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4694U - 一种密封结构、车门玻璃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结构、车门玻璃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14694U CN219214694U CN202320918075.2U CN202320918075U CN219214694U CN 219214694 U CN219214694 U CN 219214694U CN 202320918075 U CN202320918075 U CN 202320918075U CN 219214694 U CN219214694 U CN 2192146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ss
- lifting glass
- sealing
- sealing strip
- guide r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车门玻璃总成及车辆,其中,密封结构应用于对升降玻璃进行密封,密封结构包括导轨,导轨的一端设有L型部,导轨的另一端设有连接臂;连接臂向内倾斜并逐渐平行于升降玻璃的长度方向分布,且在其末端向外翻折形成勾件,L型部和连接臂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围成用于至少部分容纳升降玻璃的凹槽;L型部与升降玻璃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水平段上卡装有用于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的外侧的第一密封条;连接臂朝向凹槽的一侧卡装有第二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同时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的内侧以及升降玻璃沿其长度方向朝向导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三道起到密封和防水作用的防线,确保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结构、车门玻璃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门的侧壁上通常会设有车窗玻璃,车窗玻璃不仅起到了美观的作用,同时还便于观察车外环境;现有无框车型的车门玻璃总成中的升降玻璃通常是滑动配合在导轨内且与导轨密封连接进行装配,同时导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于车门钣金上;但是现有的大多数车门玻璃总成中的升降玻璃与导轨的连接处仅通过一个密封条进行密封,只有一道防水线,导致密封防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车门玻璃总成中的升降玻璃与导轨的连接处仅通过一个密封条进行密封,导致密封防水效果不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密封结构、车门玻璃总成及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密封结构,应用于对升降玻璃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导轨,一端设置有L型部,所述导轨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向内倾斜并逐渐平行于升降玻璃的长度方向分布,且在所述连接臂的末端向外翻折形成勾件,所述L型部和所述连接臂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围成用于至少部分容纳升降玻璃的凹槽;
第一密封条,卡装在所述L型部与所述升降玻璃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水平段上,所述第一密封条用于抵接贴合于所述升降玻璃的外侧;
第二密封条,卡装在所述连接臂朝向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条用于同时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的内侧以及升降玻璃沿其长度方向朝向所述导轨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通过在L型部的水平段和连接臂朝向升降玻璃的一侧分别卡装有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第一密封条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的外侧,且第二密封条在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的内侧的同时填充升降玻璃和导轨之间的间隙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结构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形成三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确保在第一密封条形成的外侧防线失效后,第二密封条形成的两道防线仍然能够起到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2.同时通过L型部和连接臂围成开口朝向升降玻璃的半封闭式的类似“U”型状的凹槽,便于将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卡入并分别在升降玻璃的外侧、位于凹槽内且沿其长度方向朝向导轨的一端以及内侧形成一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
优选地,所述导轨包括有可分体设置的第一导件和第二导件,所述第一导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所述L型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L型部的垂直段背离升降玻璃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平行于升降玻璃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导件包括一体成型的所述连接臂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臂沿升降玻璃的长度方向背离升降玻璃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平行于升降玻璃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件的材质为弹性体;所述第一导件与所述第一密封条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L型部的水平段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三密封唇边,所述第三密封唇边用于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有螺纹孔;装配成一体时,螺钉旋紧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螺纹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条背离升降玻璃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平行于升降玻璃的长度方向,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连接臂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可变形的卡齿,所述连接臂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与所述卡齿一一对应的卡孔。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背离所述连接臂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L型部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凸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件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所述第一密封条的材质为弹性体;和/或,所述L型部的水平段朝向升降玻璃的一侧设置有T型槽,所述T型槽的大槽设置于所述T型槽的小槽背离升降玻璃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条背离升降玻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大槽的勾部,所述勾部的尺寸大于所述小槽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车门玻璃总成,包括三角玻璃、导轨、第四密封条以及升降玻璃,所述第四密封条卡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朝向所述三角玻璃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三角玻璃的侧边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并与所述第四密封条抵接;所述升降玻璃滑动配合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升降玻璃和所述三角玻璃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升降玻璃和所述导轨之间的密封结构采用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密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门玻璃总成,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L型部的水平段和连接臂朝向升降玻璃的一侧分别卡装有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第一密封条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的外侧,且第二密封条在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的内侧的同时填充升降玻璃和导轨之间的间隙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结构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形成三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确保在第一密封条形成的外侧防线失效后,第二密封条形成的两道防线仍然能够起到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进一步提高本车门玻璃总成的密封防水效果。2.同时通过L型部和连接臂围成开口朝向升降玻璃的半封闭式的类似“U”型状的凹槽,便于将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卡入并分别在升降玻璃的外侧、位于凹槽内且沿其长度方向朝向导轨的一端以及内侧形成一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进一步提高本车门玻璃总成的密封防水效果。3.通过将三角玻璃的侧边固定于固定部上并与第四密封条抵接贴合实现密封,且使得升降玻璃和三角玻璃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实现在提高车门玻璃总成的密封性能的同时能达到外观面零阶差的效果,从而降低了汽车风阻,提高了外观美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密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L型部的水平段和连接臂朝向升降玻璃的一侧分别卡装有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第一密封条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的外侧,且第二密封条在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的内侧的同时填充升降玻璃和导轨之间的间隙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结构通过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形成三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确保在第一密封条形成的外侧防线失效后,第二密封条形成的两道防线仍然能够起到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密封防水效果。2.同时通过L型部和连接臂围成开口朝向升降玻璃的半封闭式的类似“U”型状的凹槽,便于将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卡入并分别在升降玻璃的外侧、位于凹槽内且沿其长度方向朝向导轨的一端以及内侧形成一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密封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结构中的导轨为一体式整体结构时与升降玻璃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结构中的导轨为分体结构且第一导件采用硬质塑料材质时与升降玻璃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结构中的导轨为分体结构且第一导件采用弹性体材质时与升降玻璃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结构中的第一密封条为唇边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结构中的第三密封唇边沿周向逐渐靠近圆心的趋势分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密封结构中的第三密封唇边沿周向逐渐远离圆心的趋势分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车窗总成拆去升降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装配有升降玻璃时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升降玻璃;
2-导轨、21-凹槽、22-L型部、221-水平段、222-T型槽、23-连接臂、231-勾件、24-第一导件、241-第一连接部、242-第三密封唇边、243-凸部、244-铝片、25-第二导件、251-第二连接部、26-固定部;
3-第一密封条、31-勾部;
4-第二密封条、41-夹持部、411-卡齿、42-勾槽;
5-三角玻璃;
6-第四密封条、61-卡接部、62-勾齿;
7-第一固定支架;
8-第二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密封结构,应用于对升降玻璃1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导轨2、第一密封条3以及第二密封条4;所述导轨2朝外的一端设置有L型部22,所述导轨2的朝内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臂23;所述连接臂23向内倾斜并逐渐平行于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分布,且在所述连接臂23的末端向外翻折形成勾件231,所述L型部22和所述连接臂23之间相对设置且两者围成用于至少部分容纳升降玻璃1的凹槽21;所述第一密封条3卡装在所述L型部22与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水平段221上,所述第一密封条3用于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条4卡装在所述连接臂23朝向所述凹槽21的一侧,且由所述勾件231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密封条4用于同时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内侧以及升降玻璃1沿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导轨2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沿周向逐渐靠近圆心的趋势分布是基于图1所示的视角进行表述;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与图1中所示的长度方向平行;本实施例中所述向内、向外、外侧以及内侧的方位与图1或图2中所示的内外方向相平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L型部22的水平段221和连接臂23朝向升降玻璃1的一侧分别卡装有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第一密封条3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外侧,且第二密封条4在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内侧的同时填充升降玻璃1和导轨2之间的间隙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结构通过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形成三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确保在第一密封条3形成的外侧防线失效后,第二密封条4形成的两道防线仍然能够起到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1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同时通过L型部22和连接臂23围成开口朝向升降玻璃1的半封闭式的类似“U”型状的凹槽21,便于将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卡入并分别在升降玻璃1的外侧、位于凹槽21内且沿其长度方向朝向导轨2的一端以及内侧形成一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1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
为了提高所述第二密封条4卡接在所述连接臂23朝向所述凹槽21的一侧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密封条4朝向所述勾件231的一侧设置有勾槽42,所述勾槽42供所述勾件231嵌入卡接。
如图2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轨2包括有可分体设置的第一导件24和第二导件25,所述第一导件24包括一体成型的所述L型部22和第一连接部241,所述第一连接部241设置于所述L型部22的垂直段背离升降玻璃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241平行于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导件25包括一体成型的所述连接臂23和第二连接部251,所述第二连接部251设置于所述连接臂23沿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背离升降玻璃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251平行于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24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51可拆卸连接成一体。通过将导轨2设置成第一导件24和第二导件25可拆卸连接的可分体结构,相较于采用整体式结构,本实施例的分体结构的导轨2更便于安装且密封性能更好;同时可以通过将第一导件24和第二导件25采用不同硬度的材质进行制作,在确保密封性能和强度的基础上达到轻量化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件24优选采用EPDM材质,第二导件25优选采用TPV材质,具体的第一导件24和第二导件25的硬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导件24的结构强度,以满足一些特殊使用环境的需要,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导件24的材质选用为金属骨架。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件24的材质为弹性体,优选EPDM材质,所述第一导件24与所述第一密封条3采用挤出的工艺一体成型形成一个整体,减少装配的工艺,便于安装且密封性更好。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导件24的刚性,如图3和图4所示,更具体地,在所述第一导件24内设有铝片244。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件2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材质为弹性体。相较于采用弹性体的材质的第一导件24,硬质塑料的第一导件24的强度足够,无需在第一导件24内设置铝片也能实现使用的需要,轻量化的效果更佳。
为了便于将第一密封条3卡接在L型部22的水平段221朝向凹槽21的一端且提高第一密封条3的卡接的稳定性;如图1或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型部22的水平段221朝向所述升降玻璃1的一侧设置有T型槽222,所述T型槽222的大槽设置于所述T型槽222的小槽背离所述升降玻璃1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条3背离所述升降玻璃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大槽的勾部31,所述勾部31的尺寸大于所述小槽的尺寸。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3设置为泡型结构,泡型结构的第一密封条3与升降玻璃1的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效果更好,且相较于唇边结构更便于生产。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3设置为唇边结构;相较于泡型结构,唇边结构的第一密封条3的连接稳定性能更佳。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型部22的水平段221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241的一端沿周向逐渐靠近圆心的趋势翻折形成第三密封唇边242,所述第三密封唇边242用于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外侧。第三密封唇边242在升降玻璃1的外侧形成第四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与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配合进一步提高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1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沿周向逐渐靠近圆心的趋势分布的第三密封唇边242与第一密封条3的连接稳定性能更佳。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沿周向逐渐靠近圆心的趋势分布是基于图5所示的视角进行表述。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型部22的水平段221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241的一端沿周向逐渐远离圆心的趋势翻折形成第三密封唇边242,所述第三密封唇边242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外侧。相较于沿周向逐渐靠近圆心的趋势分布,沿周向逐渐远离圆心的趋势分布的第三密封唇边242更利于避免水在其与升降玻璃1的抵接贴合处积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沿周向逐渐远离圆心的趋势分布是基于图6所示的视角进行表述。
本实施例对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5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不做限制,为了确保在可拆卸的基础上提高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51之间的连接的紧固性,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4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51均沿其厚度方向对应贯穿形成有螺纹孔,当需要将导轨2安装成一体时,将螺钉旋紧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4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51的所述螺纹孔内即可实现。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5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卡扣和扣位扣接等其它结构;第一连接部241的厚度方向和第二连接部251的厚度方向是指与图4中内外方向相平行的方向。
如图2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条4背离升降玻璃1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41,所述夹持部41平行于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所述夹持部41朝向所述连接臂2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可变形的卡齿411,此处优选有两个卡齿411,所述连接臂23朝向所述夹持部41的一侧与所述卡齿411一一对应的卡孔。通过卡齿411压缩变形与导轨2的连接臂23的卡孔卡接,提供夹持固定力,进一步提高第二密封条4与连接臂23的卡接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密封条4卡接在导轨2的凹槽21内的稳定性,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夹持部41背离所述连接臂23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L型部22朝向所述夹持部4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凸部24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若干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二
参见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车门玻璃总成,包括三角玻璃5、导轨2、第四密封条6以及升降玻璃1,所述第四密封条6卡装在所述导轨2上,所述导轨2朝向所述三角玻璃5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部26,所述三角玻璃5的侧边固定于所述固定部26上并与所述第四密封条6抵接;所述升降玻璃1滑动配合在所述导轨2上,所述升降玻璃1和所述三角玻璃5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升降玻璃1和所述导轨2之间的密封结构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L型部22的水平段221和连接臂23朝向升降玻璃1的一侧分别卡装有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第一密封条3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外侧,且第二密封条4在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内侧的同时填充升降玻璃1和导轨2之间的间隙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结构通过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形成三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确保在第一密封条3形成的外侧防线失效后,第二密封条4形成的两道防线仍然能够起到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1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进一步提高本车门玻璃总成的密封防水效果。同时通过L型部22和连接臂23围成开口朝向升降玻璃1的半封闭式的类似“U”型状的凹槽21,便于将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卡入并分别在升降玻璃1的外侧、位于凹槽21内且沿其长度方向朝向导轨2的一端以及内侧形成一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1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进一步提高本车门玻璃总成的密封防水效果。还通过将三角玻璃5的侧边固定于固定部26上并与第四密封条66抵接贴合实现密封,且使得升降玻璃1和三角玻璃5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如图8所示),实现在提高车门玻璃总成的密封性能的同时能达到外观面零阶差的效果,从而降低了汽车风阻,提高了外观美感。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8所示,第二密封条4和第四密封条66采用相同的结构,第二密封条4和第四密封条6的横截面可围设有位于同侧的一封闭式的形变腔和一半封闭式的形变腔。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四密封条6与导轨2的卡接的稳定性;如图8所示,具体地,所述第四密封条6朝向所述三角玻璃5的一端设置有平行于所述三角玻璃5的长度方向的卡接部61,所述卡接部61朝向所述导轨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可变形的勾齿62,此处优选有两个勾齿62,所述导轨2朝向所述卡接部61的一侧与所述勾齿62一一对应的勾孔。通过勾齿62压缩变形与导轨2的勾孔卡接,提供夹持固定力,进一步提高第四密封条6与导轨2的卡接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若干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本车门玻璃总成还包括有第一固定支架7和第二固定支架8,所述第一固定支架7设于所述三角玻璃5的底边上并适于固定于车门钣金上;所述第二固定支架8通过螺纹连接、铆接、焊接或卡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导轨2上并适于固定于车门钣金上。第一固定支架7和第二固定支架8均可为五金件,可以是单个部件,也可是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部件,此处不限。其中,三角玻璃5与第一固定支架7通过结构胶粘接固定。第一固定支架7可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端的侧板,侧板可为一个或两个,底板与三角玻璃5的底边贴合,以托举住三角玻璃5,侧板与三角玻璃5的底端侧壁贴合,以避免三角玻璃5沿其厚度方向窜动;将三角玻璃5的侧边通过粘接或卡接等方式固定于导轨2的固定部26上。
为了方便将本车门玻璃总成安装在车门钣金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支架7和第二固定支架8均设有用于供螺钉穿过的连接孔,以通过螺钉将本车门玻璃总成装配在车门钣金的对应位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密封结构或实施例二所述的车门玻璃总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L型部22的水平段221和连接臂23朝向升降玻璃1的一侧分别卡装有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第一密封条3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外侧,且第二密封条4在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内侧的同时填充升降玻璃1和导轨2之间的间隙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结构通过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形成三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确保在第一密封条3形成的外侧防线失效后,第二密封条4形成的两道防线仍然能够起到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1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密封防水效果。同时通过L型部22和连接臂23围成开口朝向升降玻璃1的半封闭式的类似“U”型状的凹槽21,便于将第一密封条3和第二密封条4卡入并分别在升降玻璃1的外侧、位于凹槽21内且沿其长度方向朝向导轨2的一端以及内侧形成一道用于密封和挡水的防线,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和防水作用,确保即使当雨水量较大时,水也不易越过升降玻璃1进入到车内形成漏水;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密封防水效果。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密封结构,应用于对升降玻璃(1)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导轨(2),一端设置有L型部(22),所述导轨(2)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臂(23);所述连接臂(23)向内倾斜并逐渐平行于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分布,且在所述连接臂(23)的末端向外翻折形成勾件,所述L型部(22)和所述连接臂(23)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围成用于至少部分容纳升降玻璃(1)的凹槽(21);
第一密封条(3),卡装在所述L型部(22)与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水平段(221)上,所述第一密封条(3)用于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外侧;
第二密封条(4),卡装在所述连接臂(23)朝向所述凹槽(21)的一侧,且由所述勾件进行限位,所述第二密封条(4)用于同时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内侧以及升降玻璃(1)沿其长度方向朝向所述导轨(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包括有可分体设置的第一导件(24)和第二导件(25),所述第一导件(24)包括一体成型的所述L型部(22)和第一连接部(241),所述第一连接部(241)设置于所述L型部(22)的垂直段背离升降玻璃(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241)平行于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导件(25)包括一体成型的所述连接臂(23)和第二连接部(251),所述第二连接部(251)设置于所述连接臂(23)沿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背离升降玻璃(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251)平行于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24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51)可拆卸连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件(24)的材质为弹性体;所述第一导件(24)与所述第一密封条(3)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部(22)的水平段(221)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241)的一端向内翻折形成第三密封唇边(242),所述第三密封唇边(242)用于抵接贴合于升降玻璃(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4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51)均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形成有螺纹孔;装配成一体时,螺钉旋紧在所述第一连接部(24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51)的所述螺纹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条(4)背离升降玻璃(1)的一端设置有夹持部(41),所述夹持部(41)平行于升降玻璃(1)的长度方向,所述夹持部(41)朝向所述连接臂(2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可变形的卡齿(411),所述连接臂(23)朝向所述夹持部(41)的一侧与所述卡齿(411)一一对应的卡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1)背离所述连接臂(23)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L型部(22)朝向所述夹持部(4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凸部(24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件(24)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所述第一密封条(3)的材质为弹性体;和/或,所述L型部(22)的水平段(221)朝向升降玻璃(1)的一侧设置有T型槽(222),所述T型槽(222)的大槽设置于所述T型槽(222)的小槽背离升降玻璃(1)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条(3)背离升降玻璃(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大槽的勾部(31),所述勾部(31)的尺寸大于所述小槽的尺寸。
9.一种车门玻璃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玻璃(5)、导轨(2)、第四密封条(6)以及升降玻璃(1),所述第四密封条(6)卡装在所述导轨(2)上,所述导轨(2)朝向所述三角玻璃(5)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部(26),所述三角玻璃(5)的侧边固定于所述固定部(26)上并与所述第四密封条(6)抵接;所述升降玻璃(1)滑动配合在所述导轨(2)上,所述升降玻璃(1)和所述三角玻璃(5)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升降玻璃(1)和所述导轨(2)之间的密封结构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18075.2U CN219214694U (zh) | 2023-04-21 | 2023-04-21 | 一种密封结构、车门玻璃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18075.2U CN219214694U (zh) | 2023-04-21 | 2023-04-21 | 一种密封结构、车门玻璃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14694U true CN219214694U (zh) | 2023-06-20 |
Family
ID=86754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18075.2U Active CN219214694U (zh) | 2023-04-21 | 2023-04-21 | 一种密封结构、车门玻璃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14694U (zh) |
-
2023
- 2023-04-21 CN CN202320918075.2U patent/CN2192146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44488B2 (en) | Vehicle doo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the assembly thereof | |
CN212267207U (zh) | 一种无框式车门上窗框导轨结构 | |
CN219214694U (zh) | 一种密封结构、车门玻璃总成及车辆 | |
CN220101123U (zh) | 一种外开门窗密封胶条 | |
CN113635749B (zh) | 包边条、玻璃包边总成及车辆 | |
CN115071391A (zh) | 一种无框车门的密封结构及汽车 | |
CN211950125U (zh) | 窗户系统 | |
CN112096231B (zh) | 淋浴门组件 | |
CN110816234B (zh) | 前门窗导轨密封条总成 | |
CN217863665U (zh) | 一种三角窗组件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10288910U (zh) | 一种组装式型材及铝合金天窗安装结构 | |
CN220314688U (zh) | 无框车门的密封结构及车辆 | |
CN111119669A (zh) | 窗户系统 | |
CN215361555U (zh) | 汽车的侧围边梁总成 | |
CN217649525U (zh) | 一种冲压车门的侧围与车门玻璃零阶差配合结构 | |
CN218112329U (zh) | 无框车门密封结构及汽车 | |
CN212579578U (zh) | 一种后背门内板结构 | |
CN221113471U (zh) | 车门的玻璃滑块及车门、车辆 | |
EP4335677A1 (en) | Guide rail assembly and automobile with same | |
CN219605148U (zh) | 一种框扇平齐平开窗 | |
CN218021157U (zh) | 车窗结构、工装以及车辆 | |
CN218986328U (zh) | 一种汽车门窗框密封条 | |
CN219947874U (zh) | 车门组件及包括该车门组件的车辆 | |
CN216507824U (zh) | 一种汽车车门三角窗总成 | |
CN219487136U (zh) | 车门三角板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