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3062U - 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3062U
CN220393062U CN202321824730.4U CN202321824730U CN220393062U CN 220393062 U CN220393062 U CN 220393062U CN 202321824730 U CN202321824730 U CN 202321824730U CN 220393062 U CN220393062 U CN 220393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supporting section
lifting beam
hooks
hook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247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光星
马龙冰
宋龙
茅陆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rimatsu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rimatsu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imatsu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rimatsu Jiangs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247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3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3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3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包括一起吊横梁,在起吊横梁上设置有一对并列分布的吊钩,两个吊钩由一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吊钩包括一吊钩主体以及连接在吊钩主体上侧的支撑段,吊钩主体的一侧开有容筒体的侧壁嵌入的嵌入槽,从而使得吊钩主体形成一C字型结构,且两个吊钩的吊钩主体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段套装在起吊横梁上,且支撑段与起吊横梁之间通过平移滚轮的配合活动连接,在支撑段的上端面还安装有起吊用吊耳,所述吊耳上通过卸扣连接有吊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起吊横梁、挂钩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利用电动驱动的方式驱动两个挂钩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筒体的抓取移动或松开,整个吊装过程非常的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体吊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在工业、民用、军工等许多部门以及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以在化学工业与石油化学工业中用最多,仅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应用的压力容器就占全部压力容器总数的50%左右。
在压力容器生产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大型的压力容器而言,由于其尺寸比较大,因此在制造的过程中,通常会压力容器的整个筒体划分为数个筒节,然后采用分段制造形成个筒节,再将各个筒节进行合拢并焊接固定从而形成所需的整体筒体。
在上述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涉及到筒节的移动,虽然考虑到尺寸的要求而将整个筒体划分为数个小尺寸的筒节,但是这也是相对于大型压力容器整体而言,筒节自身的尺寸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还是需要通过吊装的方式来实现筒节的移动,而传统的吊装方式需要先在筒节的外壁上先焊接吊装用的吊耳,再通过钢丝绳穿过吊耳来进行吊装,再吊装完成后还需要将筒节外壁上的吊耳切除,相对应还需要进行打磨等一系列的后处理,整个过程非常的麻烦,耗时耗力,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对卧式筒体进行吊装的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起吊横梁,在起吊横梁上设置有一对并列分布的吊钩,两个吊钩沿着起吊横梁的长轴方向分布,且吊钩与起吊横梁之间滚动配合,两个吊钩由一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筒体的夹取或松开;
所述吊钩包括一吊钩主体以及连接在吊钩主体上侧的支撑段,吊钩主体的一侧开有容筒体的侧壁嵌入的嵌入槽,从而使得吊钩主体形成一C字型结构,且两个吊钩的吊钩主体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段套装在起吊横梁上,且支撑段与起吊横梁之间通过平移滚轮的配合活动连接,在支撑段的上端面还安装有起吊用吊耳,所述吊耳上通过卸扣连接有吊索。
进一步的,所述链条传动机构为:在起吊横梁的两侧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链轮,在起吊横梁的中部位置还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靠近的第二链轮之间通过一牵引链条联结实现联动,所述牵引链条的一侧连接在支撑段的一侧,另一侧依次绕过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后连接在支撑段的另一侧,从而形成一个闭环回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段与起吊横梁之间的配合为:在支撑段上开有一容起吊横梁水平穿过并往复活动的通槽,在支撑段的通槽内安装有上下分布的上平移滚轮组、下平移滚轮组,其中,上平移滚轮组位于起吊横梁的上侧,且上平移滚轮组中的各个平移滚轮贴合起吊横梁的上端面,下平移滚轮组位于起吊横梁的下侧,且下平移滚轮组中的各个平移滚轮贴合起吊横梁的底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起吊横梁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在起吊横梁上的行程限位开关,其中一个行程限位开关处于靠近起吊横梁的中部位置处,另一个行程限位开关处于靠近第一链轮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起吊横梁的底端面还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支腿,两个支腿位于起吊横梁的中部位置,且两个支腿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起吊横梁、挂钩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利用电动驱动的方式驱动两个挂钩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筒体的抓取移动或松开,无需再在筒体外壁上焊接吊耳,也就没有后续针对吊耳的一系列处理,整个吊装过程非常的方便。
对于支撑段与起吊横梁之间的配合,采用支撑段上下两侧的平移滑轮来实现与起吊横梁之间的滑动,利用平移滚轮在起吊横梁上的滚动来实现支撑段相对于起吊横梁的平移,减少支撑段与起吊横梁之间的摩擦,使得支撑段在平移时更加的顺畅。
起吊横梁底端面的两个支腿的设计,则是在后续利用两个挂钩抓取筒体时,对筒体的中部位置起到一个顶起支撑的作用,避免两侧挂钩与筒体之间过于松动而导致筒体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来回的晃动,保证筒体稳定的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吊钩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链条传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吊取筒体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包括
一起吊横梁1,该起吊横梁1呈长方体状,在起吊横梁1上设置有一对并列分布的吊钩2,两个吊钩2沿着起吊横梁1的长轴方向分布,且吊钩2与起吊横梁1之间滚动配合。
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可知,吊钩2包括一吊钩主体21以及连接在吊钩主体21上侧的支撑段22,在吊钩主体21的一侧开有容筒体3的侧壁嵌入的嵌入槽23,从而使得吊钩主体21形成一C字型结构,且两个吊钩2的吊钩主体21相对设置,支撑段22与吊钩主体21一体成型,支撑段22套装在起吊横梁1上,且支撑段22与起吊横梁1之间通过平移滚轮的配合活动连接,在支撑段22的上端面还安装有起吊用吊耳24,吊耳24上通过卸扣25连接有吊索26,吊钩2上的吊索26均悬挂在同一个行车或吊车上的吊钩27上,利用行车或吊车来吊起整个装置进行移动。
支撑段22与起吊横梁1之间的配合为:在支撑段22上开有一容起吊横梁1水平穿过并往复活动的通槽,在支撑段22的通槽内安装有上下分布的上平移滚轮组、下平移滚轮组,其中,上平移滚轮组由四个呈矩形状排布的上平移滚轮28共同组成,下平移滚轮组由四个呈矩形状排布的下平移滚轮29共同组成,上平移滚轮组位于起吊横梁1的上侧,且上平移滚轮组中的各个上平移滚轮28的底面贴合起吊横梁1的上端面,下平移滚轮组位于起吊横梁1的下侧,且下平移滚轮组中的各个下平移滚轮29的顶面贴合起吊横梁1的底侧面。对于支撑段22与起吊横梁1之间的配合,采用支撑段22上下两侧的平移滑轮来实现与起吊横梁1之间的滑动,利用平移滚轮在起吊横梁1上的滚动来实现支撑段22相对于起吊横梁1的平移,减少支撑段22与起吊横梁1之间的摩擦,使得支撑段22在平移时更加的顺畅,避免出现卡死的现象。
两个吊钩2由一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筒体3的夹取或松开,如图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链条传动机构为:在起吊横梁1的两侧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链轮4,第一链轮4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活动安装在起吊横梁1的上端面上,从而实现第一链轮4相对于起吊横梁1的自由转动,在起吊横梁1的中部位置还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驱动电机41,在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链轮42,并带动第二链轮42进行转动,位于侧端的第一链轮4与靠近的第二链轮42之间通过一牵引链条43联结实现联动,牵引链条43的一侧连接在支撑段22的一侧,牵引链条43的另一侧绕过第一链轮41后,再从位于牵引段同一侧的两个上平移滚轮28上绕过,然后再从第二链轮42上绕过后连接在支撑段22的另一侧,从而使得牵引链条43形成一个闭环回路。
两个驱动电机41由安装在起吊横梁1上端面的同一控制器45进行控制,在进行动作时,由驱动电机41工作带动第二链轮42进行转动,而第二链轮42的转动则会带动牵引链条43动作,由牵引链条43拉动支撑段22沿着起吊横梁1进行水平移动,从而实现两个吊钩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起吊横梁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在起吊横梁1上的行程限位开关46,其中一个行程限位开关46处于靠近起吊横梁1的中部位置处,另一个行程限位开关46处于靠近第一链轮4的位置处。检测组件的设计,利用分布在两侧的行程限位开关46来对支撑段22在起吊横梁1上的平移行程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避免支撑段22出现行程超限的现象,导致两个支撑段22过于靠近而夹坏筒体3,或是支撑段22直接从起吊横梁1上滑出而导致吊钩2直接与起吊横梁1分离的现象。
在起吊横梁1的底端面还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支腿5,支腿5呈倒T字形状,两个支腿5位于起吊横梁1的中部位置,且两个支腿5之间留有间隙。起吊横梁1底端面的两个支腿5的设计,则是在后续利用两个挂钩2抓取筒体3时,对筒体3的中部位置起到一个顶起支撑的作用,避免两侧挂钩2与筒体3之间过于松动而导致筒体3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来回的晃动,保证筒体3稳定的移动。
工作原理:在对卧式的筒体3进行起吊时,首先,将两个吊索26均悬挂在同一个行车或吊车上的吊钩27上,然后利用行车或吊车来吊起整个装置移动至需要起吊的卧式筒体3的上方,并将整个装置下行,直至支腿5的底面贴合筒体3的上端面,此时两个挂钩2位于筒体3的两侧,然后,由两个驱动电机工作驱动两个挂钩2向筒体3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利用两个挂钩2来夹住筒体3的两侧,然后再由行车或吊车来将整个装置向上吊起,进而带动筒体3向上吊起,完成了筒体3的起吊。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起吊横梁,在起吊横梁上设置有一对并列分布的吊钩,两个吊钩沿着起吊横梁的长轴方向分布,且吊钩与起吊横梁之间滚动配合,两个吊钩由一链条传动机构驱动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对筒体的夹取或松开;
所述吊钩包括一吊钩主体以及连接在吊钩主体上侧的支撑段,吊钩主体的一侧开有容筒体的侧壁嵌入的嵌入槽,从而使得吊钩主体形成一C字型结构,且两个吊钩的吊钩主体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段套装在起吊横梁上,且支撑段与起吊横梁之间通过平移滚轮的配合活动连接,在支撑段的上端面还安装有起吊用吊耳,所述吊耳上通过卸扣连接有吊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传动机构为:在起吊横梁的两侧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链轮,在起吊横梁的中部位置还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驱动电机,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与靠近的第二链轮之间通过一牵引链条联结实现联动,所述牵引链条的一侧连接在支撑段的一侧,另一侧依次绕过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后连接在支撑段的另一侧,从而形成一个闭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与起吊横梁之间的配合为:在支撑段上开有一容起吊横梁水平穿过并往复活动的通槽,在支撑段的通槽内安装有上下分布的上平移滚轮组、下平移滚轮组,其中,上平移滚轮组位于起吊横梁的上侧,且上平移滚轮组中的各个平移滚轮贴合起吊横梁的上端面,下平移滚轮组位于起吊横梁的下侧,且下平移滚轮组中的各个平移滚轮贴合起吊横梁的底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横梁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在起吊横梁上的行程限位开关,其中一个行程限位开关处于靠近起吊横梁的中部位置处,另一个行程限位开关处于靠近第一链轮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横梁的底端面还安装有一对并列分布的支腿,两个支腿位于起吊横梁的中部位置,且两个支腿之间留有间隙。
CN202321824730.4U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 Active CN220393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4730.4U CN220393062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24730.4U CN220393062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3062U true CN220393062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99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24730.4U Active CN220393062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3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53689U (zh) 大型结构件液压传动翻转吊具
CN220393062U (zh) 一种电动卧式筒体起吊装置
CN213231167U (zh) 一种自旋转式起重机吊具
CN211813029U (zh) 一种起重机的抓取装置
CN218879223U (zh) 一种洁净起重机智能防摇摆控制系统
CN213771071U (zh) 一种剪叉式吊具
CN212639766U (zh) 一种船用起吊装置
CN113734982A (zh) 一种欧式双梁起重机
CN209038911U (zh) 移动式门座起重机
CN210973633U (zh) 夹持避险起重机
CN206476674U (zh) 一种船舶吊机的底座紧固机构
CN114655855B (zh) 一种卸货起重机
CN109205476B (zh) 一种门座起重机
CN218371181U (zh) 一种四点吊移动升降吊具
CN214003861U (zh) 一种用于工作船的便携式仪器安装起重装置
CN221027345U (zh) 一种起重机吊臂
CN220485142U (zh) 一种带有防倾覆结构的门式起重机
CN210505331U (zh) 一种管道搬运装置
CN219279307U (zh) 一种具备吊具倾转功能的小车及起重机
CN220201344U (zh) 一种用于钢卷装卸的叉车专用属具
CN116495613B (zh) 一种矿山起吊装置用吊具
CN210973048U (zh) 一种码垛装置
CN211444907U (zh) 集成式施工设备
CN220886730U (zh) 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物料起重设备
CN221050912U (zh) 一种翻转式夹抱取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