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4998U - 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4998U
CN220414998U CN202321621547.4U CN202321621547U CN220414998U CN 220414998 U CN220414998 U CN 220414998U CN 202321621547 U CN202321621547 U CN 202321621547U CN 220414998 U CN220414998 U CN 2204149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lation
vehicle
assembly
support frame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15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乐天
倪发
刘政权
朱凯
潘亮
周锐
邹雄武
陈润泽
刘克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angs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angs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angs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angs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15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49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49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49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包括用于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撑框架、沿水平方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内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于支撑框架内水平移动的平移组件、沿竖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内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于支撑框架内竖向升降的升降组件以及相对于支撑框架可转动地布设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旋转至支撑框架内或者带动车辆旋转至支撑框架外的旋转组件,平移组件和旋转组件布设于支撑框架的底层,且旋转组件靠近支撑框架的外侧布设。

Description

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装置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随便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私家车辆迅速增加,但车辆的停放越来越不方便,而传统的平面停车场,不但占地面积较大,维护也很不方便,由于只能单层停放,停车位上方的空间利用率低,因此,为了增加停车面积,人们想到在现有的停车位的上方安装停车设备,以将车辆停放于现有的车辆上方,提高空间利用率。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14352091A公开了一种双层立体车库,包括支撑柱、上层车位板、活动载车平台、L型勾臂、油缸以及防溜车装置。该双层立体车库的上层车位板与其下方的地面之间形成的下层停车空间用于停放下层车辆,通过油缸驱动L型勾臂转动来带动铰接于连接臂的活动载车平台在地面上和上层车位板的顶部之间运动,当活动载车平台位于地面上时,车辆行驶至载车板上停放,然后油缸驱动L型勾臂带动活动载车平台及停放在其上的车辆运动至上层车位板的顶部,使用该双层立体车库能够实现一个车位存放两台车辆,且下层停车空间和载车板上的车辆停取互不影响,两层车辆不需相互避让。
然而,上述的双层立体车库,由于是通过移动上层车位板,实现单个车位存放两台车辆,当在相邻两车位上均安装双层立体车库时,两双层立体车库中的上层车位板会相互干涉,导致停车位上方的空间仍得到充分利用,空间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停车设备无法充分利用停车位上方的空间,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包括用于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撑框架、沿水平方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内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于支撑框架内水平移动的平移组件、沿竖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内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于支撑框架内竖向升降的升降组件以及相对于支撑框架可转动地布设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旋转至支撑框架内或者带动车辆旋转至支撑框架外的旋转组件,平移组件和旋转组件布设于支撑框架的底层,且旋转组件靠近支撑框架(100)的外侧布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进一步地,平移组件包括布设于支撑框架内的用于承载车辆的平移支撑板、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布设于平移支撑板的下方的用于从下方支撑平移支撑板的平移移动件以及布设于平移支撑板内且输出端与平移移动件连接的用于驱动平移移动件于支撑框架内水平移动的平移驱动件。
进一步地,平移组件还包括沿平移组件的移动方向布设于支撑框架内的平移轨道,平移移动件可活动地布设于平移轨道上。
进一步地,升降组件包括沿竖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内的用于承载车辆的升降支撑板、布设于支撑框架上且输出端与升降支撑板连接的用于驱动升降支撑板于支撑框架内竖向升降的升降驱动件以及布设于升降支撑板上的用于锁止车辆的锁止件。
进一步地,升降驱动件包括布设于支撑框架上的提升电机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内并分别与提升电机的输出端和升降支撑板连接的循环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旋转组件包括用于转动预设角度后延伸至支撑框架内的旋转轨道、与旋转轨道可滑动地连接的旋转移动件、布设于升降移动件上的用于承载车辆的旋转支撑板以及输出端与旋转移动件连接的用于驱动旋转移动件沿着旋转轨道旋转至支撑框架内或者旋转至支撑框架外的旋转驱动件。
进一步地,旋转移动件包括可转动地布设于旋转支撑板上并与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轴、固定套设驱动轴的轴向端部上的驱动轮、可转动地布设于旋转支撑板上的从动轴、固定套设于从动轴的轴向端部上并与旋转轨道可滑动地连接的导向轮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旋转支撑板的下方的万向轮。
进一步地,旋转组件还包括布设于支撑框架内的用于相对于支撑框架内的旋转轨道平行的定位轨道,旋转移动件还包括与旋转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定位板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定位板上并与定位轨道可滑动地连接的定位轮。
进一步地,支撑框架包括用于沿竖向布设于地面上的前立柱、相对于前立柱间隔布设的用于沿竖向布设于地面上的后立柱以及分别与前立柱和后立柱连接的纵梁,前立柱设有多根并沿平移组件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前立柱之间连接有前横梁,后立柱设有多根并沿平移组件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后立柱之间连接有后横梁。
进一步地,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还包括布设于前立柱上的用于提醒车辆启停的前安全光电以及布设于后立柱上的用于提醒车辆启停的后安全光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本实用新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首先在地面上安装支撑框架,然后在支撑框架内安装平移组件和升降组件,最后安装相对于支撑框架可转动的旋转组件,此时,具有三种车辆停取模式,即:第一种,旋转组件停放于支撑框架内以供车辆直接朝向支撑框架内驶入旋转组件或者以供车辆直接于旋转组件上驶出支撑框架外,还可旋转组件绕支撑框架向支撑框架外旋转,以供车辆从支撑框架外直接驶入旋转组件,然后旋转组件向支撑框架内旋转以使车辆进入预设停车位置,同时旋转组件还可以向外旋转以留出移动空间,进而方便于平移组件或升降组件移动后临时停放于该留出的移动空间;第二种,平移组件,用于车辆直接朝向支撑框架内驶入平移组件或者以供车辆直接于平移组件上驶出支撑框架外,同时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以留出移动空间,进而方便于升降组件移动后临时悬停于该留出的移动空间;第三种,升降组件,用于下降后供车辆直接朝向支撑框架内驶入升降组件并携带车辆升降,或者供车辆直接于升降组件上驶出支撑框架外,同时升降组件上升以留出下层移动空间,进而方便于旋转组件或平移组件移动后临时停放于该留出的下层移动空间,即可实现每个停车位上均可存放两台车辆,且车辆彼此之间的停取互不影响,也不需要相互避让;本方案通过支撑框架、平移组件、升降组件和旋转组件相互协同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三种车辆停取模式,实现了相邻停车位的上方均可停放车辆,使得停车的上方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车辆的停取互不影响,也无需相互避让,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于广泛推广和应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0、支撑框架;110、前立柱;120、后立柱;130、纵梁;140、前横梁;150、后横梁;200、平移组件;210、平移支撑板;220、平移移动件;230、平移驱动件;240、平移轨道;300、升降组件;310、升降支撑板;320、升降驱动件;321、提升电机;322、循环连接结构;330、锁止件;400、旋转组件;410、旋转轨道;420、旋转移动件;421、驱动轴;422、驱动轮;423、从动轴;424、导向轮;425、万向轮;426、定位板;427、定位轮;430、旋转支撑板;440、旋转驱动件;450、定位轨道;500、前安全光电;600、后安全光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包括用于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撑框架100、沿水平方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于支撑框架100内水平移动的平移组件200、沿竖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于支撑框架100内竖向升降的升降组件300以及相对于支撑框架100可转动地布设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旋转至支撑框架100内或者带动车辆旋转至支撑框架100外的旋转组件400,平移组件200和旋转组件400布设于支撑框架100的底层,且旋转组件400靠近支撑框架100的外侧布设。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首先在地面上安装支撑框架100,然后在支撑框架100内安装平移组件200和升降组件300,最后安装相对于支撑框架100可转动的旋转组件400,此时,具有三种车辆停取模式,即:第一种,旋转组件400停放于支撑框架100内以供车辆直接朝向支撑框架100内驶入旋转组件400或者以供车辆直接于旋转组件400上驶出支撑框架100外,还可旋转组件400绕支撑框架100向支撑框架100外旋转,以供车辆从支撑框架100外直接驶入旋转组件400,然后旋转组件400向支撑框架100内旋转以使车辆进入预设停车位置,同时旋转组件400还可以向外旋转以留出移动空间,进而方便于平移组件200或升降组件300移动后临时停放于该留出的移动空间;第二种,平移组件200,用于车辆直接朝向支撑框架100内驶入平移组件200或者以供车辆直接于平移组件200上驶出支撑框架100外,同时可以沿水平方向移动以留出移动空间,进而方便于升降组件300移动后临时悬停于该留出的移动空间;第三种,升降组件300,用于下降后供车辆直接朝向支撑框架100内驶入升降组件300并携带车辆升降,或者供车辆直接于升降组件300上驶出支撑框架100外,同时升降组件300上升以留出下层移动空间,进而方便于旋转组件400或平移组件200移动后临时停放于该留出的下层移动空间,即可实现每个停车位上均可存放两台车辆,且车辆彼此之间的停取互不影响,也不需要相互避让;本方案通过支撑框架100、平移组件200、升降组件300和旋转组件400相互协同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三种车辆停取模式,实现了相邻停车位的上方均可停放车辆,使得停车的上方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车辆的停取互不影响,也无需相互避让,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于广泛推广和应用。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平移组件200包括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用于承载车辆的平移支撑板210、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布设于平移支撑板210的下方的用于从下方支撑平移支撑板210的平移移动件220以及布设于平移支撑板210内且输出端与平移移动件220连接的用于驱动平移移动件220于支撑框架100内水平移动的平移驱动件230。具体地,在需要停取平移组件200上方的升降组件300上的车辆时,可通过平移驱动件230驱动平移移动件220于支撑框架100内水平移动,进而带动平移支撑板210于支撑框架100内水平移动,从而带动车辆于支撑框架100内水平移动,以为停取平移组件200上方的升降组件300上的车辆提供活动空间。可选地,平移驱动件230为驱转电机。可选地,平移移动件220包括可转动地布设于平移支撑板210上的,平移轴、固定套设于移动轴外的平移主动轮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平移支撑板210的下方的平移从动轮,通过平移驱动件230平移轴转动,进而带动平移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平移从动轮同步转动,以实现平移支撑板210的水平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平移组件200还包括沿平移组件200的移动方向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平移轨道240,平移移动件220可活动地布设于平移轨道240上。具体地,通过平移轨道240对平移移动件220的水平移动进行导向,确保平移支撑板210的平移运动准确稳定。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300包括沿竖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用于承载车辆的升降支撑板310、布设于支撑框架100上且输出端与升降支撑板310连接的用于驱动升降支撑板310于支撑框架100内竖向升降的升降驱动件320以及布设于升降支撑板310上的用于锁止车辆的锁止件330。具体地,通过在平移组件200或者旋转组件400移开后,通过升降驱动件320驱动升降支撑板310竖向向下运动至地面上,以便于停取升降支撑板310上的车辆,且在升降支撑板310上停放车辆后,通过锁止件330锁止车辆,避免溜车。可选地,锁止件330包括与升降支撑板310铰接的用于勾持车辆的安全挂钩。可选地,安装挂钩设有多个并间隔排布于升降支撑板310上。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件320包括布设于支撑框架100上的提升电机321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并分别与提升电机321的输出端和升降支撑板310连接的循环连接结构322。具体地,通过提升电机321带动循环连接结构322转动,进而带动升降支撑板310竖向升降。可选地,旋转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套设于提升电机321的输出端上的第一带轮、可转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第二带轮、分别套设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外的同步带、与第二带轮固定连接的第一定滑轮、可转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上的第二定滑轮、可转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上的第三定滑轮、可转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上的第四定滑轮,以及分别套设于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外,且两自由端分别与升降支撑板310连接的循环链条,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依次间隔排布于支撑框架100上,通过提升电机321带动第一带轮转动,以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定滑轮带动循环链条转动,从而通过循环链条带动升降支撑板310竖向升降,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用于安装循环链条并改变循环链条的自由端的运动方向,以在第一定滑轮带动循环链条转动时,确保循环链条的两自由端同步升降。可选地,循环链条包括分别套设于第一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外的封闭链条、套设于第二定滑轮外并分别与封闭链条的第一侧和升降支撑板310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自由链条,以及套设于第四定滑轮外并分别与封闭链条的第二侧和升降支撑板310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自由链条。可选地,旋转连接结构还包括布设于升降框架上的用于限制第二自由链条的行程的上到位行程开关以及布设于升降框架上的用于限制第二自由链条的行程的下到位行程开关,上到位行程开关和下到位行程开关间隔排布,在升降支撑板310竖向向下移动到地面上时,下到位行程开关与第二自由链条抵接,在升降支撑板310竖向向上移动一定高度时,上到位行程开关与第二自由链条抵接,通过上到位行程开关和下到位行程开关相互配合,实现升降支撑板310的精准升降。
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组件400包括用于转动预设角度后延伸至支撑框架100内的旋转轨道410、与旋转轨道410可滑动地连接的旋转移动件420、布设于升降移动件上的用于承载车辆的旋转支撑板430以及输出端与旋转移动件420连接的用于驱动旋转移动件420沿着旋转轨道410旋转至支撑框架100内或者旋转至支撑框架100外的旋转驱动件440。具体地,在需要停取升降组件300上的车辆时,通过旋转驱动件440驱动旋转移动件420沿着旋转轨道410旋转至支撑框架100外,以为平移组件200的水平移动或者升降组件300的竖向升降提供空间,在旋转轨道410的导向作用下,便于旋转驱动件440带动旋转移动件420旋转移动。可选地,旋转驱动件440为伺服电机。
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移动件420包括可转动地布设于旋转支撑板430上并与旋转驱动件440的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轴421、固定套设驱动轴421的轴向端部上的驱动轮422、可转动地布设于旋转支撑板430上的从动轴423、固定套设于从动轴423的轴向端部上并与旋转轨道410可滑动地连接的导向轮424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旋转支撑板430的下方的万向轮425。具体地,通过旋转驱动件440带动驱动轴421转动,以通过驱动轴421带动驱动轮422转动,进而通过驱动轮422带动旋转支撑板430运动,且在导向轮424和导向轨道配合作用下,使得旋转支撑板430旋转进出支撑框架100,并通过万向轮425确保旋转支撑板430运动平稳。
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组件400还包括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用于相对于支撑框架100内的旋转轨道410平行的定位轨道450,旋转移动件420还包括与旋转支撑板430固定连接的定位板426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定位板426上并与定位轨道450可滑动地连接的定位轮427。具体地,在旋转支撑板430旋转至支撑框架100内时,定位轮427和定位轨道450相互配合,进一步使得旋转支撑板430精确运动,且运动平稳可靠。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00包括用于沿竖向布设于地面上的前立柱110、相对于前立柱110间隔布设的用于沿竖向布设于地面上的后立柱120以及分别与前立柱110和后立柱120连接的纵梁130,前立柱110设有多根并沿平移组件200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前立柱110之间连接有前横梁140,后立柱120设有多根并沿平移组件200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后立柱120之间连接有后横梁150。具体地,通过前立柱110、纵梁130和后立柱120形成停车空间,以便于车辆停放,且通过前立柱110、纵梁130和后立柱120可靠安装升降组件300,通过前横梁140提高相邻两前立柱110之间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后横梁150提高相邻两后立柱120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还包括布设于前立柱110上的用于提醒车辆启停的前安全光电500以及布设于后立柱120上的用于提醒车辆启停的后安全光电600。具体地。通过前安全光电500和后安全光电600相互配合,以提高车辆安全启停,避免车辆磕碰损伤。应当理解的是,前安全光电500和后安全光电600的具体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此处不过多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于地面上的支撑框架(100)、沿水平方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于支撑框架(100)内水平移动的平移组件(200)、沿竖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于支撑框架(100)内竖向升降的升降组件(300)以及相对于支撑框架(100)可转动地布设的用于承载车辆并带动车辆旋转至支撑框架(100)内或者带动车辆旋转至支撑框架(100)外的旋转组件(400),平移组件(200)和旋转组件(400)布设于支撑框架(100)的底层,且旋转组件(400)靠近支撑框架(100)的外侧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平移组件(200)包括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用于承载车辆的平移支撑板(210)、沿水平方向可移动地布设于平移支撑板(210)的下方的用于从下方支撑平移支撑板(210)的平移移动件(220)以及布设于平移支撑板(210)内且输出端与平移移动件(220)连接的用于驱动平移移动件(220)于支撑框架(100)内水平移动的平移驱动件(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平移组件(200)还包括沿平移组件(200)的移动方向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平移轨道(240),平移移动件(220)可活动地布设于平移轨道(24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300)包括沿竖向可活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用于承载车辆的升降支撑板(310)、布设于支撑框架(100)上且输出端与升降支撑板(310)连接的用于驱动升降支撑板(310)于支撑框架(100)内竖向升降的升降驱动件(320)以及布设于升降支撑板(310)上的用于锁止车辆的锁止件(3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件(320)包括布设于支撑框架(100)上的提升电机(321)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并分别与提升电机(321)的输出端和升降支撑板(310)连接的循环连接结构(32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400)包括用于转动预设角度后延伸至支撑框架(100)内的旋转轨道(410)、与旋转轨道(410)可滑动地连接的旋转移动件(420)、布设于升降移动件上的用于承载车辆的旋转支撑板(430)以及输出端与旋转移动件(420)连接的用于驱动旋转移动件(420)沿着旋转轨道(410)旋转至支撑框架(100)内或者旋转至支撑框架(100)外的旋转驱动件(4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移动件(420)包括可转动地布设于旋转支撑板(430)上并与旋转驱动件(440)的输出端连接的驱动轴(421)、固定套设驱动轴(421)的轴向端部上的驱动轮(422)、可转动地布设于旋转支撑板(430)上的从动轴(423)、固定套设于从动轴(423)的轴向端部上并与旋转轨道(410)可滑动地连接的导向轮(424)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旋转支撑板(430)的下方的万向轮(4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组件(400)还包括布设于支撑框架(100)内的用于相对于支撑框架(100)内的旋转轨道(410)平行的定位轨道(450),旋转移动件(420)还包括与旋转支撑板(430)固定连接的定位板(426)以及可转动地布设于定位板(426)上并与定位轨道(450)可滑动地连接的定位轮(427)。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框架(100)包括用于沿竖向布设于地面上的前立柱(110)、相对于前立柱(110)间隔布设的用于沿竖向布设于地面上的后立柱(120)以及分别与前立柱(110)和后立柱(120)连接的纵梁(130),前立柱(110)设有多根并沿平移组件(200)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前立柱(110)之间连接有前横梁(140),后立柱(120)设有多根并沿平移组件(200)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后立柱(120)之间连接有后横梁(15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还包括布设于前立柱(110)上的用于提醒车辆启停的前安全光电(500)以及布设于后立柱(120)上的用于提醒车辆启停的后安全光电(600)。
CN202321621547.4U 2023-06-25 2023-06-25 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 Active CN2204149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1547.4U CN220414998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1547.4U CN220414998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4998U true CN220414998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6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1547.4U Active CN220414998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49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5179A (zh) 一种侧方停车双层立体车库
CN220414998U (zh) 下旋无避让停车设备
CN107842230B (zh) 一种小型仓储式插拔停车架双层立体停车设备及控制方法
CN210264096U (zh) 一种无线充电车辆位置调整机构及其立体车库
CN210396287U (zh) 一种单立柱双层升降停车平台
CN113175252B (zh) 一种带有安全移动充电桩的垂直循环立体停车库
CN212867059U (zh) 一种侧向进出式立体车库
CN201704986U (zh) 自控式二层旋转停车架
CN212453845U (zh) 地上宽轿厢旋转升降机
CN210598296U (zh) 一种自行车地下立体存取系统
CN204940967U (zh) 一种无避让滑轨式小区立体停车库及存取车装置
CN217975622U (zh) 一种路边双层立体车库
CN108397005B (zh) 一种双层自行车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CN111140059A (zh) 双层框架式无避让立体车库
CN214885939U (zh) 旋转钩拉无避让车库
CN220151032U (zh) 一种组合式立体停车装置
CN110847655B (zh) 基于连杆机构的私家车位倍增装置
CN216277165U (zh) 一种升降旋转式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
CN219241504U (zh) 一种立体车库车辆平衡装置
CN207944753U (zh) 位于地下车位上的双层立体车库
CN210918392U (zh) 一种“三车”双层停放单元装置
CN113152963B (zh) 一种智能立体停车库
CN110043081B (zh) 一种垂直升降式自动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1421991U (zh) 一种双层侧方停车装置
CN211143911U (zh) 带升降转盘的十字进车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