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9013U - 一种护套挤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护套挤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9013U
CN220349013U CN202321910853.XU CN202321910853U CN220349013U CN 220349013 U CN220349013 U CN 220349013U CN 202321910853 U CN202321910853 U CN 202321910853U CN 220349013 U CN220349013 U CN 220349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inclined surface
mounting groove
die
she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08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琦
褚鹏博
彭建荣
朱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angshang Cable Group Co Ltd
Jiangsu Shangshang Cable Group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angshang Cable Group Co Ltd
Jiangsu Shangshang Cable Group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angshang Cable Group Co Ltd, Jiangsu Shangshang Cable Group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angshang Cab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108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9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9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9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护套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护套挤塑模具,包括母套、模套和盖套;母套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贯穿以连通母套的另一端;安装槽的槽底倾斜设置以形成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呈锐角设置;同时,模套嵌设于安装槽内,并抵接于第一倾斜面;盖套的一端开设有锥形口,锥形口具有第二倾斜面,盖套能够嵌设于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中模套在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共同挤压下会在径向产生扩大变形,使得模套的外壁能够抵接于安装槽的槽壁,进而避免了模套在安装槽内沿径向出现偏心位移,以此确保护套挤塑模具安装于机头上时,模套与机头之间的对中,进一步地提高了护套的成型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护套挤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护套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套挤塑模具。
背景技术
挤出成型法即挤塑,是使用挤塑机将加热的树脂连续通过模具,挤出所需形状的制品的方法,其可挤出各种形状的制品,生产效率高,可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在护套的生产工艺过程中,一般通过模套的挤塑通道使得护套成型。其中,模套通过夹持组件安装于机头上,而模套在多次使用后,会出现明显的收缩现象,进而造成了挤塑通道与机头偏心不匹配的问题,并影响了护套的成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套挤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套在多次使用后,会出现明显的收缩现象,进而造成了挤塑通道与机头偏心不匹配的问题,并影响了护套的成型质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套挤塑模具,该护套挤塑模具包括:
母套,上述母套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上述安装槽的槽底贯穿以连通上述母套的另一端;上述安装槽的槽底倾斜设置以形成第一倾斜面,上述第一倾斜面与上述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呈锐角设置;
模套,上述模套嵌设于上述安装槽内,并抵接于上述第一倾斜面;
盖套,上述盖套的一端开设有锥形口,上述锥形口具有第二倾斜面;上述盖套能够嵌设于上述安装槽内,以使上述第二倾斜面挤压上述模套。
作为上述护套挤塑模具的一种可选方案,上述模套抵接于上述第二倾斜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倾斜面,上述第三倾斜面能够贴合于上述第二倾斜面。
作为上述护套挤塑模具的一种可选方案,上述第三倾斜面与上述模套截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6°~28°。
作为上述护套挤塑模具的一种可选方案,上述第二倾斜面与上述盖套截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4°~26°。
作为上述护套挤塑模具的一种可选方案,上述第一倾斜面与上述安装槽的槽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1°~73°。
作为上述护套挤塑模具的一种可选方案,上述模套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圆柱通道和锥形通道,且上述圆柱通道能够连通上述锥形口,上述锥形通道能够连通上述安装槽槽底的贯穿口。
作为上述护套挤塑模具的一种可选方案,上述锥形口、上述圆柱通道、上述锥形通道和上述贯穿口同轴心设置。
作为上述护套挤塑模具的一种可选方案,上述锥形通道的最大通道内径大于上述贯穿口的直径。
作为上述护套挤塑模具的一种可选方案,上述盖套螺纹连接于上述母套。
作为上述护套挤塑模具的一种可选方案,上述模套为聚四氟乙烯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护套挤塑模具包括母套、模套和盖套。母套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槽底贯穿以连通母套的另一端,且安装槽的槽底倾斜设置以形成第一倾斜面,其中第一倾斜面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呈锐角设置,同时,模套嵌设于安装槽内,并抵接于第一倾斜面,且盖套的一端开设有锥形口,锥形口具有第二倾斜面,盖套能够嵌设于安装槽内,以使第二倾斜面挤压模套,以此使得模套的另一端同时受到第一倾斜面的挤压,进而模套在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共同挤压下会在径向产生扩大变形,使得模套的外壁能够抵接于安装槽的槽壁,进而避免了模套在安装槽内沿径向出现偏心位移,以此确保护套挤塑模具安装于机头上时,模套与机头之间的对中,进一步地提高了护套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护套挤塑模具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护套挤塑模具的拆解剖视图。
图中:
1、母套;11、安装槽;111、第一倾斜面;112、贯穿口;2、模套;21、第三倾斜面;22、圆柱通道;23、锥形通道;3、盖套;31、锥形口;311、第二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护套挤塑模具,用于的护套的挤塑成型。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护套挤塑模具包括母套1、模套2和盖套3。母套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槽底贯穿以连通母套1的另一端,且安装槽11的槽底倾斜设置以形成第一倾斜面111,其中第一倾斜面111与安装槽11的槽壁之间呈锐角设置,同时,模套2嵌设于安装槽11内,并抵接于第一倾斜面111,且盖套3的一端开设有锥形口31,锥形口31具有第二倾斜面311,盖套3能够嵌设于安装槽11内,以使第二倾斜面311挤压模套2,以此使得模套2的另一端同时受到第一倾斜面111的挤压,进而模套2在第一倾斜面111和第二倾斜面311的共同挤压下会在径向产生扩大变形,使得模套2的外壁能够抵接于安装槽11的槽壁,进而避免了模套2在安装槽11内沿径向出现偏心位移,以此确保护套挤塑模具安装于机头上时,模套2与机头之间的对中,进一步地提高了护套的成型质量。可选地,第一倾斜面111与安装槽11的槽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1°~73°,从而第一倾斜面111能够朝模套2的方向抵接并卡住模套2,避免模套2从安装槽11的贯穿口112滑出并脱离母套1。
进一步地,盖套3螺纹连接于母套1,从而通过旋转盖套3能够使得盖套3沿轴向靠近母套1,进而盖套3能在轴向对模套2进行挤压。可选地,模套2为聚四氟乙烯套,聚四氟乙烯套具有不粘特性,能够改善挤出材料在模套2中的脱模条件,从而改善护套的表观质量,避免护套表面出现发花、划痕、毛糙等现象。
进一步地,模套2抵接于第二倾斜面3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倾斜面21,第三倾斜面21能够贴合于第二倾斜面311,进而通过第三倾斜面21的设置,能够使得模套2抵接于第二倾斜面311的一端在挤压过程中产生滑动,以此降低模套2在径向扩大变形时的难度。可选地,第三倾斜面21与模套2截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6°~28°,从而第三倾斜面21与模套2截面之间的夹角度数适中,避免夹角过大或过小所产生的模套2变形困难。进一步可选地,第二倾斜面311与盖套3截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4°~26°,使得第二倾斜面311与第三倾斜面21两者之间贴近于水平设置,以此降低模套2的变形难度。
进一步地,模套2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圆柱通道22和锥形通道23,且圆柱通道22能够连通锥形口31,锥形通道23能够连通安装槽11槽底的贯穿口112,从而护套能够经由贯穿口112、锥形通道23、圆柱通道22和锥形口31后挤塑成型。其中,锥形口31、圆柱通道22、锥形通道23和贯穿口112同轴心设置,以此进一步地提高护套的成型质量。可选地,锥形通道23的最大通道内径大于贯穿口112的直径,以此避免了挤出材料在锥形通道23口处产生堆积,影响护套的成型。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护套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套(1),所述母套(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贯穿以连通所述母套(1)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倾斜设置以形成第一倾斜面(111),所述第一倾斜面(111)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壁之间呈锐角设置;
模套(2),所述模套(2)嵌设于所述安装槽(11)内,并抵接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11);
盖套(3),所述盖套(3)的一端开设有锥形口(31),所述锥形口(31)具有第二倾斜面(311);所述盖套(3)能够嵌设于所述安装槽(11)内,以使所述第二倾斜面(311)挤压所述模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2)抵接于所述第二倾斜面(3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倾斜面(21),所述第三倾斜面(21)能够贴合于所述第二倾斜面(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套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倾斜面(21)与所述模套(2)截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6°~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面(311)与所述盖套(3)截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4°~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111)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壁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1°~7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套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2)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圆柱通道(22)和锥形通道(23),且所述圆柱通道(22)能够连通所述锥形口(31),所述锥形通道(23)能够连通所述安装槽(11)槽底的贯穿口(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套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口(31)、所述圆柱通道(22)、所述锥形通道(23)和所述贯穿口(112)同轴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护套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通道(23)的最大通道内径大于所述贯穿口(112)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护套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套(3)螺纹连接于所述母套(1)。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护套挤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2)为聚四氟乙烯套。
CN202321910853.XU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护套挤塑模具 Active CN220349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0853.XU CN220349013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护套挤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0853.XU CN220349013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护套挤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9013U true CN220349013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5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0853.XU Active CN220349013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护套挤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9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96450B (zh) 实现高度密实均匀挤塑的电缆模具
CN202473417U (zh) 一种双色线用挤塑模具
CN220349013U (zh) 一种护套挤塑模具
CN107139419A (zh) 一种8字形线缆均压挤塑模具
CN210733212U (zh) 一种带有增光环的挤出模
CN213887625U (zh) 一种超薄带材挤压模具
CN2155964Y (zh) 铝挤压型管材成型模具
CN213166779U (zh) 一种线缆色条挤出模具
CN111775424B (zh) 远程终端检测诊断控制系统用异型电缆护套挤出机头
CN101500780B (zh) 具有型坯壁厚分布系统的用于中空体吹塑的挤压头
CN204414543U (zh) 一种色条料与聚乙烯护套共挤模具
CN205165389U (zh) 连续挤压模具
CN2362681Y (zh) 外壁双料共挤模
CN202156018U (zh) 塑料挤出生产设备螺旋式机头
CN112246906A (zh) 一种超薄带材挤压模具
CN217573981U (zh) 一种两芯电缆用的异型填充条生产装置
CN201525118U (zh) 一种塑料挤出模具
CN217008804U (zh) 交联电缆可拆卸内衬套式挤塑模套
CN205799814U (zh) 真空挤出机可调泥速式机头
CN219591194U (zh)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挤出模具
CN112893505B (zh) 一种高精度配合电源外壳挤压模具
CN213564221U (zh) 可保持线缆包层同轴度的挤塑机机头
CN210039787U (zh) 一种双颜色电线一出二可调式挤出模具
CN218701132U (zh) 一种成料均匀的cpvc管材快速挤出模
CN209955263U (zh) 一种提高塑料管材表面光亮度的挤出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