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52246U - 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及手持风扇 - Google Patents

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及手持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52246U
CN220452246U CN202321579734.0U CN202321579734U CN220452246U CN 220452246 U CN220452246 U CN 220452246U CN 202321579734 U CN202321579734 U CN 202321579734U CN 220452246 U CN220452246 U CN 220452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handheld
circuit board
wire
electric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797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应该
黄存福
高海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52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52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及手持风扇,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包括内壳、外壳及风扇组件,所述内壳形成有风路通道、与所述风路通道一侧连通的入风口和与所述风路通道另一侧连通的出风口,所述风扇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风路通道中,所述外壳用于罩设在所述内壳外,所述内壳具有走线开口,所述走线开口的一侧正对所述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所述走线开口的另一侧用于正对所述手持风扇的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所述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通过穿过所述走线开口的导线与所述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达到提升走线的稳定性,提高走线的美观性,增强耐用性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及手持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及手持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电器,风扇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目前,在风扇技术中,通常是走线比较杂乱,走线不稳定和不美观,耐用性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走线不稳定,不美观,耐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所述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包括内壳、外壳及风扇组件,所述内壳形成有风路通道、与所述风路通道一侧连通的入风口和与所述风路通道另一侧连通的出风口,所述风扇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风路通道中,所述外壳用于罩设在所述内壳外,所述内壳具有走线开口,所述走线开口的一侧正对所述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所述走线开口的另一侧用于正对所述手持风扇的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所述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通过穿过所述走线开口的导线与所述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手持部包括:具有安装开口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安装开口正对所述走线开口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持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开口中,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内壳连接,所述安装架具有用于所述导线穿过的容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所述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插接。
可选地,所述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和档位旋钮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插接;所述档位旋钮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档位旋钮组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对立分布。
可选地,所述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还包括:保护开关按钮组件,所述保护开关按钮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保护开关按钮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述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手持部,所述电池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插接。
可选地,于所述内壳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内壳围合形成有容线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线槽中。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持风扇,包括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通过内壳形成有风路通道,风路通道的两侧分别与入风口和出风口连通,风扇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风路通道中,外壳罩设在内壳的外部,内壳的走线开口的一侧正对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走线开口的另一侧用于正对手持风扇的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通过穿过走线开口的导线与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电连接。这样内壳的走线开口可供来自与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连接的导线的进出,与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连接的导线从与手持风扇的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正对的位置在走线开口中穿过后,导线再与手持风扇的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连接,有利于减小导线长度,增强耐用性,提高走线的美观性。从而达到了提升走线的稳定性,提高走线的美观性,增强耐用性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手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走线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容线槽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容线槽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档位旋钮组件和保护开关按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内壳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入风口和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风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通过内壳1形成有风路通道11,风路通道11的两侧分别与入风口23和出风口24连通,风扇组件3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风路通道11中,外壳2罩设在内壳1的外部,内壳1的走线开口12的一侧正对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走线开口12的另一侧用于正对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通过穿过走线开口12的导线与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电连接。这样内壳1的走线开口12可供来自与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连接的导线的进出,与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连接的导线从与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正对的位置在走线开口12中穿过后,导线再与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连接,有利于减小导线长度,增强耐用性,提高走线的美观性。从而达到了提升走线的稳定性,提高走线的美观性,增强耐用性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应当理解,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这里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因此,在不背离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这里可以使用空间上相关的术语,例如“下面”,“上面”等,以便于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空间上相对的术语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那么被描述为“下面”的元件或特征将被定向为“上面”其它元件或特征。因此,示例性术语“下面”可以包括上面和下面的取向。该设备可以被定向(旋转90度或在其它定向上),并且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符被相应地解释。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安装架6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手持部5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走线开口1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容线槽21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容线槽21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档位旋钮组件71和保护开关按钮组件72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内壳1和外壳2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入风口23和出风口24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中风扇组件3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包括内壳1、外壳2及风扇组件3,现分别对内壳1、外壳2及风扇组件3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内壳1、风扇组件3和外壳2而言:
内壳1形成有风路通道11、与所述风路通道11一侧连通的入风口23和与所述风路通道11另一侧连通的出风口24,所述风扇组件3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风路通道11中。所述内壳1具有走线开口12,所述走线开口12的一侧正对所述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所述走线开口12的另一侧用于正对所述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所述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通过穿过所述走线开口12的导线与所述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电连接。所述手持部5包括具有安装开口4的手持部5,所述手持部5与所述外壳2连接,所述安装开口4正对所述走线开口12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持部5的安装架6、第二电路板73和档位旋钮组件71,所述安装架6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开口4中,所述安装架6与所述内壳1连接,所述安装架6具有用于导线穿过的容纳空间61。所述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包括第一电路板7,所述第一电路板7设置于所述安装架6,所述第一电路板7通过导线与所述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插接。所述第二电路板73设置于所述安装架6,所述第二电路板73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7插接;所述档位旋钮组件71设置于所述安装架6,所述档位旋钮组件7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73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73和所述第一电路板7对立分布。所述外壳2用于罩设在所述内壳1的外部。在所述内壳1上设置有挡板22,挡板22和所述内壳1围合形成有容线槽21。所述第一电路板7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线槽21中。
具体而言,内壳1的内部形成的风路通道11用于气体的流通,气体从入风口23进入风路通道11,进入风路通道11的气体再从出风口24排出。外壳2罩设在内壳1的外部。在内壳1上设置有用于贯穿导线的走线开口12,走线开口12的两侧分别正对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和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可以是指与风扇电机连接的电路板,连接该电路板的导线贯穿走线开口12后与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的第一电路板7连接。手持部5的安装开口4正对走线开口12,安装架6的容纳空间61与手持部5的安装开口4相互连通,第一电路板7和第二电路板73相互对立分布在安装架6上,贯穿走线开口12的导线经过手持部5的安装开口4后可以与设置在安装架6上的第一电路板7插接,如贯穿走线开口12的导线的一端通过插接器与第一电路板7插接,便于导线与第一电路板7的相互连接或分离。第二电路板73通过导线与第一电路板7插接,如第二电路板73通过导线与连接第一电路板7的插接器连接,实现第二电路板73和第一电路板7的插接,便于第二电路板73和第一电路板7的相互连接或分离。与第二电路板73连接的档位旋钮组件71可以用于调节风扇组件3中风扇叶片的转速,实现对风速大小的控制,如当旋转档位旋钮组件71中的旋钮时,则可以实现调节风扇的档位;当按压档位旋钮组件71中的旋钮时,则可以查看电池8的电量。内壳1中靠近手持部5的位置设置有挡板22,在从入风口23沿着出风口24的方向上内壳1的直径可以逐渐增大,这样在内壳1靠近入风口23的一端会形成向内凹陷的空间。挡板22可以设置在该向内凹陷的空间处,内壳1和挡板22围合会形成容线槽21,第一电路板7的一部分可以伸入该容线槽21的内部,同时容线槽21的内部具有能够容纳与第一电路板7连接的导线的空间;或者第一电路板7的整体位于容线槽21的外部,与第一电路板7连接的导线的一部分位于容线槽21的内部,导线的另一部分伸出至容线槽21的外部后与第一电路板7连接,这样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还可以包括保护开关按钮组件72和电池8,所述保护开关按钮组件72设置于所述安装架6,所述保护开关按钮组件72与所述第一电路板7电连接。所述电池8设置于所述手持部5,所述电池8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7插接。
具体而言,电池8可以安装在手持部5,电池8通过导线与第一电路板7相互插接,通过电池8可以为风扇组件3进行供电。与第一电路板7电连接的保护开关按钮组件72能够控制通过电池8进行供电的电路为通路或者断路,如保护开关按钮组件72采用滑动开关,当滑动保护开关按钮组件72中按钮至一端时电路为通路,此时风扇组件3中电机工作驱动风扇叶片旋转。当滑动保护开关按钮组件72中按钮至另一端时电路为断路,此时风扇组件3中电机不工作,风扇叶片不旋转,能够实现防止操作人员误触档位旋钮组件71后意外开启风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通过内壳1形成有风路通道11,风路通道11的两侧分别与入风口23和出风口24连通,风扇组件3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风路通道11中,外壳2罩设在内壳1的外部,内壳1的走线开口12的一侧正对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走线开口12的另一侧用于正对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通过穿过走线开口12的导线与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电连接。这样内壳1的走线开口12可供来自与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连接的导线的进出,与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连接的导线从与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正对的位置在走线开口12中穿过后,导线再与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连接,有利于减小导线长度,增强耐用性,提高走线的美观性。从而达到了提升走线的稳定性,提高走线的美观性,增强耐用性的技术效果。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风扇做详细说明,上述实施例一对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做了详细说明,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手持风扇,详见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手持风扇,包括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风扇,通过内壳1形成有风路通道11,风路通道11的两侧分别与入风口23和出风口24连通,风扇组件3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风路通道11中,外壳2罩设在内壳1的外部,内壳1的走线开口12的一侧正对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走线开口12的另一侧用于正对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通过穿过走线开口12的导线与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电连接。这样内壳1的走线开口12可供来自与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连接的导线的进出,与风扇组件3的电连接部分连接的导线从与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正对的位置在走线开口12中穿过后,导线再与手持风扇的手持部5的电连接部分连接,有利于减小导线长度,增强耐用性,提高走线的美观性。从而达到了提升走线的稳定性,提高走线的美观性,增强耐用性的技术效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包括内壳、外壳及风扇组件,所述内壳形成有风路通道、与所述风路通道一侧连通的入风口和与所述风路通道另一侧连通的出风口,所述风扇组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风路通道中,所述外壳用于罩设在所述内壳外,所述内壳具有走线开口,所述走线开口的一侧正对所述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所述走线开口的另一侧用于正对所述手持风扇的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所述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通过穿过所述走线开口的导线与所述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具有安装开口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安装开口正对所述走线开口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持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开口中,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内壳连接,所述安装架具有用于所述导线穿过的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的电连接部分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所述风扇组件的电连接部分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和档位旋钮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插接;所述档位旋钮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档位旋钮组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第一电路板对立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还包括:保护开关按钮组件,所述保护开关按钮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架,所述保护开关按钮组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手持部,所述电池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内壳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内壳围合形成有容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线槽中。
10.一种手持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
CN202321579734.0U 2022-12-21 2023-06-19 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及手持风扇 Active CN22045224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49516 2022-12-21
CN2022234495163 2022-12-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2246U true CN220452246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22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74046.5U Active CN220248397U (zh) 2022-12-21 2023-06-19 手持风扇
CN202321575893.3U Active CN220452270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75918.XU Active CN220452244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71278.5U Active CN220452240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便携式风扇
CN202321578817.8U Active CN220248398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82143.9U Active CN220248401U (zh) 2022-12-21 2023-06-19 手持风扇的送风机构及手持风扇
CN202321578720.7U Active CN220452245U (zh) 2022-12-21 2023-06-19 便携式风扇
CN202321574061.XU Active CN220452243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79734.0U Active CN220452246U (zh) 2022-12-21 2023-06-19 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及手持风扇
CN202321582170.6U Active CN220452247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71402.8U Active CN220452242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71290.6U Active CN220452241U (zh) 2022-12-21 2023-06-19 用于手持风扇的手持结构及手持风扇
CN202321581200.1U Active CN220248400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895935.1U Active CN220452252U (zh) 2022-12-21 2023-07-17 一种手持风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74046.5U Active CN220248397U (zh) 2022-12-21 2023-06-19 手持风扇
CN202321575893.3U Active CN220452270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75918.XU Active CN220452244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71278.5U Active CN220452240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便携式风扇
CN202321578817.8U Active CN220248398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82143.9U Active CN220248401U (zh) 2022-12-21 2023-06-19 手持风扇的送风机构及手持风扇
CN202321578720.7U Active CN220452245U (zh) 2022-12-21 2023-06-19 便携式风扇
CN202321574061.XU Active CN220452243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2170.6U Active CN220452247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71402.8U Active CN220452242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571290.6U Active CN220452241U (zh) 2022-12-21 2023-06-19 用于手持风扇的手持结构及手持风扇
CN202321581200.1U Active CN220248400U (zh) 2022-12-21 2023-06-19 一种手持风扇
CN202321895935.1U Active CN220452252U (zh) 2022-12-21 2023-07-17 一种手持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4) CN22024839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52270U (zh) 2024-02-06
CN220452247U (zh) 2024-02-06
CN220248400U (zh) 2023-12-26
CN220452244U (zh) 2024-02-06
CN220452245U (zh) 2024-02-06
CN220248398U (zh) 2023-12-26
CN220452241U (zh) 2024-02-06
CN220452240U (zh) 2024-02-06
CN220248397U (zh) 2023-12-26
CN220452243U (zh) 2024-02-06
CN220452252U (zh) 2024-02-06
CN220248401U (zh) 2023-12-26
CN220452242U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43888A1 (zh) 挂脖风扇
CN215127903U (zh) 干手器
JP2021142306A (ja) ヘアドライヤー
CN220452246U (zh) 手持风扇的送风装置及手持风扇
CN211045991U (zh) 一种高低压开关柜的进线结构
CN216477949U (zh) 一种便携风扇
CN216477948U (zh) 便携风扇
CN209732890U (zh) 一种低辐射电吹风
CN217950721U (zh) 便携式无叶风扇
CN111076561A (zh) 基于智能系统控制的加热炉
CN216477951U (zh) 便携风扇
CN214380447U (zh) 一种防水电机
CN208272355U (zh) 一种水平阵列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CN216289706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电路用电气箱
CN111557538A (zh) 一种低辐射电吹风
CN214100525U (zh) 一种电力输送低压柜
CN220771379U (zh) 一种固定于桌底的暖风机
CN215820723U (zh) 干手器
CN219220789U (zh) 一种改良的手持风扇
CN217903622U (zh) 一种板载式防水插件结构的中置电机
CN220254295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高速无刷电机
CN219774416U (zh) 一种改进的风扇转动结构
CN215820724U (zh) 干手器
CN217976681U (zh) 360°全范围送风电风扇
CN215872550U (zh) 一种智能家居网络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