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8716U - 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8716U
CN220388716U CN202322067463.7U CN202322067463U CN220388716U CN 220388716 U CN220388716 U CN 220388716U CN 202322067463 U CN202322067463 U CN 202322067463U CN 220388716 U CN220388716 U CN 220388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line
front cover
line frame
chassis
installa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74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灶铨
刘宏任
赖桂祁
吕国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x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x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x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x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74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8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8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8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包括工作台;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安装在工作台一端;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安装在工作台另一端;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转动组件可拆卸连接,转动组件可驱动第一安装部转动;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可拆卸安装在第一安装部远离转动组件一端,第一安装部可带动第二安装部转动,第二安装部与夹持组件之间相对设置,以使夹持组件可对第二安装部上的工件进行夹持;此前盖生产线框架结构简单,构造新颖,设计合理,通过将第一安装部与旋转组件相连接以及将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部一端,充分利用四轴,将工件的正面和侧面的加工工序合并在一台机床上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夹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品的迅猛发展,压铸铝合金得到快速应用。铝合金铸造的过程中,高压压铸工艺生产率高、生产规模大,质量好且减少重量。在铸造汽车零部件如汽车离合器壳体、缸盖、齿轮箱、发动机缸体等零部件之后,需要通过机加工对压铸件进行孔加工、端面加工以及相邻端面加工等工序,现有技术的加工方式一般一个工序对应一台加工机床,此加工方式存在的缺点:一是需要两次装夹,操机员需频繁手动装夹和拆卸工件,增加机床停机时间且人员劳累,一人操作一机,人工成本较高,加工效率低,不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能够在一台机床上实现多工序加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包括:
工作台;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一端;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另一端;
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转动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安装部转动;
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远离所述转动组件一端,所述第一安装部可带动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夹持组件之间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夹持组件可对第二安装部上的工件进行夹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分度转台,所述分度转台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定位板、固定盘和第一底盘,所述固定盘安装在所述分度转台的分度盘上,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固定盘之间垂直连接,所述定位板中间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底盘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底盘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工件的第一定位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设有弧形通槽,所述滑块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螺栓可在所述弧形通槽内移动,所述滑块一端设有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油缸,所述油缸通过装配块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下端面,所述油缸连接有中心拉杆,所述第一底盘中心设有供所述中心拉杆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定位盘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当所述油缸上升,所述中心拉杆具有松开工件的第一状态;当所述油缸下移,所述中心拉杆具有压紧工件的第二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底板、第二底盘和第二定位盘,所述底板与所述定位板远离所述固定盘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底盘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定位盘安装在所述第二底盘上,所述第二底盘外沿设置有若干所述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盘围绕圆心阵列设有若干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定位盘相匹配的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所述滑块设有与所述工件相适配的U型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座、气缸和顶杆,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顶杆与所述气缸相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二定位盘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气缸可驱动所述顶杆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底板和定位板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新颖,设计合理,通过将第一安装部与旋转组件相连接以及将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部一端,旋转组件可带动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转动,充分利用四轴,将工件的正面和侧面的加工工序合并在一台机床上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均采用第一定位盘对工件进行定位安装,使得工件的更换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安装有工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圆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圆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案。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包括:
工作台1;
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安装在工作台1一端;
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安装在工作台1另一端;
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转动组件可拆卸连接,转动组件可驱动第一安装部转动;
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垂直安装在第一安装部远离转动组件一端,第一安装部可带动第二安装部转动,第二安装部与夹持组件之间相对设置,以使夹持组件可对第二安装部上的工件100进行夹持。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新颖,设计合理,通过将第一安装部与旋转组件相连接以及将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部一端,旋转组件可带动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转动,充分利用四轴,将工件100的正面和侧面的加工工序合并在一台机床上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包括分度转台2,分度转台2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分度转台2除了驱动工件100完成回转加工,其还具有分度作用,可以精确定位到某一角度来完成工件100的打孔、镗孔以及攻丝等工序,能够减少同一工件100的装夹次数,提高工件100精度,且能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包括定位板4、固定盘3和第一底盘5,固定盘3安装在分度转台2的分度盘上,定位板4与固定盘3之间垂直连接,定位板4中间设有容纳槽401,第一底盘5安装在容纳槽401内,第一底盘5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工件100的第一定位盘6。第一定位盘6的设置使得更换工件100更加快捷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容纳槽401内设有滑块7,滑块7设有弧形通槽701,滑块7通过螺栓安装在容纳槽401内,螺栓可在弧形通槽701内移动,滑块7一端设有挡块8。滑块7可通过弧形通槽701与螺栓相配合适当调整位置,方便灵活;挡块8的设置能够防止工件100在加工的过程中发生转动,保证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还包括油缸17,油缸17通过装配块18安装在定位板4下端面,油缸17连接有中心拉杆,第一底盘5中心设有供中心拉杆穿过的第一通孔501,第一定位盘6中心设有与第一通孔501同轴的第二通孔601;当油缸17上升,中心拉杆具有松开工件100的第一状态;当油缸17下移,中心拉杆具有压紧工件100的第二状态。
本实施例中,通过油缸17与中心拉杆相连接来对工件100进行抵紧或松开,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具体的,第一通孔501以及第二通孔601的内径略大约大于中心拉杆的外径,便于中心拉杆顺利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包括底板9、第二底盘10和第二定位盘11,底板9与定位板4远离固定盘3一端垂直连接,第二底盘10安装在底板9上,第二定位盘11安装在第二底盘10上,第二底盘10外沿设置有若干滑块7。底板9与定位板4远离固定盘3一端垂直连接,使第二安装部和第一安装部工件100的加工端面不同,使工序一和工序二能够在同一台机床设备上进行,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与此同时,第二定位盘11的设置使得更换工件100更加快捷方便。
进一步的,第一定位盘6和第二定位盘11的规格尺寸可根据待加工的工件100尺寸进行选择更换,从而实现加工不同尺寸的工件100的目的,宽泛了加工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底盘10围绕圆心阵列设有若干限位块1001,若干限位块1001之间形成与第二定位盘11相匹配的安装位。限位块1001的设置能够对第二定位盘11进行定位,且能够对第二定位盘11起到导向安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滑块7设有与工件100相适配的U型槽702。U型槽702与工件100相配合,能够对工件100进行限位,防止其在加工的过程中发生转动,保证了工件100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座14、气缸12和顶杆13,固定座14安装在工作台1上,气缸12安装在固定座14上,顶杆13与气缸12相连接,顶杆13与第二定位盘11位于同一轴线上,气缸12可驱动顶杆13前后移动。气缸12和顶杆13相配合对工件100进行抵紧或松开,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座14设有第一加强筋15,底板9和定位板4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加强筋16。第一加强筋15和第二加强筋16的设置能够增加结合面的强度和刚性,使其连接更加牢固。
此前盖生产线框架的使用方法:
首先,将工件100放入第一定位盘6中初步固定,随后调整固定滑块7以及挡块8的位置,以使工件100位于最优的加工角度上,挡块8与工件100相抵接,防止其加工时发生偏转,紧接着驱动油缸17下移带动中心拉杆使定位压紧块压紧工件100,待机床设备加工完工件100的一个端面后,驱动油缸17上升,此时中心拉杆使定位压紧块松开工件100,工序一到此结束;紧接着驱动机械手或者机器人抓取工件100至第二定位盘11初步固定,随后驱动气缸12使顶杆13向前运动顶紧工件100,机床设备对工件100的第二个端面进行加工,待机床设备加工完第二个端面的一部分后,通过分度转台2驱动工件100转动合适的角度到达工件100的第二个端面需加工的位置,待机床设备完整加工完工件100的第二个端面后,通过气缸12驱动顶杆13向后移动松开工件100,机械手或者机器人抓取工件100,完成工序二的加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新颖,设计合理,充分利用四轴,将工件100的正面和侧面的加工工序合并在一台机床上完成,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进一步的,在工序一加工完成的工件100被机械手或者机器人抓取至第二定位盘11后,可将新一个工件100放入第一定位盘6,此时工序一与工序二可同时进行,使一个机床设备同时加工两个工件100,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1);
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一端;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另一端;
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转动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安装部转动;
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远离所述转动组件一端,所述第一安装部可带动所述第二安装部转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夹持组件之间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夹持组件可对第二安装部上的工件(100)进行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盖生产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分度转台(2),所述分度转台(2)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盖生产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定位板(4)、固定盘(3)和第一底盘(5),所述固定盘(3)安装在所述分度转台(2)的分度盘上,所述定位板(4)与所述固定盘(3)之间垂直连接,所述定位板(4)中间设有容纳槽(401),所述第一底盘(5)安装在所述容纳槽(401)内,所述第一底盘(5)顶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工件(100)的第一定位盘(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盖生产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401)内设有滑块(7),所述滑块(7)设有弧形通槽(701),所述滑块(7)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容纳槽(401)内,所述螺栓可在所述弧形通槽(701)内移动,所述滑块(7)一端设有挡块(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盖生产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油缸(17),所述油缸(17)通过装配块(18)安装在所述定位板(4)下端面,所述油缸(17)连接有中心拉杆,所述第一底盘(5)中心设有供所述中心拉杆穿过的第一通孔(501),第一定位盘(6)中心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01)同轴的第二通孔(601);当所述油缸(17)上升,所述中心拉杆具有松开工件(100)的第一状态;当所述油缸(17)下移,所述中心拉杆具有压紧工件(100)的第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盖生产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底板(9)、第二底盘(10)和第二定位盘(11),所述底板(9)与所述定位板(4)远离所述固定盘(3)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底盘(10)安装在所述底板(9)上,所述第二定位盘(11)安装在所述第二底盘(10)上,所述第二底盘(10)外沿设置有若干所述滑块(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盖生产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盘(10)围绕圆心阵列设有若干限位块(1001),若干所述限位块(1001)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定位盘(11)相匹配的安装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盖生产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滑块(7)设有与所述工件(100)相适配的U型槽(70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盖生产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座(14)、气缸(12)和顶杆(13),所述固定座(14)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气缸(12)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4)上,所述顶杆(13)与所述气缸(12)相连接,所述顶杆(13)与所述第二定位盘(11)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气缸(12)可驱动所述顶杆(13)前后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盖生产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4)设有第一加强筋(15),所述底板(9)和定位板(4)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加强筋(16)。
CN202322067463.7U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 Active CN220388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7463.7U CN220388716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7463.7U CN220388716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8716U true CN220388716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3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7463.7U Active CN220388716U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8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7108498B2 (ja) 工具ヘッド交換式工作機械
CN220388716U (zh) 一种前盖生产线框架
CN218426345U (zh) 一种旋转焊接治具及激光焊接设备
CN215035736U (zh) 一种用于数控极座标高速钻孔机床的刀库
CN213631354U (zh) 一种具有甩油和定位结合的甩油定位一体机
CN215394163U (zh) 一种立卧复合五面重型龙门加工中心
CN213410784U (zh) 一种用于焊接轮毂内外缝的焊接工装
CN114473567A (zh) Cnc工件加工用夹持工装
CN212444093U (zh) 一种镗轴孔及车端面专用设备
CN210232201U (zh) 一种钢管加工机床
CN112122713A (zh) 一种高精度珩磨机构
CN210998172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定位磨床夹具
CN211840465U (zh) 一种攻丝机用快换工装及攻丝机
CN219074385U (zh) 一种用于轮辋加工的双主轴加工装置
CN220660212U (zh) 一种转向节去毛刺机构
CN220278977U (zh) 一种下沉式旋转轴总成
CN216097458U (zh) 全自动直线式多轴复合机
CN209716986U (zh) 一种机械电器生产用钣金加工装置
CN210146907U (zh) 商用车锻造铝合金轮毂自动定位夹具
CN214445296U (zh) 一种利用机械手上料的六轴磨床
CN214393209U (zh) 一种自动化专用加工机床
CN214264705U (zh) 适用于车床自动车削加工斜面工件的定位设备
CN216541042U (zh) 一种型材避让r角成型机
CN219086963U (zh) 定子扭转装置
CN220920556U (zh) 一种钻杆生产用外翻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