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3656U - 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3656U
CN220343656U CN202321808167.1U CN202321808167U CN220343656U CN 220343656 U CN220343656 U CN 220343656U CN 202321808167 U CN202321808167 U CN 202321808167U CN 220343656 U CN220343656 U CN 220343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tomizing
tube
isolation
atomiz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081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辉
陈立军
牛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081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3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3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3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装置包括隔离管、雾化件;隔离管设有送液部,送液部用于输送雾化液;雾化件设于隔离管中且与送液部连接,雾化件用于对雾化液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其中,隔离管上还设有补液部,补液部与送液部沿隔离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且与雾化件连接。该装置在隔离管的轴向上设置了能够输送雾化液的送液部和补液部,通过两组送液通道配合输送不同量的雾化液到雾化件上进行雾化进而产生气溶胶,进液量与雾化反应均衡把控,雾化效果更加理想,使用了该雾化装置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溶胶口感体验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气溶胶发生装置推陈出新,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口感体验,在气溶胶发生装置中,雾化液与雾化芯的结合比例会直接影响到其使用口感,所以进液量的把控尤为重要,当前市面上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产品,在用来隔离雾化液的隔离钢管上设置一组送液通道,雾化液从钢管上的送液通道进入到钢管中与雾化芯接触,雾化液注入到钢管内的雾化芯的导液棉上的液量比例很难把控,液量与雾化反应之间的很难达到均衡点,在实际使用时,产生的气溶胶的浓度和口感难以到需求,使用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解决现有技术进液量难以把控导致口感体验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其包括:
隔离管,设有送液部,所述送液部用于输送雾化液;
雾化件,设于所述隔离管中且与所述送液部连接,所述雾化件用于对雾化液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
其中,所述隔离管上还设有补液部,所述补液部与所述送液部沿所述隔离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雾化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中,所述雾化件包括储液件,所述储液件沿所述隔离管的轴向贴合于所述隔离管的内壁设置,所述送液部连接于所述储液件的底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中,所述雾化件还包括发热件和导液棉,所述导液棉贴合于所述储液件的一侧且与所述补液部在所述隔离管的同一径向位置,所述发热件贴合于所述导液棉。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密封底座和液杯,所述密封底座密封于所述液杯的一侧,所述隔离管的底端设于所述密封底座上且所述隔离管容纳在所述液杯中,所述送液部设于所述隔离管的底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中,所述隔离管包括直管部和阔管部,所述阔管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底座上且呈逐渐扩宽,所述阔管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直管部,所述送液部设于所述阔管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中,所述补液部为补液孔,所述补液孔的面积范围为:5.0-11.0mm2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中,所述补液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补液孔环绕所述隔离管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中,所述送液部为送液口,所述送液口的面积范围为:28.0-36.0mm2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中,所述送液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送液口环绕所述隔离管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
主板;
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主板连接;
其中,所述雾化装置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雾化装置包括隔离管、雾化件;所述隔离管设有送液部,所述送液部用于输送雾化液;所述雾化件设于所述隔离管中且与所述送液部连接,所述雾化件用于对雾化液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其中,所述隔离管上还设有补液部,所述补液部与所述送液部沿所述隔离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雾化件连接。该装置在隔离管的轴向上设置了能够输送雾化液的送液部和补液部,通过两组送液通道配合输送不同量的雾化液到雾化件上进行雾化进而产生气溶胶,进液量与雾化反应均衡把控,雾化效果更加理想,使用了该装置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溶胶口感体验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0、雾化装置;20、隔离管;201、阔管部;202、直管部;21、送液部;22、补液部;30、雾化件;301、储液件;302、导液棉;303、发热件;40、密封底座;41、液杯;50、气溶胶发生装置;501、壳体;501、电池;502、主板;503、吸液棉;504、垫块;505、注液孔;506、液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4,具体参照图1,其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10的一实施例,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该雾化装置1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做详细地说明。雾化装置10包括隔离管20和雾化件30;所述隔离管20设有送液部21,所述送液部21用于输送雾化液;所述雾化件30设于所述隔离管20中且与所述送液部21连接,所述雾化件30用于对雾化液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其中,所述隔离管20上还设有补液部22,所述补液部22与所述送液部21沿所述隔离管20的轴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雾化件30连接。该装置在隔离管20的轴向上设置了能够输送雾化液的送液部21和补液部22,通过两组送液通道配合输送不同量的雾化液到雾化件30上进行雾化进而产生气溶胶,进液量与雾化反应均衡把控,雾化效果更加理想,使用了该装置的气溶胶发生装置50产生的气溶胶口感体验更佳。
在本实施中,雾化件30设置在隔离管20中,隔离管20主要起隔绝雾化液作用,隔离管20将雾化液与雾化件30分隔开,隔离管20可以采用钢管的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进行设计成管状的结构,如塑料管、玻璃管等,送液部21和补液部22设置在隔离管20上,两者都均将隔离管20的内外连通,送液部21和补液部22可以设计成通孔形式,也可以设计成缺口的形式,隔离管20整体处在充满雾化液液仓506中,雾化液通过送液部21可从液仓506进入到隔离管20中与雾化件30进行结合,雾化件30通过加热的方式对雾化液进行雾化而产生气溶胶,送液部21为主要的送液通道,送液部21的进液量相比于补液部22要大,补液部22作为辅助送液的通道,在送液部21输液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补充送液。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送液部21为主要通道将雾化液输送到隔离管20中与雾化件30结合,补液部22为辅助送液通道将雾化液补充给雾化件30,雾化件30与雾化液的结合更加均衡,进液量的把控达到了更加均衡的效果,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口感体验更佳。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所述雾化件30包括储液件301,所述储液件301沿所述隔离管20的轴向贴合于所述隔离管20的内壁设置,所述送液部21连接于所述储液件301的底端。具体地,储液件301采用聚酯材料或纤维材料,其能够吸收并储存雾化液,其均匀分布设置在隔离管20的内壁,与隔离管20的内管壁相贴合,两端在隔离管20的轴向延伸,送液部21连接在储液件301的底端部分,送液通道连通储液件301的底端部分,雾化液经由送液部21后从储液件301的底端开始附着,并逐渐开始扩散附着到储液件301的整体,雾化液不会直接触到雾化件30,雾化液有了一个缓冲扩散的过程,可以避免大液量直接与雾化件30接触而导致雾化产生的气溶胶浓度过高。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所述雾化件30还包括发热件303和导液棉302,所述导液棉302贴合于所述储液件301的一侧且与所述补液部22在所述隔离管20的同一径向位置,所述发热件303贴合于所述导液棉302。具体地,导液棉302采用的是聚酯或耐高温的材料,如玻璃纤维等,雾化液可以附着在导液棉302上,储液件301包裹在导液棉302外侧,导液棉302与储液件301之间紧密贴合接触,导液棉302又包裹着发热件303,与发热件303紧密贴合接触,有效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发热件303这里采用柱状的发热丝,发热件303通过引脚连接到咪头上,在咪头的控制下可以产生高温将雾化液雾化,发热件303、导液棉302以及补液部22三者同处在隔离管20的同一径向位置上,补液部22的位置与发热件303的中心位置齐平,经过补液部22的雾化液附着到储液件301上后直接向外包棉和发热件303进行补充输送,雾化反应的中心位置得到雾化液的辅助补充,反应效果更加全面。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所述雾化装置10还包括密封底座40和液杯41,所述密封底座40密封于所述液杯41的一侧,所述隔离管20的底端设于所述密封底座40上且所述隔离管20容纳在所述液杯41中,所述送液部21设于所述隔离管20的底端。具体地,密封底座40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硅胶材质,液杯41与专门的注液孔505通道连通,用来存储雾化液,密封底座40密封在液被底部用来安装隔离管20的开口通道,隔离管20通过液杯41底部的开口通道安装在液杯41中,密封底座40的顶部设有比隔离管20的口径小的凸起结构插接到隔离管20的底端,并向隔离管20的另一端延伸一定长度,储液件301处在了隔离管20的内壁和凸起结构之间,隔离管20稳固在密封底座40上,隔离管20的外管壁和液杯41的内壁以及密封底座40共同围成了能够存储雾化液的液仓506,而送液部21设置在了隔离管20的最底端,与密封底座40相邻,当隔离管20的径向与水平面平行时,雾化液由于重力聚集在液仓506的底部,液仓506中的雾化液能够完全进入到送液部21,保证了雾化液能够完全雾化在液仓506中不残留。
具体地,参照图1,所述隔离管20包括直管部202和阔管部201,所述阔管部201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底座40上且呈逐渐扩宽,所述阔管部20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直管部202,所述送液部21设于所述阔管部201上。阔管部201的一端呈逐渐扩宽的喇叭状结构,阔管部201的另一端连接到直管部202的一端,直管部202呈标准的管状,雾化件30整体处在直管部202之中,储液件301的端部处在阔管部201,送液部21设置在了阔管部201上,雾化液从液仓506中通过送液部21先进到阔管部201与储液件301接触,阔管部201的形状设计使雾化液与储液件301的之间留有一定空间,使雾化液对储液件301的附着效果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液部22为补液孔,所述补液孔的面积范围为:5.0-11.0mm2。具体地,补液部22为通孔形式,这里补液孔的孔面积范围是5.0-11.0mm2,补液孔在此面积范围内,可保证最送液效果达到最优,雾化液与储液件301的混合比例达到均衡效果,雾化效果更好。所述补液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补液孔环绕所述隔离管2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个补液孔的面积都设计在5.0-11.0mm2的范围,雾化液通过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补液孔沿隔离管20的径向均匀地附着到储液件301上,储液件301上的雾化液分布均匀,雾化效果更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送液部21为送液口,所述送液口的面积范围为:28.0-36.0mm2。具体地,送液口可设计为隔离管20底端管壁上的缺口,这里补液口面积范围是28.0-36.0mm2,送液口在此面积范围内,可保证最送液效果达到最优,雾化液与储液件301的混合比例达到均衡效果,雾化效果更好,当然,送液部21也可以设计成通孔的形式,在此不做限制。送液口设置多个,多个所述送液口环绕隔离管2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个送液口的面积都设计在28.0-36.0mm2的范围,雾化液通过均匀间隔布置的多个送液口均匀地附着到储液件301上,储液件301上的雾化液分布均匀,雾化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50,如图3和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主板502和雾化装置10,雾化装置10与主板502连接,通过主板502可控制雾化装置10进行雾化反应产生气溶胶,该气溶胶发生装置50还包含了壳体500、电池501、吸液棉503、垫块504等其他部件,用来与雾化装置10配合实现基本的雾化功能,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10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一种雾化装置10,由于前面说明书已经对雾化装置10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做了详细地介绍,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性,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50,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装置10,进液量得到更加均衡的把控,内部雾化反应产生的气溶胶口感体验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管,设有送液部,所述送液部用于输送雾化液;
雾化件,设于所述隔离管中且与所述送液部连接,所述雾化件用于对雾化液进行雾化以产生气溶胶;
其中,所述隔离管上还设有补液部,所述补液部与所述送液部沿所述隔离管的轴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雾化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包括储液件,所述储液件沿所述隔离管的轴向贴合于所述隔离管的内壁设置,所述送液部连接于所述储液件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件还包括发热件和导液棉,所述导液棉贴合于所述储液件的一侧且与所述补液部在所述隔离管的同一径向位置,所述发热件贴合于所述导液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密封底座和液杯,所述密封底座密封于所述液杯的一侧,所述隔离管的底端设于所述密封底座上且所述隔离管容纳在所述液杯中,所述送液部设于所述隔离管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管包括直管部和阔管部,所述阔管部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密封底座上且呈逐渐扩宽,所述阔管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直管部,所述送液部设于所述阔管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部为补液孔,所述补液孔的面积范围为:5.0-11.0m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补液孔环绕所述隔离管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液部为送液口,所述送液口的面积范围为:28.0-36.0mm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液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送液口环绕所述隔离管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10.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
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主板连接;
其中,所述雾化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种所述的雾化装置。
CN202321808167.1U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Active CN220343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8167.1U CN220343656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8167.1U CN220343656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3656U true CN220343656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503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08167.1U Active CN220343656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3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62954B1 (ko) 무화기 및 그 전자 담배
CN205658373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4504139B (zh) 塑料支架及对应的雾化芯
WO2022083485A1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272878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343656U (zh) 一种雾化装置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270157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6723117U (zh) 雾化器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146766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736906U (zh) 滑动组件和雾化器
CN215958346U (zh) 一种气雾弹
CN214710348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底座
CN215958342U (zh) 一种气雾弹
CN115428997A (zh) 一种气雾弹
WO2022221974A1 (zh) 一种气雾弹
CN208318243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216701618U (zh) 注液针、注液装置及注液系统
CN217487648U (zh) 电子雾化器、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CN218474074U (zh) 一种采用真空负压自动供油的雾化装置
CN215531624U (zh)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2101196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5211602A (zh) 一种气雾弹
CN215455386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9069488U (zh) 一种雾化芯模块及雾化器
CN21545538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