯的中间部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所述第二腔体在位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抵接面;
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断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一阀芯朝向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滑动以使所述第一主密封段与所述第一抵接面贴合;
所述第一电磁部件通电时,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推动所述第一阀芯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并滑动,以使所述第一主密封段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阀芯的中间部的第一辅助密封段,所述第一辅助密封段与所述第一主密封段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还包括包覆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的外周面的第二辅助密封段,所述第二辅助密封段与所述第一主密封段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辅助密封段的前端设置有倒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一台阶面连接,所述第二辅助密封段包覆所述凹部并沿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的径向凸出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的外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与所述第二阀芯的中间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的第二主密封段;
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径,所述第二阀芯的中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径,所述第二主密封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径并且容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连通路径形成在所述第二阀芯的中间部与所述第三腔体之间,所述第二腔体在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抵接面;
所述第二电磁部件断电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阀芯朝向所述第二电磁部件滑动以使所述第二主密封段与所述第二抵接面贴合;
所述第二电磁部件通电时,所述第二电磁部件推动所述第二阀芯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并滑动,以使所述第二主密封段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的后端部的外周面上,嵌设有第一阀芯导向圈,所述第二阀芯的后端部的周面上,嵌设有第二阀芯导向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滑动行程为0.5mm-1mm;所述第二阀芯在所述第三腔体内的滑动行程为0.5mm-1mm。
10.电磁阀,包括阀体、第一电磁部件、第二电磁部件,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所述第二电磁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阀体的两端,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另一侧连通,所述阀体分别设置有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一腔体的第一接口、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接口及从外部贯通到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三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阀芯,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阀芯的后端部可与所述第一电磁部件抵接,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与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到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相对的一侧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一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一连通路径的第一密封件;
第二阀芯,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二阀芯的后端部可与所述第二电磁部件抵接,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与第二弹性件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到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相对的一侧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阀芯的前端部设置有封堵或者打开连通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二连通路径的第二密封件。
CN201811607143.3A 2018-12-27 2018-12-27 电磁阀 Pending CN1096542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7143.3A CN109654259A (zh) 2018-12-27 2018-12-27 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7143.3A CN109654259A (zh) 2018-12-27 2018-12-27 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54259A true CN109654259A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17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07143.3A Pending CN109654259A (zh) 2018-12-27 2018-12-27 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542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5985A (zh) * 2020-06-02 2020-09-22 中山市金贝妮迪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拔罐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8773U (ja) * 1992-08-19 1994-03-11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供給排出弁
US5606993A (en) * 1994-01-13 1997-03-04 Festo Kg Multiway valve
JPH1159393A (ja) * 1997-08-27 1999-03-02 Nabco Ltd マスタシリンダ
US20010022196A1 (en) * 2000-02-29 2001-09-20 Ab Rexroth Mecman Multiway valve with a removable exhaust wall
CN1434219A (zh) * 2003-02-21 2003-08-06 华中科技大学 三位三通水液压换向阀
DE102005038621A1 (de) * 2005-08-16 2007-03-01 Bosch Rexroth Ag Pneumatisches Wegeventil mit mindestens einem Ventilschieber
CN201228787Y (zh) * 2008-07-08 2009-04-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三位三通液控海水阀
CN104454747A (zh) * 2014-12-05 2015-03-25 浙江大学 一种采用双三位三通比例阀结构的新型高频响先导阀
CN105465409A (zh) * 2015-12-15 2016-04-06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电磁先导气控两位三通阀
CN108506504A (zh) * 2017-02-28 2018-09-0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比例阀和燃气具
CN209511190U (zh) * 2018-12-27 2019-10-18 深圳市硕锐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阀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8773U (ja) * 1992-08-19 1994-03-11 株式会社コガネイ 供給排出弁
US5606993A (en) * 1994-01-13 1997-03-04 Festo Kg Multiway valve
JPH1159393A (ja) * 1997-08-27 1999-03-02 Nabco Ltd マスタシリンダ
US20010022196A1 (en) * 2000-02-29 2001-09-20 Ab Rexroth Mecman Multiway valve with a removable exhaust wall
CN1434219A (zh) * 2003-02-21 2003-08-06 华中科技大学 三位三通水液压换向阀
DE102005038621A1 (de) * 2005-08-16 2007-03-01 Bosch Rexroth Ag Pneumatisches Wegeventil mit mindestens einem Ventilschieber
CN201228787Y (zh) * 2008-07-08 2009-04-29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三位三通液控海水阀
CN104454747A (zh) * 2014-12-05 2015-03-25 浙江大学 一种采用双三位三通比例阀结构的新型高频响先导阀
CN105465409A (zh) * 2015-12-15 2016-04-06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电磁先导气控两位三通阀
CN108506504A (zh) * 2017-02-28 2018-09-0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气比例阀和燃气具
CN209511190U (zh) * 2018-12-27 2019-10-18 深圳市硕锐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85985A (zh) * 2020-06-02 2020-09-22 中山市金贝妮迪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拔罐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41398B (zh) 一种大口径先导卸荷式电磁阀
EP2778489B1 (en) Solenoid operated valve with constant bleed port
CN209511190U (zh) 电磁阀
CN108343749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205678213U (zh) 用于选择性地使流体接口部位流体连接和分离的控制设备
US20170074745A1 (en) Solenoid valve assembly with pilot pressure control
CN108458151B (zh) 一种自密封式双余度两位三通电磁阀
CN101929562A (zh) 一种通电时关闭的电磁阀及其装配方法
CN108019535A (zh) 阀芯采用密封锥面的两位三通换向阀
WO2006020964A3 (en) Solenoid valv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US9103463B2 (en) Pressure balanced solenoid operated valve
CN109654259A (zh) 电磁阀
CN108266563B (zh) 先导式电磁阀
CN107356024B (zh) 电子膨胀阀
CN112212016A (zh) 电子膨胀阀
CN107725820B (zh) 无泄漏电磁球阀
CN106678424A (zh) 气动电磁阀以及气动电磁阀组
CN1734142B (zh) 阀门装置
CN212672427U (zh) 一种超高压电磁阀
CN105201947A (zh) 液压保持阀位的电液换向阀
CN205036666U (zh) 液压保持阀位的电液换向阀
CN111720565A (zh) 电磁阀
CN201916267U (zh) 阀盖凸起型液压插装阀
CN220488423U (zh) 电磁阀
CN215371229U (zh) 一种先导式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