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5434U -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5434U
CN220395434U CN202320829968.XU CN202320829968U CN220395434U CN 220395434 U CN220395434 U CN 220395434U CN 202320829968 U CN202320829968 U CN 202320829968U CN 220395434 U CN220395434 U CN 2203954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handle
rear connecting
actuator
fron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99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誉仪
马辰光
李祥军
林发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xiang Automotive Decorative Tri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99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54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54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54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把手;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容腔,容腔处开设有通过口;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容腔内,驱动机构连接把手,驱动机构适于使把手伸出至通过口外或缩回至通过口内,驱动机构包括执行器、前主动臂和后连接臂,壳体上设置有锁定机构,前主动臂和后连接臂皆设置于容腔内,前主动臂和后连接臂分别与把手的两端连接,前主动臂和后连接臂分别与执行器配合连接,执行器适于推动前主动臂和后连接臂使把手活动,后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适于与执行器分离,把手适于使第一连接部与锁定机构配合进行解锁,该门把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气密性好,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电气化的普及发展和制造工艺的提升,对汽车部件的外观和功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外门作为一个日常与驾驶员、乘客接触最多的零件之一,外观和自动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的隐藏式门把手逐步成为风向标。隐藏式门把手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在外形上让人感觉车型更加高端,而在性能上可以减小车辆的风阻。根据工作原理,可将市场现有的隐藏式门把手划分为旋转式和平出式门把手。
但是,现有的汽车外门把手存在以下缺陷:市场现有平出式门把手利用推杆推动四连杆的原理达到打开过程近似平行开启,但机构零件较多,结构较复杂,装配成本高。且门把手底座多处开孔,气密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气密性好,成本低的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包括:
把手;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处开设有通过口;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把手,所述驱动机构适于使所述把手伸出至所述通过口外或缩回至所述通过口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执行器、前主动臂和后连接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前主动臂和所述后连接臂皆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前主动臂和所述后连接臂分别与所述把手的两端连接,所述前主动臂和所述后连接臂分别与所述执行器配合连接,所述执行器适于推动所述前主动臂和所述后连接臂使所述把手活动,所述后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与所述执行器分离,所述把手适于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锁定机构配合进行解锁。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后连接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引导部配合连接,所述引导部适于将与所述执行器分离后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引导至所述锁定机构处。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执行器包括执行电机和推杆,所述执行电机适于驱动所述推杆,所述推杆适于抵至所述接触部,所述推杆的两侧与所述引导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前端设置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适于与所述接触部进行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前主动臂转动设置于所述通过口一侧,所述前主动臂上设置有抵触部,所述执行器适于抵至所述抵触部推动所述前主动臂向所述通过口外转动,所述推杆上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前主动臂转动至所述通过口内时,所述抵触部适于接触所述缓冲垫。
作为改进,所述前主动臂的前端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和所述把手转动连接,所述把手内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弯曲部齿接;所述前主动臂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适于使所述前主动臂转动至所述通过口内。
作为改进,所述推杆上开设有容纳口,所述前主动臂转动至所述通过口内时适于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口内。
作为改进,所述执行器和所述后连接臂之间设置有回位件,所述回位件适于使所述后连接臂恢复与所述执行器的配合;所述容腔内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适于在所述定位槽内活动,所述定位柱适于阻止所述把手完全脱离所述容腔,所述定位柱适于阻止所述把手在所述容腔内晃动。
作为改进,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解锁臂和锁环,所述解锁臂和所述锁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解锁臂的端部位于所述后连接臂的活动路径上,所述后连接臂适于推动所述解锁臂转动,所述解锁臂适于带动所述锁环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锁环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适于使所述锁环转动复位,所述第二复位件适于使所述解锁臂推动所述后连接臂向所述执行器方向活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锁环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适于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卡接配合阻止所述锁环转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设置有缓冲圈。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后连接臂将起到导柱作用的第一连接部进行集成,并且在壳体内通过引导部与第一连接部配合,使第一连接部能够在引导部处滑动,避免了类似开孔形式的导轨设计,能够增加产品气密性,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解锁臂布置在后连接臂的活动路径上,对比现有产品中解锁臂布置在后连接臂的中间或两侧,结构更简单,安装更加方便,且不影响使用稳定性。
3、将回位件设置在推杆和后连接臂之间,相较于将回位件设置在把手后端与后连接臂之间,能够使后连接臂在回位时始终保持有回位的拉力,回位过程更顺畅,减少把手收纳时的卡顿,降低后连接臂不能完全回位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驱动机构和解锁机构配合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后连接臂的结构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前主动臂的结构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推杆的结构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8中沿A-A方向的剖面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复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迎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驱动机构和解锁机构配合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复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迎宾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11、定位柱;2、壳体;21、容腔;211、通过口;212、定位槽;22、引导部;23、转动装置;24、第一限位部;25、滑动槽;3、驱动机构;31、执行器;311、执行电机;312、推杆;3121、推动部;3122、缓冲垫;3123、容纳口;3124、第二连接部;32、前主动臂;321、抵触部;322、弯曲部;323、第一复位件;33、后连接臂;331、第一连接部;3311、接触部;3312、固定槽;34、回位件;4、锁定机构;41、解锁臂;42、锁环;421、第二限位部;422、缓冲圈;43、第二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18所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
把手1;
壳体2,壳体2内设置有容腔21,容腔21处开设有通过口211;
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设置于容腔21内,驱动机构3连接把手1,驱动机构3适于使把手1伸出至通过口211外或缩回至通过口211内。
把手1在通过口211内时为复位状态,此时将无法从外部打开车门,安全性较高,并能够降低行车过程中的风阻,减少能耗,把手1伸至通过口211外时为迎宾状态,该状态下能够从外部对把手1进行操作,可起到提示作用,提示乘客车门此时可以开启,当乘客拉动该状态下的把手1时,把手1会进入解锁状态,把手1的活动会触发锁定机构4,实现车门的解锁,上述状态之间逻辑相互关联,相较于传统的外露把手1,更加不容易误操作。
驱动机构3包括执行器31、前主动臂32和后连接臂33,壳体2上设置有锁定机构4,前主动臂32和后连接臂33皆设置于容腔21内,前主动臂32和后连接臂33分别与把手1的两端连接,前主动臂32和后连接臂33分别与执行器31配合连接,执行器31适于推动前主动臂32和后连接臂33使把手1活动,后连接臂3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31,第一连接部331适于与执行器31分离,把手1适于使第一连接部331与锁定机构4配合进行解锁,通过对后连接臂33的结构进行改进,对后连接臂33的结构进行了削减优化,让后连接臂33具有把手1的平行开启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解锁功能,减少其他连接机构的使用,降低结构复杂度。
如图3所示,执行器31和后连接臂33之间设置有回位件34,回位件34适于使后连接臂33恢复与执行器31的配合,回位件34优选使用拉簧,回位件34能够使后连接臂33与执行器31在分离状态下也保持联动,降低后连接臂33回位的难度。
连接杆上可以设置固定槽3312,回位件34与固定槽3312勾扣连接,固定槽3312能够避免回位件34在连接杆上活动,使回位件34的回位方向保持在一个平面上,避免发生偏转。
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331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和后连接臂33为一体式结构,壳体2上设置有引导部22,连接杆与引导部22配合连接,引导部22适于将与执行器31分离后的第一连接部331引导至锁定机构4处,引导部22优选使用引导槽结构,引导槽结构能够避免在壳体2上使用类似开孔形式的导轨设计,提升产品的气密性,从而增加产品的使用稳定性和寿命,利用第一连接部331在引导槽处的配合活动,能够有效利用后连接臂33,让后连接臂33同时实现开启和解锁功能。
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接触部3311,执行器31包括执行电机311和推杆312,执行电机311为直线执行电机311,执行电机311适于驱动推杆312沿直线方向进行移动,推杆312适于抵至接触部3311,回位件34优选与推杆312连接。
如图5所示,推杆312的两侧与引导部22滑动连接,推杆312的前端适于沿引导部22滑动,推杆312的前端设置有推动部3121,推动部3121适于与接触部3311进行接触,推动部3121能够引导推杆312和后连接臂33之间的配合,避免后连接臂33在与推杆312脱离回位的过程中发生错位干涉,导致结构故障,影响使用流畅性。
推杆312上设置有缓冲垫3122,前主动臂32转动至通过口211内时,抵触部321适于接触缓冲垫3122,缓冲垫3122能够对前主动臂32和推杆312之间的抵触连接进行缓冲,减缓碰撞和噪音,提升使用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同理,缓冲垫3122也可设置于前主动臂32上,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推动部3121和缓冲垫3122皆优选使用橡胶或硅胶材质,能够避免推杆312和引导部22以及推杆312和前主动臂32之间发生硬接触及冲击,提升结构稳定性,避免异响产生,降低碰撞磨损。
推杆312上开设有容纳口3123,前主动臂32转动至通过口211内时适于部分容置于容纳口3123内,实现前主动臂32和推杆312的结合容置,减少空间的占用,提升产品的紧凑性。
推杆312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124,第二连接部3124与外壳2上的滑动槽25滑动连接,第二连接部3124与滑动槽25的滑动配合能够引导推杆312与执行电机311在配合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避免相对位置发生偏移。
如图6所示,前主动臂32转动设置于通过口211一侧,前主动臂32上设置有抵触部321,执行器31对抵触部321的初始抵触方向与前主动臂32的长度方向相交,执行器31适于抵至抵触部321推动前主动臂32向通过口211外转动,利用该方式实现把手1与执行器31之间的远离,从而使把手1能够脱离通过口211,把手1与执行器31之间的远离距离与抵触部321的初始抵触方向与前主动臂32的长度方向相交的夹角大小有关,夹角越大,远离距离就越远。
前主动臂32的前端设置有弯曲部322,弯曲部322和把手1转动连接,把手1内设置有转动装置23,转动装置23与弯曲部322齿接,转动装置23用于提升把手1的拉动稳定性,降低把手1的晃动,提升把手1的转动阻尼。
前主动臂32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件323,第一复位件323适于使前主动臂32转动至通过口211内,当执行器31回位后,第一复位件323能够帮助前主动臂32回位。
第一复位件323优选使用扭簧,两者配合能够在执行器31解除后对整个机构进行初步的回位。
锁定机构4包括解锁臂41和锁环42,解锁臂41和锁环42转动连接于壳体2上,解锁臂41优选位于壳体2内部,锁环优选42为壳体2外部,通过壳体2对解锁臂41和锁环42的连接结构进行支撑,提升稳定性,减少结构使用,解锁臂41的端部位于后连接臂33的活动路径上,后连接臂33适于推动解锁臂41转动,解锁臂41适于带动锁环42转动,对比现有产品中解锁结构布置在后连接臂33的中间或两侧,结构更简单,安装更加方便,且不影响使用稳定性。
锁环42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件43,第二复位件43优选使用扭簧,第二复位件43适于使锁环42转动复位,第二复位件43适于使解锁臂41推动后连接臂33向执行器31方向活动,第二复位件43既能够帮助锁环42和解锁臂41复位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后连接臂33回位,使整个机构的联动更加顺畅。
第一复位件323配合第二复位件43能够起到限制作用,使把手1在不受到外力影响的情况下恢复和保持在迎宾状态,避免把手1随意转动晃动,使把手1在迎宾状态下保持稳定。
如图7所示,容腔21内开设有定位槽212,把手1上设置有定位柱11,定位柱11适于在定位槽212内活动,定位柱11适于阻止把手1完全脱离容腔21,能够提升把手1与壳体2的连接强度,避免把手1受到较大的外力拉扯后导致与前主动臂32之间的连接结构发生损坏,甚至直接断裂分离脱离壳体2,定位柱11适于阻止把手1在容腔21内晃动,提升把手1与壳体2的连接稳定性,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
如图10所示,壳体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24,锁环4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421,第一限位部24适于和第二限位部421卡接配合阻止锁环42转动,能够对锁环42进行定位,从而使解锁臂41能够定位在预设位置,方便下一次的与后连接臂33的配合。
第二限位部421上设置有缓冲圈422,缓冲圈422优选使用橡胶、硅胶等柔性材质,缓冲圈422用于减缓第二限位部421与第一限位部24之间的冲击,提升结构稳定性,降低噪音。
该产品不同于市场现有方案,对解锁臂41,后连接臂33,回位件34等部件的结构和设置方式进行了创新,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气密性好,成本低。
如图11至13所示,该产品位于复位状态时,驱动机构3和把手1整个缩回并收纳在壳体2的容腔21内,当车子解锁时,把手1进入迎宾状态,执行电机311将推杆312推出,使得前主动臂32旋转,门把手1向外平行打开,推杆312会推动后连接臂33上的第一连接部331,直到迎宾位置,推杆312此时会压住前主动臂32,提供一定的保持力,防止误操作导致把手1回位,此时后连接臂33的第一连接部331能够接触解锁臂41,向乘客外拉动把手1时,从迎宾状态进入解锁状态,把手1旋转带动后连接臂33活动,连接臂33上的连接杆发生活动同时带动解锁臂41转动,与解锁臂41连接着的锁环42也能够随之一起旋转,锁环42旋转后能够触发解锁,实现车门的解锁可开启。
如图14至18所示,本申请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接触部3311为柔性材质的环状结构,接触部3311套设于第一连接部331的两端,该情况下的接触部3311还能够具有推动部3121的缓冲减振功能,推杆312的前端能够直接抵至接触部3311处,通过压迫接触部3311实现后连接臂的活动,起到简化结构的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隐藏式门把手不仅可以应用于车辆,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处开设有通过口;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把手,所述驱动机构适于使所述把手伸出至所述通过口外或缩回至所述通过口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执行器、前主动臂和后连接臂,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前主动臂和所述后连接臂皆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前主动臂和所述后连接臂分别与所述把手的两端连接,所述前主动臂和所述后连接臂分别与所述执行器配合连接,所述执行器适于推动所述前主动臂和所述后连接臂使所述把手活动,所述后连接臂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与所述执行器分离,所述把手适于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锁定机构配合进行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后连接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引导部配合连接,所述引导部适于将与所述执行器分离后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引导至所述锁定机构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置有接触部,所述执行器包括执行电机和推杆,所述执行电机适于驱动所述推杆,所述推杆适于抵至所述接触部,所述推杆的两侧与所述引导部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前端设置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适于与所述接触部进行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动臂转动设置于所述通过口一侧,所述前主动臂上设置有抵触部,所述执行器适于抵至所述抵触部推动所述前主动臂向所述通过口外转动,所述推杆上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前主动臂转动至所述通过口内时,所述抵触部适于接触所述缓冲垫。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动臂的前端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和所述把手转动连接,所述把手内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弯曲部齿接;所述前主动臂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适于使所述前主动臂转动至所述通过口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开设有容纳口,所述前主动臂转动至所述通过口内时适于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纳口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和所述后连接臂之间设置有回位件,所述回位件适于使所述后连接臂恢复与所述执行器的配合;所述容腔内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适于在所述定位槽内活动,所述定位柱适于阻止所述把手完全脱离所述容腔,所述定位柱适于阻止所述把手在所述容腔内晃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解锁臂和锁环,所述解锁臂和所述锁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解锁臂的端部位于所述后连接臂的活动路径上,所述后连接臂适于推动所述解锁臂转动,所述解锁臂适于带动所述锁环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环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适于使所述锁环转动复位,所述第二复位件适于使所述解锁臂推动所述后连接臂向所述执行器方向活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锁环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适于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卡接配合阻止所述锁环转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设置有缓冲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CN202320829968.X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 Active CN2203954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9968.XU CN220395434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9968.XU CN220395434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5434U true CN220395434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1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9968.XU Active CN220395434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54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76269B2 (ja) 車両用内装装置
KR101244046B1 (ko) 로크장치
US6386621B1 (en) Reverse opening vehicle door
US6422524B1 (en) Retractable nonlinear garment hook
US10995527B2 (en) Retractable outside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vehicle
CN209924678U (zh) 车辆把手装置、车辆把手装置组件、车门总成、车门控制系统和车辆
CN110409940B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CN220395434U (zh)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及车辆
CN210416423U (zh) 汽车扶手箱及汽车
CN212743676U (zh) 肘枕扣手的锁止组件和副仪表板总成
KR100442736B1 (ko) 안전기능을 가지는 로크장치 및 승물용 수납장치
CN211448205U (zh) 行李箱盖板的调节机构及汽车
US6761383B2 (en) Tailgate latch for vehicles
CN111775845A (zh) 一种汽车主驾驶的储物盒开启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9910404U (zh) 一种内置式电子解锁车门把手
CN218172137U (zh) 隐藏式车顶行李架和车辆
CN114922515B (zh) 一种车用滑门门锁控制装置及车辆
CN218594247U (zh) 扶手储物装置、车门内饰板及汽车
CN218715952U (zh) 车门内把手的自锁结构、车门内把手总成及汽车
CN218234727U (zh) 车门内把手总成、汽车车门及汽车
KR100510297B1 (ko) 자동차용 글로브박스 잠금장치
CN220151120U (zh) 一种平出式把手应急解锁机构
JP5440865B2 (ja) 車両用ドア
CN214215633U (zh) 一种车辆仪表板的储物盒、车辆仪表板及车辆
KR100462403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의 웨이스트라인 몰딩 수납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