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72980U - 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72980U
CN220472980U CN202321590181.9U CN202321590181U CN220472980U CN 220472980 U CN220472980 U CN 220472980U CN 202321590181 U CN202321590181 U CN 202321590181U CN 220472980 U CN220472980 U CN 220472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connecting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moun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01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久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bem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bem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bem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bem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01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72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72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72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的内侧设置有减震器本体,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安装组件的两侧设置有辅助组件,底座的背面设置有与辅助组件连接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轴承、转盘、螺孔、第一通孔、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该装置通过安装组件便于对减震器本体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便于后续对减震器本体进行耐久度测试,且通过使第二安装架可在第一固定杆的侧壁移动,从而便于不同规格尺寸的减震器本体使用,提高实用性,且安装组件对减震器本体的固定方式与减震器本体在实际使用安装时的安装方式一致,有利于提高测试的严谨性。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和电动车等,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减震器的耐久度等进行测试。
申请号为202122885656.4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减震器耐久性测试装置,其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现有部分的电动车减震器耐久性测试装置,无法模仿电动车在不同路况下行驶时的状况,无法对比不同路况下减震器的耐久性,不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减震器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且无法对不同型号的电动车减震器进行固定,使得减震器在测试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位移,降低了减震器测试时的精准性,降低了测试的效率,但是其存在以下不足;
其通过气缸、U形板等的配合使用,能够对不同型号的电动车减震器进行固定,其采用夹持固定的方式对电动车的减震器进行安装固定,该方式与电动车减震器的实际安装方式不同,影响其耐久度测试的效果,且其过滑杆套、限位板、伸缩弹簧等的配合使用,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来模仿不同的路况,从而对比不同路况下减震器的耐久性,但是其带动电动车减震器的移动轨迹相同,只是转速不同,从而导致电动车减震器的测试时压缩减震程度一致,进而降低测试效果,存在一定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的内侧设置有减震器本体,底座的顶部且位于安装组件的两侧设置有辅助组件,底座的背面设置有与辅助组件连接的调节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轴承、转盘、螺孔、第一通孔、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有转轴,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与转盘的背面固定连接,螺孔呈矩形阵列开设在转盘的正面,第一通孔开设在第一连接板的正面,第一通孔的内壁套设有与螺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第二连接板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板的顶部铰接,第二连接板的正面与第三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与螺孔相适配,所述底座的背面固定设有安装驱动电机的安装座,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内圈内壁与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外壁固定设有固定板,固定板远离轴承的一侧与安装座的正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弹簧、第一限位圈、第二限位圈、第三限位圈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弹簧、第一限位圈和第二限位圈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杆的底部均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限位圈和弹簧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一固定杆的侧壁,且第一限位圈位于弹簧的顶部,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圈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第三限位圈的内壁固定套设在第二固定杆的侧壁,第三限位圈的外壁背面与第三连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圈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杆的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限位圈位于第一限位圈的顶部,两个第一固定杆的侧壁且位于第二限位圈的顶部开设有螺纹,两个第一固定杆的侧壁螺纹均螺纹连接有螺母,第二限位圈的外壁与第一限位圈的内壁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和螺杆,第一安装架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第一安装架位于两个第一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第二安装架的顶部与第三限位圈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侧壁均开设有套设螺杆的第二通孔,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内侧分别与减震器本体的两端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且靠近端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与安装座的底部水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该装置通过安装组件便于对减震器本体进行安装固定,从而便于后续对减震器本体进行耐久度测试,且通过使第二安装架可在第一固定杆的侧壁移动,从而便于不同规格尺寸的减震器本体使用,提高实用性,且安装组件对减震器本体的固定方式与减震器本体在实际使用安装时的安装方式一致,有利于提高测试的严谨性。
2、该装置通过调节组件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安装架往复移动,从而模拟电动车骑行时减震器本体的状态,从而对减震器本体的耐久性进行测试,且通过螺孔与第一通孔的配合,使第一连接板安装于转盘的不同位置,从而调整转盘转动时对减震器本体的压缩程度,进而模仿不同路况减震器本体的减震情况,保证测试效果,且第一连接板套设在螺栓的侧壁,不影响带动第二安装架往复竖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的整体背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的安装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的调节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安装组件;201、第一安装架;202、第二安装架;203、螺杆;3、调节组件;301、驱动电机;302、第一连接板;303、第二连接板;304、第三连接板;305、转盘;306、轴承;307、螺孔;308、第一通孔;4、辅助组件;401、第一限位圈;402、第二限位圈;403、第二固定杆;404、第三限位圈;405、第一固定杆;406、弹簧;5、减震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组件2,安装组件2的内侧设置有减震器本体5,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安装组件2的两侧设置有辅助组件4,底座1的背面设置有与辅助组件4连接的调节组件3。
在具体实施时,减震器本体5为电动车减震器,将减震器本体5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安装架201和第二安装架202的内侧,随即,通过螺杆203沿第二通孔插入减震器本体5的两端并沿第二通孔穿出,通过外接螺母与螺杆203旋紧,从而使减震器本体5固定在第一安装架201和第二安装架20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完成减震器本体5后,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301,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转盘305转动,转盘305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板302带动第二连接板303和第三连接板304竖向往复移动,从而模拟电动车骑行时减震器本体5的状态,从而对减震器本体5的耐久性进行测试,在测试间隙时,通过扳手等工具旋松与螺孔307连接的第一螺栓,调整第一连接板302在转盘305上的位置,且通过不同位置的螺孔307与第一通孔308配合第一螺栓对第一连接板302进行限位,使第一连接板302安装于转盘305的不同位置,从而调整转盘305转动时对减震器本体5的压缩程度,进而模仿不同路况减震器本体5的减震情况,保证测试效果。
如图2和4所示,调节组件3包括驱动电机301、轴承306、转盘305、螺孔307、第一通孔308、第一连接板302、第二连接板303和第三连接板304,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固定设有转轴,转轴远离驱动电机301的一端与转盘305的背面固定连接,螺孔307呈矩形阵列开设在转盘305的正面,第一通孔308开设在第一连接板302的正面,第一通孔308的内壁套设有与螺孔307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第二连接板303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板302的顶部铰接,第二连接板303的正面与第三连接板304的背面固定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301,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转盘305转动,转盘305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连接板302带动第二连接板303和第三连接板304竖向往复移动,从而模拟电动车骑行时减震器本体5的状态,从而对减震器本体5的耐久性进行测试,在测试间隙时,通过扳手等工具旋松与螺孔307连接的第一螺栓,调整第一连接板302在转盘305上的位置,且通过不同位置的螺孔307与第一通孔308配合第一螺栓对第一连接板302进行限位,使第一连接板302安装于转盘305的不同位置,从而调整转盘305转动时对减震器本体5的压缩程度。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308与螺孔307相适配,底座1的背面固定设有安装驱动电机301的安装座,驱动电机30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便于实际使用。
进一步的,轴承306的内圈内壁与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轴承306的外圈外壁固定设有固定板,固定板远离轴承306的一侧与安装座的正面固定连接,对转轴进行限位,保证转轴转动的稳定性。
如图1和2所示,辅助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杆405、弹簧406、第一限位圈401、第二限位圈402、第三限位圈404和第二固定杆403,第一固定杆405、弹簧406、第一限位圈401和第二限位圈402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的底部均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限位圈401和弹簧406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且第一限位圈401位于弹簧406的顶部,第二固定杆4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圈401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第三限位圈404的内壁固定套设在第二固定杆403的侧壁,第三限位圈404的外壁背面与第三连接板304的正面固定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调节组件3带动第二安装架202往复移动时,第二安装架202通过第二固定杆403和第一限位圈401在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往复移动,第一限位圈401在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移动时,在弹簧406的作用下辅助进行减震器本体5的耐久度测试,且通过第一限位圈401在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移动,从而对第二连接板303和第三连接板304进行限位,进而对第二安装架202进行限位,保证第二安装架202竖向往复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测试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两个第二限位圈402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限位圈402位于第一限位圈401的顶部,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且位于第二限位圈40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螺纹均螺纹连接有螺母,第二限位圈402的外壁与第一限位圈401的内壁相适配,通过螺纹,便于拆装螺母,从而便于将第一限位圈401和弹簧406等从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取下,便于后续维修更换,便于实际使用,且通过第二限位圈402的外壁与第一限位圈401的内壁相适配,使第二限位圈402在对螺母进行限位的同时不影响第一限位圈401沿第一固定杆405移动。
如图1和3所示,安装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架201、第二安装架202和螺杆203,第一安装架201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第一安装架201位于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相互靠近的一侧,第二安装架202的顶部与第三限位圈404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架201和第二安装架202的侧壁均开设有套设螺杆203的第二通孔,第一安装架201和第二安装架202的内侧分别与减震器本体5的两端相适配。
在具体实施时,将减震器本体5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安装架201和第二安装架202的内侧,随即,通过螺杆203沿第二通孔插入减震器本体5的两端并沿第二通孔穿出,通过外接螺母与螺杆203旋紧,从而使减震器本体5固定在第一安装架201和第二安装架202相互靠近的一侧。
进一步的,底座1的底部且靠近端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与安装座的底部水平,通过支撑柱和底座1顶部开设的安装孔便于将该装置安装在指定位置,保证该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便于实际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

Claims (7)

1.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组件(2),安装组件(2)的内侧设置有减震器本体(5),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安装组件(2)的两侧设置有辅助组件(4),底座(1)的背面设置有与辅助组件(4)连接的调节组件(3);
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驱动电机(301)、轴承(306)、转盘(305)、螺孔(307)、第一通孔(308)、第一连接板(302)、第二连接板(303)和第三连接板(304),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固定设有转轴,转轴远离驱动电机(301)的一端与转盘(305)的背面固定连接,螺孔(307)呈矩形阵列开设在转盘(305)的正面,第一通孔(308)开设在第一连接板(302)的正面,第一通孔(308)的内壁套设有与螺孔(307)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第二连接板(303)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板(302)的顶部铰接,第二连接板(303)的正面与第三连接板(304)的背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08)与螺孔(307)相适配,所述底座(1)的背面固定设有安装驱动电机(301)的安装座,驱动电机(30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06)的内圈内壁与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306)的外圈外壁固定设有固定板,固定板远离轴承(306)的一侧与安装座的正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杆(405)、弹簧(406)、第一限位圈(401)、第二限位圈(402)、第三限位圈(404)和第二固定杆(403),第一固定杆(405)、弹簧(406)、第一限位圈(401)和第二限位圈(402)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的底部均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限位圈(401)和弹簧(406)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且第一限位圈(401)位于弹簧(406)的顶部,第二固定杆(40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圈(401)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第三限位圈(404)的内壁固定套设在第二固定杆(403)的侧壁,第三限位圈(404)的外壁背面与第三连接板(304)的正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圈(402)的内壁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二限位圈(402)位于第一限位圈(401)的顶部,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且位于第二限位圈(40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的侧壁螺纹均螺纹连接有螺母,第二限位圈(402)的外壁与第一限位圈(401)的内壁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架(201)、第二安装架(202)和螺杆(203),第一安装架(201)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第一安装架(201)位于两个第一固定杆(405)相互靠近的一侧,第二安装架(202)的顶部与第三限位圈(404)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架(201)和第二安装架(202)的侧壁均开设有套设螺杆(203)的第二通孔,第一安装架(201)和第二安装架(202)的内侧分别与减震器本体(5)的两端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且靠近端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与安装座的底部水平。
CN202321590181.9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 Active CN220472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0181.9U CN220472980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0181.9U CN220472980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72980U true CN220472980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6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0181.9U Active CN220472980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72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0942B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总成焊接夹具
CN203350050U (zh) 一种汽车四分之一悬架性能试验台
WO2011110061A1 (zh) 采用正弦传动装置的车辆减振器试验台
CN105891036A (zh) 一种冲滑复合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1022119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芯片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3792056A (zh) 一种新型微机控制汽车座椅颠簸蠕动试验台及方法
CN111678000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固定装置
CN220472980U (zh) 一种减震器耐久度测试夹具
CN201548409U (zh) 一种车辆四分之一悬架模拟工况多功能试验台
CN219589916U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检具
CN2639874Y (zh) 微型汽车转向拉杆总成橡胶零件动态环境试验装置
CN101281095A (zh) 可重构组合式飞轮加载装置
CN203396567U (zh) 汽车排气系统双轴零部件耐久测试夹具
CN204882064U (zh) 阀片挠曲变形疲劳试验机
CN213714737U (zh) 一种电动车减震器耐久性测试装置
CN210243210U (zh) 一种带转向可调的四分之一悬架试验台架
CN210108739U (zh) 一种汽车1/4车平顺性试验台
CN108731897B (zh) 一种测量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3029606A (zh) 一种新型龙门式底盘悬架试验工装
CN2677908Y (zh) 汽车橡胶零件水平伸缩运动试验装置
CN115343000A (zh) 一种带碟刹的减震器检测装置
CN220932350U (zh) 减震器双动力疲劳试验机
CN206330763U (zh) 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
CN219063027U (zh) 一种道路监控摄像头
CN220037319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