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9000U - 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89000U CN220389000U CN202321469718.6U CN202321469718U CN220389000U CN 220389000 U CN220389000 U CN 220389000U CN 202321469718 U CN202321469718 U CN 202321469718U CN 220389000 U CN220389000 U CN 2203890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ishing
- brushing
- sheet
- box
- conveyor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680 brus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9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1802 inf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17 polish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44000185238 Lophostemon confert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设于操作箱内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内的输液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对片状工件进行打磨的同时使用清洗液对片状工件进行刷洗,增强片状工件表面氧化物及毛刺等物去除效果的同时使得打磨产生的碎屑混于清洗液中,可防止打磨过程产生的碎屑扩散至空气中;在传送带持续不断的输送片状工件的过程中,利用并排设置于传送带上方的多组转动的软毛刷先后对途经每组软毛刷的数片片状工件表面进行多次打磨刷洗,片状工件打磨速率快、效率高、打磨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
背景技术
阀板等片状工件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进行打磨刷光,以去除工件表面的锈痕及毛刺等物。传统方式采用人工打磨刷光以去除工件表面的锈痕及毛刺等物,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其工件打磨效果依赖于人工操作经验,且打磨过程中会产生碎屑等浮尘漂浮于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人员吸入碎屑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设于操作箱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和第二打磨刷洗箱,第一打磨刷洗箱和第二打磨刷洗箱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进一步地,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辊筒,从动辊筒,以及套设于驱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之间用于输送片状工件的传送带;从动辊筒数量有若干个,等距分布于传送带内。
进一步地,操作箱外设有上料台,传送机构还包括位于传送带内并临近驱动辊筒分布的第一张紧辊筒,驱动辊筒和第一张紧辊筒之间的传送带位于操作箱外并且位于上料台上。
进一步地,传送机构还包括位于传送带上方用于压紧传送带并临近第一张紧辊筒分布的一对第一压紧轮,第一压紧轮底部低于第一张紧辊筒顶部。
进一步地,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压紧传送带的第二压紧轮和压板,以及用于张紧传送带的第二张紧辊筒;第二压紧轮、第二张紧辊筒和压板位于第一打磨刷洗箱和第二打磨刷洗箱之间且顺着传送带送料方向顺序分布;
第二张紧辊筒顶部高于压板底部至少40cm。
进一步地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压紧传送带的第三压紧轮,以及位于第三压紧轮后方用于张紧传送带的第三张紧辊筒;第三压紧轮和第三张紧辊筒位于第二打磨刷洗箱出料端,第二打磨刷洗箱出料端设有与传送带相对接的出料台;
出料台包括与传送带紧密贴合的弧形接料板,以及连接于弧形接料板上的临时置料台板;弧形接料板和临时置料台板为一体折弯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打磨刷洗机构包括设于操作箱内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驱动轴上的大转盘,以及周向均布于大转盘上用于对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进行打磨刷洗的若干个磨刷机构;大转盘内设有与磨刷机构相连接的可充电蓄电池。
进一步地,磨刷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轴相连接的转轴,设于转轴底部的小转盘,以及设于小转盘上用于对片状工件表面进行磨刷接触的软毛刷;大转盘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伺服电机的安装孔,第二伺服电机安装于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输液机构包括设于第一打磨刷洗箱内并位于传送带下方的第一储液箱,设于第二打磨刷洗箱内并位于传送带下方的第二储液箱,从第一储液箱接出用于将第一储液箱内清洗液输送至第一打磨刷洗箱内打磨刷洗机构处的第一输液管,以及从第二储液箱接出用于将第二储液箱内清洗液输送至第二打磨刷洗箱内打磨刷洗机构处的第二输液管。
进一步地,第一输液管包括从第一储液箱接出的第一主输液管、以及从第一主输液管接出的若干根第一支管,第一主输液管上设有第一液体输送泵;第二输液管包括从第二储液箱接出的第二主输液管、以及从第二主输液管接出的若干根第二支管,第二主输液管上设有第二液体输送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对片状工件进行打磨的同时使用清洗液对片状工件进行刷洗,增强片状工件表面氧化物及毛刺等物去除效果的同时使得打磨产生的碎屑混于清洗液中,可防止打磨过程产生的碎屑扩散至空气中;在传送带持续不断的输送片状工件的过程中,利用并排设置于传送带上方的多组转动的软毛刷先后对途经每组软毛刷的数片片状工件表面进行多次打磨刷洗,片状工件打磨速率快、效率高、打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3为打磨刷洗机构的竖截面图。
图4为第一压紧轮在传送带上的俯视图。
图5为第二压紧轮在传送带上的俯视图。
图6为第三压紧轮在传送带上的俯视图。
图7为片状工件结构示意图。
1-操作箱、2-片状工件、3-第一打磨刷洗箱、4-第二打磨刷洗箱、5-驱动辊筒、6-从动辊筒、7-传送带、9-上料台、8-第一张紧辊筒、10-第一压紧轮、11-第二压紧轮、12-压板、13-第二张紧辊筒、14-第三压紧轮、15-第三张紧辊筒、16-出料台、17-弧形接料板、18-临时置料台板、19-第一伺服电机、20-大转盘、21-蓄电池、22-第二伺服电机、23-转轴、24-小转盘、25-软毛刷、26-安装孔、27-第一储液箱、28-第二储液箱、29-第一输液管、30-第二输液管、31-第一主输液管、32-第一支管、33-第一液体输送泵、34-第二主输液管、35-第二支管、36-第二液体输送泵、40-盖板、41-第一箱门、42-第二箱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本实施例1中,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按传送机构传送方向并排设于传送机构上方。传送机构持续不断的将片状工件传送进操作箱1内时,输液机构将清洗液分别输送至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处,操作箱1内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在清洗液缓慢流淌下先后对传送机构上的片状工件进行打磨刷洗。经过打磨刷洗后的片状工件在传送机构作用下传输出操作箱1外。
片状工件先在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经历头道打磨清洗,再在传送机构传送下在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经历第二道打磨清洗。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对片状工件进行打磨刷洗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清洗液带有一定腐蚀性,为防止片状工件表面携带腐蚀性清洗液影响片状工件使用,在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打磨刷洗后的片状工件需要在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再次进行打磨刷洗,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使用的清洗液为清水,可清除片状工件表面的腐蚀性清洗液。利用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对片状工件进行两道打磨刷洗,可使得片状工件表面的锈痕及毛刺等物去除得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对片状工件进行打磨的同时使用清洗液对片状工件进行刷洗,增强片状工件表面氧化物及毛刺等物去除效果的同时使得打磨产生的碎屑混于清洗液中,可防止打磨过程产生的碎屑扩散至空气中影响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对钢阀板进行打磨刷洗。
实施例2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辊筒5,从动辊筒6,以及套设于驱动辊筒5和从动辊筒6之间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带7;从动辊筒数量有若干个,等距分布于传送带7内。
本实施例2中,将片状工件排列放置于传送带上,利用传送带与片状工件之间的摩擦力将片状工件稳固于传送带上,传送带7在驱动辊筒5和从动辊筒6的带动下往复循环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带动片状工件运动,片状工件在传送带7上先经过第一打磨刷洗箱3并在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经历第一道打磨刷洗,然后经过第二打磨刷洗箱4并在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经历第二道打磨刷洗。传送带7源源不断的将片状工件先后输送进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经历打磨刷洗,片状工件打磨效率高。
实施例3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辊筒5,从动辊筒6,以及套设于驱动辊筒5和从动辊筒6之间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带7;从动辊筒数量有若干个,等距分布于传送带7内。
操作箱1外设有上料台9,传送机构还包括位于传送带7内并临近驱动辊筒5分布的第一张紧辊筒8,驱动辊筒5和第一张紧辊筒8之间的传送带7位于操作箱1外并且位于上料台9上。
本实施例3中,人工可在上料台9处将片状工件放置于传送带7上。第一张紧辊筒8用于增强传送带7张力,使得传送带7与驱动辊筒5之间的连接更加贴合,有利于传送带7与驱动辊筒5之间的运动传递。
实施例4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辊筒5,从动辊筒6,以及套设于驱动辊筒5和从动辊筒6之间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带7;从动辊筒数量有若干个,等距分布于传送带7内。
操作箱1外设有上料台9,传送机构还包括位于传送带7内并临近驱动辊筒5分布的第一张紧辊筒8,驱动辊筒5和第一张紧辊筒8之间的传送带7位于操作箱1外并且位于上料台9上。
传送机构还包括位于传送带7上方用于压紧传送带7并临近第一张紧辊筒8分布的一对第一压紧轮10,第一压紧轮10底部低于第一张紧辊筒8顶部。
本实施例4中,第一压紧轮10在不影响传送带7传动的前提下用于压紧传送带7,目的在于使第一张紧辊筒8和第一压紧轮10之间的传送带7形成一段斜坡,用于阻碍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滞留在传送带7上的清洗液流出至上料台9处。
实施例5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辊筒5,从动辊筒6,以及套设于驱动辊筒5和从动辊筒6之间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带7;从动辊筒数量有若干个,等距分布于传送带7内。
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压紧传送带7的第二压紧轮11和压板12,以及用于张紧传送带7的第二张紧辊筒13;第二压紧轮11、第二张紧辊筒13和压板12位于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之间且顺着传送带7送料方向顺序分布;
第二张紧辊筒13顶部高于压板12底部至少40cm。
本实施例5中,第二压紧轮11和第二张紧辊筒13之间的传送带7沿传送带传动方向爬升形成方向向上的斜坡。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清洗液带有轻微腐蚀性,片状工件在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经历第一道打磨清洗后,片状工件表面残留有清洗液,片状工件在传送带7传送下经过第二压紧轮11和第二张紧辊筒13之间的斜坡时,片状工件携带的腐蚀性清洗液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斜坡向下流淌,如此,可清除片状工件上携带的大部分腐蚀性清洗液。
第二张紧辊筒13和压板12之间的传送带7沿传送带7传动方向形成方向向下的陡坡,片状工件传送至陡坡处后可进一步沥干其上携带的清洗液。片状工件在陡坡处因惯性滑过压板12表面落进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的传送带7上,并在传送带7传送下在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经历第二道打磨清洗。
实施例6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辊筒5,从动辊筒6,以及套设于驱动辊筒5和从动辊筒6之间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带7;从动辊筒数量有若干个,等距分布于传送带7内。
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压紧传送带7的第三压紧轮14,以及位于第三压紧轮14后方用于张紧传送带7的第三张紧辊筒15;第三压紧轮14和第三张紧辊筒15位于第二打磨刷洗箱4出料端,第二打磨刷洗箱4出料端设有与传送带7相对接的出料台16;
出料台16包括与传送带7紧密贴合的弧形接料板17,以及连接于弧形接料板17上的临时置料台板18;弧形接料板17和临时置料台板18为一体折弯成型结构。
本实施例6中,第三压紧轮14和第三张紧辊筒15之间的传送带7沿传送带传动方向爬升形成方向向上的斜坡。片状工件在在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经历第二道打磨清洗后,片状工件表面残留有清洗液,片状工件在传送带7传送下经过第三压紧轮14和第三张紧辊筒15之间的斜坡时,片状工件携带的清洗液在重力作用下顺着斜坡向下流淌,如此,可清除片状工件上携带的大部分清洗液。
第三张紧辊筒15与弧形接料板17之间的传送带7形成方向向下的斜坡,片状工件传送至第三张紧辊筒15与弧形接料板17之间的斜坡处时可进一步沥干其上的清洗液。片状工件从第三张紧辊筒15与弧形接料板17之间的斜坡处滑落进弧形接料板17内后,继续从弧形接料板17内滑落至临时置料台板18处,人工拿取临时置料台板18处的片状工件并将其装箱。
实施例7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打磨刷洗机构包括设于操作箱1内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19,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19驱动轴上的大转盘20,以及周向均布于大转盘20上用于对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2进行打磨刷洗的若干个磨刷机构;大转盘20内设有与磨刷机构相连接的可充电蓄电池21。
本实施例7中,打磨刷洗机构对片状工件进行打磨刷洗的原理为:第一伺服电机19驱动大转盘20转动,大转盘20带动若干个磨刷机构转动,转动的磨刷机构对片状工件表面进行打磨刷洗。磨刷机构的运行靠蓄电池21供电。
实施例8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打磨刷洗机构包括设于操作箱1内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19,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19驱动轴上的大转盘20,以及周向均布于大转盘20上用于对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2进行打磨刷洗的若干个磨刷机构;大转盘20内设有与磨刷机构相连接的可充电蓄电池21。
磨刷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22,与第二伺服电机22驱动轴相连接的转轴23,设于转轴23底部的小转盘24,以及设于小转盘24上用于对片状工件表面进行磨刷接触的软毛刷25;大转盘2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伺服电机22的安装孔26,第二伺服电机22安装于安装孔26内。
本实施例8中,安装孔26上盖接有盖板40,盖板40可将第二伺服电机22压紧于安装孔26内。盖板40通过螺栓盖接于安装孔26顶部,盖板40与安装孔26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通过拆卸盖板40可将第二伺服电机22安装于安装孔26内,或自安装孔26内将第二伺服电机22取出。
大转盘20带动若干个磨刷机构转动的同时,磨刷机构发生同大转盘20转动方向一致的自转。如此,可对片状工件进行充分打磨刷洗,提高片状工件打磨刷洗效果。
磨刷机构自转的原理为:第二伺服电机22驱动转轴23转动,转轴23带动小转盘24转动,小转盘24带动软毛刷25转动。转动的软毛刷25对片状工件表面进行打磨刷洗。
实施例9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输液机构包括设于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并位于传送带7下方的第一储液箱27,设于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并位于传送带7下方的第二储液箱28,从第一储液箱27接出用于将第一储液箱27内清洗液输送至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打磨刷洗机构处的第一输液管29,以及从第二储液箱28接出用于将第二储液箱28内清洗液输送至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打磨刷洗机构处的第二输液管30。
本实施例9中,第一储液箱27内储存有具有一定腐蚀性的清洗液,第一输液管29将第一储液箱27内清洗液输送至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的软毛刷25处,软毛刷25在清洗液缓慢流淌下对片状工件进行打磨清洗,打磨刷洗后传送带7上的清洗液从传送带7两侧再次流淌进第一储液箱27内。而片状工件表面残留的清洗液则在传送带7形成的斜坡处沿着斜坡底部方向流淌进第一储液箱27内。如此,可循环利用第一储液箱27内清洗液,减少清洗液消耗。第一储液箱27内清洗液不便再次使用时,更换即可。
第二储液箱28内储存的清洗液为清水,第二输液管30将二输液管30的清洗液输送至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的软毛刷25处,软毛刷25在清洗液缓慢流淌下对片状工件进行打磨清洗,对传送带7上的片状工件进行打磨刷洗后的清水自传送带7两侧流入第二储液箱28。而片状工件表面残留的清水则在传送带7形成的斜坡处沿着斜坡底部方向流淌进第二储液箱28内。如此,可循环利用第二储液箱28内清洗液,减少清洗液消耗。第二储液箱28内清水不便再次使用时,更换即可。
实施例10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输液机构包括设于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并位于传送带7下方的第一储液箱27,设于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并位于传送带7下方的第二储液箱28,从第一储液箱27接出用于将第一储液箱27内清洗液输送至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打磨刷洗机构处的第一输液管29,以及从第二储液箱28接出用于将第二储液箱28内清洗液输送至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打磨刷洗机构处的第二输液管30。
第一输液管29包括从第一储液箱27接出的第一主输液管31、以及从第一主输液管31接出的若干根第一支管32,第一主输液管31上设有第一液体输送泵33;第二输液管30包括从第二储液箱28接出的第二主输液管34、以及从第二主输液管34接出的若干根第二支管35,第二主输液管34上设有第二液体输送泵36。
本实施例10中,第一液体输送泵33将第一储液箱27内清洗液抽送至第一主输液管31内后,经若干根第一支管32分别分流至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的每个打磨刷洗机构处。第二液体输送泵36将第二储液箱28内清洗液抽送至第二主输液管34内后,经若干根第二支管35分别分流至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的每个打磨刷洗机构处。
本实施例10中,第一打磨刷洗箱3上密封连接有第一箱门41,第二打磨刷洗箱4上密封连接有第二箱门42。可通过开启第一箱门41对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的打磨刷洗机构进行检修更换,同时还可通过开启第一箱门41对第一储液箱27内清洗液进行更换。可通过开启第二箱门42对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的打磨刷洗机构进行检修更换,还可通过开启第二箱门42对第二储液箱28内清水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所用驱动辊筒5、第一伺服电机19、蓄电池21、第二伺服电机22、第一液体输送泵33和第二液体输送泵36均为现有已知电气设备,并且均可在市场上直接购买使用,关于驱动辊筒5、第一伺服电机19、蓄电池21、第二伺服电机22、第一液体输送泵33和第二液体输送泵36的结构、电路、以及控制原理均为现有已知技术,因此,驱动辊筒5、第一伺服电机19、蓄电池21、第二伺服电机22、第一液体输送泵33和第二液体输送泵36的结构、电路、以及控制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然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也就是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箱(1),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机构,设于操作箱(1)内并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用于打磨刷洗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的若干个打磨刷洗机构,以及设于操作箱(1)内用于将清洗液输送至打磨刷洗机构处的输液机构;操作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均分布有打磨刷洗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包括驱动辊筒(5),从动辊筒(6),以及套设于驱动辊筒(5)和从动辊筒(6)之间用于输送片状工件(2)的传送带(7);从动辊筒数量有若干个,等距分布于传送带(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箱(1)外设有上料台(9),传送机构还包括位于传送带(7)内并临近驱动辊筒(5)分布的第一张紧辊筒(8),驱动辊筒(5)和第一张紧辊筒(8)之间的传送带(7)位于操作箱(1)外并且位于上料台(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还包括位于传送带(7)上方用于压紧传送带(7)并临近第一张紧辊筒(8)分布的一对第一压紧轮(10),第一压紧轮(10)底部低于第一张紧辊筒(8)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压紧传送带(7)的第二压紧轮(11)和压板(12),以及用于张紧传送带(7)的第二张紧辊筒(13);第二压紧轮(11)、第二张紧辊筒(13)和压板(12)位于第一打磨刷洗箱(3)和第二打磨刷洗箱(4)之间且顺着传送带(7)送料方向顺序分布;
第二张紧辊筒(13)顶部高于压板(12)底部至少40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还包括用于压紧传送带(7)的第三压紧轮(14),以及位于第三压紧轮(14)后方用于张紧传送带(7)的第三张紧辊筒(15);第三压紧轮(14)和第三张紧辊筒(15)位于第二打磨刷洗箱(4)出料端,第二打磨刷洗箱(4)出料端设有与传送带(7)相对接的出料台(16);
出料台(16)包括与传送带(7)紧密贴合的弧形接料板(17),以及连接于弧形接料板(17)上的临时置料台板(18);弧形接料板(17)和临时置料台板(18)为一体折弯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打磨刷洗机构包括设于操作箱(1)内顶部的第一伺服电机(19),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19)驱动轴上的大转盘(20),以及周向均布于大转盘(20)上用于对传送机构上片状工件(2)进行打磨刷洗的若干个磨刷机构;大转盘(20)内设有与磨刷机构相连接的可充电蓄电池(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磨刷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22),与第二伺服电机(22)驱动轴相连接的转轴(23),设于转轴(23)底部的小转盘(24),以及设于小转盘(24)上用于对片状工件表面进行磨刷接触的软毛刷(25);大转盘(2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二伺服电机(22)的安装孔(26),第二伺服电机(22)安装于安装孔(26)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液机构包括设于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并位于传送带(7)下方的第一储液箱(27),设于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并位于传送带(7)下方的第二储液箱(28),从第一储液箱(27)接出用于将第一储液箱(27)内清洗液输送至第一打磨刷洗箱(3)内打磨刷洗机构处的第一输液管(29),以及从第二储液箱(28)接出用于将第二储液箱(28)内清洗液输送至第二打磨刷洗箱(4)内打磨刷洗机构处的第二输液管(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液管(29)包括从第一储液箱(27)接出的第一主输液管(31)、以及从第一主输液管(31)接出的若干根第一支管(32),第一主输液管(31)上设有第一液体输送泵(33);第二输液管(30)包括从第二储液箱(28)接出的第二主输液管(34)、以及从第二主输液管(34)接出的若干根第二支管(35),第二主输液管(34)上设有第二液体输送泵(3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69718.6U CN220389000U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69718.6U CN220389000U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89000U true CN220389000U (zh) | 2024-01-26 |
Family
ID=89606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69718.6U Active CN220389000U (zh) | 2023-06-09 | 2023-06-09 | 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89000U (zh) |
-
2023
- 2023-06-09 CN CN202321469718.6U patent/CN2203890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789393A (zh) | 一种方形锂电池壳体打磨抛光设备 | |
CN209831265U (zh) | 一种便于铁锈碎屑收集清理的打磨机 | |
CN210392689U (zh) | 一种输送机的清扫装置 | |
CN112548808A (zh) | 一种钢板表面处理方法 | |
CN220389000U (zh) | 一种片状工件刷光装置 | |
CN214869312U (zh) | 一种金属制品去毛刺的打磨装置 | |
CN112975615A (zh) | 一种铜带打磨装置 | |
CN213201127U (zh) | 一种压缩机壳体全自动装备输送链 | |
CN114310580A (zh) | 一种整流器散热壳体制作成型加工设备 | |
CN218691768U (zh) | 一种废旧锂电池回收用外表面除杂装置 | |
CN216937246U (zh) | 一种热管式流道联箱生产用输送装置 | |
CN216188753U (zh) | 一种带式输送机皮带清理装置 | |
CN215281198U (zh) | 竹制品加工用毛竹片青面处理装置 | |
CN213889321U (zh) | 一种数控平面砂光设备 | |
CN211997587U (zh) | 一种自动除尘装置 | |
CN213532124U (zh) | 一种钢材表面曲面抛光加工用装置 | |
CN213289393U (zh) | 一种多工位型变不锈钢板切割装置 | |
CN213196813U (zh) | 一种具有清洁效果的课桌板材打磨设备 | |
CN211079440U (zh) | 一种麻纤维清弹机喂入系统 | |
CN210586047U (zh) | 一种改进式混凝土砌块生产用底板清理机 | |
CN221270731U (zh) | 一种铝艺门加工用的抛光设备 | |
CN220740667U (zh) | 一种刀具镀膜前表面刨光除尘装置 | |
CN222154927U (zh) | 一种复合磨板机磨刷横向清洗装置 | |
CN113977457B (zh) | 一种高效率湿式双组轴外圆抛光机 | |
CN221472835U (zh) |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清理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