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5295U - 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5295U
CN220415295U CN202321337012.4U CN202321337012U CN220415295U CN 220415295 U CN220415295 U CN 220415295U CN 202321337012 U CN202321337012 U CN 202321337012U CN 220415295 U CN220415295 U CN 220415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eat
piece
main shaft
dri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370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涛
吕旦
赵子辉
肖晶娜
张朋真
邓飞
崔磊
徐光亿
陈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Priority to CN2023213370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5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5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5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井钻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包括驱动箱,驱动箱内设有浮动机构Ⅰ,浮动机构Ⅰ的浮动件连接有能够相对驱动箱进行转动和轴向运动的主轴,钻杆螺纹连接在主轴下部,驱动箱下部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用于对钻杆进行卡固与否的浮动机构Ⅱ。本实用新型解决反井钻机拆装钻杆劳动强度大,拆卸麻烦的问题,能够提高钻杆更换速度,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井钻机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
背景技术
反井钻机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增加钻杆实现导孔的钻进,通过减少钻杆实现竖井的反拉成形,该过程中需要反复的钻杆的组装及拆卸,卡瓦是反井钻机拆卸钻杆时用于加持转杆,限制钻杆与动力头的相对转动,便于动力头反转时松开被加持钻杆与下一钻杆之间的螺纹,达到拆卸钻杆的目的。小型反井钻机结构重量相对较轻,主要通过人力搬运的方式装卸卡瓦,而大型反井钻机,卡瓦重量较重,人力搬运卡瓦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且人工安装和拆卸费时费力,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且存在安全隐患。
参照公开号为CN217760896U、专利名为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反井钻机钻杆结构的中国专利,其介绍了一种能够快速拆装钻杆的结构,其包括钻杆I、钻杆II、连接机构;钻杆I的下端中心设置有方形连接块,钻杆I的下端外围设置有连接机构,钻杆II的上端中心设置有连接槽,钻杆II的上端两侧设置有卡槽,方形连接块和连接槽之间滑动连接,钻杆I和钻杆II之间通过连接机构和卡槽卡接。
上述现有技术采用连接机构连接钻杆I和钻杆II,通过弹簧的弹力推动铰接板上的卡块卡接到钻杆II的内部,可以对钻杆II与钻杆I之间进行限位,在需要拆卸时,只需要将卡块脱离钻杆II,从而可以实现对钻杆I与钻杆II之间的快速拆卸。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在进行钻杆的拆装时,仍然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拆装,在脱离卡块时仍然需要使用工具进行人工拆卸,拆卸较为麻烦,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解决反井钻机拆装钻杆劳动强度大,拆卸麻烦的问题,能够提高钻杆更换速度,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包括驱动箱,驱动箱内设有浮动机构Ⅰ,浮动机构Ⅰ的浮动件连接有能够相对驱动箱进行转动和轴向运动的主轴,钻杆螺纹连接在主轴下部,驱动箱下部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有用于对钻杆进行卡固与否的浮动机构Ⅱ。
进一步的,浮动机构Ⅰ包括安装在驱动箱上的外固定座,外固定座内设有上部连接座,上部连接座内浮动设有下部连接座,下部连接座为浮动机构Ⅰ的浮动件,下部连接座与上部连接座之间设有用于下部连接座复位的弹簧Ⅰ,且弹簧Ⅰ位于外固定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固定座、所述上部连接座和所述下部连接座三者同轴设置,外固定座内设有位于上部连接座下方的上部限位块,外固定座下方设有下部压紧块,上部限位块、下部压紧块和外固定座之间通过连接螺杆连接成一整体,下部连接座外部套设有下部衬套,下部衬套位于下部压紧块上方,弹簧Ⅰ位于上部限位块和下部衬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安装在所述驱动箱内部,主轴上部的外侧壁上通过驱动花键与驱动箱内的驱动结构相啮合,实现主轴在驱动箱内的上下移动和转动,所述主轴下部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与钻杆顶部的外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箱与所述浮动机构Ⅱ之间,复位机构包括卡环,卡环固定在驱动箱底部并与所述主轴同轴设置,卡环内设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包括上部台阶与下部台阶,上部台阶与驱动箱的下端外圆固定连接,下部台阶与浮动机构Ⅱ配合连接,卡环的外圆周上设有对浮动机构Ⅱ进行径向定位的浮动定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机构Ⅱ包括驱动盘和安装座Ⅱ,驱动盘及安装座Ⅱ上均设有与钻杆匹配的孔道;驱动盘位于安装座Ⅱ内且与安装座Ⅱ轴向滑动配合;驱动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底部设有连接件,驱动件顶部插入所述卡环内并与其下部台阶配合连接,驱动件的上端面通过卡合机构与所述主轴连接,驱动件插入安装座Ⅱ内,驱动件与安装座Ⅱ轴向滑动配合;安装座Ⅱ的内底面设有沿径向设置的卡块,卡块通过卡接驱动组件能相对安装座Ⅱ运动,实现对内部钻杆的卡固与否。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定位组件包括多个沿驱动件的顶部圆周均匀分布的限位块,所述卡环外侧设有与限位块相对应的外安装座,每个限位块对应两个外安装座,两个外安装座分别位于对应的限位块两侧,外安装座上设有复位螺杆,复位螺杆上套设有弹簧Ⅱ,复位螺杆螺帽的一端在弹簧Ⅱ的作用下抵紧在对应的限位块上,另一端穿过外安装座并通过螺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开设在驱动件上端面的驱动凹槽和设置在所述主轴底端的驱动凸起,驱动凸起与驱动凹槽对应配合,驱动凸起插入对应的驱动凹槽内实现主轴对驱动件的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Ⅱ包括被动盘和限位板,被动盘套设在所述驱动件外侧并通过花键与驱动件轴向滑动连接,限位板固定在被动盘底部,被动盘外侧设有连接耳座,连接耳座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卡块,另一端连接有导向环,被动盘的侧壁下部设有安装孔,卡块活动于安装孔内,导向环通过所述卡接驱动组件带动卡块伸入或伸出钻杆的侧部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驱动箱上的伸缩件,伸缩件的一端伸出驱动箱并连接有限位滑动件,限位滑动件插入所述导向环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在解除待拆卸钻杆与主轴之间连接关系时,只需要通过驱动箱内的驱动机构带动主轴反向转动即可,主轴反向转动时,可解除钻杆顶部与主轴之间的螺纹连接,此过程中无需人工手动旋转钻杆或旋转主轴,拆除的方式不仅效率高,而且能够节约更多的劳动力;
在进行钻杆下部连接关系的解除时,首先通过卡块对待拆卸钻杆进行加固,之后,通过驱动箱内的驱动结构带动主轴反向转动,主轴通过其端部的驱动凸起带动驱动件转动,进而带动被动盘转动,被动盘转动能够带动卡块转动,卡块转动时能够带动待拆卸钻杆转动,由于待拆卸钻杆下方的钻杆处于固定状态,当待拆卸钻杆反转时,能够解除与其下方钻杆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而实现待拆卸钻杆在主轴和下方钻杆之间的拆除,拆除方式均为机械拆除的方式,相较于人工拆除速度更快、更为轻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浮动机构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环上限位块与复位螺杆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驱动盘的正向示意图;
图6为驱动盘的俯向示意图;
图7为被动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限位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动机构Ⅰ;2、主轴;3、复位机构;4、浮动机构Ⅱ;5、驱动箱;101、外固定座;102、上部连接座;103、下部连接座;104、上部限位块;105、下部压紧块;106、下部衬套;107、螺杆;108、弹簧Ⅰ;201、驱动花键;202、内螺纹;203、驱动凸起;31、卡环;32、复位螺杆;33、限位块;34、外安装座;35、弹簧Ⅱ;41、驱动盘;411、驱动件;412、连接件;413、外花键;414、驱动凹槽;42、安装座Ⅱ;421、被动盘;422、限位板;423、内花键;424、连接耳座;425、安装孔;43、卡块;44、连接块;45、导向环;46、限位滑动件;47、伸缩件;8、封口盘;100、上部钻杆;200、下部钻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包括驱动箱5,驱动箱5内设有相应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可采用电机等驱动件。驱动箱5内设有浮动机构Ⅰ1,浮动机构Ⅰ1的浮动件连接有能够相对驱动箱5进行转动和轴向运动的主轴2,钻杆螺纹连接在主轴2下部。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施工中将与主轴2连接的钻杆定义为上部钻杆100,位于上部钻杆100下方并与其螺纹连接的钻杆定义为下部钻杆200。
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主轴2在驱动箱5内转动的同时能在浮动机构Ⅰ1的浮动件作用下进行向上运动,实现上部钻杆100与主轴2之间的脱离;驱动箱5下部通过复位机构3连接有用于对上部钻杆100进行卡固与否的浮动机构Ⅱ4,在主轴2脱离与上部钻杆100之间的连接后,将驱动箱5上移,之后进行上部钻杆100与下部钻杆200之间的拆卸。
在上部钻杆100与下部钻杆200之间卸载的过程中,浮动机构Ⅱ4对上部钻杆100进行卡固,同时主轴2通过浮动机构Ⅱ4能够带动上部钻杆100转动,对下部钻杆200进行固定后,可实现上部钻杆100与下部钻杆200之间的相对转动,解除上部钻杆100与下部钻杆200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对上部钻杆100的卸载。拆卸过程只需控制驱动箱5的移动以及驱动箱5内用于驱动主轴2转动的驱动结构的动作即可,拆卸更为简单快捷。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完善。
具体的,参照图2,浮动机构Ⅰ1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驱动箱5上的外固定座101。外固定座101内设有上部连接座102,上部连接座102为筒状结构,上部连接座102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固定座101上并且与外固定座101同轴设置。上部连接座102内活动设置有下部连接座103,下部连接座103是与上部连接座102同轴设置的筒状结构,保证下部连接座103能够沿上部连接座102轴向移动。
外固定座101内设有位于上部连接座102下方的上部限位块104,优选的,上部限位块104设有两个,两个上部限位块104分别位于下部连接座103的两侧,外固定座101底部设有与上部限位块104相对应的下部压紧块105,相对应的上部限位块104与下部压紧块105之间通过螺杆107连接成一整体。
下部连接座103外侧套设有下部衬套106,下部衬套106位于下部压紧块105上方。下部连接座103外侧套设有弹簧Ⅰ108,弹簧Ⅰ108位于下部衬套106与上部限位块104之间,并且在弹簧Ⅰ108的弹力作用下,下部衬套106顶紧在下部压紧块105上。通过转动螺杆107,可改变下部压紧块105与上部限位块104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下部衬套106与上部限位块104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弹簧Ⅰ108的压缩量,改变弹簧Ⅰ108的初始回复力。
进一步的,如图1-图3所示,主轴2是安装在驱动箱5内部的空心柱状轴体,主轴2通过螺栓固定在下部连接件412底端并且与下部连接件412同轴设置。主轴2上部的外侧壁上通过驱动花键201与驱动箱5内的驱动结构相啮合。驱动箱5内的驱动结构是现有的驱动结构,可优选为能够通过驱动花键201带动主轴2转动的电机或其他动力机构。主轴2的下部内腔开设有与钻杆顶部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202,主轴2通过内螺纹202与需要进行拆除的钻杆顶部的外螺纹螺纹连接。
当驱动箱5内的驱动结构通过驱动花键201带动主轴2转动时,若将待拆除的钻杆进行固定,待拆卸的钻杆与主轴2之间会发生相对转动,能够使主轴2脱离或连接对应的钻杆,进而能够实现待拆卸钻杆的顶部拆装。
参照图1和图4,复位机构3设置在驱动箱5与浮动机构Ⅱ4之间,复位机构3包括卡环31,具体的,卡环31是固定在驱动箱5底部并且与主轴2同轴设置的圆环。卡环31的内侧设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包括上部台阶与下部台阶,上部台阶与驱动箱5的下端外圆固定连接,下部台阶与浮动机构Ⅱ4配合连接。
卡环31的外圆周上设有对浮动机构Ⅱ4进行径向定位的浮动定位组件。
参照图1、图5和图6,浮动机构Ⅱ4包括驱动盘41,驱动盘41包括驱动件411,驱动件411是与卡环31同轴设置的筒状结构,驱动件411的上端面与主轴2的底部端面相对应。驱动件411的底部通过螺栓设有连接件412,连接件412是和驱动件411同轴设置的环形板,连接件412的内环半径与驱动件411的内筒截面半径均大于钻杆截面外径,保证钻杆能够插入连接件412和驱动件411内。
参照图1、图3-图6,驱动件411的顶部是与卡环31的下部台阶相适配的环状结构,并且该环状结构的外侧延伸至驱动件411主体的外侧,驱动件411插入卡环31内并与其下部台阶配合连接。驱动件411的上端面通过卡合机构与主轴2连接,具体的,卡合机构包括开设在驱动件411上端面的驱动凹槽414和设置在主轴2底端的驱动凸起203。驱动凹槽414在驱动件411上端面上沿其环面均匀设有多个,对应的驱动凸起203在主轴2底端沿主轴2的底端环面也均匀设有多个,多个驱动凸起203分别与多个驱动凹槽414相对应,主轴2上的驱动凸起203插入对应与驱动凹槽414内,进而使得主轴2在转动时能够通过驱动凸起203和驱动凹槽414带动驱动件411转动。
浮动定位组件包括多个沿驱动件411的顶部圆周均匀分布的限位块33,更进一步的,驱动件411的上端面设有方便限位块33固定的径向安装位,径向安装位的数量与限位块33的数量相等,径向安装位在驱动件411的上端面沿其顶部圆周均匀分布,径向安装位相较于驱动凹槽414更靠近驱动件411的外侧,并且径向安装位与驱动凹槽414不重叠,多个限位块33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径向安装位上。
本实施例,卡环31的外侧设有与限位块33相对应的外安装座34,每个限位块33对应两个外安装座34,两个外安装座34分别位于对应的限位块33两侧。外安装座34上穿设有复位螺杆32,复位螺杆32上套设有弹簧Ⅱ35,复位螺杆32螺帽的一端在弹簧Ⅱ35的作用下抵紧在对应的限位块33上,另一端穿过外安装座34并通过螺母固定。
参照图1、图3-图6,主轴2在转动时会带动驱动件411转动,由于驱动件411是由驱动凸起203带动旋转的,驱动凸起203与驱动凹槽414之间难免会有间隙,主轴2转动朝一个方向转动时,驱动凸起203会先抵在驱动凹槽414对应方向上的槽壁上,这就导致驱动凹槽414另一侧的槽壁与驱动凸起203另一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会变大,使得驱动件411与主轴2之间不会再出现完全相对应的情况,而限位块33和复位螺杆32的设置,保证了即使主轴2转动后驱动件411与主轴2不会完全对应,在弹簧Ⅱ35的回复力作用下仍会推动限位块33进行小幅度的转动,进而使得限位块33能够回复至原始状态,进而能够带动驱动件411回复至与主轴2完全对应的状态,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精准度。
参照图1、图5-图7,驱动件411外侧设有外花键413且套设有安装座Ⅱ42,安装座Ⅱ42包括被动盘421,被动盘421是与驱动件411同轴设置的筒状结构。被动盘421的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限位板422,限位板422是与被动盘421同轴设置的环形板,限位板422的内环半径大于待拆卸钻杆的外径,保证钻杆能够穿过限位板422的内环。被动盘421顶部为环形板结构,环形板结构的内环壁上设有与外花键413相啮合的内花键423。相互啮合的外花键413和内花键423不仅使得被动盘421能够沿驱动件411的轴向上下移动,而且能够使得被动盘421与驱动件411之间实现同步转动。
被动盘421的主体外侧固定有连接耳座424,连接耳座424设置在被动盘421的外周,连接耳座424的数量根据需要可设置多个。连接耳座424上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块44。具体的,连接块44为类Y形结构或弧形结构,连接块44的中间部与连接耳座424转动连接,连接块44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卡块43,另一端连接有导向环45。
被动盘421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425,安装孔425在被动盘421侧部开设有两个,两个安装孔425分别与对应一侧的连接块44相对应。连接块44端部的卡块43插入对应一侧的安装孔425内,导向环45通过卡接驱动组件带动对应一侧的连接块44转动,连接块44转动时能够带动对应的卡块43在安装孔425内移动,实现对钻杆的卡固与否。
具体的,导向环45是设置在驱动箱5下方且套设在被动盘421外侧的、与被动盘421同轴设置的环状结构,导向环45的截面为横着的U形面,导向环45的上表面与连接块44远离卡块43的一端连接。
卡接驱动组件包括伸缩件47,伸缩件47在本实施例中为油缸,油缸安装在驱动箱5上并且油缸的输出端伸至驱动箱5下方,油缸在被动盘421的两侧均有设置,并且均位于导向环45的内环中,同时被动盘421两侧的油缸关于被动盘421的中轴线相互对称。
参照图1,油缸的输出端固定有限位滑动件46,本实施例中,限位滑动件46设置为滑块,滑块插入导向环45的内槽中与导向环45的内槽滑动配合。油缸的输出端伸缩时能够带动滑块动作,进而通过滑块带动导向环45动作,由于导向环45与连接块44的上端连接,因此滑块动作会带动连接块44绕被动盘421侧部的连接耳座424转动,进而带动卡块43在对应的安装孔425内移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反井钻机扩孔作业时,每完成一个作业行程即一个钻杆的长度时,都需要进行一次拆杆作业,其作业流程为:首先,使用封口盘8将下部钻杆200固定,自动卸杆机构处于状态一,控制油缸完全收回,滑块通过连接块44带动卡块43脱离上部钻杆侧部的卡槽,此时,被动盘421处于驱动件411的上部,驱动主轴2反转,主轴2与上部钻杆100之间的螺纹扭矩卸掉,主轴2上移,进而带动下部连接座103向上移动,直至上部钻杆100的上部螺纹完全脱离主轴2,之后将驱动箱5整体上移,在弹簧Ⅰ108的作用下推动下部连接座10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主轴2向下移动,之后,控制油缸的输出端伸出,油缸的输出端伸出能够通过滑块带动导向环45向下运动,同时,被动盘421和限位板42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被动盘421带动连接块44和卡块43同时向下移动至上部钻杆100侧部位的卡槽处,本实施例进入状态二;
自动卸杆机构处于状态二:若卡块43与上部钻杆100侧部上方的卡槽相对一个角度,卡块43不能够卡入对应的卡槽内,驱动主轴2转动一定角度,主轴2端部的驱动凸起203通过的驱动凹槽414带动驱动件411转动,驱动件411带动被动盘421转动,被动盘421带动卡块43转动一定角度使卡块43进入上部钻杆100上对应的侧部卡槽内,实现卡块43对上部钻杆100的夹持;
当卡块43插入上部钻杆100对应的侧部卡槽后,驱动主轴2反转,主轴2通过驱动凸起203带动驱动件411转动,进而带动被动盘421转动,进而使得卡块43带动上部钻杆100转动,上部钻杆100与下部钻杆200之间的螺纹扭矩逐渐解除,在螺纹扭矩逐渐解除的过程中,浮动机构Ⅱ4的被动盘421沿驱动件411向上移动,直至上部钻杆100的下部螺纹完全脱离下部钻杆200的顶部螺纹;
当上部钻杆100与下部钻杆200之间的螺纹连接解除之后,外部机械手到位,抱紧上部钻杆100,油缸的输出端收回,进而带动导向环45向上移动,使连接块44绕连接耳座424转动,进而使卡块43外移,使得卡块43脱离上部钻杆100侧部的卡槽,之后机械手抓取钻杆离开,之后驱动箱5整体下移一个钻杆行程,下部钻杆200的顶端插入被动盘421和驱动件411内并将主轴2顶起,驱动主轴2正转,主轴2的内螺纹202与下部钻杆200的顶部螺纹逐渐旋紧,直至螺纹完全连接到位,之后将固定下部钻杆200的封口盘8收回,继续进行扩孔钻进作业。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参照图1和图8,本实施例的限位滑动件46为限位导轮,限位导轮的安装座安装在油缸的输出端,限位导轮的轮体朝向导向环45的内槽开口并插入导向环45内与导向环45的上下内槽壁接触。
相较于插入导向环45内槽的滑块,限位导轮与导向环45内槽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小,主轴2转动时,通过被动盘421带动限位导轮的轮体在导向环45内移动时的摩擦力更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包括驱动箱(5),其特征在于:驱动箱(5)内设有浮动机构Ⅰ(1),浮动机构Ⅰ(1)的浮动件连接有能够相对驱动箱(5)进行转动和轴向运动的主轴(2),钻杆螺纹连接在主轴(2)下部,驱动箱(5)下部通过复位机构(3)连接有用于对钻杆进行卡固与否的浮动机构Ⅱ(4);
所述复位机构(3)设置在所述驱动箱(5)与所述浮动机构Ⅱ(4)之间,复位机构(3)包括卡环(31),卡环(31)固定在驱动箱(5)底部并与所述主轴(2)同轴设置,卡环(31)内设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包括上部台阶与下部台阶,上部台阶与驱动箱(5)的下端外圆固定连接,下部台阶与浮动机构Ⅱ(4)配合连接,卡环(31)的外圆周上设有对浮动机构Ⅱ(4)进行径向定位的浮动定位组件;
所述浮动机构Ⅱ(4)包括驱动盘(41)和安装座Ⅱ(42),驱动盘(41)及安装座Ⅱ(42)上均设有与钻杆匹配的孔道;驱动盘(41)位于安装座Ⅱ(42)内且与安装座Ⅱ(42)轴向滑动配合;驱动盘(41)包括驱动件(411),驱动件(411)底部设有连接件(412),驱动件(411)顶部插入所述卡环(31)内并与其下部台阶配合连接,驱动件(411)的上端面通过卡合机构与所述主轴(2)连接,驱动件(411)插入安装座Ⅱ(42)内,驱动件(411)与安装座Ⅱ(42)轴向滑动配合;安装座Ⅱ(42)的内底面设有沿径向设置的卡块(43),卡块(43)通过卡接驱动组件能相对安装座Ⅱ(42)运动,实现对内部钻杆的卡固与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浮动机构Ⅰ(1)包括安装在驱动箱(5)上的外固定座(101),外固定座(101)内设有上部连接座(102),上部连接座(102)内浮动设有下部连接座(103),下部连接座(103)为浮动机构Ⅰ(1)的浮动件,下部连接座(103)与上部连接座(102)之间设有用于下部连接座(103)复位的弹簧Ⅰ(108),且弹簧Ⅰ(108)位于外固定座(1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座(101)、所述上部连接座(102)和所述下部连接座(103)三者同轴设置,外固定座(101)内设有位于上部连接座(102)下方的上部限位块(104),外固定座(101)下方设有下部压紧块(105),上部限位块(104)、下部压紧块(105)和外固定座(101)之间通过连接螺杆(107)连接成一整体,下部连接座(103)外部套设有下部衬套(106),下部衬套(106)位于下部压紧块(105)上方,弹簧Ⅰ(108)位于上部限位块(104)和下部衬套(10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安装在所述驱动箱(5)内部,主轴(2)上部的外侧壁上通过驱动花键(201)与驱动箱(5)内的驱动结构相啮合,实现主轴(2)在驱动箱(5)内的上下移动和转动,所述主轴(2)下部设有内螺纹(202),内螺纹(202)与钻杆顶部的外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定位组件包括多个沿驱动件(411)的顶部圆周均匀分布的限位块(33),所述卡环(31)外侧设有与限位块(33)相对应的外安装座(34),每个限位块(33)对应两个外安装座(34),两个外安装座(34)分别位于对应的限位块(33)两侧,外安装座(34)上设有复位螺杆(32),复位螺杆(32)上套设有弹簧Ⅱ(35),复位螺杆(32)螺帽的一端在弹簧Ⅱ(35)的作用下抵紧在对应的限位块(33)上,另一端穿过外安装座(34)并通过螺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开设在驱动件(411)上端面的驱动凹槽(414)和设置在所述主轴(2)底端的驱动凸起(203),驱动凸起(203)与驱动凹槽(414)对应配合,驱动凸起(203)插入对应的驱动凹槽(414)内实现主轴(2)对驱动件(411)的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Ⅱ(42)包括被动盘(421)和限位板(422),被动盘(421)套设在所述驱动件(411)外侧并通过花键与驱动件(411)轴向滑动连接,限位板(422)固定在被动盘(421)底部,被动盘(421)外侧设有连接耳座(424),连接耳座(424)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块(44),连接块(44)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卡块(43),另一端连接有导向环(45),被动盘(421)的侧壁下部设有安装孔(425),卡块(43)活动于安装孔(425)内,导向环(45)通过所述卡接驱动组件带动卡块(43)伸入或伸出钻杆的侧部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在驱动箱(5)上的伸缩件(47),伸缩件(47)的一端伸出驱动箱(5)并连接有限位滑动件(46),限位滑动件(46)插入所述导向环(45)内。
CN202321337012.4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 Active CN220415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37012.4U CN220415295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37012.4U CN220415295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5295U true CN220415295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37012.4U Active CN220415295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5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3347B (zh) 一种立式立柱拆装机
CN212071677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翻转装置
CN113695871B (zh) 销轴拆装装置、架体连接结构及作业机械
CN21049847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20415295U (zh) 一种反井钻机自动拆杆机构
CN111720431A (zh) 一种旋转驱动式船用轴承
US20230211442A1 (en) Pin shaft dismounting and mounting device, frame body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work machine
CN111618324B (zh) 一种多连杆机构自锁卡盘
CN210757535U (zh) 一种钻杆锁紧螺母的拆装设备
CN208132347U (zh) 一种装缸稳定的卧式拆缸机
CN101733626A (zh) 液压轴承拆装机
CN219102032U (zh) 一种抗泥沙型水轮机主轴密封结构
CN216975349U (zh) 一种便捷拆卸的风机叶轮
CN220551080U (zh) 一种旋切盾组合式钻杆螺纹松紧装置
CN114535964B (zh) 一种筛管柔性插销的自动化上卸装置和系统及方法
CN220204137U (zh) 气体处理器稳固机构及潜油电泵
CN220680691U (zh) 一种挤压机转子水端轴承拆卸工具
CN218927652U (zh) 一种螺杆挤压机拔销器
CN114179026B (zh) 一种适用于重载旋转关节的快速连接装置
CN219119368U (zh) 一种液压马达的定位锁紧机构
CN219617606U (zh) 一种液力耦合器拆卸装置
CN220217564U (zh) 一种定位结构
CN220112678U (zh) 一种桥壳轮毂轴管防护套自动拆除装置
CN220902559U (zh) 一种气缸加工装夹装置
CN220903196U (zh) 轴套拆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