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1053U - 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1053U
CN220391053U CN202322046565.0U CN202322046565U CN220391053U CN 220391053 U CN220391053 U CN 220391053U CN 202322046565 U CN202322046565 U CN 202322046565U CN 220391053 U CN220391053 U CN 220391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transmission shaft
charging pile
plu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465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敏
徐国权
陈培捷
陈慧娴
张建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e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e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e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ed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465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1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1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1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壳体,壳体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还转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壳体的第一同步轮,第一同步轮连接有同步带,同步带连接有第二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挡板和壳体两部分,将挡板用于直接预警车辆撞击,在预警失败后挡板便能带动壳体转动,使壳体容纳于地面上的容纳坑,降低充电桩高度,防止车辆继续移动撞击充电桩。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安装于停车场或充电站内,置于室外的充电桩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因此体积较大,为了方便使用高度也较高,当车辆驾驶员驾驶技术不娴熟或者存在视野问题等原因时,极易造成车辆与充电桩碰撞,从而使充电桩损坏,因此需要一种能在车辆撞击前提前降低充电桩高度的充电桩防撞结构。
结合以上原因,如何利在车辆撞击前提前降低充电桩高度正是本申请所考虑的问题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该装置能够在车辆撞击前提前降低充电桩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包括有壳体,壳体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还转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壳体的第一同步轮,第一同步轮连接有同步带,同步带连接有第二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挡板。
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降低充电桩高度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便是让充电桩可以转动并躺下,因此设计第一传动轴用于控制壳体转动,但当车辆撞击壳体时才让壳体转动依旧无法起到防撞的作用,因此设置竖直的挡板,安装时挡板和壳体的底部均设于地面下方,需要将挡板设置在预定停车位朝向充电桩的位置,在壳体远离挡板一侧的地面提前预留好用于容纳壳体的容纳坑,并使用同步带、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使得挡板的转动和壳体的转动同步,同步带、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也需要设于地面下方;
当车辆移动至超出预定的停车范围时,车轮首先会抵触挡板,此时会给驾驶人一个震动警示,若车辆继续移动,则会压住挡板并迫使挡板转动,继而挡板通过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轴带动第二同步轮转动,而第二同步轮则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轮转动,第一同步轮再带动壳体传动,由于挡板被轮胎挤压时会朝向靠近壳体的方向转动,因此壳体会朝向远离挡板的方向转动,当车辆的轮胎完全通过挡板时,壳体便能够完全容纳于地面的容纳坑;
此外挡板在转动后顶端会与地面抵触并保持与地面平行,这样即可以防止壳体继续转动导致与地面相碰产生损坏,也能给车辆的轮胎形成临时的道路,防止损坏挡板及第二传动轴等部件;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挡板和壳体两部分,将挡板用于直接预警车辆撞击,在预警失败后挡板便能带动壳体转动,使壳体容纳于地面上的容纳坑,降低充电桩高度,防止车辆继续移动撞击充电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传动轴及其周边部件的剖视图;
图3为第二传动轴及其周边部件的剖视图;
图4为壳体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壳体;2、第一传动轴;3、第一同步轮;4、同步带;5、第二同步轮;6、第二传动轴;7、第一连接件;8、挡板;9、保护壳;
11、安装板;12、控电组件;13、插头;14、第二连接件;15、插片;16、空腔;17、显示屏;18、平开门;19、翻盖门;
21、第一支撑架;22、插座;23、容纳腔;24、轨道;
61、第二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5所示,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包括有壳体1,壳体1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第一传动轴2还转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第一同步轮3,第一同步轮3连接有同步带4,同步带4连接有第二同步轮5,第二同步轮5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6,第二传动轴6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7,第一连接件7固定连接有挡板8;
降低充电桩高度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便是让充电桩可以转动并躺下,因此设计第一传动轴2用于控制壳体1转动,但当车辆撞击壳体1时才让壳体1转动依旧无法起到防撞的作用,因此设置竖直的挡板8,安装时挡板8和壳体1的底部均设于地面下方,需要将挡板8设置在预定停车位朝向充电桩的位置,在壳体1远离挡板8一侧的地面提前预留好用于容纳壳体1的容纳坑,并使用同步带4、第一同步轮3和第二同步轮5使得挡板8的转动和壳体1的转动同步,同步带4、第一同步轮3和第二同步轮5也需要设于地面下方;
当车辆移动至超出预定的停车范围时,车轮首先会抵触挡板8,此时会给驾驶人一个震动警示,若车辆继续移动,则会压住挡板8并迫使挡板8转动,继而挡板8通过固定连接的第二传动轴6带动第二同步轮5转动,而第二同步轮5则通过同步带4带动第一同步轮3转动,第一同步轮3再带动壳体1传动,由于挡板8被轮胎挤压时会朝向靠近壳体1的方向转动,因此壳体1会朝向远离挡板8的方向转动,当车辆的轮胎完全通过挡板8时,壳体1便能够完全容纳于地面的容纳坑;
此外挡板8在转动后顶端会与地面抵触并保持与地面平行,这样即可以防止壳体1继续转动导致与地面相碰产生损坏,也能给车辆的轮胎形成临时的道路,防止损坏挡板8及第二传动轴6等部件;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挡板8和壳体1两部分,将挡板8用于直接预警车辆撞击,在预警失败后挡板8便能带动壳体1转动,使壳体1容纳于地面上的容纳坑,降低充电桩高度,防止车辆继续移动撞击充电桩。
进一步的,第一传动轴2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1,第二传动轴6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61;
第一支撑架21可以将壳体1撑起,并减少壳体1转动时带来的晃动,第二支撑架61可以将挡板8撑起,并减少挡板8转动时带来的晃动,防止结构运转时因为晃动而散架。
进一步的,第一同步轮3与第二同步轮5的齿数相同,这样可以保持转速一致,防止出现挡板8转动完成后但壳体1还未完全容纳于容纳坑的情况。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架21还固定连接有用于保护同步带4、第一同步轮3与第二同步轮5的保护壳9,保护壳9与第二支撑架61固定连接;
由于同步带4、第一同步轮3与第二同步轮5设于地面下方,因此需要设置保护壳9防止灰尘或泥土等杂质被卷入同步带4而影响壳体1转动。
进一步的,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固定连接有控电组件12,控电组件12电连接有插头13,插头13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1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4,插头13还连接有与第一传动轴2固定连接且与总电源电连接的插座22;
插头13包括有呈圆弧形的插片15,且圆心与插头13转动轨迹的圆心一致,插座22内设有用于容纳插片15的容纳腔23,容纳腔23呈圆弧形且圆心与插头13转动轨迹的圆心一致;
插座22固定连接有用于引导插头13移动的轨道24,轨道24的延伸方向为圆弧形,且圆心与插头13转动轨迹的圆心一致;
当壳体1可以发生转动时,与安装板11固定连接的插头13也会逐渐离开插座22,这样就可以在撞击发生时先将电线断电,防止电线断裂而漏电;
由于插头13的转动轨迹为圆弧形,因此圆弧形的插片15和容纳腔23的圆心与插头13转动轨迹的圆心一致,这样就不会阻碍壳体1的转动,而轨道24引导插头13移动,可以在壳体1复位时方便插头13重新插入插座22。
进一步的,壳体1靠近第一传动轴2一端呈朝向转动方向设置的四分之一圆柱体,这样可以防止壳体1底部在转动时与地面产生摩擦而损坏壳体1。
进一步的,安装板11上还设有用于放置充电线的空腔16,控电组件12还电连接有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1的显示屏17。
进一步的,壳体1还安装有平开门18,安装板11上还安装有用于分隔第一传动轴2和控电组件12的翻盖门1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1),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所述第一传动轴(2)还转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第一同步轮(3),所述第一同步轮(3)连接有同步带(4),所述同步带(4)连接有第二同步轮(5),所述第二同步轮(5)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6),所述第二传动轴(6)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7),所述第一连接件(7)固定连接有挡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轮(3)与第二同步轮(5)的齿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1),所述第二传动轴(6)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1)还固定连接有用于保护同步带(4)、第一同步轮(3)与第二同步轮(5)的保护壳(9),所述保护壳(9)与第二支撑架(6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固定连接有控电组件(12),所述控电组件(12)电连接有插头(13),所述插头(13)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板(11)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4),所述插头(13)还连接有与第一传动轴(2)固定连接且与总电源电连接的插座(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3)包括有呈圆弧形的插片(15),且圆心与插头(13)转动轨迹的圆心一致,所述插座(22)内设有用于容纳插片(15)的容纳腔(23),所述容纳腔(23)呈圆弧形且圆心与插头(13)转动轨迹的圆心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2)固定连接有用于引导插头(13)移动的轨道(24),所述轨道(24)的延伸方向为圆弧形,且圆心与插头(13)转动轨迹的圆心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上还设有用于放置充电线的空腔(16),所述控电组件(12)还电连接有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1)的显示屏(17)。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安装有平开门(18),所述安装板(11)上还安装有用于分隔第一传动轴(2)和控电组件(12)的翻盖门(1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靠近第一传动轴(2)一端呈朝向转动方向设置的四分之一圆柱体。
CN202322046565.0U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 Active CN220391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6565.0U CN220391053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46565.0U CN220391053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1053U true CN220391053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0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46565.0U Active CN220391053U (zh) 2023-08-01 2023-08-01 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1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436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升降式充电装置
CN11272168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撞到支护机构
CN111890975B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防风防雨装置
CN220391053U (zh) 一种充电桩防撞结构
CN113658430A (zh) 一种可保护摄像机的交通信息采集装置
CN212195151U (zh) 一种基于户外充电桩用的外部防护装置
CN208904430U (zh) 一种高压电柜防撞装置
CN113071410B (zh) 一种高安全性车载紧急警示牌及其使用方法
CN102555752A (zh) 车辆的蓄电装置设置结构
CN209336518U (zh) 一种适用于立体车库的可移动充电桩
CN21908611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减震结构
CN213354210U (zh)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CN215629549U (zh) 一种桥梁隧道口的夜间提示装置
CN112087188B (zh) 一种车顶太阳能充电设备
CN209534782U (zh) 一种带温湿度监控功能的充电桩
CN110409884B (zh) 一种收费停车场用的停车位
CN214796074U (zh) 一种具有防盗功能的共享充电宝机柜
CN113147459A (zh) 一种多功能防撞充电桩
CN112874346A (zh) 一种防撞充电桩
CN218316301U (zh) 电动汽车用立式边侧防撞型充电桩
CN219544519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117601688A (zh) 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充电桩
CN216993952U (zh) 一种停车场用充电桩
CN219406211U (zh) 一种可升降移动的地埋式充电桩
CN214607140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充电桩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