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6537U - 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6537U
CN220396537U CN202321457257.0U CN202321457257U CN220396537U CN 220396537 U CN220396537 U CN 220396537U CN 202321457257 U CN202321457257 U CN 202321457257U CN 220396537 U CN220396537 U CN 220396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ical surface
middle channel
side valve
housing structure
val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72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枝
周建平
叶立明
祝传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Lota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Lota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Lota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Lota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572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6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6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6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外套管包括贯穿的第一中间通道;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一端用以安装侧阀的阀芯结构,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二端包括内圆锥面,该内圆锥面的轴线与第一中间通道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套管包括第二中间通道,所述内套管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通道内,所述第二中间通道的第一端用以对应连接至侧阀的阀芯结构;所述内套管的外壁还包括外圆锥面,所述外圆锥面的轴线与第二中间通道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适配;其中,所述内圆锥面和/或外圆锥面包括接收环槽,所述接收环槽用以接收环形焊料,所述环形焊料用以焊接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阀体,阀体一般由铸造一体成型,其壁厚要求厚,在相同的阀芯情况下,过水面积小,流量小;且对于直径较小的阀体,受尺寸限制,铸造方式就无法成型。再者如CN101398091B,阀体拆分成三个零件,利用O型圈径向密封,再通过螺纹连接一起,此方案为多个零件装配而成,因此零件相对位置要求高,对零件加工精度与零件相对位置关系要求高,因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包括贯穿的第一中间通道,所述外套管的外壁还配置有一连接该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一端用以安装侧阀的阀芯结构,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二端包括内圆锥面,该内圆锥面的轴线与第一中间通道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套管包括第二中间通道,所述内套管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通道内,所述第二中间通道的第一端用以对应连接至侧阀的阀芯结构,所述第二中间通道的第二端配置有第二接头;所述内套管的外壁还包括外圆锥面,所述外圆锥面的轴线与第二中间通道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适配;其中,所述内圆锥面和/或外圆锥面包括接收环槽,所述接收环槽用以接收环形焊料,所述环形焊料用以焊接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45度。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管包括端头部和管部,所述端头部连接在所述管部的一端,所述端头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管部,所述管部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通道内,所述端头部包括所述外圆锥面和第二接头。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环槽位于所述外圆锥面上,所述接收环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管部的径向尺寸;所述环形焊料配置成从管部的末端装入并对应安装在接受环槽内。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头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圆锥面和第二接头之间的限位环部,所述限位环部对应抵接在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二端以限制内套管的轴向移动。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间通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通道内,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一端和第二中间通道的第一端形成一阀芯空间,所述阀芯结构安装在所述阀芯空间内。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一端包括内螺纹。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由铜制成,所述环形焊料是银焊条。
在一更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包括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侧阀,包括所述的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内套管的外壁还包括外圆锥面,所述外圆锥面的轴线与第二中间通道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适配。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相适配抵接,即可起到定位和定心的功效,方便第一中间通道和第二中间通道之间实现同轴定位,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
所述内圆锥面和/或外圆锥面包括接收环槽,所述接收环槽用以接收环形焊料。在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相适配抵接时,在对阀壳结构进行加热后,焊料融化即可将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实现紧固连接,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密封圈结构即可实现密封,且环形焊料可以保证两者之间不会出现漏水等现象。另外,圆锥面的加工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成,加工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外套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外套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内套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内套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内套管和环形焊料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内套管和外套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内套管和外套管连接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阀壳结构和阀芯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侧阀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图9,一种侧阀,所述侧阀包括阀壳结构1和阀芯结构2。所述阀壳结构1包括外套管11和内套管12,所述外套管11包括贯穿的第一中间通道111,所述外套管11的外壁还配置有一连接该第一中间通道111的第一接头131。所述第一接头131可以是一体成型在所述外套管11上的,也可以是通过螺纹连接等其他方式连接在所述外套管11上的。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的第一端用以安装所述阀芯结构2,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的第二端包括内圆锥面112,该内圆锥面112的轴线与第一中间通道111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接头131靠近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的第二端布置。所述内套管12包括贯穿的第二中间通道121,所述内套管12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内,所述第二中间通道121的第一端用以对应连接至侧阀的阀芯结构2,所述第二中间通道121的第二端配置有第二接头132。所述第一接头131和第二接头132靠近设置,所述第一接头131和第二接头132均包括外螺纹,其方便与其他管道结构连接。
所述内套管12的外壁还包括外圆锥面122,所述外圆锥面122的轴线与第二中间通道121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圆锥面112和外圆锥面122适配。所述内圆锥面112和外圆锥面122相适配抵接,即可起到定位和定心的功效,方便第一中间通道111和第二中间通道121之间实现同轴定位,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
所述内圆锥面112和/或外圆锥面122包括接收环槽14,所述接收环槽14用以接收环形焊料3,所述环形焊料3用以焊接所述内圆锥面112和外圆锥面122。也即,可以是所述内圆锥面112包括接收环槽14,可以是所述外圆锥面122包括接收环槽14,也可以是内圆锥面112和外圆锥面122都包括接收环槽14。环形焊料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其可以依据接收环槽14的数量确定。在所述内圆锥面112和外圆锥面122相适配抵接时,所述内圆锥面112和外圆锥面122为面面接触,在对阀壳结构1进行加热后,焊料融化即可将内圆锥面112和外圆锥面122实现紧固连接,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密封圈结构即可实现密封,且环形焊料3可以保证两者之间不会出现漏水等现象。另外,圆锥面的加工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成,加工成本低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圆锥面112和外圆锥面122的角度a大于0度且小于45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管12和外套管11由铜制成,所述环形焊料3是银焊条。
所述内套管12包括端头部123和管部124,所述管部124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内。所述端头部123连接在所述管部124的一端,所述端头部123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管部124,所述管部124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内,所述端头部123包括所述外圆锥面122和第二接头132。所述接收环槽14位于所述外圆锥面122上,所述接收环槽14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管部124的径向尺寸,所述环形焊料3配置成从管部124的末端装入并对应安装在接受环槽内。
所述端头部123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圆锥面122和第二接头132之间的限位环部125,所述限位环部125对应抵接在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的第二端以限制内套管12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二中间通道121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内,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的第一端和第二中间通道121的第一端形成一阀芯空间3,所述阀芯结构2安装在所述阀芯空间3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的第一端包括内螺纹,该内螺纹与所述阀芯结构2螺纹连接。
在安装过程中,将所述环形焊料3从所述内套管12的管部124的末端装入,对应装在所述接收环槽14内。随后,将所述内套管12的管部124从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的第二端插入,直至所述内圆锥面112与外圆锥面122面接触。随后,对内圆锥面112和外圆锥面122进行加热,使所述环形焊料3融化,所述内圆锥面112和外圆锥面122实现焊接。最后,将所述阀芯结构2与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的第一端相螺纹连接,所述阀芯结构2还连接在所述第二中间通道12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中间通道111起到出水通道的作用,所述第二中间通道121起到进水通道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0)

1.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包括贯穿的第一中间通道,所述外套管的外壁还配置有一连接该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一端用以安装侧阀的阀芯结构,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二端包括内圆锥面,该内圆锥面的轴线与第一中间通道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套管包括贯穿的第二中间通道,所述内套管至少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通道内,所述第二中间通道的第一端用以对应连接至侧阀的阀芯结构,所述第二中间通道的第二端配置有第二接头;所述内套管的外壁还包括外圆锥面,所述外圆锥面的轴线与第二中间通道的轴线重合,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适配;其中,所述内圆锥面和/或外圆锥面包括接收环槽,所述接收环槽用以接收环形焊料,所述环形焊料用以焊接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锥面和外圆锥面的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45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包括端头部和管部,所述端头部连接在所述管部的一端,所述端头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管部,所述管部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通道内,所述端头部包括所述外圆锥面和第二接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环槽位于所述外圆锥面上,所述接收环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管部的径向尺寸;所述环形焊料配置成从管部的末端装入并对应安装在接受环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圆锥面和第二接头之间的限位环部,所述限位环部对应抵接在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二端以限制内套管的轴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间通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中间通道内,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一端和第二中间通道的第一端形成一阀芯空间,所述阀芯结构安装在所述阀芯空间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通道的第一端包括内螺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由铜制成,所述环形焊料是银焊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包括外螺纹。
10.一种侧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侧阀的阀壳结构。
CN202321457257.0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Active CN220396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7257.0U CN220396537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7257.0U CN220396537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6537U true CN220396537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5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7257.0U Active CN220396537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6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96537U (zh) 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JPH05240383A (ja) パイプライン等に使用する電気絶縁性フランジ付き管継手
CN205781622U (zh) 一种管道三通结构
CN212509970U (zh) 一种金属软管
FI122190B (fi) Putkiarmatuuri
CN217463672U (zh) 鞍式直接接头和鞍式直接的管组件
JP6515822B2 (ja) 配管用継手
CN214947222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CN212839917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铜管头
JP6532000B2 (ja) 配管用継手
JP6516079B2 (ja) 配管用継手
CN110735941B (zh) 一种控制阀及其制造方法
CN202674652U (zh) 快插接头
CN221097798U (zh) 一种钢塑复合管连接密封结构
CN216201478U (zh) 管件连接组件
CN212056212U (zh) 输送管连接接头组件以及接头
CN217762533U (zh) 一种管道连接装置
CN206889403U (zh) 一种法兰套管
CN216201316U (zh) 一种具有可靠固定结构的复合式不锈钢接头
CN215204848U (zh) 刹车制动管多方位定位接头
CN114700596B (zh) 气保焊枪头及具有其的气保焊枪
CN219929742U (zh) 一种氯气专用水射器
CN215635229U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全通径无螺纹阀门
CN220286488U (zh) 卡压式球阀
CN210106837U (zh) 无漏点管路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