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5127U - 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5127U
CN220315127U CN202321597101.2U CN202321597101U CN220315127U CN 220315127 U CN220315127 U CN 220315127U CN 202321597101 U CN202321597101 U CN 202321597101U CN 220315127 U CN220315127 U CN 220315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late
mask
plate
outer plate
light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710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兴超
张卓
张梁
吴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eidu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Weidu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Weidu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Weidu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710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5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5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5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为平整结构;所述内板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配合的一侧为连接侧,所述连接侧上设置有连接面和加强筋,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通过连接面固定胶粘连接。面罩结构采用外板、内板组合的结构,并且外板、内板均采用密度相对较低的轻量化材质。其中,所述外板作为外观面,其采用平整结构保证面罩的外观;所述内板作为面罩的强度保障,在内板连接一侧(胶粘面)设置大量的加强筋,保证面罩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面罩整体的重量。并且在内板上开设有多个大面积的减重孔,可以有效降低面罩整体的重量。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中,无论是卡车还是乘用车,面罩(有的主机厂称为发动机机舱盖)均为其必要的零部件之一。现有的面罩常见的材质为钣金或者SMC(SMC是Sheet MoldingCompound的缩写,其材质为玻璃纤维增强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材料)材质。
其中,SMC的密度为1.8~1.9g/cm3,料厚定义在4mm左右。钣金的密度为7.85g/cm3,料厚定义在1mm左右,但是,钣金的背部必须焊接加强肋板,使得面罩重量增大的同时,其生产用模具费同步增加。
现有的面罩,无论是钣金或者SMC材质,其均具有重量较大的显著缺点,在面罩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均存在比较费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面罩,无论是钣金或者SMC材质,其均具有重量较大的显著缺点,在面罩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均存在比较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包括:
外板,所述外板为平整结构;
内板,所述内板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
其中,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配合的一侧为连接侧,所述连接侧上设置有连接面和加强筋,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通过连接面固定胶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板为聚双环戊二烯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板的料厚为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板上设置有螺栓安装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板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板的料厚为2.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面罩结构采用外板、内板组合的结构,并且外板、内板均采用密度相对较低的轻量化材质。其中,所述外板作为外观面,其采用平整结构保证面罩的外观;所述内板作为面罩的强度保障,在内板连接一侧(胶粘面)设置大量的加强筋,保证面罩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面罩整体的重量。并且在内板上开设有多个大面积的减重孔,可以有效降低面罩整体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板胶粘面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外板;11、加强条;
20、内板;21、加强筋;22、减重孔;23、螺栓安装位;24、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包括外板10和内板20。所述外板10为平整结构;所述内板20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22;所述内板20与所述外板10配合的一侧为连接侧,所述连接侧上设置有连接面24和加强筋21,所述外板10与所述内板20通过连接面24固定胶粘连接。
请参阅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板10作为外观面,其采用平整结构;所述外板10为聚双环戊二烯材质。所述外板10的料厚为3mm。其中,聚双环戊二烯为双环戊二烯(DCPD)之均聚物或共聚物,聚双环戊二烯(PDCPD)是一种交联三维网状结构工程塑料,聚双环戊二烯属于一种轻量化材质,其密度为1.03g/cm3。采用密度较小的聚双环戊二烯材质降低外板10的重量。
请参阅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板20作为面罩的强度保障,所述内板20与所述外板10配合的一侧面为连接侧,所述连接侧包括连接面24和加强筋21,所述连接面24与所述外板10匹配,使得内板20和外板10在连接面24的位置能够贴合,进而使得所述外板10与所述内板20通过连接面24固定胶粘连接。所述连接侧区别于所述连接面24的位置设置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位于外板10之内,外观面看不到,保证面罩外观的同时提升面罩整体的强度。所述内板20上开设有若干大面积的减重孔22,作为示例(如图1、3),所述减重孔22的数量为六个;通过在所述内板20上开设有减重孔22有效降低内板20的重量,实现面罩的轻量化设计。所述内板20上设置有螺栓安装位23,用于固定与面罩连接的相关附件。所述螺栓安装位23的位置下凹形成安装空间,用于容纳相关的连接结构。
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板20可以采用CFT材质,所述内板20的料厚可以定义为2.5mm,CFT为一种轻量化材质,其密度1.53g/cm3,通过采用轻量化材质作为内板20材料,并且在内板20连接一侧(胶粘面)设置大量的加强筋21,保证面罩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面罩整体的重量。所述内板20也可以采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其中,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材料,由热塑性基体和连续纤维增强材料(通常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组成。
请参阅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板10的连接侧对应连接面24的位置可以外突形成有加强条11,所述内板20的连接面24下凹形成有与所述加强条11匹配的凹槽。所述加强条11至少为两条,且两条加强条11的方向不同,即不同的加强条11之间存在交叉的情况,如横向加强条11和纵向加强条11交叉设置。通过设置有加强条11与凹槽匹配,从而在提升面罩强度的同时,在外板10、内板20的连接面24上形成定位结构,保证外板10、内板20的连接精度,便于对两者进行装配,同时可以避免两者连接之后的窜动情况。也可以在所述内板20的连接面24上外突形成加强条11,在所述外板10的对应位置内凹形成凹槽,可以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进行选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面罩结构采用外板10、内板20组合的结构,并且外板10、内板20均采用密度相对较低的轻量化材质。其中,所述外板10作为外观面,其采用平整结构保证面罩的外观;所述内板20作为面罩的强度保障,在内板20连接一侧(胶粘面)设置大量的加强筋21,保证面罩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面罩整体的重量。并且在内板20上开设有多个大面积的减重孔22,可以有效降低面罩整体的重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板(10),所述外板(10)为平整结构;
内板(20),所述内板(20)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孔(22);
其中,所述内板(20)与所述外板(10)配合的一侧为连接侧,所述连接侧上设置有连接面(24)和加强筋(21),所述外板(10)与所述内板(20)通过连接面(24)固定胶粘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0)为聚双环戊二烯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10)的料厚为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20)上设置有螺栓安装位(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20)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20)的料厚为2.5mm。
CN202321597101.2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 Active CN220315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7101.2U CN220315127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7101.2U CN220315127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5127U true CN220315127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09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7101.2U Active CN220315127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5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62837B1 (ko) 차량 측면 도어 구조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과 사용 방법
US6511109B1 (en) Bumper system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H10162797A (ja) バッテリートレー
CN102806877A (zh) 车辆用塑料复合保险杠杆
WO2009096676A2 (ko) 운송차량용 일체형 복합소재 차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194115B (zh) 一种复合材料保险杠横梁总成
CN220315127U (zh) 一种轻量化面罩结构
CN215944253U (zh) 一种新型轻量化重型汽车驾驶室顶盖总成
CN219406345U (zh) 一种汽车前舱下部护板安装结构
CN111301184A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底护板及电动汽车
CN213566155U (zh) 汽车后地板结构及其汽车
CN209739169U (zh) 仪表板横梁
KR100375502B1 (ko) 준 샌드위치 패널
CN107776375A (zh) 汽车塑料背门集成结构
CN212243249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面罩
KR101872634B1 (ko) 자동차 후드
CN112356925B (zh) 一种燃料电池氢能汽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前舱盖总成
CN216886960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尾翼及车辆
CN219651276U (zh) 车辆的侧围总成和车辆
CN212242926U (zh) 汽车背门锁安装支架
CN217835782U (zh) 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CN217396664U (zh) 一种钢塑混合汽车仪表板横梁
CN220963575U (zh)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
CN218085384U (zh) 汽车底护板结构
CN218197859U (zh) 一种汽车门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