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4386U - 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 Google Patents

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4386U
CN220354386U CN202321707430.8U CN202321707430U CN220354386U CN 220354386 U CN220354386 U CN 220354386U CN 202321707430 U CN202321707430 U CN 202321707430U CN 220354386 U CN220354386 U CN 220354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uckle
wire
lift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74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74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4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4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4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该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包括第一拉线段、第二拉线段和第一卡扣,车门内板对应第一卡扣设有卡孔,第一卡扣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拉线段和第二拉线段中的一者或两者,另一端插置于卡孔并可拆卸连接于车门内板,第一卡扣设有卡槽以及连通卡槽的弹性卡口,且第一拉线段或者第二拉线段能够通过弹性卡口卡入卡槽内并与第一卡扣卡接固定。本申请提供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解决了中间拉线发生摆动,导致套设于中间拉线外周侧的拉线套管容易与车门内的零部件发生磕碰并引起异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门玻璃升降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宽度较大的车门玻璃的升降稳定性,通常采用双导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驱动车门玻璃进行升降。并且,双导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的中间拉线的长度也会比一般玻璃升降器的长度更长。车门玻璃升降以及开关车门时,中间拉线会发生摆动,如此,会导致套设于中间拉线外周侧的拉线套管容易与车门内的零部件发生磕碰并引起异响,从而降低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以解决中间拉线发生摆动,导致套设于中间拉线外周侧的拉线套管容易与车门内的零部件发生磕碰并引起异响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包括第一拉线段、第二拉线段和第一卡扣,车门内板对应第一卡扣设有卡孔,第一卡扣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拉线段和第二拉线段中的一者或两者,另一端插置于卡孔并可拆卸连接于车门内板,第一卡扣设有卡槽以及连通卡槽的弹性卡口,且第一拉线段或者第二拉线段能够通过弹性卡口卡入卡槽内并与第一卡扣卡接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卡头、第二卡头以及连接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的连接柱,卡槽和弹性卡口均设于第一卡头,以使第一卡扣能够通过第一卡头卡接于第一拉线段或第二拉线段,第一卡扣通过第二卡头插置于卡孔并卡接于车门内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扣还包括卡盖,卡盖套设于连接柱的外侧,且卡盖一端连接于连接柱,另一端沿着连接柱的径向向外延伸,当第二卡头卡入卡孔时,卡盖密封盖设于卡孔的开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卡头设有一个或多个镂空孔,且镂空孔的侧壁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以使镂空孔收缩或者复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镂空孔的外侧壁设有止挡凸起,卡孔的内壁对应止挡凸起设有止挡槽,当第二卡头插置于卡孔时,止挡凸起能够与止挡槽卡接配合,以使第二卡头卡接于车门内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头为热塑性弹性体件、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件、橡胶件、硅胶件、工程塑料件或者金属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头、第二卡头和连接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头呈C字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卡扣,第一拉线段和第二拉线段通过第二卡扣卡接固定。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该新能源汽车包括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当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在装配时,可通过弹性卡口的形变,将第一拉线段或第二拉线段卡入第一卡扣的的卡槽内,并将第一卡扣通过卡孔卡接于车门内板。如此,在第一卡扣的固定作用下,第一拉线段和第二拉线段将不会与车门内的零部件发生磕碰并引起异响,从而大大提高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当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发生损坏时,可将第一卡扣从卡孔中拔出,使第一卡扣脱离车门内板,然后,再通过弹性卡口的弹性形变,使得第一拉线段或者第二拉线段脱离卡槽。如此,便可轻松完成第一卡扣的拆卸,结合上述第一卡扣的装配过程可知,第一卡扣的安装和拆卸非常简便,大大提高了第一卡扣的拆装便利性。并且,由于第一卡扣便于拆装,避免了第一卡扣发生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双导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维修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双导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0、第一升降部件;120、第二升降部件;200、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210、第一拉线段;220、第二拉线段;230、第一卡扣;231、第一卡头;2311、卡槽;2312、弹性卡口;2313、凸筋;232、第二卡头;2321、镂空孔;2322、止挡凸起;233、连接柱;2331、加强筋;234、卡盖;2341、泡棉垫;240、第二卡扣;241、第三卡头;242、第四卡头;243、卡条;244、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提高宽度较大的车门玻璃的升降稳定性,通常采用双导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驱动车门玻璃进行升降。并且,双导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的中间拉线的长度也会比一般玻璃升降器的长度更长。车门玻璃升降以及开关车门时,中间拉线会发生摆动,如此,会导致套设于中间拉线外周侧的拉线套管容易与车门内的零部件发生磕碰并引起异响,从而降低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为了解决中间拉线发生摆动,导致套设于中间拉线外周侧的拉线套管容易与车门内的零部件发生磕碰并引起异响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双导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
请参阅图1-图4,双导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包括第一升降部件110、第二升降部件120和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200。该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200包括第一拉线段210、第二拉线段220和第一卡扣230,车门内板(图未示)对应第一卡扣230设有卡孔(图未示),第一卡扣230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拉线段210和第二拉线段220中的一者或两者,另一端插置于卡孔并可拆卸连接于车门内板。第一卡扣230设有卡槽2311以及连通卡槽2311的弹性卡口2312,且第一拉线段210或者第二拉线段220能够通过弹性卡口2312卡入卡槽2311内并与第一卡扣230卡接固定。并且,第一升降部件110和第二升降部件120分别通过第一拉线段210和第二拉线段22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第一拉线段210和第二拉线段220中的一者通过第一卡扣230固定于车门内板,还可以同时将第一拉线段210和第二拉线段220通过第一卡扣230(数量可以是多个)固定于车门内板。
进一步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拉线段210由第一拉线本体和套设于第一拉线本体外侧的第一拉线套筒构成,同样的,第二拉线段220由第二拉线本体和套设于第二拉线本体外侧的第二拉线套筒构成。
当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200在装配时,可通过弹性卡口2312的形变,将第一拉线段210或第二拉线段220卡入第一卡扣230的的卡槽2311内,并将第一卡扣230通过卡孔卡接于车门内板。如此,在第一卡扣230的固定作用下,第一拉线段210和第二拉线段220将不会与车门内的零部件发生磕碰并引起异响,从而大大提高了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当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200发生损坏时,可将第一卡扣230从卡孔中拔出,使第一卡扣230脱离车门内板,然后,再通过弹性卡口2312的弹性形变,使得第一拉线段210或者第二拉线段220脱离卡槽2311。如此,便可轻松完成第一卡扣230的拆卸,结合上述第一卡扣230的装配过程可知,第一卡扣230的安装和拆卸非常简便,大大提高了第一卡扣230的拆装便利性。并且,由于第一卡扣230便于拆装,避免了第一卡扣230发生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双导轨绳轮式玻璃升降器,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维修经济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卡扣230包括第一卡头231、第二卡头232以及连接第一卡头231和第二卡头232的连接柱233,卡槽2311和弹性卡口2312均设于第一卡头231,以使第一卡扣230能够通过第一卡头231卡接于第一拉线段210或第二拉线段220,第一卡扣230通过第二卡头232插置于卡孔并卡接于车门内板。
为了降低第一卡扣230的成型难度,第一卡头231、第二卡头232和连接柱233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第一卡头231、第二卡头232和连接柱233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或者一体浇铸成型结构或者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头231、第二卡头232和连接柱233还可以焊接、卡接、粘接或者螺纹连接,在此不一一列举。
第一卡头231可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实现弹性卡口2312的扩张和复原,因此,为了降低第一卡头231形变的难度,第一卡头231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硅胶、工程塑料或者金属。甚至,第一卡头231的材质还可以是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硅胶、工程塑料和金属中的两者或者两者以上的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卡头231整体呈C字形,弹性卡口2312位于C字形的开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头231的外周侧设有多道沿着自身周向分布凸筋2313,如此,便于握持第一卡头231,并对第一卡头231进行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柱233的外周侧设有多个加强筋2331,如此,有利于提高连接柱233的结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卡头232设有一个或多个镂空孔2321,且镂空孔2321的侧壁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以使镂空孔2321收缩或者复原。
具体地,当第二卡头232插置于卡孔时,卡孔的内壁能够挤压镂空孔2321的侧壁,以使镂空孔2321的侧壁形变收缩,以便于第二卡头232顺利插入卡孔。当第二卡头232完全插入卡孔时,镂空孔2321的侧壁能够复原并卡接于卡孔的侧壁,以使第一卡扣230通过第二卡头232卡接于车门内板。当第二卡头232完全完全脱离卡孔时,镂空孔2321的侧壁也处于复原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镂空孔2321关于第二卡头232的中心线呈镜像对称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镂空孔2321侧壁的材质为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硅胶、工程塑料或者金属。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镂空孔2321的外侧壁设有止挡凸起2322,卡孔的内壁对应止挡凸起2322设有止挡槽(图未示),当第二卡头232插置于卡孔时,止挡凸起2322能够与止挡槽卡接配合,以使第二卡头232卡接于车门内板。
如此,增强了第一卡扣230和车门内板的卡接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卡扣230还包括卡盖234,卡盖234套设于连接柱233的外侧,且卡盖234一端连接于连接柱233,另一端沿着连接柱233的径向向外延伸,当第二卡头232卡入卡孔时,卡盖234密封盖设于卡孔的开口处。
如此,可防止雨水从卡孔处进入车门内板,提高了车门内板的密封性。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卡盖234的材质为橡胶、硅胶、泡棉或者塑料泡沫。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卡盖234的密封性,在一实施例中,卡盖234的外周侧设有泡棉垫234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200还包括第二卡扣240,第一拉线段210和第二拉线段220通过第二卡扣240卡接固定。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二卡扣240包括第三卡头241、第四卡头242以及连接第三卡头241和第四卡头242的卡条243,第二卡扣240分别通过第三卡头241和第四卡头242卡接于第一拉线段210,并与第一拉线段210围设形成限位孔244,第二拉线段220穿设于限位孔244。
更具体地,第三卡头241和第四卡头242也均呈C字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该新能源汽车包括以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2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拉线段(210)、第二拉线段(220)和第一卡扣(230),车门内板对应所述第一卡扣(230)设有卡孔,所述第一卡扣(230)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拉线段(210)和所述第二拉线段(220)中的一者或两者,另一端插置于卡孔并可拆卸连接于车门内板,所述第一卡扣(230)设有卡槽(2311)以及连通所述卡槽(2311)的弹性卡口(2312),且所述第一拉线段(210)或者所述第二拉线段(220)能够通过所述弹性卡口(2312)卡入所述卡槽(2311)内并与所述第一卡扣(230)卡接固定;
所述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卡扣(240),所述第一拉线段(210)和所述第二拉线段(220)通过所述第二卡扣(240)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230)包括第一卡头(231)、第二卡头(2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卡头(231)和所述第二卡头(232)的连接柱(233),所述卡槽(2311)和所述弹性卡口(2312)均设于所述第一卡头(231),以使所述第一卡扣(230)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卡头(231)卡接于所述第一拉线段(210)或所述第二拉线段(220),所述第一卡扣(230)通过所述第二卡头(232)插置于卡孔并卡接于车门内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230)还包括卡盖(234),所述卡盖(234)套设于所述连接柱(233)的外侧,且所述卡盖(234)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柱(233),另一端沿着所述连接柱(233)的径向向外延伸,当所述第二卡头(232)卡入卡孔时,所述卡盖(234)密封盖设于卡孔的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头(232)设有一个或多个镂空孔(2321),且所述镂空孔(2321)的侧壁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以使所述镂空孔(2321)收缩或者复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孔(2321)的外侧壁设有止挡凸起(2322),卡孔的内壁对应所述止挡凸起(2322)设有止挡槽,当所述第二卡头(232)插置于卡孔时,所述止挡凸起(2322)能够与止挡槽卡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二卡头(232)卡接于车门内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头(231)为热塑性弹性体件、热固性聚氨酯弹性体件、橡胶件、硅胶件、工程塑料件或者金属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头(231)、所述第二卡头(232)和所述连接柱(233)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头(231)呈C字形。
9.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8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200)。
CN202321707430.8U 2023-06-30 2023-06-30 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Active CN220354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7430.8U CN220354386U (zh) 2023-06-30 2023-06-30 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7430.8U CN220354386U (zh) 2023-06-30 2023-06-30 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4386U true CN220354386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2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7430.8U Active CN220354386U (zh) 2023-06-30 2023-06-30 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4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2251509A (ja) パネル組立体を支持体に固着するファスナ
CN201604502U (zh) 汽车车门和具有这种汽车车门的汽车
KR101628949B1 (ko) 차량용 도어모듈
CN112339536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框架和车辆
CN220354386U (zh) 升降器拉线卡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CN214112457U (zh) 饰板组件和车辆
CN205395726U (zh) 中门内蒙皮上加强件
CN2834981Y (zh) 汽车车门外夹条总成
CN210439853U (zh) 一种车门铰链的加强结构
CN219192347U (zh) 无框车门立柱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615443U (zh) 一种汽车顶篷后天窗框优化结构
CN217863665U (zh) 一种三角窗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0337530U (zh) 一种汽车车门门基板
CN216184393U (zh) 车窗导轨与窗框连接结构
CN219947874U (zh) 车门组件及包括该车门组件的车辆
CN214404222U (zh) 一种新型卡扣结构
CN215361555U (zh) 汽车的侧围边梁总成
CN212637129U (zh) 小天窗驱动轴限位盖结构
CN220615714U (zh) 一种汽车组合式堵盖
CN215169135U (zh) 用于玻璃升降器导轨的止动块结构
CN220036532U (zh) 一种电梯门板密封条结构
CN219821172U (zh) 可快速装配的玻璃托架
KR100463161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 프레임 밀폐구조
CN219214694U (zh) 一种密封结构、车门玻璃总成及车辆
CN219467508U (zh) 用于车辆天窗玻璃的支架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