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0723U - 干手器 - Google Patents

干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0723U
CN215820723U CN202023308360.8U CN202023308360U CN215820723U CN 215820723 U CN215820723 U CN 215820723U CN 202023308360 U CN202023308360 U CN 202023308360U CN 215820723 U CN215820723 U CN 215820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dryer
air duct
circuit board
circuit boards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83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悦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eam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eam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eam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eame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83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072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42498 priority patent/WO202214377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0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0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手器。本实用新型中,干手器具有壳体,壳体设有出风口,壳体内形成有通向出风口的风道,且壳体内还容纳有电路板、电连接于至少一块电路板的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风扇叶片,至少一块电路板布置于风道内,且布置成将风道分割成至少两个子风道,其中各子风道均沿风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出风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干手器体积较小,且减少了噪音。

Description

干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特别涉及一种干手器。
【背景技术】
干手器一般以加热型和高速风吹干型两类为主。这两种类型的干手器各具特点。加热型干手器,通常是加热功率比较大,在1000W以上,而电机功率很小,只有不到200W。这种干手器的典型特点是风温很高,依靠比较高温度的风,把手上的水带走,这种方式干手比较慢,一般在30秒以上。
高速风型干手器,特点是风速非常高,可达到130米/秒以上,干手的速度在10秒左右,加热功率也比较低,只有几百瓦,其加热功能仅仅是为了保持舒适度,基本不影响干手的速度。一般应用在写字楼及公共场合,安装方式为挂壁式。
干手器的壳体内安装有电机、风扇和设有各电器元件的电路板,通过电机的转动让风扇的风进入风道,为了让风扇形成的风通过风道流出,在现有的干手器中在风道内设有导流片,从而现有的高速风型干手器整体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且气流通过风道时的气流旋度让干手器的噪音较大。在使用时干手器也将占用较大的放置空间。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手器,该干手器体积较小,且减少了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手器,所述干手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通向所述出风口的风道,且所述壳体内还容纳有电路板、电连接于至少一块所述电路板的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风扇叶片,至少一块所述电路板布置于所述风道内,且布置成将所述风道分割成至少两个子风道,其中各所述子风道均沿所述风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将所述风道分割成至少两个子风道的电路板沿所述风道轴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在所述风道内沿所述风道轴向延伸的所述电路板位于同一平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布置于所述出风口上方或所述出风口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干手器包括分开布置的至少两块所述电路板。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电路板布置于另一个所述电路板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电路板相对于与所述风道轴向垂直的平面倾斜地布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的最小距离范围为3.6mm~4.2mm。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的距离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均布置于所述风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块所述电路板是电源板,而至少另一块所述电路板是主控板;所述电源板电连接于所述电机,所述主控板电连接于所述电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相对于与所述风道轴向垂直的平面倾斜地布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包括相互间隔开的至少两块子电路板。
在一实施例中,两块所述子电路板相互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呈圆形,所述电源板呈长方形。
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块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功率元件,所述功率元件设置在其所在电路板朝向所述风道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电机和所述风扇叶片容纳于所述下壳体内,至少一块所述电路板容纳于所述上壳体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布置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流体连通;以及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所述电源板、所述电机、所述风扇叶片由上至下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旁支壳体,且所述旁支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相通的排风孔,所述旁支壳体与所述壳体成预设角度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干手器为独立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风道中设置电路板,将风道分割成两个子风道,对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分流,从而消除气流旋度,引导为两股均匀向上的气流,减少噪音。且电路板直接设置在风道中,可让电路板不占用壳体内的其他空间,进而可减小干手器的体积,让其更为小型化,降低成本。在使用时,让干手器也可减少放置空间,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干手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干手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干手器的两个电路板的第一种布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干手器的两个电路板的第二种布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干手器的两个电路板的第三种布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干手器的两个电路板的第四种布局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干手器的两个电路板的第五种布局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干手器的电路模块图。
其中,100、干手器;1、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10、出风口;13、旁支壳体;131、排风口;141、排风口;14、旁支壳体;3、电机;4、风扇叶片;2、风道;21、子风道;22、子风道;5、电路板;6、电路板;61、功率元件;7、承接底座;121、进风口;120、进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干手器100具有壳体1。壳体1包括具有上壳体11、下壳体12,以及与上壳体11相连的旁支壳体13和旁支壳体14,且上壳体11位于下壳体12上方。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呈具有中空空间的筒状结构。可以理解的,壳体1可以不局限于上壳体和下壳体拼接的结构,还可以为左右两部分拼接,或者是一体成型的壳体,在壳体内部设有隔板层,将壳体内部分隔成两个容纳腔。
本实施例中,以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为例具体阐述。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呈大致圆筒状,应理解,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各壳体可由塑料制成,也可以是由塑料和金属组合制成,或者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两个旁支壳体分别位于上壳体11的两侧,且成预设角度设置,两个旁支壳体之间的角度可为180°、160°或150°等。在旁支壳体13和旁支壳体14上分别开设有排风口131和141,且旁支壳体13和旁支壳体14内分别设有出风通道。排风口与对应的出风通道连通。由此,风可以流过出风通道而从排风口吹出。
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相互流体连通并通过自攻螺钉相互固定,且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对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另一实施例中,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或卡扣方式而相互固定连接。上壳体11的侧壁上设有贯穿其的出风口110,出风口110与风道2相通。出风口110位于上壳体11的侧壁上部。出风口110呈长形开口。上壳体11内形成与出风口110流体连通的风道2。风道2从下至上延伸至出风口110。风扇叶片4产生的风可经由该风道2流至出风口110,并从出风口吹出。
在下壳体12内容纳有电机3和由电机3驱动的风扇叶片4,电机3与风扇叶片4在上壳体11中。下壳体12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121,下壳体12设有进风通道120,进风口121与进风通道120连通。电机3驱动风扇叶片4叶片转动让气体从进风口121进入到进风通道120,形成高速气流流向风道2内,再从出风口110流入到旁支壳体的出风通道中,最终通过两个旁支壳体上的排风口出风。可以理解的旁支壳体也可以只设有一个,或者设置三个。另一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个旁支壳体与上壳体11相连,在旁支壳体上根据出风方向需求,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其他的出风壳体。其余的多种结构的干手器造型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电路板5布置在风道2内,出风口110下方,电路板6设置在出风口110的内侧。电路板5将风道2分成子风道21和子风道22。两个子风道均沿风道2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出风口110连通。电路板5在风道2内可与风道2的轴线相倾斜延伸,也可与风道2的轴线相平行延伸。从而即让电路板5不占用壳体1内的其他空间,节省了空间。由此,干手器可小型化。进一步地,由于电路板5直接在风道2中,又有利于对电路板5的各元件进行散热。此外,电路板5在风道2中也作为分流板,让气流分流,形成两股向上流动的气流分别通过子风道21和子风道22,从而消除了气流旋度,减少了噪音。可以理解的,风道2中也可以设置多个电路板。可以理解的,电路板5也可以贴着风道2的侧壁设置。
通过上述内容可知,电路板和电机分开设置,可更合理的将电路板和电机布局在壳体内,合理的利用壳体内空间,减少空间浪费,进而可减小干手器的体积,让其更为小型化,降低成本。在使用时,让干手器也可减少放置空间,方便使用。且各电路板与进风通道120相远离,从而进风通道120的进风面积不会被干扰,风阻减小,减小了噪音,也提高了进风效率。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电路板5沿风道2轴向延伸,此时电路板5与风道2的轴线相平行,从而从两个子风道中流通的气流可均顺畅的从出风口110流入对应的出风通道。进一步地,电机3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可与在风道2内沿风道2轴向延伸的电路板5位于同一平面,从而更好的将气流均匀分成两股。风道2可为圆柱形,可更好的放置电路板5,也让气流的流动更为顺畅。当然,风道2也可为长方体形或球形等其他形状。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3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还与风道2的轴线同轴。电路板5所在的平面将出风口110分为两部分,出风口110的两部分分别与两个子风道连通,且大小相等。即,电路板5将风道2均匀地分为两部分。此时,可让气流更均匀地从干手器的两侧流出。干手器整体的两侧的平衡性也更好,更有利于干手器的平稳放置。
在部分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机3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偏离于沿风道2轴向延伸的电路板5。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1内还布置有分开设置的电路板6与电路板5,并具有不同的功能。且电路板6与电路板5均在壳体1中,电路板6设置于电路板5上方并位于出风口110内侧。由此,从风道2流出的气流可通过电路板6引导流向出风口110。更具体地,电路板6相对于与风道2轴向垂直的平面倾斜地布置于出风口110的内侧。较佳地,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距离朝向出风口110的方向逐渐增大,即电路板6朝向出风口110的一侧向上倾斜。
由于电路板6上设有多个电路元件,或电路板6的摆放方位不同,电路板6上各点到电路板5的距离可至少有部分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之间的最小距离h范围为3.6mm~4.2mm,如3.8mm、3.9mm或4.0mm。且电路板6上端沿与壳体内腔顶部纵向间距为M,则有3.8mm≤h≤(M-3.5mm),其中,3.8mm为电路板5和电路板6最小距离,电路板6上端3.5mm为预留最小安全爬电间隙。相互分开的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让两个电路板之间保持使用安全距离,且防止本来被分割的气流又混合造成能量损失,同时满足小型化的要求。
如图2和图3所示,电路板6呈圆形,电路板5呈长方形。上壳体11的内壁上设有卡钩,电路板上设有被卡钩钩住的卡位,让电路板与上壳体11固定。另一实施例中,两个电路板还可以通过螺栓锁紧在上壳体11上。通过圆形电路板的设置,避免了气流直角转向,较小流动损失。
可选地,如图2、图3和图9所示,电路板6为主控板,电路板5为电源板。电源板电连接于电机3和主控板,对主控板和电源板供电,主控板电连接于电机3,从而电源通过电源板分别给主控板以及电机3供电,主控板则能够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例如为热量、风速大小、工作时间等。通过主控板控制电机,也可匹配功率更高的电机,提高出风风速。另外,电源板上设有体积较大的电容,电源板占用空间比较多,设置在风道2中可让壳体1内空间规划更合理。同时,电源板发热更高,将其放置在风道2中,更有利于其散热。
可以理解的,电路板6和电路板5也可为其他类型电路板,其中至少一个电路板来控制电机3。或者除电路板6和电路板5之外,还有其他电路板来控制电机3,并不局限于仅通过主控板控制电机3。
主控板(即电路板6)朝向电源板(即电路板5)的一侧上设有若干个电路元件,其中至少部分是功率元件61,如IGBT(或高压MOS)、驱动芯片、MCU。这些功率元件放置在主控板(即电路板6)朝向电源板(即电路板5)的一侧,且放置在靠近出风口110的一端,从而从风道2流出的气流可吹向功率元件61,让功率元件61更有效的得到散热。此时,在壳体1内,主控板(即电路板6)、电源板(即电路板5)、电机3、风扇叶片4自上而下排布。风扇叶片4形成的气流从下至上顺次流经电源板(即电路板5)和主控板(即电路板6),对其散热。可以理解的,其他电路板上也可以有功率元件,功率元件设置在该电路板朝向风道2的一侧,让风道2内的气流可流经功率元件,对功率元件散热。
主控板(即电路板6)包括相互间隔开的至少两块子电路板。两块子电路板相互平行,一块子电路板在上方,另一块子电路板在下方,两个子电路板之间相互隔开,可在两个子电路板之间设置胶带或绝缘橡胶垫。
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是电路板5为主控板,电路板6为电源板。可按照实际需求对主控板和电源板进行排布。
另外,干手器中除了电路板5和电路板6,还可以按照使用需求布置其他电路板,放置在上壳体11中或下壳体12中。
进一步的,可在电机3的侧面与壳体之间可空出部分区域放置电路板。放置在电机3侧面的电路板可用于控制电机3,也可用于连接电源供电,或是其他功能电路板。此时这种干手器,下壳体区域体积增大,但可减少上壳体区域的体积,让干手器有不同的体积造成,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中。
进一步地,各电路板均与电机3相隔开。可以理解的,电路板5也可以与电机6相贴近。
可以理解的,电路板除了设置在风道2和出风口110的内侧,也可按照合理的空间布局将电路板放置在其他地方,同样可以让干手器内部的结构更为紧凑,下文将进一步说明。进一步地,为了让干燥设置可直接放置在台面上,在下壳体12的底部连接有承接底座7,让干手器成为独立设备。并由此,可根据使用需求随时挪动到合适的位置,便于对干手器的清洁,也方便对放置干手器的区域进行打扫。
另外,干手器中,风扇叶片4、电机3、电路板5、电路板6也可以是顺次从上至下排布,此时风道2设置在风扇叶片4下方,出风口110位于风道2下方,电路板5位于出风口上方。设有出风通道的旁支壳体设置在与出风口110出连接,同样位于风道2下方。
图5-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干手器的电路板的多种不同布局示意图。图5-图7所示的布局中,电路板5和电路板6全部设置在风道2中,此时2个电路板均位于出风口110的下方。
如图5所示,电路板5将风道2分成子风道21和子风道22,电路板6和电路板5相对设置,且风道轴从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之间穿过,让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之间互不干扰,且电路板5和电路板6的一侧气流也可正常通过。可以理解的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也可以不在风道2的中间位置,而偏移在风道轴的一侧。当然相邻的两个电路板之间也可以用泡棉相隔开。
另外,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也可倾斜设置在风道2内,均与风道轴成一定角度。气流可从电路板6背离电路板的一侧流到出风口110,也可从电路板5背离电路板6的一侧流到出风口110,或者从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之间流过。
替代地,如图6所示,电路板5和电路板6所在平面可以交叉设置,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之间呈预设夹角,该夹角为30°,70°,或90°等不同的角度。
或者,如图7所示,电路板5和电路板6相对设置,且均贴设于风道2的侧壁设置,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之间形成所述风道2。可以理解的,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也可以相邻,且沿风道2的侧壁贴设。
可以理解的,电路板的数量可不止2个,可以有3个、4个,且按照不同排列设置在风道2中。电路板的数量也可为1个,设置在风道2中,也可设置在壳体1内的其他位置。
在风道2位于出风口110的上方时,所有的电路板也位于出风口上方,可按照干燥设置的实际造型对电路板进行排布设置。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干手器的另一种电路板布局图。如图8所示,该干手器中电路板5和电路板6均相对于与风道轴向垂直的平面倾斜地布置于出风口110的内侧,电路板5和电路板6之间可相互平行也可不平行。风道内无电路板,气流可流畅的通过。可以理解的,电路板可不止2个,可以有3个、4个,电路板均设置在出风口110的内侧。
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可知,设有至少两个电路板时,可让各电器元件分开布局在不同的电路板上,一块电路板的体积相对于原干手器中的电路板的体积减小,多个电路板可按照干手器的形态在壳体内排列布局,合理使用壳体内空间,减少空间浪费,进而可减小干手器的体积,让其更为小型化,降低成本。在使用时,让干手器也可减少放置空间,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干手器可设置电池包,电池包对电机和各电路板供电。当然,干手器也可以外接电源供电。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干手器,所述干手器具有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通向所述出风口的风道,且所述壳体内还容纳有电路板、电连接于至少一块所述电路板的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风扇叶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所述电路板布置于所述风道内,且布置成将所述风道分割成至少两个子风道,其中各所述子风道均沿所述风道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风道分割成至少两个子风道的电路板沿所述风道轴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轴线与在所述风道内沿所述风道轴向延伸的所述电路板位于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布置于所述出风口上方或所述出风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手器包括分开布置的至少两块所述电路板;至少一个所述电路板布置于另一个所述电路板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电路板相对于与所述风道轴向垂直的平面倾斜地布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的最小距离范围为3.6mm~4.2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路板之间的距离朝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均布置于所述风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所述电路板是电源板,而至少另一块所述电路板是主控板;所述电源板电连接于所述电机,所述主控板电连接于所述电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相对于与所述风道轴向垂直的平面倾斜地布置于所述出风口的内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包括相互间隔开的至少两块子电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子电路板相互平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呈圆形,所述电源板呈长方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块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功率元件,所述功率元件设置在其所在电路板朝向所述风道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电机和所述风扇叶片容纳于所述下壳体内,至少一块所述电路板容纳于所述上壳体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布置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流体连通;以及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所述电源板、所述电机、所述风扇叶片由上至下排布。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旁支壳体,且所述旁支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相通的排风孔,所述旁支壳体与所述壳体成预设角度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手器为独立设备。
CN202023308360.8U 2020-12-30 2020-12-30 干手器 Active CN215820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8360.8U CN215820723U (zh) 2020-12-30 2020-12-30 干手器
PCT/CN2021/142498 WO2022143775A1 (zh) 2020-12-30 2021-12-29 干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8360.8U CN215820723U (zh) 2020-12-30 2020-12-30 干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0723U true CN215820723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86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8360.8U Active CN215820723U (zh) 2020-12-30 2020-12-30 干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0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127903U (zh) 干手器
WO2017088329A1 (zh) 一种直流有刷轴流吹风机
CA2758673A1 (en) Brushless dc motor structure
CN212257622U (zh) 电池及无人机
CN215820723U (zh) 干手器
CN215392873U (zh) 交流无刷切割工具
CN215820724U (zh) 干手器
CN107482856B (zh) 汽车空调电机
CN114680697A (zh) 干手器
CN215937184U (zh) 干手器
CN114680698A (zh) 干手器
CN114680699A (zh) 干手器
CN115664165B (zh) 逆变器及电源设备
CN217447441U (zh) 烹饪电器
CN113038781A (zh) 一种具有独立风道结构的伺服驱动器
CN211958387U (zh) 一种易散热的配电柜
CN210980192U (zh) 一种出风装置
CN208272355U (zh) 一种水平阵列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CN212752148U (zh) 一种逆变装置
CN114876835A (zh) 一种增大风压的模块化风扇
WO2023010825A1 (zh) 出风装置、显示组件及干手器
CN20892324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7129864U (zh) 便携风扇
CN219498597U (zh) 一种高低压配电开关柜
CN210519326U (zh) 电器盒散热结构、电器盒结构和空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