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8601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8601U
CN220458601U CN202321416021.2U CN202321416021U CN220458601U CN 220458601 U CN220458601 U CN 220458601U CN 202321416021 U CN202321416021 U CN 202321416021U CN 220458601 U CN220458601 U CN 220458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ubble
air
liquid storage
stor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60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灿
赵小强
徐中立
李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irstUn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60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58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8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8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储液部,限定有储液腔,储液部还包括供液体基质流出储液腔的出液口;雾化元件,包括用于传递液体基质的导液元件,导液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吸液面及雾化面,吸液面通过出液口与储液腔连通,加热元件结合于雾化面上以加热液体基质产生气溶胶;空气通道,连通储液腔及外部空气,以将外部空气通过出液口引导至储液腔;其中,导液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凸出于吸液面的气泡导引部,当导液元件安装至出液口位置时,气泡导引部于出液口内朝向储液腔延伸,气泡导引部用于将来自空气通道中的空气形成的气泡至少部分朝向远离吸液面的方向导引至储液腔中。通过上述方式,可避免气泡聚集在吸液面上。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烟制品(例如,香烟、雪茄等)在使用过程中燃烧烟草以产生烟草烟雾。人们试图通过制造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化合物的产品来替代这些燃烧烟草的制品。此类产品的示例为电子雾化装置,这些装置通常包含可雾化的液体基质,该液体基质被加热以使其发生雾化,从而产生可吸入蒸汽或气溶胶,该烟油可包含尼古丁和/或芳香剂和/或气溶胶生成物质(例如,甘油)。
已知的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内部具有大量微孔的多孔陶瓷体,多孔陶瓷体通常具有用于吸取液体基质的吸液面及相对的用于雾化液体基质的雾化面,雾化面上设置有加热元件,吸液面上吸取的液体基质可通过多孔陶瓷体内部的微孔结构传递中雾化面上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即可对液体基质加热雾化产生气溶胶。
此类电子雾化装置通常还设置有换气通道,换气通道作为储液腔中的液体基质消耗后供空气从外部补充进入储液腔,并维持储液腔内气压平衡的空气交换通道,用户抽吸时外部空气通过空气通道进入至储液腔并产生气泡,而产生的气泡通常会聚集在吸液面上,气泡在吸液面上聚集的过多则会影响吸液面继续吸取液体基质,从而容易引起由于加热元件缺少液体浸润而导致的温度过高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以解决雾化器换气时气泡容易聚集在雾化元件的吸液面,从而导致雾化元件由于缺少液体浸润引起温度过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雾化器,包括:
储液部,限定有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所述储液部还包括供液体基质流出所述储液腔的出液口;
雾化元件,包括用于传递液体基质的导液元件,所述导液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吸液面及雾化面,所述吸液面通过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加热元件结合于所述雾化面上以加热液体基质产生气溶胶;
空气通道,连通所述储液腔及外部空气,以将外部空气通过所述出液口引导至所述储液腔;
其中,所述导液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凸出于所述吸液面的气泡导引部,当所述导液元件安装至所述出液口位置时,所述气泡导引部于所述出液口内朝向所述储液腔延伸,所述气泡导引部用于将来自所述空气通道中的空气形成的气泡至少部分朝向远离所述吸液面的方向导引至所述储液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导引部被构造成将所述吸液面划分成相互隔离的第一吸液区和第二吸液区,所述空气通道布置成靠近所述第一吸液区而远离所述第二吸液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导引部布置于所述吸液面的中心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部与所述导液元件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对所述导液元件进行保持的腔室,所述气泡导引部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气泡的引导面及与所述引导面邻接的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密封件弹性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通道具有供外部空气逸出至所述储液腔内的出气口,所述气流导引部毗邻并相对所述出气口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导引部是直线延伸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导引部具有0.6mm~0.7mm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导引部包括相间隔的第一气泡导引部和第二气泡导引部,所述吸液面面界定出一位于二者之间的吸液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导引部具有朝向所述储液腔的顶面,及从所述顶面延伸至所述吸液面的多个侧面,任意相邻两个侧面之间连接有弧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雾化器,及用于给所述雾化器提供电能的电源组件。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通过在导液元件的吸液面上设置气泡导引部,以将空气通道中的空气形成的气泡引导至储液腔中,从而阻止气泡在吸液面上聚集,避免雾化器供液不顺畅,进而可避免加热元件由于缺少液体浸润而导致的温度过高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在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子雾化装置在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电子雾化装置的储液部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储液部在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元件在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中雾化元件在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3在一个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具有多个气泡导引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在一个方向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包括焊接、螺接、卡接、粘合等方式将某一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所述元件或装置可在特定位置或地方保持不动也可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所述元件或装置固定或限制于特定位置或地方后可进行拆卸也可不能进行拆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300,电子雾化装置300包括雾化器100及用于给雾化器100提供电能的电源组件200,如图1-图3所示,雾化器100包括吸嘴部10、储液部20、雾化元件40、第一密封件50及第二密封件60,电源组件200包括支架30,支架30上设置有电芯80及主板(图未示),主板上设置有电子雾化装置的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电芯80向雾化器100提供雾化所需的电能。
进一步结合图4和图5,储液部20内部设置有轴向延伸的中空柱体结构21,中空柱体结构21的中空区域211作为雾化器100的储液腔用于储存诸如可雾化的药液或电子烟雾化液等液体基质,当储液腔211中储存的是药液时,雾化器100可用来作为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医疗雾化器使用;而当储液腔211中储存的是电子烟雾化液时,雾化器100即可当做电子烟使用。储液部20还设置有供液体基质流出储液腔211的出液口2111,液体基质通过该出液口2111即可流向雾化元件40上雾化以产生气溶胶。
储液部20具有相对的近端22和远端23,近端22形成有供液体基质注入储液腔211中的注液口221,近端22还设置第三密封件70,第三密封件70用于密封注液口221,支架30通过远端23的敞口至少部分伸入至储液部20内以对雾化器100内的部件提供支撑。中空柱体结构21与储液部20的内壁界定形成有第一气流通道24和第二气流通道25,雾化元件40雾化液体基质产生的气溶胶可通过第一气流通道24和第二气流通道25流入吸嘴部10中,用户在吸嘴部10的出气孔11上抽吸即可吸食到气溶胶。
如图6和图7所示,雾化元件40包括导液元件41及结合在导液元件41上的加热元件42,导液元件41可由多孔陶瓷、多孔玻璃陶瓷、多孔玻璃等硬质毛细结构制成,其内部具有大量的微孔结构,该导液元件41在实施例中可大致呈但不限于块状结构,根据使用的情形,其包括沿雾化器100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吸液面411和雾化面412,即为图4中块状导液元件41的上、下表面,吸液面411朝向出液口2111进而与储液腔211连通以便吸取液体基质,加热元件42结合在雾化面412用于加热雾化液体基质,液体基质通过出液口2111可流向吸液面411,并通过导液元件41的内部微孔结构流向雾化面412。
加热元件42优选采用通过具有导电性的原材料粉末与印刷助剂混合成浆料后,按照适合的图案印刷后烧结的方式形成在雾化面412上,从而使其全部或绝大部分表面都与雾化面412紧密结合,具有雾化效率高、热量损失少、防干烧或大大的减少干烧等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元件42可以采用多种其它结构形式,例如该加热元件42可以是结合于雾化面412上的具有特定图案的片状发热体,或者是发热网、发热丝螺旋形成的盘状发热体、发热膜等其它形式;在一些示例中,该特定图案可以是蛇形蜿蜒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加热元件42可采用的合适材料包括镍、铁、不锈钢、镍铁合金、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或金属钛等材质。因此,当液体基质被传递至雾化面412上后,雾化面412的加热元件42即可对液体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并将雾化后产生的气溶胶从雾化面412上释放。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3,储液腔211包括侧壁2112和底壁2113,出液口2111形成在底壁2113上。自底壁2113沿背离储液腔211的方向延伸有延伸壁2114,延伸壁2114与底壁2113界定形成有第一收容腔室212,雾化元件40收容于第一收容腔室212中。为避免液体基质通过雾化元件40与第一收容腔室212内壁之间的装配间隙产生泄漏,雾化元件40与第一收容腔室21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60,第二密封件60形成有第二收容腔室,雾化元件40紧配于第二收容腔室中,第二密封件60可以是硅胶或橡胶等软胶件,从而可将第二密封件60弹性抵接于雾化元件40和第一收容腔室212内壁之间,进而使第二密封件60在雾化元件40与第一收容腔室212的内壁之间提供密封。容易理解,第二密封件60形成有供液体基质流过的通孔,通孔与出液口2111连通,液体基质通过出液口2111和该通孔流向雾化元件40。
请继续参阅图3,支架30上设置有雾化器100的进气口31和电极孔,电极孔中插设有导电电极33,导电电极33的一端通过电连接件与主板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导液元件41的雾化面412上,以便与雾化面412的加热元件42电连接,从而通过该导电电极33电芯80可给加热元件42提供加热所需的电能。可以理解的是,导电电极33包括作为正负极引导电流的两个电极柱,导电电极33的端部抵接于雾化元件40从而对其构成支撑,使其定位在上述第一收容腔室212中。
支架30上支撑有第一密封件50,第一密封件50可以是硅胶或橡胶等软胶件,第一密封件50与储液部20的内壁过盈配合从而密封储液部20的远端23,第一密封件50与雾化元件40相对设置,并界定形成雾化腔室413,雾化元件40加热雾化液体基质产生的气溶胶即释放于此。
当用户使用雾化器100进行抽吸时,外部冷空气进入至雾化腔室413中并与雾化腔室413中的高温气溶胶混合,高温气溶胶遇到外部冷空气部分会冷凝形成冷凝液滴落下来,第一密封件50形成的密封即可避免滴落下来的冷凝液从储液部20的远端23泄漏至电源组件200中。
进气口31提供外部空气进入雾化器100的气流入口,第一密封件50上形成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进气孔31和雾化腔室314,从而当用户抽吸时,雾化腔室413内部会产生负压,促使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31和通气孔流至雾化腔室413中,然后携带雾化腔室413中的气溶胶流入第一气流通道24和第二气流通道25中,然后通过第一气流通道24和第二气流通道25流入吸嘴部10中,最后通过吸嘴部10的出气孔11逸出雾化器100供用户吸食,从而形成雾化器100的完整气流路径,如图3中箭头路线R所示。
进一步的,雾化器100还包括用于连通外部空气及储液腔211的空气通道,以将外部空气引导至储液腔211中,防止储液腔211中随着液体基质的消耗产生负压,从而避免在负压作用下导致液体基质不能顺畅的流至雾化元件40上,进而避免雾化元件40产生干烧。空气通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至空气通道,并以气泡的形式从出气口逸出。
具体的,可在第二收容腔室的内壁设置凹槽,当导液元件41紧配在第二收容腔室中时,凹槽与导液元件41的表面界定形成空气通道,凹槽的进气口与外部空气连通,出气口61通过出液口2111与储液腔211连通,从而将外部空气和储液腔211进行连通,如图10所示。或者,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导液元件41的表面设置凹槽,该凹槽与第二收容腔室的内壁界定形成空气通道。当外部空气通过空气通道逸出之后,会以气泡的形式沿着吸液面411流动,然后通过出液口2111上浮至储液腔211中以向储液腔211中补充空气,缓解储液腔211中的负压。而当吸液面411上堆积的气泡过多时,则会阻挡液体基质被吸液面411吸取,进而导致雾化元件40容易产生干烧。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和图8所示,导液元件41上包括至少一个凸出于吸液面411的气泡导引部43,当导液元件41安装在第一收容腔室212中时,气泡导引部43于出液口2111内朝向储液腔211延伸,当空气从空气通道逸出形成气泡,并沿着吸液面411流动时,气泡导引部43可阻挡气泡进一步沿着吸液面411流动,并将气泡朝远离吸液面411的方向引导至储液腔211中,进而可避免气泡堆积在吸液面4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气泡导引部43被构造成将吸液面411划分成相互隔离的第一吸液区4111和第二吸液区4112,当雾化器100只设置一个空气通道时,空气通道被构造成靠近第一吸液区4111而远离第二吸液区4112,或者靠近第二吸液区4112而远离第一吸液区4111,也就是从空气通道出气口61逸出的空气形成的气泡只释放在第一吸液区4111或第二吸液区4112中的一个。
因此,当空气通道和第一吸液区4111连通时,也就是空气通道靠近第一吸液区4111而远离第二吸液区4112时,第一吸液区4111容易因气泡堆积过多,导致第一吸液区4111不能顺畅的吸取液体基质时,此时液体基质可以通过第二吸液区4112被吸液面411吸收,进而可维持吸液面411继续顺畅的吸取液体基质,避免雾化元件40产生干烧。同理,当空气通道和第二吸液区4112连通时,也就是空气通道靠近第二吸液区4112而远离第一吸液区4111时,第二吸液区4112容易因气泡堆积过多,导致第二吸液区4112不能顺畅的吸取液体基质时,此时液体基质可以通过第一吸液区4111被吸液面411吸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100也可以设置多个且数量一致的空气通道和气泡导引部43,每个气泡导引部43对应与其中一个出气口毗邻并相对的设置,从而空气从出气口61逸出形成的气泡可立刻沿着气泡导引部43流动至储液腔211中,避免气泡沿着吸液面411流动从而堆积在吸液面411上。
具体的,如图9和图10所示,气泡导引部43包括第一气泡导引部432和第二气泡导引部433,第一气泡导引部432和第二气泡导引部433相对的设置,从而吸液面411被第一气泡导引部432和第二气泡导引部433界定出一位于二者之间的吸液区域434。气泡从空气通道中逸出之后,即沿着第一气泡导引部432和第二气泡导引部433流向储液腔211中,而不会流向吸液区域434中,从而使吸液区域434可顺畅的吸收液体基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气泡导引部43具有朝向储液腔211的顶面431,及自顶面431延伸至吸液面411的第一侧面4311、第二侧面4312、第三侧面4313和第四侧面4314,为方便模具加工,任意两个侧面之间连接有弧面4315。其中,第一侧面4311作为气泡导引面用于将气泡引导至储液腔211中,第二侧面4312和第三侧面4313均与第二密封件60弹性抵接,以阻止气泡沿着吸液面411进一步的流动,促使气泡只能沿着气泡导引面4311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将气泡快速的引导至储液腔211中,气泡导引部43是直线延伸的。进一步的,为节省气泡导引部43的制造材料,气泡导引部43的延伸高度不需要很高,气泡导引部43不需要延伸至储液腔211中,只需要能将气泡引导至储液腔211中即可,优选的,延伸高度可以为0.6mm~0.7mm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之间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或者是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如果是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则电子雾化装置300是一体式的,储液腔211中的液体基质消耗完毕之后,电子雾化装置300即可丢弃,例如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子雾化装置300即为一体式的,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是不可拆卸连接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之间是可拆卸连接方式,例如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之间可通过卡扣连接、磁吸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则此时电子雾化装置300是分体式的。当储液腔211中的液体基质消耗完毕之后,可更换新的雾化器100,电源组件200可重复利用。如图11所示,电源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用于接收和容纳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的接收腔210,以及至少部分裸露在接收腔210表面的电触头220,用于当雾化器100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和容纳在电源组件200内时,与雾化器100的导电电极33形成电连接进而为雾化器100供电。
电源组件200内设置有密封件230,并通过该密封件230将电源组件200的内部空间的至少一部分分隔形成以上接收腔210。在图1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该密封件230被构造成沿电源组件200的横截面方向延伸,并且优选是采用具有柔性材质例如硅胶制备,进而阻止由雾化器100渗流至接收腔210的液体基质流向电源组件200内部的控制器240、传感器250等部件。
在图1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电源组件200还包括沿长度方向背离接收腔210的另一端的用于供电的电芯260;以及设置于电芯260与接收腔210之间的控制器240,该控制器240可操作地在电芯260与电触头220之间引导电流。
在使用中电源组件200包括有传感器250,用于感测用户通过雾化器100的出气口111进行抽吸时产生的抽吸气流,进而控制器240根据该传感器250的检测信号控制电芯260向雾化器100输出电流。
进一步在图11所示的优选实施中,电源组件200在背离接收腔210的另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270,用于对电芯260充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部,限定有用于储存液体基质的储液腔,所述储液部还包括供液体基质流出所述储液腔的出液口;
雾化元件,包括用于传递液体基质的导液元件,所述导液元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吸液面及雾化面,所述吸液面通过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雾化面上结合有加热液体基质产生气溶胶的加热元件;
空气通道,连通所述储液腔及外部空气,以将外部空气通过所述出液口引导至所述储液腔;
其中,所述导液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凸出于所述吸液面的气泡导引部,当所述导液元件安装至所述出液口位置时,所述气泡导引部于所述出液口内朝向所述储液腔延伸,所述气泡导引部用于将来自所述空气通道中的空气形成的气泡至少部分朝向远离所述吸液面的方向导引至所述储液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导引部被构造成将所述吸液面划分成相互隔离的第一吸液区和第二吸液区,所述空气通道布置成靠近所述第一吸液区而远离所述第二吸液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导引部布置于所述吸液面的中心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液部与所述导液元件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具有对所述导液元件进行保持的腔室,所述气泡导引部包括用于引导所述气泡的引导面及与所述引导面邻接的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密封件弹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具有供外部空气逸出至所述储液腔内的出气口,所述气泡导引部毗邻并相对所述出气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导引部是直线延伸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导引部具有0.6mm~0.7mm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导引部包括相间隔的第一气泡导引部和第二气泡导引部,所述吸液面界定出一位于二者之间的吸液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导引部具有朝向所述储液腔的顶面,及从所述顶面延伸至所述吸液面的多个侧面,任意相邻两个侧面之间连接有弧面。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及用于给所述雾化器提供电能的电源组件。
CN202321416021.2U 2023-06-05 2023-06-0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458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6021.2U CN220458601U (zh) 2023-06-05 2023-06-0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6021.2U CN220458601U (zh) 2023-06-05 2023-06-0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8601U true CN220458601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7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6021.2U Active CN220458601U (zh) 2023-06-05 2023-06-0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58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4702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77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587425U (zh)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4365870A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8198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1109664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95831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782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7826742U (zh)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用于雾化器的支架
CN21568485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95834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916708A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4701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4703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78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1018215A1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8474035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45860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45860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983599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71293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111358A1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0912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87592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83196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