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46060U -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46060U
CN220446060U CN202321776914.8U CN202321776914U CN220446060U CN 220446060 U CN220446060 U CN 220446060U CN 202321776914 U CN202321776914 U CN 202321776914U CN 220446060 U CN220446060 U CN 220446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polishing
adjusting
box
opera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769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顺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huandong Mo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huandong Mo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huandong Mo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huandong Mo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769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46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46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46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加工磨床,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上方设有调节打磨位置机构,所述调节打磨位置机构的底部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打磨角度机构,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电机箱的底部并连接有磨盘,所述电机箱的底部设有吸尘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打磨角度机构的设置,使磨盘与模具的斜面平行进行打磨,不在局限于只能够对表面为平面的模具进行加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也增加了装置的全面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吸尘机构的设置,吸尘器工作,通过吸嘴将碎屑收集进入环形管,再通过伸缩管进入吸尘器内的收集箱完成收集,避免了打磨过程中,碎屑飞溅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背景技术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模具加工磨床大多通过高速旋转的砂轮对模具进行打磨。
公开号CN215433005U公开一种精密模具加工用磨床,属于精密模具加工技术领域。所述底座顶端固定有支撑板并开有第一凹槽和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两个夹板,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侧壁开有槽口并设有移动板,两个所述夹板外侧均固定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另一端为斜面结构,其分别穿过两个所述槽口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并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移动板顶端固定有轴承,底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槽中并固定有第一滑块;所述底座顶端固定有两个U型板,所述U型板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底端与所述轴承连接;使用该磨床,对精密模具的夹持固定效果较好,保证其在打磨时不会出现偏移而影响到打磨效果,设计合理,便于推广。
申请人发现该磨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该磨床只能够对表面为平面的模具进行加工,当模具为斜面时则无法进行打磨,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以及全面性,也降低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2、打磨时,会产生碎屑,而磨盘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使部分碎屑飞溅到四周,增加了工作人员清理的难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模具加工磨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加工磨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磨床,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上方设有调节打磨位置机构,所述调节打磨位置机构的底部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打磨角度机构,所述调节打磨角度机构的底部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内安装有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电机箱的底部并连接有磨盘,所述电机箱的底部设有吸尘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打磨位置机构包括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固定安装在操作箱的一侧外侧壁上方,所述操作箱两侧之间的上方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与调节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螺杆的外侧壁通过螺纹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与调节打磨角度机构的顶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打磨角度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电动缸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齿轮,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底部与电机箱的顶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固定安装在操作箱的一侧外侧壁上,所述吸尘器的进气口连通有伸缩管,所述电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的顶部贯穿打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伸缩管贯穿操作箱的侧壁和吸尘罩的顶部一侧并与环形管相连通,所述环形管安装在吸尘罩的内侧壁下方,所述环形管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嘴。
优选的,所述操作箱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嘴等距分布在环形管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打磨角度机构的设置,电动推杆带动齿条移动,使齿轮带动转轴正反转动,转轴带动转动块正反转动,转动块则带动磨盘左右倾斜,使磨盘与模具的斜面平行进行打磨,不在局限于只能够对表面为平面的模具进行加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也增加了装置的全面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吸尘机构的设置,吸尘器工作,通过吸嘴将碎屑收集进入环形管,再通过伸缩管进入吸尘器内的收集箱完成收集,避免了打磨过程中,碎屑飞溅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推杆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管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中:1、操作箱;2、调节打磨位置机构;3、电动缸;4、调节打磨角度机构;5、电机箱;6、打磨电机;7、磨盘;8、吸尘机构;201、调节电机;202、螺杆;203、滑块;401、连接板;402、转轴;403、齿轮;404、电动推杆;405、齿条;406、转动块;801、吸尘器;802、伸缩管;803、吸尘罩;804、环形管;805、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模具加工磨床,包括:操作箱1,操作箱1的上方设有调节打磨位置机构2,调节打磨位置机构2的底部安装有电动缸3,电动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打磨角度机构4,调节打磨角度机构4的底部连接有电机箱5,电机箱5内安装有打磨电机6,打磨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电机箱5的底部并连接有磨盘7,电机箱5的底部设有吸尘机构8,为了提高打磨时模具的稳定性,操作箱1的两侧内侧壁下方皆安装有电动杆,电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夹板,将模具放入操作箱1内后,电动杆伸出带动夹板对模具的两侧夹持,提高模具打磨时的稳定性,同时操作箱1的一端设有箱门,打磨时,可关闭箱门实现密封,避免有打磨的飞屑溅出。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中:调节打磨位置机构2包括调节电机201,调节电机201固定安装在操作箱1的一侧外侧壁上方,操作箱1两侧之间的上方转动安装有螺杆202,螺杆202的一侧与调节电机201的输出端相连接,螺杆202的外侧壁通过螺纹滑动安装有滑块203,滑块203的底部与调节打磨角度机构4的顶部相连接,打磨模具不同位置时,调节电机201带动螺杆202正反转动,使滑块203左右移动来带动磨盘7移动,即可打磨不同的位置。
请参阅图3-4,在本实施中:调节打磨角度机构4包括连接板401,连接板401与电动缸3的输出端相连接,连接板401的两端转动安装有转轴402,转轴402的一端连接有齿轮403,连接板401的一端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04,电动推杆404的输出端连接有齿条405,齿条405与齿轮403相啮合,转轴402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块406,转动块406的底部与电机箱5的顶部相连接,打磨斜面的模具时,电动推杆404带动齿条405移动,齿条405带动齿轮403正反转动,通过转轴402使转动块406正反转动来使磨盘7倾斜,并与模具的斜面保持平行,即可对斜面进行打磨。
请参阅图1-2,在本实施中:吸尘机构8包括吸尘器801,吸尘器801固定安装在操作箱1的一侧外侧壁上,吸尘器801的进气口连通有伸缩管802,电机箱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尘罩803,吸尘罩803的顶部贯穿打磨电机6的输出端,伸缩管802贯穿操作箱1的侧壁和吸尘罩803的顶部一侧并与环形管804相连通,环形管804安装在吸尘罩803的内侧壁下方,环形管804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嘴805,吸尘器801工作,吸嘴805将碎屑吸入环形管804内,再通过伸缩管802进入吸尘器801内,吸尘器801内有收集箱,收集满后,打开收集箱清理即可。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中:操作箱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滑块203滑动连接,滑槽对滑块203进行限位,避免滑块203左右移动时发生偏移。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中:吸嘴805等距分布在环形管804的底部,环形管804位于磨盘7的上方,吸嘴805等距分布在磨盘7的外侧上方,可以更好的收集碎屑。
工作原理:将模具放置在操作箱1的底部内壁上,两侧电动杆带动夹板伸出对模具进行固定,电动缸3带动连接板401下降使磨盘7下降与模具接触,打磨电机6带动磨盘7转动对模具进行打磨;
当需要打磨不同位置时,可通过调节电机201带动螺杆202正反转动,使滑块203带动磨盘7左右移动来改变打磨的位置;当模具不是平面是斜面时,电动推杆404带动齿条405伸缩,使齿轮403正反转动,使转轴402带动转动块406正反转动,使磨盘7倾斜与模具的斜面平行来进行打磨;
打磨时产生的碎屑,吸尘器801工作,通过吸嘴805将碎屑吸入环形管804内,再通过伸缩管802进入吸尘器801内的收集箱内进行收集;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模具加工磨床,包括:操作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的上方设有调节打磨位置机构(2),所述调节打磨位置机构(2)的底部安装有电动缸(3),所述电动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打磨角度机构(4),所述调节打磨角度机构(4)的底部连接有电机箱(5),所述电机箱(5)内安装有打磨电机(6),所述打磨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电机箱(5)的底部并连接有磨盘(7),所述电机箱(5)的底部设有吸尘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打磨位置机构(2)包括调节电机(201),所述调节电机(201)固定安装在操作箱(1)的一侧外侧壁上方,所述操作箱(1)两侧之间的上方转动安装有螺杆(202),所述螺杆(202)的一侧与调节电机(20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螺杆(202)的外侧壁通过螺纹滑动安装有滑块(203),所述滑块(203)的底部与调节打磨角度机构(4)的顶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打磨角度机构(4)包括连接板(401),所述连接板(401)与电动缸(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401)的两端转动安装有转轴(402),所述转轴(402)的一端连接有齿轮(403),所述连接板(401)的一端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04),所述电动推杆(404)的输出端连接有齿条(405),所述齿条(405)与齿轮(403)相啮合,所述转轴(402)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块(406),所述转动块(406)的底部与电机箱(5)的顶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8)包括吸尘器(801),所述吸尘器(801)固定安装在操作箱(1)的一侧外侧壁上,所述吸尘器(801)的进气口连通有伸缩管(802),所述电机箱(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吸尘罩(803),所述吸尘罩(803)的顶部贯穿打磨电机(6)的输出端,所述伸缩管(802)贯穿操作箱(1)的侧壁和吸尘罩(803)的顶部一侧并与环形管(804)相连通,所述环形管(804)安装在吸尘罩(803)的内侧壁下方,所述环形管(804)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吸嘴(8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滑块(20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805)等距分布在环形管(804)的底部。
CN202321776914.8U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Active CN220446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6914.8U CN220446060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76914.8U CN220446060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46060U true CN220446060U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37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76914.8U Active CN220446060U (zh) 2023-07-07 2023-07-07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46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11301B (zh) 一种基板玻璃定位研磨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CN220330869U (zh) 一种研磨板结构
CN220446060U (zh)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CN110587440B (zh) 一种用于模具钢的表面清洁设备
CN218110338U (zh) 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磨床
CN112355794A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打磨抛光装置
CN113732843B (zh) 一种刹车盘打磨装置
CN113146340B (zh) 一种数控机械加工用车削打磨一体机
CN211681369U (zh) 一种旋转式吸尘磨床
CN112605781B (zh) 一种竹制筷子生产用毛刺打磨装置
CN214025018U (zh) 一种车削件生产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10842755B (zh) 一种碲锌镉晶片表面研磨装置
CN217291819U (zh) 一种高精度磨削的一体式数控磨床
CN220463514U (zh) 一种抛光垫材表面磨皮机构
CN111774972A (zh) 一种机械制造加工用毛刺去除装置
CN112139904A (zh) 一种石膏线条生产用便于移动的去毛边装置
CN220740576U (zh) 五金产品生产工作台
CN215036124U (zh) 盖板玻璃磨边装置
CN216504117U (zh) 一种石墨模具生产用表面磨平机的进给装置
CN210188728U (zh) 一种蜗轮生产用蜗轮齿槽加工装置
CN216883322U (zh) 异型小精密件全型面动态研磨装置
CN219094703U (zh) 一种五轴数控磨床
CN219504401U (zh) 一种加工中心用磨床
CN21946570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去毛刺机
CN220533775U (zh) 一种木制品去毛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