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30763U - 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30763U CN206330763U CN201621365092.4U CN201621365092U CN206330763U CN 206330763 U CN206330763 U CN 206330763U CN 201621365092 U CN201621365092 U CN 201621365092U CN 206330763 U CN206330763 U CN 2063307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universal
- handlebar
- block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包括车把夹持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和电气控制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接第一连杆与车把夹持机构的第一连接机构和连接所述两连杆的第二连接机构;第一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机构连接;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二连接机构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电机转轴上。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摩托车转向系统来回旋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试验效率;还通过单杆形球头杆端关节轴承来对两连杆以及车把夹持机构进行连接,让电机的位置不影响装置的功能;还通过在连杆上设置滑动槽,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车型的转向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转向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摩托车在行驶中能适应道路情况改变行驶方向,或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转向系统主要由车把、转向柱、前减振器、车轮及轴承等零部件构成。转向柱通过轴承固定在车架的前立管内,并能自由回转。前减振器与转向柱通过联板固定在一起,车轮、前制动器等零部件固定在前减振器上,车把固定在上联板(减振器)或转向柱上。在行驶过程中骑乘者通过转动车把,使车轮转过一定角度,从而改变行驶方向。
转向系统在摩托车的使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在行驶中转向系统出现问题,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威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为了保证摩托车行驶的安全和稳定性,转向系统必须要保证相当好的耐久度,因此对于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性能的测试就显得非常重要。通常对于转向系统耐久性的测试是让转向系统左右摇摆往复运动,通过记录转向系统能正常往复运动的次数来判断其耐久性能。通常来说耐久性要达到合格至少需要正常往复运动数万次,如果通过人力来实现,对于测试人员的体力损耗太大,难以长时间进行测试,从而造成测试周期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在于,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使其能代替人工实现转向系统的耐久性试验操作,达到节省人力,提高试验效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夹持车把的车把夹持机构、用于带动车把往复扭转的曲柄连杆机构和控制电机提供动力的电气控制机构;所述电气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电机固定架上的电机以及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系统;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万向连接机构和第二万向连接机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不同高度,车把夹持机构通过第一万向连接机构与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杆一端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电机转轴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万向连接机构和第二万向连接机构均由球头销和球头座构成;第一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头销通过螺纹头与车把夹持机构上的螺纹孔连接,第一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头座通过连接销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二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头销与第一连杆该另一端连接,第二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座端与第二连杆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杆与第二万向连接机构连接端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上下贯通的滑动槽,第二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头座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向下穿过滑动槽并可在滑动槽内左右滑动以调节与第二连杆的连接长度,调节螺杆向下穿出端设有锁紧螺母以将第二连杆与调节螺杆锁紧固定。通过滑动槽结构可以改变第二连杆参与连接的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摩托车转向系统。
优选地,所述车把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V型块Ⅰ和V型块Ⅱ,V型块Ⅰ和V型块Ⅱ一端通过合页连接,以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车把手且大小随合页转动可调节的容置腔;V型块Ⅰ和V型块Ⅱ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杆连接并设有锁紧螺母。
所述锁紧螺杆一端通过转轴与V型块Ⅰ该另一端可转动连接,V型块Ⅱ该另一端上对应设有用于放置锁紧螺杆的凹槽和用于盖住凹槽以将锁紧螺杆压住的压紧块,所述锁紧螺母为蝶形螺母并设于锁紧螺杆远离转轴那端尾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摩托车转向系统来回旋转,实现了对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性能的测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试验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连接机构来对两连杆以及车把夹持机构进行连接,达到了电机放置的位置不影响曲柄连杆机构功能发挥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杆上设置滑动槽来调节车把夹持机构抽送的距离,可以根据不同车型转向系统行程的不同作出更好的适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紧螺母Ⅱ,2-压紧块,3-锁紧螺杆,4-转轴,5-第一万向连接机构,6-连接销,7-第一连杆,8-第二万向连接机构,9-第二连杆,10-电机固定架,11-电机,12-弹簧垫圈,13-锁紧螺母Ⅰ,14-调节螺杆,15-滑动槽,16-V型块Ⅰ,17-合页,18-V型块Ⅱ,19-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固定夹持车把的车把夹持机构、用于带动车把往复扭转的曲柄连杆机构和控制电机11提供动力的电气控制机构;所述电气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电机固定架10上的电机11以及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系统19;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9、第一万向连接机构5和第二万向连接机构8;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9位于不同高度,车把夹持机构通过第一万向连接机构5与第一连杆7一端连接,第一连杆7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连接机构8与第二连杆9一端连接,第二连杆9另一端与电机转轴固定。
本试验装置通过电机带动曲柄连杆机构的第二连杆旋转,使得与第一连杆连接的车把夹持机构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摩托车的转向系统来回左右旋转,进而实现测试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性能等功能。本实用新型巧妙地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实现了转向系统耐久试验的功能,对曲柄连杆机构所利用的原理正好与发动机活塞运动中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相反。
其中,所述第一万向连接机构5和第二万向连接机构8均由球头销和球头座构成;第一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头销通过螺纹头与车把夹持机构上的螺纹孔连接,第一万向连接机构5的球头座通过连接销6与第一连杆7连接;第二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头销与第一连杆该另一端连接,第二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座端与第二连杆可拆卸地连接。
由于摩托车车头并非在水平面上旋转,而是有一个倾角,且车把通常不在旋转的平面上,所以对电机的位置和摆放的角度有较严格的要求,电机的位置严格按照转向系统的旋转面来进行设置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通常的曲柄连杆机构若不在同一个平面运动会很容易导致结构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万向连接机构来对两连杆以及车把夹持机构进行连接,以达到电机放置的位置不影响曲柄连杆机构功能发挥的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连杆9与第二万向连接机构8连接端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上下贯通的滑动槽15,第二万向连接机构8的球头座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4,调节螺杆14向下穿过滑动槽15并可在滑动槽内左右滑动以调节与第二连杆9的连接长度,调节螺杆14向下穿出端设有弹簧垫圈12和锁紧螺母Ⅰ13以将第二连杆9与调节螺杆14锁紧固定。通过滑动槽结构可以改变第二连杆参与连接的长度,从而适用于不同摩托车转向系统。
由于不同车型的车头左右旋转的行程也不相同,这样一来可以通过调节第二万向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杆的连接位置来调整第二连杆实际使用的长度,进而控制第一连杆带动车把夹持机构移动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车型转向系统的要求。
所述车把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V型块Ⅰ16和V型块Ⅱ18,V型块Ⅰ16和V型块Ⅱ18一端通过合页17连接,以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车把手且大小随合页转动可调节的容置腔;V型块Ⅰ16和V型块Ⅱ18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杆3连接并设有锁紧螺母Ⅱ1。具体地,所述锁紧螺杆3一端通过转轴4与V型块Ⅰ16该另一端可转动连接,V型块Ⅱ18该另一端上对应设有用于放置锁紧螺杆的凹槽和用于盖住凹槽以将锁紧螺杆3压住的压紧块2,所述锁紧螺母Ⅱ1为蝶形螺母并设于锁紧螺杆3远离转轴那端尾部。在车把被两V型块夹住,锁紧螺杆3放入凹槽被压紧块2压住后,可通过旋转调节蝶形螺母以夹紧或松开车把。
由于不同车型的车把结构尺寸不一定相同,为了适应不同的车把尺寸,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合页连接两V型块,可以通过V型块之间的相对旋转调节容置腔的大小,从而达到夹紧不同尺寸的车把的效果。
所述控制系统19输入端接入220V交流电源,输出端与电机11连接。测试人员可通过控制系统设定电机转速、要试验的耐久次数等参数以及记录电机旋转次数来控制电机的运行,还可以通过应急开关随时停止试验装置的运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试验装置在用于耐久试验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电机固定架固定在摩托车上,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
2)将摩托车车把一端放入车把夹持机构中两个V型块形成的容置腔中,旋转锁紧螺杆放入V型块Ⅱ的凹槽中,用压紧块压住锁紧螺杆,扭紧锁紧螺母,即将车把夹紧。
3)将第二万向连接机构在第二连杆的滑动槽中移动至车辆左右旋转行程位置,扭紧螺母锁定其位置。
4)控制系统接通电源,设定要试验的耐久次数,调整需要的旋转速度开始试验。
5)若在步骤4)的试验中出现意外情况需紧急停止,此时按下应急开关,试验装置停止工作;若未出现需紧急停止的情况,则当转向系统完成设定的耐久次数的旋转后,电机停止运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5)
1.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夹持车把的车把夹持机构、用于带动车把往复扭转的曲柄连杆机构和控制电机提供动力的电气控制机构;所述电气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电机固定架上的电机以及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系统;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万向连接机构和第二万向连接机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不同高度,车把夹持机构通过第一万向连接机构与第一连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二万向连接机构与第二连杆一端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电机转轴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连接机构和第二万向连接机构均由球头销和球头座构成;第一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头销通过螺纹头与车把夹持机构上的螺纹孔连接,第一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头座通过连接销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二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头销与第一连杆该另一端连接,第二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座端与第二连杆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杆与第二万向连接机构连接端设置有沿长度方向的上下贯通的滑动槽,第二万向连接机构的球头座上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向下穿过滑动槽并可在滑动槽内左右滑动以调节与第二连杆的连接长度,调节螺杆向下穿出端设有锁紧螺母以将第二连杆与调节螺杆锁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V型块Ⅰ和V型块Ⅱ,V型块Ⅰ和V型块Ⅱ一端通过合页连接,以在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车把手且大小随合页转动可调节的容置腔;V型块Ⅰ和V型块Ⅱ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杆连接并设有锁紧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杆一端通过转轴与V型块Ⅰ该另一端可转动连接,V型块Ⅱ该另一端上对应设有用于放置锁紧螺杆的凹槽和用于盖住凹槽以将锁紧螺杆压住的压紧块,所述锁紧螺母为蝶形螺母并设于锁紧螺杆远离转轴那端尾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65092.4U CN206330763U (zh) | 2016-12-13 | 2016-12-13 | 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365092.4U CN206330763U (zh) | 2016-12-13 | 2016-12-13 | 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30763U true CN206330763U (zh) | 2017-07-14 |
Family
ID=59289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36509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330763U (zh) | 2016-12-13 | 2016-12-13 | 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3076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2058A (zh) * | 2017-12-05 | 2018-06-12 | 佛山市南海区昭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疲劳强度测试装置 |
-
2016
- 2016-12-13 CN CN201621365092.4U patent/CN2063307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2058A (zh) * | 2017-12-05 | 2018-06-12 | 佛山市南海区昭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疲劳强度测试装置 |
CN108152058B (zh) * | 2017-12-05 | 2019-12-13 | 佛山市南海区昭星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疲劳强度测试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05918U (zh) | 一种打码深度可调节的半轴套管打码机 | |
CN104827280A (zh) | 一种减振器活塞杆螺母拧紧装置 | |
CN107553121A (zh) | 一种自动上料螺钉拧紧装置 | |
CN206330763U (zh) | 摩托车转向系统耐久试验装置 | |
CN106930200A (zh) | 一种带有发电装置的智能减速带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0526840C (zh) | 汽车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器的扭转疲劳试验台 | |
CN204700525U (zh) | 一种减振器活塞杆螺母拧紧装置 | |
CN205904468U (zh) | 一种用于夹紧轮毂中心孔的大行程涨紧装置 | |
CN209479008U (zh) | 一种基于轮胎加工的固定机构 | |
CN109457106B (zh) | 一种牵引式消除焊接残余应力装置 | |
CN106737643A (zh) |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多角度旋转舵机机构 | |
CN206535195U (zh) | 一种用于玩具加工的移印三轴联动夹具 | |
CN206437108U (zh) | 车锁及自行车 | |
CN102581607B (zh) | 一种柔性车轮多轴拧紧机构 | |
CN207195585U (zh) | 一种传动系统及加工设备 | |
CN206885066U (zh) | 一种轨道车的限位装置 | |
CN209570348U (zh) | 一种航空发动机简易试车台架 | |
CN201227643Y (zh) | 滚动扭转导卫的扭转辊盒角度调整装置 | |
CN203216720U (zh) | 一种汽车转向中间轴耐久性试验台 | |
CN203705163U (zh) | 扭振实验设备 | |
CN207747447U (zh) | 汽车塑料零件加工用夹持装置 | |
CN207189377U (zh) | 一种检测机构及执行机构 | |
CN206422649U (zh) | 一种结构紧凑的微型滑台 | |
CN221261194U (zh) | 一种单轴承发电机检测工装 | |
CN206668898U (zh) | 气动平移机构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