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5752U - 上料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上料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5752U
CN220375752U CN202321892298.2U CN202321892298U CN220375752U CN 220375752 U CN220375752 U CN 220375752U CN 202321892298 U CN202321892298 U CN 202321892298U CN 220375752 U CN220375752 U CN 220375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stacking
tray
suction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922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小堂
吕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922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5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5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5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料模组,包括安装架、第一堆承机构、第一传送机构、升托机构、第二传送机构以及吸取机构;第一堆承机构设置在第一堆叠工位上,在承置状态时,第一堆承机构用于叠放多个料盘,在下料状态时,第一堆承机构用于释放底层料盘;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安装架的底部;升托机构与第一传送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一传送机构可驱动升托机构移动至第一堆叠工位的下方,使升托机构接收第一堆承机构释放的底层料盘;第一传送机构可驱动升托机构移动至取料工位,使升托机构上的料盘的屏蔽盖被取走;第一传送机构可驱动升托机构移动至第二堆叠工位的下方,升托机构将空料盘放置到第二堆叠工位上。

Description

上料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焊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料模组。
背景技术
屏蔽盖是用来屏蔽电子信号的工具,作用就是屏蔽外界电磁波对内部电路的影响和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
在屏蔽盖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弹片焊接在屏蔽盖上,通过弹片实现屏蔽盖的电性连接。将弹片焊接到屏蔽盖之前,需要先进行屏蔽盖上料,但是现有技术中人工对屏蔽盖进行上料的效率低、且耗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对屏蔽盖进行上料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料模组,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形成有第一堆叠工位、取料工位以及第二堆叠工位;
第一堆承机构,所述第一堆承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堆叠工位上,所述第一堆承机构具有承置状态和下料状态,在所述承置状态时,所述第一堆承机构用于叠放多个料盘,在所述下料状态时,所述第一堆承机构用于释放底层料盘;
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底部;
升托机构,所述升托机构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可驱动所述升托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一堆叠工位的下方,使所述升托机构接收所述第一堆承机构释放的底层料盘;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可驱动所述升托机构移动至所述取料工位,使所述升托机构上的料盘的屏蔽盖被取走;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可驱动所述升托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二堆叠工位的下方,所述升托机构将空料盘放置到所述第二堆叠工位上;
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取料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范围包括第一传送位和第二传送位;
吸取机构,所述吸取机构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传送机构驱动所述吸取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一传送位,所述吸取机构位于所述取料工位的上方,所述吸取机构用于吸取所述取料工位处的料盘上的屏蔽盖;所述第二传送机构驱动所述吸取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二传送位,所述吸取机构将其吸取的屏蔽盖进行释放上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堆承机构包括伸缩驱动件和支撑件,所述伸缩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伸缩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件伸出以使所述支撑件切换至所述承置状态或驱动所述支撑件回缩以使所述支撑件切换至所述下料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形成有楔形部,所述楔形部用于支撑料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升托机构包括底托座、升降组件以及升托板组件;
所述底托座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托座上,所述升降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托板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升托板组件作升降运动,所述升托板组件用于承载料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升托板组件包括托板和若干个第一吸嘴,所述托板与所述升降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吸嘴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一吸嘴用于吸取住料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升托机构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底托座上,所述定位板形成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料盘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板中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升托板组件穿过所述开口作升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料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堆叠工位的第二堆承机构,所述第二堆承机构包括轴座和转承板,所述轴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转承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轴座上,所述转承板具有平放状态和避让状态,在所述平放状态时,所述转承板用于承载料盘,在所述避让状态时,所述转承板用于避让料盘;
其中,所述升托机构进行上升运动以托住料盘上升,所述料盘顶抵所述转承板使所述转承板切换至所述避让状态,以使所述料盘上升至高于所述转承板时,所述转承板掉落切换至所述平放状态,所述升托机构进行下降运动以托住料盘下降,直至料盘下落至所述转承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吸取支座、升降驱动件以及第二吸嘴;
所述吸取支座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吸取支座上,所述升降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嘴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吸嘴作升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吸取机构还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吸取支座上,且所述第二缓冲件位于所述第一缓冲件的下方,所述第二缓冲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缓冲件抵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预先使第一堆承机构切换至承置状态,以将多个放置有屏蔽盖的料盘叠放在第一堆承机构上;在通过上料模组进行自动屏蔽盖自动上料时,第一传送机构驱动升托机构移动至第一堆叠工位的下方,此时,第一堆承机构切换至下料状态,第一堆承机构上的底层料盘被释放到升托机构;然后第一传送机构继续驱动升托机构使其移动到取料工位,此时,第二传送机构驱动吸取机构移动至第一传送位,以使得吸取机构能够从上方吸取位于取料工位处的料盘上的屏蔽盖,第二传送机构再驱动吸取机构移动至第二传送位,使得吸取机构能够吸取的屏蔽盖进行释放上料,如将释放屏蔽盖使其上料至焊接治具上;第二传送机构驱动吸取机构在第一传送位和第二传送位来回移动,以将料盘上的屏蔽盖全部吸取上料,当料盘上的屏蔽盖全部被吸取机构吸走之后,第一传送机构继续驱动升托机构移动使其移动至第二堆叠工位的下方,升托机构将其托住的空料盘放置到第二堆叠工位上,至此完成一轮上料;第一传送机构再驱动升托机构移动至第一堆叠工位的下方以进行下一轮的上料。运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屏蔽盖的自动上料,提高了屏蔽盖的上料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屏蔽盖进行上料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料模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传送机构和升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升托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堆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堆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传送机构和吸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上料模组;10、安装架;11、第一堆叠工位;12、取料工位;13、第二堆叠工位;20、第一堆承机构;21、伸缩驱动件;22、支撑件;221、楔形部;23、第一导轨;24、第一滑块;25、第一堆承支座;30、第一传送机构;31、第一传送支座;32、第一旋转驱动件;33、第一丝杠;34、第一丝杠螺母;35、第一感应件;36、第二感应件;37、第三感应件;38、第一感应触发件;40、升托机构;41、底托座;42、升降组件;421、第二旋转驱动件;422、第二丝杠;423、第二丝杠螺母;424、第二导轨;425、第二滑块;43、升托板组件;431、托板;432、第一吸嘴;44、定位板;441、定位结构;442、开口;45、第四感应件;46、第五感应件;47、第二感应触发件;50、第二传送机构;51、第二传送支座;52、第三旋转驱动件;54、第三丝杠螺母;55、第六感应件;56、第七感应件;58、第八感应件;60、吸取机构;61、吸取支座;62、升降驱动件;63、第二吸嘴;64、连接板;65、第一缓冲件;66、第二缓冲件;70、第一限位板;80、第一传感器;90、第二堆承机构;91、轴座;911、限转部;92、转承板;110、第二限位板;120、第二传感器;200、料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料模组100,例如可以用于实现屏蔽盖的上料,以实现屏蔽盖与弹片的焊接。
结合图3-图7,该上料模组100包括安装架10、第一堆承机构20、第一传送机构30、升托机构40、第二传送机构50以及吸取机构60;所述安装架10形成有第一堆叠工位11、取料工位12以及第二堆叠工位13;所述第一堆承机构20设置在所述第一堆叠工位11上,所述第一堆承机构20具有承置状态和下料状态,在所述承置状态时,所述第一堆承机构20用于叠放多个料盘200,在所述下料状态时,所述第一堆承机构20用于释放底层料盘200;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0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0的底部;所述升托机构40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0可驱动所述升托机构40移动至所述第一堆叠工位11的下方,使所述升托机构40接收所述第一堆承机构20释放的底层料盘200;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0可驱动所述升托机构40移动至所述取料工位12,使所述升托机构40上的料盘200的屏蔽盖被取走;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0可驱动所述升托机构40移动至所述第二堆叠工位13的下方,所述升托机构40将空料盘200放置到所述第二堆叠工位13上;所述第二传送机构50设置在所述取料工位12的上方,所述第二传送机构50的传送范围包括第一传送位和第二传送位;所述吸取机构60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5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传送机构50驱动所述吸取机构60移动至所述第一传送位,所述吸取机构60位于所述取料工位12的上方,所述吸取机构60用于吸取所述取料工位12处的料盘200上的屏蔽盖;所述第二传送机构50驱动所述吸取机构60移动至所述第二传送位,所述吸取机构60将其吸取的屏蔽盖进行释放上料。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预先使第一堆承机构20切换至承置状态,以将多个放置有屏蔽盖的料盘200叠放在第一堆承机构20上;在通过上料模组100进行自动屏蔽盖自动上料时,第一传送机构30驱动升托机构40移动至第一堆叠工位11的下方,此时,第一堆承机构20切换至下料状态,第一堆承机构20上的底层料盘200被释放到升托机构40;然后第一传送机构30继续驱动升托机构40使其移动到取料工位12,此时,第二传送机构50驱动吸取机构60移动至第一传送位,以使得吸取机构60能够从上方吸取位于取料工位12处的料盘200上的屏蔽盖,第二传送机构50再驱动吸取机构60移动至第二传送位,使得吸取机构60能够吸取的屏蔽盖进行释放上料,如将释放屏蔽盖使其上料至焊接治具上;第二传送机构50驱动吸取机构60在第一传送位和第二传送位来回移动,以将料盘200上的屏蔽盖全部吸取上料,当料盘200上的屏蔽盖全部被吸取机构60吸走之后,第一传送机构30继续驱动升托机构40移动使其移动至第二堆叠工位13的下方,升托机构40将其托住的空料盘200放置到第二堆叠工位13上,至此完成一轮上料;第一传送机构30再驱动升托机构40移动至第一堆叠工位11的下方以进行下一轮的上料。运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屏蔽盖的自动上料,提高了屏蔽盖的上料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对屏蔽盖进行上料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其中,料盘200上形成有多个仿形槽,仿形槽与屏蔽盖的形状相适配,仿形槽用于定位放置屏蔽盖。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料盘200上的仿形槽呈矩阵排列,使得屏蔽盖规整的放置在料盘200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一堆叠工位11、取料工位12以及第二堆叠工位13依次排列,因此,第一传送机构30驱动升托机构40作直线运动。
参见图3,第一传送机构30包括第一传送支座31、第一旋转驱动件32、第一丝杠33以及第一丝杠螺母34;第一旋转驱动件32设置在第一传送支座31上,第一丝杠33与第一旋转驱动件3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4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传送支座31上,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4的滑动方向与第一丝杠33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第一丝杠螺母34与第一丝杠33螺纹连接;其中,升托机构40与第一丝杠螺母34连接。
在需要通过第一传送机构30驱动升托机构40移动时,第一旋转驱动件32启动,驱动第一丝杠33转动,由于第一丝杠螺母34与第一传送支座31的滑动连接的限制,第一丝杠33的转动会转化为第一丝杠螺母34的直线运动,因此,与第一丝杠螺母34连接的升托机构40也随之作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了第一传送机构30驱动升托机构40作直线运动。
参见图3,第一传送机构30还包括第一感应件35、第二感应件36、第三感应件37以及第一感应触发件38;第一感应件35对应第一堆叠工位11设置在第一传送支座31上,第二感应件36对应取料工位12设置在第一传送支座31上,第三感应件37对应第二堆叠工位13设置在第一传送支座31上,第一感应触发件38设置第一丝杠螺母34上;其中,当第一感应触发件38运动至触发第一感应件35时,表示第一传送机构30驱动升托机构40移动到了第一堆叠工位11的下方;当第一感应触发件38运动至触发第二感应件36时,表示第一传送机构30驱动升托机构40移动到了取料工位12;第一感应触发件38运动至触发第三感应件37时,表示第一传送机构30驱动升托机构40移动到了第二堆叠工位13的下方。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感应件35、第二感应件36、第三感应件37可选用对射式光电开关。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第一堆承机构20包括伸缩驱动件21和支撑件22,所述伸缩驱动件2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0上,所述伸缩驱动件2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件22连接,所述伸缩驱动件21驱动所述支撑件22伸出以使所述支撑件22切换至所述承置状态或驱动所述支撑件22回缩以使所述支撑件22切换至所述下料状态。
具体地,伸缩驱动件21驱动支撑件22伸出,此时支撑件22处于承置状态,支撑件22能够支撑住料盘200堆;当第一传送机构30将升托机构40传送至第一堆叠工位11的下方、升托机构40作上升运动以接触到底层料盘200时,伸缩驱动件21驱动支撑件22回缩,此时,支撑件22处于下料状态,支撑件22解除了作用在底层料盘200上的支撑,底层料盘200依靠升托机构40支撑,因此,当升托机构40下降时,料盘200堆随之下降,当料盘200堆的底层料盘200下降至低于支撑件22时,伸缩驱动件21驱动支撑件22伸出,使得切换至承置状态的支撑件22能够以承载住除底层料盘200以外的料盘200堆;从而将底层料盘200从料盘200堆下料下来到升托机构40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支撑件22形成有楔形部221,所述楔形部221用于支撑料盘200。通过楔形部221的尖端使得楔形部221便于插入两个料盘200之间,将底层料盘200从料盘200堆分开,并支撑剩余的料盘200堆。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一堆承机构20还包括第一导轨23和第一滑块24,第一导轨23设置在安装架10上,第一滑块24设置在支撑件22上,且第一滑块24与第一导轨23滑动连接。通过第一导轨23对第一滑块24的导向,进而对支撑件22的运动进行导向,使得支撑件22进行稳定移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一堆承机构20还包括第一堆承支座25,第一堆承支座25用于固定在安装架10上,伸缩驱动件21、第一导轨23均设置在第一堆承支座25上。
参见图1,上料模组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堆叠工位11的第一限位板70,第一限位板70用于限制住料盘200的周侧,使得料盘200稳定的堆放在第一堆叠工位11,避免料盘200发生倾斜掉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第一限位板70呈L形结构,第一限位板70为四个,四个第一限位板70分别用于限制至料盘200的四个转角。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上料模组100还包括第一传感器80,第一传感器80用于感应第一堆叠工位11上的料盘200的余量。通过第一传感器80感应第一堆叠工位11上的料盘200的余量,能够及时对第一堆叠工位11进行补料,将承载有屏蔽盖的料盘200补充到第一堆叠工位11上。
在一些具体是实施例中,参见图1,第一传感器80设置在第一限位板70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80可以设置为漫反射传感器。
参见图3,所述升托机构40包括底托座41、升降组件42以及升托板组件43;所述底托座41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3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组件42设置在所述底托座41上,所述升降组件4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托板组件43连接,所述升降组件42组件驱动所述升托板组件43作升降运动,所述升托板组件43用于承载料盘200。
具体地,当第一传送机构30驱动升托机构40移动至第一堆叠工位11的下方时,升降组件42驱动升托板组件43上升以承载住料盘200堆,升降组件42再驱动升托板组件43下降使料盘200堆的底层料盘200低于支撑件22,然后伸缩驱动件21驱动支撑件22伸出,使得切换至承置状态的支撑件22能够以承载住除底层料盘200以外的料盘200堆,升降组件42可再驱动升托板组件43托住底层料盘200继续下降从而完全分离开底层料盘200;当升托板组件43托住的料盘200在取料工位12被吸取组件取完料之后,第一传送机构30驱动升托机构40托着空料盘200移动至第二堆叠工位13时,升降组件42驱动升托板组件43托住空料盘200上升将空料盘200放置在第二堆叠工位13。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升托板组件43包括托板431和若干个第一吸嘴432,所述托板431与所述升降组件4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吸嘴432设置在所述托板431上,所述第一吸嘴432用于吸取住料盘200。当升降组件42驱动托板431上升以托住底层料盘200时,第一吸嘴432吸住料盘200,从而使得升托板组件43能够稳定的托住料盘200,防止料盘200掉落;当升托板组件43将空料盘200放置到第二堆叠工位13时,第一吸嘴432便解除对空料盘200的吸持。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升托机构40还包括定位板44,所述定位板44设置在所述底托座41上,所述定位板44形成有定位结构441,所述定位结构441用于对料盘200进行定位。具体地,当升托板组件43托持住底层的料盘200后,升降组件42驱动升托板组件43托持着料盘200下降,使定位板44的定位结构441对料盘200进行定位,从而使得料盘200在升托板组件43上的位置放置准确,便于后续吸取机构60对料盘200上的屏蔽盖的吸取。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定位结构441为定位凸台,则料盘200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定位槽口,定位凸台插设进定位槽口中,实现定位板44对料盘200的定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定位板44中部形成有开口442;所述升托板组件43穿过所述开口442作升降运动。通过开口442使得定位板44对升托板组件43的升降运动进行避让,即升托板组件43能够上升高于定位板44以托持住料盘200,也能够下降低于定位板44,使得定位板44对料盘200进行定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定位结构441为若干个,若干个定位结构441环绕开口442设置,因此,当穿过升托板组件43穿过开口442将托持住料盘200下降与定位结构441进行对准定位时,定位结构441能够沿着料盘200的周向对料盘200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结构441的定位稳定性。
参见图4,升降组件42包括第二旋转驱动件421、第二丝杠422以及第二丝杠螺母423;第二旋转驱动件421设置在底托座41上,第二丝杠422与第二旋转驱动件42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丝杠螺母423可滑动的设置在底托座41上,所述第二丝杠螺母423的滑动方向与第二丝杠422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第二丝杠螺母423与第二丝杠422螺纹连接;其中,升托板组件43与第二丝杠螺母423连接。
在需要通过升降组件42驱动升托板组件43进行升降时,第二旋转驱动件421启动,驱动第二丝杠422转动,由于第二丝杠螺母423与底托座41的滑动连接的限制,第二丝杠422的转动会转化为第二丝杠螺母423的直线升降运动,因此,与第二丝杠螺母423连接的升托板组件43也随之作直线升降运动,从而实现了升降组件42驱动升托板组件43作直线升降运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升降组件42还包括第二导轨424和第二滑块425,第二导轨424设置在底托座41上,第二滑块425设置在升托板组件43上,且第二滑块425与第二导轨424滑动连接。通过第二导轨424对第二滑块425的导向,进而对升托板组件43的运动进行导向,使得升托板组件43进行稳定移动。
参见图3和图4,升托机构40还包括第四感应件45、第五感应件46以及第二感应触发件47;第四感应件45和第五感应件46沿升托板组件43的升降方向间隔设置在底托座41上,第二感应触发件47设置升托板组件43上,第二感应触发件47用于与第四感应件45、第五感应件46感应;其中,当第二感应触发件47随着升托板组件43升降运动至触发第四感应件45时,表示升降组件42驱动升托板组件43上升至托持住了底层的料盘200,或表示升降组件42驱动升托板431升托持着空料盘200上升至高于第二堆叠工位13,此时,升降组件42停止驱动升托板组件43上升;当第二感应触发件47运动至触发第五感应件46时,表示升降组件42驱动升托板组件43托持着底层的料盘200下降实现了与料盘200堆的分离,或表示升降组件42驱动升托板组件43已下降将空料盘200放置到了第二堆叠工位13上,此时,升降组件42停止动升托板组件43下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四感应件45、第五感应件46可选用对射式光电开关。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6,所述上料模组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堆叠工位13的第二堆承机构90,所述第二堆承机构90包括轴座91和转承板92,所述轴座91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0上,所述转承板92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轴座91上,所述转承板92具有平放状态和避让状态,在所述平放状态时,所述转承板92用于承载料盘200,在所述避让状态时,所述转承板92用于避让料盘200;其中,所述升托机构40进行上升运动以托住料盘200上升,所述料盘200顶抵所述转承板92使所述转承板92转动切换至所述避让状态,以使所述料盘200上升至高于所述转承板92时,所述转承板92掉落切换至所述平放状态,所述升托机构40进行下降运动以托住料盘200下降,直至料盘200下落至所述转承板92上。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传送机构30驱动升托机构40托持着空料盘200运动至第二堆叠工位13的下方后,升托机构40作上升运动以使托持住的空料盘200也随之上升,当料盘200上升至与转承板92抵接时,在料盘200的上升抵接下,转承板92转动切换至避让状态,因此,空料盘200能够越过转承板92继续上升直到高于转承板92,此时,空料盘200与转承板92之间的抵接解除,转承板92在重力作用在能够转动切换至平放状态,升托机构40再托持着空料盘200下降,使得空料盘200能够下降至处于平放状态的转承板92上,从而实现了升托机构40将空料盘200放置到第二堆叠工位13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6,轴座91还形成有限转部911,当转承板92转动至平放状态时,限转部911限制转承板92继续同向转动,以使得转承板92稳定的处于平放状态。
参见图1,上料模组10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堆叠工位13的第二限位板110,第二限位板110用于限制住料盘200的周侧,使得空料盘200稳定的堆放在第二堆叠工位13,避免料盘200发生倾斜掉落。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第二限位板110呈L形结构,第二限位板110为四个,四个第二限位板110分别用于限制至空料盘200的四个转角。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上料模组100还包括第二传感器120,第二传感器120用于感应第二堆叠工位13上的料盘200的堆叠量。通过第二传感器120感应第二堆叠工位13上的料盘200的堆叠量,通过第二传感器120的感应结果能够检测到第二堆叠工位13上的料盘200的堆叠量是否达到预设堆叠量,从而能够及时将第二堆叠工位13的空料盘200卸载下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第二传感器120设置在第二限位板110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120可以设置为漫反射传感器。
参见图7,所述吸取机构60包括吸取支座61、升降驱动件62以及第二吸嘴63;所述吸取支座61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5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62设置在所述吸取支座61上,所述升降驱动件6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嘴63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62驱动所述第二吸嘴63作升降运动。
具体地,当第二传送机构50驱动吸取机构60移动至第一传送位时,升降驱动件62驱动第二吸嘴63从取料工位12的上方逐渐下降,以吸住料盘200上的屏蔽盖;升降驱动件62再驱动第二吸嘴63上升,从而将吸住的屏蔽盖从料盘200上带走;第二传送机构50再驱动吸取机构60移动至第二传送位,升降驱动件62驱动第二吸嘴63再次下降,以将第二吸嘴63吸持住的屏蔽盖释放上料,如将屏蔽盖放置到焊接治具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第二吸嘴63可设置为多个,从而是的第二吸嘴63能够一次性吸取多个屏蔽盖。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7,吸取机构60还包括连接板64,连接板64与升降驱动件6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连接板6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吸嘴63,从而实现升降驱动件62驱动多个第二吸嘴63进行升降。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述吸取机构60还包括第一缓冲件65和第二缓冲件66;所述第一缓冲件65与所述升降驱动件6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缓冲件66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且所述第二缓冲件66位于所述第一缓冲件65的下方,所述第二缓冲件66用于与所述第一缓冲件65抵接。
具体地,当升降驱动件62驱动第二吸嘴63下降以吸住屏蔽盖时,第一缓冲件65也随之下降并抵接在第二缓冲件66上,通过第二缓冲件66对第一缓冲件65进行缓冲抵接,使得第二吸嘴63不会猛地下降至屏蔽盖上,减缓了第二吸嘴63下降时作用在屏蔽盖上的冲击力,同时避免第二吸嘴63下降程度过大而压伤屏蔽盖;此外,通过第二缓冲件66对第一缓冲件65进行缓冲抵接,使得吸取机构60在第二传送位下降上料时,也控制了上料冲击力,实现上料稳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缓冲件66为油压缓冲器。
参见图7,第二传送机构50包括第二传送支座51、第三旋转驱动件52、第三丝杠以及第三丝杠螺母54;第二传送支座51设置在取料工位12的上方,第三旋转驱动件52设置在第二传送支座51上,第三丝杠与第三旋转驱动件5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丝杠螺母54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传送支座51上,所述第三丝杠螺母54的滑动方向与第三丝杠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第三丝杠螺母54与第三丝杠螺纹连接;其中,吸取机构60与第三丝杠螺母54连接。
在需要通过第二传送机构50驱动吸取机构60移动至第一传送位或第二传送位时,第三旋转驱动件52启动,驱动第三丝杠转动,由于第三丝杠螺母54与第二传送支座51的滑动连接的限制,第三丝杠的转动会转化为第三丝杠螺母54的直线运动,因此,与第三丝杠螺母54连接的吸取机构60也随之作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了第二传送机构50驱动吸取机构60作直线运动。
参见图7,第三传送机构还包括第六感应件55、第七感应件56以及第二感应触发件47;第六感应件55和第七感应件56沿第三丝杠螺母54的移动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传送支座51上,第三感应触发件设置第三丝杠螺母54上,第三感应触发件用于与第六感应件55、第七感应件56感应;其中,当第三感应触发件运动至触发第六感应件55时,表示第二传送机构50驱动吸取机构60移动到了第一传送位的极限位置,第二传送机构50停止驱动吸取机构60继续同向移动;当第三感应触发件运动至触发第七感应件56时,表示第二传送机构50驱动吸取机构60移动到了第二传送位的极限位置,第二传送机构50停止驱动吸取机构60继续同向移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六感应件55、第七感应件56可选用对射式光电开关。
参见图7,第三传送机构还包括第八感应件58,第八感应件58设置在第二传送支座51上,且第八感应件58位于第六感应件55和第七感应件56之间,当第三感应触发件运动至触发第八感应件58时,表示吸取机构60位于原点,第二传送机构50驱动吸取机构60往原点的一边移动,则是往第一传送位移动,驱动吸取机构60往原点的另一边移动,则是往第二传送位移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形成有第一堆叠工位、取料工位以及第二堆叠工位;
第一堆承机构,所述第一堆承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堆叠工位上,所述第一堆承机构具有承置状态和下料状态,在所述承置状态时,所述第一堆承机构用于叠放多个料盘,在所述下料状态时,所述第一堆承机构用于释放底层料盘;
第一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底部;
升托机构,所述升托机构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可驱动所述升托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一堆叠工位的下方,使所述升托机构接收所述第一堆承机构释放的底层料盘;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可驱动所述升托机构移动至所述取料工位,使所述升托机构上的料盘的屏蔽盖被取走;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可驱动所述升托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二堆叠工位的下方,所述升托机构将空料盘放置到所述第二堆叠工位上;
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取料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范围包括第一传送位和第二传送位;
吸取机构,所述吸取机构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传送机构驱动所述吸取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一传送位,所述吸取机构位于所述取料工位的上方,所述吸取机构用于吸取所述取料工位处的料盘上的屏蔽盖;所述第二传送机构驱动所述吸取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二传送位,所述吸取机构将其吸取的屏蔽盖进行释放上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堆承机构包括伸缩驱动件和支撑件,所述伸缩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伸缩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件伸出以使所述支撑件切换至所述承置状态或驱动所述支撑件回缩以使所述支撑件切换至所述下料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形成有楔形部,所述楔形部用于支撑料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托机构包括底托座、升降组件以及升托板组件;
所述底托座与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托座上,所述升降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升托板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升托板组件作升降运动,所述升托板组件用于承载料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托板组件包括托板和若干个第一吸嘴,所述托板与所述升降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一吸嘴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一吸嘴用于吸取住料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托机构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底托座上,所述定位板形成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对料盘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中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升托板组件穿过所述开口作升降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堆叠工位的第二堆承机构,所述第二堆承机构包括轴座和转承板,所述轴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转承板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轴座上,所述转承板具有平放状态和避让状态,在所述平放状态时,所述转承板用于承载料盘,在所述避让状态时,所述转承板用于避让料盘;
其中,所述升托机构进行上升运动以托住料盘上升,所述料盘顶抵所述转承板使所述转承板切换至所述避让状态,以使所述料盘上升至高于所述转承板时,所述转承板掉落切换至所述平放状态,所述升托机构进行下降运动以托住料盘下降,直至料盘下落至所述转承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吸取支座、升降驱动件以及第二吸嘴;
所述吸取支座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吸取支座上,所述升降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吸嘴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吸嘴作升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料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机构还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升降驱动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吸取支座上,且所述第二缓冲件位于所述第一缓冲件的下方,所述第二缓冲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缓冲件抵接。
CN202321892298.2U 2023-07-18 2023-07-18 上料模组 Active CN220375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2298.2U CN220375752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上料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92298.2U CN220375752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上料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5752U true CN220375752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7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92298.2U Active CN220375752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上料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5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1773B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设备中叠堆硅片自动上料的系统
CN108820872B (zh) 一种上料机构
CN111745365B (zh) 组装装置
CN212314849U (zh) 一种上下料机构
CN114229429A (zh) 一种料盘上下料装置
CN220375752U (zh) 上料模组
CN114029241A (zh) 一种软包电芯上料分选设备
CN111151674A (zh) 一种液压上料机
CN216763371U (zh) 一种自动翻转下线装置
CN216989936U (zh) 板料加工装置
CN212638976U (zh) 双料仓供料机构
CN210884139U (zh) 一种分层式上下料机构
CN21979192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隔离纸料仓装置
CN110790020A (zh) 校正接料机构及超薄型多兼容性接料飞达
CN211310164U (zh) 校正接料机构及超薄型多兼容性接料飞达
CN219448492U (zh) 一种电芯自动上料机及电芯生产线
CN214454868U (zh) 一种料盘缓存机构
CN212727913U (zh) 一种立体式屏蔽盖tray盘供料机
CN220131253U (zh) 背板上料装置
CN215101031U (zh) 一种自动堆码机
CN216795288U (zh) 圆弧磁铁组装至无线充电耳机壳设备
CN217263186U (zh) 一种柔性摆盘机
CN220200662U (zh) 一种高效Tray盘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15827868U (zh) 上下料装置和具有该上下料装置的生产设备
CN220097836U (zh) 薄片式冲压料自动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