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22077U - 感应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感应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22077U
CN220422077U CN202321635964.4U CN202321635964U CN220422077U CN 220422077 U CN220422077 U CN 220422077U CN 202321635964 U CN202321635964 U CN 202321635964U CN 220422077 U CN220422077 U CN 220422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oil
top plate
coil unit
contact member
induction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59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川健太郎
水谷幸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22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22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抑制其他构成要素的布局的自由度降低的同时将加热线圈单元设置在配置于顶板的下方的壳体内。感应加热烹调器(10)具有:顶板;壳体(12),其配置于顶板的下方;加热线圈单元(22A),其对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46、48),它们对加热线圈单元进行两点支承;以及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66、68),它们设置于顶板和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顶板与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的第一直线与连结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的直线在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Description

感应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感应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加热线圈单元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线圈单元对载置于顶板上的烹调容器等加热对象从该顶板的下方进行感应加热。加热线圈单元以三点支承的状态配置在配置于顶板的下方的壳体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2423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情况下,需要在壳体内设置用于对加热线圈单元进行三点支承的支承部件。由于该3个支承部件,导致壳体内的其他构成要素的布局的自由度降低。
因此,本公开的课题在于,在对载置于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抑制其他构成要素的布局的自由度降低的同时将加热线圈单元设置在配置于顶板的下方的壳体内。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顶板;壳体,其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朝向所述顶板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施力,并且进行两点支承;以及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第一直线与连结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的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直线在俯视时通过所述加热线圈单元的中心。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第三接触部件和第四接触部件,该第三接触部件和第四接触部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第三接触部件和所述第四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三接触部件和所述第四接触部件的第三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在俯视时,所述第三接触部件和所述第四接触部件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靠近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位置。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第一施力部件支承部,该第一施力部件支承部对所述第一施力部件进行支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附近。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基板,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的下方;以及内壳体,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所述基板进行支承,所述第一施力部件支承部设置于所述内壳体。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风扇,其将外部的空气吸引到所述壳体内;管道部件,其将所吸引的空气引导到所述基板上的发热部件;以及第二施力部件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管道部件的上表面,对所述第二施力部件进行支承。
在感应加热烹调器中,也可以是,在位于所述第二施力部件支承部的下方的所述管道部件的下表面的部分设置有肋。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顶板;壳体,其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朝向所述顶板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施力,并且进行两点支承;以及接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所述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直线与连结所述接触部件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的重心的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公开,在对载置于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抑制其他构成要素的布局的自由度降低的同时将加热线圈单元设置在配置于顶板的下方的壳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壳体内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将加热线圈单元从壳体卸下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加热线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加热线圈单元的下表面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从壳体卸下内部构成要素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内部构成要素中的冷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冷却单元的下方立体图。
图9是冷却单元的仰视图。
图10是表示接近顶板的状态的加热线圈单元的侧视图。
图11是加热线圈单元的俯视图。
图12是其他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加热线圈单元的概略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感应加热烹调器;12:壳体;22A:加热线圈单元;46:第一施力部件(螺旋弹簧);48:第二施力部件(螺旋弹簧);66:第一接触部件;68:第二接触部件;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有:顶板;壳体,其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朝向所述顶板施力,并且进行两点支承;以及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第一直线与连结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的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根据这样的方式,在对载置于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抑制其他构成要素的布局的自由度降低的同时将加热线圈单元设置在配置于顶板的下方的壳体内。
例如,也可以是,以使所述第一直线在俯视时通过所述加热线圈单元的中心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
例如,也可以是,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第三接触部件和第四接触部件,该第三接触部件和第四接触部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三接触部件和所述第四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三接触部件和所述第四接触部件的第三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例如,也可以是,在俯视时,所述第三接触部件和所述第四接触部件配置于比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靠近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位置。
例如,也可以是,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第一施力部件支承部,该第一施力部件支承部对所述第一施力部件进行支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附近。
例如,也可以是,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基板,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的下方;以及内壳体,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所述基板进行支承。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施力部件支承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内壳体。
例如,也可以是,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风扇,其将外部的空气吸引到所述壳体内;管道部件,其将所吸引的空气引导到所述基板上的发热部件;以及第二施力部件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管道部件的上表面,对所述第二施力部件进行支承。
例如,也可以是,在位于所述第二施力部件支承部的下方的所述管道部件的下表面的部分设置肋。
此外,本公开的另一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顶板;壳体,其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朝向所述顶板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施力,并且进行两点支承;以及接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所述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直线与连结所述接触部件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的重心的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根据这样的方式,在对载置于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中,能够抑制其他构成要素的布局的自由度降低的同时将加热线圈单元设置在配置于顶板的下方的壳体内。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表示壳体内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3是表示将加热线圈单元从壳体卸下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中所示的X-Y-Z正交坐标系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坐标,并不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限定。X轴方向表示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前后方向,Y轴方向表示左右方向,Z轴方向表示高度方向。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具有壳体12和配置于壳体12的上方的顶板单元14。
如图2和图3所示,感应加热烹调器10的壳体12是上方开口的金属制的壳体。壳体12配置于顶板单元14的下方,从下方支承顶板单元14。
顶板单元14具备载置加热对象例如烹调容器的顶板16和支承顶板16的顶部框架18。顶板16例如是由耐热玻璃制成的板状的部件。顶部框架18是支承顶板16的框状的部件,被壳体12支承。另外,在顶部框架18的前侧部分设置有操作单元20。另外,在顶部框架18的后侧部分设置有用于将壳体12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口18a。
此外,感应加热烹调器10具有对载置于顶板单元14的顶板16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的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2A、22B、24。
加热线圈单元22A、22B、24配置于壳体12内。加热线圈单元22A、22B、24分别对载置于其上方的顶板16的部分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加热线圈单元22A、22B是同一单元。加热线圈单元24除了尺寸不同以外,具备与加热线圈单元22A、22B实质上相同的结构。
图4是加热线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所示,加热线圈单元22A、22B通过层叠多个构成要素而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加热线圈单元22A、22B包含:由树脂材料等制成的线圈基座30;支承于线圈基座30的防磁板32;配置于防磁板32上的多个铁氧体34;配置于多个铁氧体34上的绝缘板36;载置于绝缘板36上的加热线圈38;以及载置于加热线圈38上的绝缘板4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加热线圈单元22A、22B具备对从加热对象辐射出的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红外线传感器42和与顶板16接触而检测顶板16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4。感应加热烹调器10的控制器(未图示)根据红外线传感器42的检测结果和温度传感器44的检测结果计算出加热对象的温度,根据该计算出的温度对加热线圈38的输出进行调节。
如图3所示,在壳体12内,加热线圈单元22A经由两个螺旋弹簧46、48(施力部件)支承。另外,加热线圈单元22B也经由两个螺旋弹簧50、52支承。即,加热线圈单元22A、22B分别被两点支承。
图5是表示加热线圈单元的下表面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加热线圈单元22A、22B进行两点支承的螺旋弹簧46、48、50、52朝向顶板16对加热线圈单元22A、22B施力。此外,在加热线圈单元22A、22B各自的线圈基座30形成有分别收纳螺旋弹簧46、48、50、52的凹部30a。
如图3所示,在壳体12内设置有分别支承多个螺旋弹簧46、48、50、52的弹簧保持架56b、56c、62a、62b(施力部件支承部)。
图6表示从壳体拆下内部构成要素的状态。另外,图7是内部构成要素中的冷却单元的分解立体图。进而,图8是冷却单元的下方立体图。而且,图9是冷却单元的仰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弹簧保持架由收纳在壳体12内的内部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构成。
具体而言,在壳体12内设置有加热线圈单元22A、22B中的加热线圈38、红外线传感器42、与温度传感器44和操作单元20电连接的基板54。基板54配置于多个加热线圈单元22A、22B、24的下方。另外,基板54以被由树脂材料等绝缘材料制成的托盘状的内壳体56支承的状态设置于壳体12内。在以包围基板54的状态朝向顶板单元14延伸的内壳体56的壁部56a设置有弹簧保持架56b、56c。弹簧保持架例如由通过螺旋弹簧内的轴部和供螺旋弹簧的端部落座的落座部构成。
具体而言,对支承一方的加热线圈单元22A的左侧部分的螺旋弹簧46进行支承的弹簧保持架56b一体地设置于内壳体56的壁部56a的位于壳体12的左侧壁附近的部分。壳体12的壁部和与弹簧保持架56b一体化的壁部56a通过螺钉等固定。由此,能够利用壳体12来承受弹簧保持架56b经由螺旋弹簧52承受到的加热线圈单元22A的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弹簧保持架56b的变形。另外,对支承另一方的加热线圈单元22B的右侧部分的螺旋弹簧52进行支承的弹簧保持架56c一体地设置于内壳体56的壁部56a的位于壳体12的右侧壁附近的部分。由此,能够利用壳体12来承受弹簧保持架56c经由螺旋弹簧52承受到的加热线圈单元22B的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弹簧保持架56c的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对其余的螺旋弹簧48、50进行支承的弹簧保持架设置于冷却单元58。冷却单元58是对基板54上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的单元。
冷却单元58包含将外部的空气吸引到壳体12内的风扇60和将所吸引的空气引导到基板54上的发热部件的管道部件62。在壳体12的底面以及对置的内壳体56的部分分别形成有供被风扇60吸引的空气通过的贯通孔12a、56d。风扇60配置于该内壳体56的贯通孔56d的上方,能够以沿高度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旋转中心线为中心旋转。
冷却单元58的管道部件62载置于基板54上,覆盖作为冷却对象的基板54上的发热部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多个发热部件分别安装有散热器64,管道部件62覆盖该散热器64。通过该管道部件62,来自风扇60的空气被引导至散热器64,安装有散热器64的发热部件被冷却。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冷却单元58的管道部件62的上表面一体地设置有弹簧保持架62a,该弹簧保持架62a对支承一方的加热线圈单元22A的右侧部分的螺旋弹簧48进行支承。另外,对支承另一方的加热线圈单元22B的左侧部分的螺旋弹簧50进行支承的弹簧保持架62b一体地设置于管道部件62的上表面。
此外,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的载荷经由螺旋弹簧48、50施加于弹簧保持架62a、62b。为了抑制由该载荷引起的变形,如图8及图9所示,在管道部件62的下表面中的位于弹簧保持架62a、62b的下方的部分设置有肋62c、62d。通过这些肋62c、62d,抑制了由于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的载荷引起的管道部件62的变形。此外,为了进一步抑制管道部件62的变形,肋62c、62d可以从管道部件62的下表面延伸至基板54。另外,这些肋62c、62d也作为将来自风扇60的空气引导到基板54上的发热部件(即散热器64)的引导板发挥功能。
另外,也可以是,将对支承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的螺旋弹簧46、48、50、52进行支承的弹簧保持架的至少一部分直接设置于壳体12。
通过这样的螺旋弹簧46、48、50、52,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维持接近顶板单元14的顶板16的状态。
图10是表示接近顶板的状态的加热线圈单元的侧视图。
如图6所示,在被螺旋弹簧46、48、50、52施力的加热线圈单元22A、22B与顶板16之间,形成有规定厚度(高度方向的尺寸)的空间S。即,空间S是空气的隔热层。通过该空间S,限制热从加热线圈单元22A、22B向顶板16的移动。另外,通过空气在该空间S中流动,顶板16和加热线圈单元22A、22B被冷却。
为了形成这样的空间S,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与顶板16接触的多个接触部件66、68、70、72设置于加热线圈单元22A、22B各自的线圈基座30。在俯视(从Z轴方向观察)时,多个接触部件66、68、70、72以包围加热线圈38的方式配置。另外,多个接触部件66、68、70、72例如由具备高耐热性的树脂材料制成。
并且,接触部件66、68、70、72分别以使与顶板16接触的顶面66a、68a、70a、72a与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的最顶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绝缘板40)相比位于上方的方式设置于线圈基座30。因此,当加热线圈单元22A、22B被螺旋弹簧46、48、50、52施力时,接触部件66、68、70、72的顶面66a、68a、70a、72a与顶板16接触,但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的最顶部无法与顶板16接触。其结果,在顶板16与加热线圈单元22A、22B之间形成规定厚度的空间S。
如图3所示,加热线圈单元22A由两个螺旋弹簧46、48支承。同样地,加热线圈单元22B也由两个螺旋弹簧50、52支承。即,加热线圈单元22A、22B分别被两点支承。因此,加热线圈单元22A、22B各自的姿势不稳定,容易摆动。该摆动通过接触部件66、68、70、72抑制。另外,抑制两点支承的加热线圈单元22A、22B各自的摆动的方法相同。因此,仅对加热线圈单元22A的摆动抑制方法进行说明。
图11是加热线圈单元的俯视图。
如图11所示,加热线圈单元22A被螺旋弹簧46、48两点支承。因此,加热线圈单元22A在俯视(从Z轴方向观察)时容易以连结螺旋弹簧46、48的直线L1(第一直线)为中心摆动。为了抑制该摆动,使多个接触部件66、68、70、72与顶板16接触。因此,将多个接触部件66、68、70、72配置于在俯视时能够抑制以直线L1为中心的加热线圈单元22A的摆动的位置。
例如,以使在俯视(Z轴方向观察)时连结多个接触部件66、68的直线L2(第二直线)与连结螺旋弹簧46、48的直线L1在加热线圈单元22A上交叉的方式,将接触部件66、68设置在加热线圈单元22A的线圈基座30上。另外,以使在俯视时连结多个接触部件70、72的直线L3(第三直线)与直线L1在加热线圈单元22A上交叉的方式,将接触部件70、72设置在线圈基座30上。
通过这样配置的多个接触部件66、68、70、72,使加热线圈单元22A实质上无法以直线L1为中心摆动。具体而言,比直线L1靠后侧的部分22Aa接近顶板16这样的加热线圈单元22A的摆动,由于接触部件66、70与顶板16接触而被限制。另外,比直线L1靠前侧的部分22Ab接近顶板16这样的加热线圈单元22A的摆动,由于接触部件68、72与顶板16接触而被限制。其结果,抑制了以直线L1为中心的加热线圈单元22A的摆动。
此外,接触部件70、72的目的不仅是抑制加热线圈单元22A以直线L1为中心的摆动,还抑制加热线圈单元22A的变形。具体而言,由于接触部件66、68与顶板16接触,因此,可能产生加热线圈单元22A的分别被螺旋弹簧46、48施力的部分以接近顶板16的方式位移的经时变形。这是由于接触部件66、68为了抑制加热线圈单元22A以直线L1为中心的摆动的目的而在俯视(Z轴方向观察)时远离螺旋弹簧46、48而产生的。为了抑制这样的加热线圈单元22A的变形,接触部件70、72在俯视时配置于比接触部件66、68靠近螺旋弹簧46、48的位置。通过靠近该螺旋弹簧46、48的接触部件70、72与顶板16接触,从而抑制加热线圈单元22A的被螺旋弹簧46、48施力的部分的接近顶板16的位移。
从另一观点来看,远离螺旋弹簧46、48的接触部件66、68与顶板16接触的状态下的加热线圈单元22A具有即使被螺旋弹簧46、48施力也不会变形的充分刚性,在该情况下,能够省略接触部件70、72。
此外,如图11所示,优选的是,在俯视(Z轴方向观察)时,螺旋弹簧46、48以使直线L1通过加热线圈单元22A的中心C的方式配置。中心C是加热线圈单元22A的形状中心,例如是内部包含加热线圈单元22A的最小面积的圆的中心。
当直线L1大幅度偏离加热线圈单元22A的中心C时,接触部件66、68、70、72各自相对于顶板16的接触压力可能产生较大差异。根据情况,随着时间的经过,可能在一个接触部件与顶板之间产生间隙。其结果,顶板16与加热线圈单元22A之间的空间S的厚度(Z轴方向的尺寸)变得不一样,由空间S(空气层)带来的隔热效果、由在空间S流动的空气带来的冷却效果有可能降低。或者,在顶板16与加热线圈单元22A之间的空间S的厚度变得不均匀的情况下,加热线圈单元22A与顶板16上的烹调容器(例如锅)的距离变得不均匀,因此通过烹调容器的磁通密度变得不均匀,有可能产生烹调容器的加热不均。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在对载置于顶板16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10中,能够抑制其他构成要素的布局的自由度降低的同时将加热线圈单元22A、22B设置在配置于顶板16的下方的壳体12内。即,与对加热线圈单元22A、22B进行三点支承的情况相比,其他构成要素的布局的自由度提高。
以上,列举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朝向顶板16对加热线圈单元22A、22B施力的施力部件是螺旋弹簧46、48、50、52,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施力部件只要能够维持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的接触部件66、68、70、72与顶板16的接触即可,不限于螺旋弹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顶板16与加热线圈单元22A、22B之间形成空间S的接触部件66、68、70、72设置于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然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接触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设置于顶板。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通过多个接触部件66、68、70、72与顶板16接触,由此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的摆动被抑制。但是,抑制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的摆动的构成要素不限于接触部件。例如,如图10所示,对顶板16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44与顶板16接触。因此,能够将温度传感器44用作用于抑制加热线圈单元22A、22B的摆动的接触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为了抑制加热线圈单元22A在俯视(Z轴方向观察)时以连结螺旋弹簧46、48的直线L1为中心摆动而使用四个接触部件66、68、70、72。然而,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即使接触部件为一个,也能够抑制加热线圈单元的摆动。
图12是其他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加热线圈单元的概略俯视图。
如图12所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加热线圈单元122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两个螺旋弹簧146、148两点支承。另外,一个接触部件166设置于加热线圈单元122。1个接触部件166被配置成:在俯视(Z轴方向观察)时,使连结螺旋弹簧146、148的直线L4与连结接触部件166和加热线圈单元122的重心G的直线L5在加热线圈单元122上交叉。通过这样配置的1个接触部件166,也能够抑制加热线圈单元122以直线L5为中心摆动。具体而言,通过接触部件166与顶板接触,抑制加热线圈单元122的比直线L4靠后侧的部分122a接近顶板的加热线圈单元122的摆动。
即,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广义上具有:顶板;壳体,其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朝向所述顶板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施力,并且进行两点支承;以及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第一直线与连结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的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另外,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在广义上具有:顶板;壳体,其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朝向所述顶板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施力,并且进行两点支承;以及接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所述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直线与连结所述接触部件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的重心的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具有加热线圈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线圈配置于顶板的下方,对顶板上的烹调容器等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

Claims (9)

1.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
顶板;
壳体,其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
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
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朝向所述顶板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施力,并且进行两点支承;以及
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
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第二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第一直线与连结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的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直线在俯视时通过所述加热线圈单元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第三接触部件和第四接触部件,该第三接触部件和第四接触部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
所述第三接触部件和所述第四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三接触部件和所述第四接触部件的第三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时,所述第三接触部件和所述第四接触部件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件靠近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第一施力部件支承部,该第一施力部件支承部对所述第一施力部件进行支承,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
基板,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的下方;以及
内壳体,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所述基板进行支承,
所述第一施力部件支承部设置于所述内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
风扇,其将外部的空气吸引到所述壳体内;
管道部件,其将所吸引的空气引导到所述基板上的发热部件;以及
第二施力部件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管道部件的上表面,对所述第二施力部件进行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所述第二施力部件支承部的下方的所述管道部件的下表面的部分设置有肋。
9.一种感应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加热烹调器具有:
顶板;
壳体,其配置于所述顶板的下方;
加热线圈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对载置于所述顶板上的加热对象进行感应加热;
第一施力部件和第二施力部件,它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朝向所述顶板对所述加热线圈单元施力,并且进行两点支承;以及
接触部件,其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中的一方而与另一方接触,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之间形成空间,
所述接触部件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使连结所述第一施力部件和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直线与连结所述接触部件和所述加热线圈单元的重心的直线在所述加热线圈单元上交叉。
CN202321635964.4U 2022-06-28 2023-06-26 感应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22042207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03885A JP2024004292A (ja) 2022-06-28 2022-06-28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22-103885 2022-06-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22077U true CN220422077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537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5964.4U Active CN220422077U (zh) 2022-06-28 2023-06-26 感应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04292A (zh)
CN (1) CN22042207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04292A (ja)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3599B2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apparatus
JP5630495B2 (ja) 加熱調理器
WO2010137271A1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530240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20422077U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5808202B2 (ja)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047379B1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54918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89319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WO2012147335A1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6840109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21048030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100893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7201639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29534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20220161026A (ko) 전기 레인지
JP6182197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1008933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013144B2 (ja) 加熱調理器
JP722902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1003412A (ja) 加熱調理器
JP6272414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14164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11401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698309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