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5782U - 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5782U
CN217835782U CN202222257204.6U CN202222257204U CN217835782U CN 217835782 U CN217835782 U CN 217835782U CN 202222257204 U CN202222257204 U CN 202222257204U CN 217835782 U CN217835782 U CN 2178357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anel
plate
units
engine cover
inn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72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希阁
李鹏
陈利
徐娟
樊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72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57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57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57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其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的一侧上具有不同强度需求的多个安装位置;所述内板包括多个内板单元,多个所述内板单元与多个所述安装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内板单元均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安装位置处,多个所述内板单元形成一用以提高所述外板强度的板层,每个所述内板单元的厚度均与对应的所述安装位置处的强度需求呈正比;解决发动机罩的受力并非均匀的,现有的发动机罩并未结合其受力特点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以致于发动机罩在保证有效工作的前提下,无法最大程度地减轻其重量及降低成本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需要具备隔热、隔音、自质量轻、刚性强等特性。为了提高汽车的性能,目前,发动机罩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
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1442678.X的发明专利所提出的一种前翻式发动机罩、连接结构及汽车,其中,发动机罩向前开启,采用外板、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相互粘接的方式,使用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外板、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等)制成,重量轻;第一内板边缘、第二内板边缘与外板边缘粘接后在机罩外边缘形成闭合环形梁,增强了整体机罩的结构强度。
然而,发动机罩的受力并非均匀的,现有的发动机罩并未结合其受力特点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以致于发动机罩在保证有效工作的前提下,无法最大程度地减轻其重量及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用以解决发动机罩的受力并非均匀的,现有的发动机罩并未结合其受力特点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以致于发动机罩在保证有效工作的前提下,无法最大程度地减轻其重量及降低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安装位置;所述内板包括多个内板单元,多个所述内板单元与多个所述安装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内板单元均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安装位置处,多个所述内板单元形成一用以提高所述外板强度的板层,每个所述内板单元的厚度均与对应的所述安装位置处的所述外板的强度需求呈正比。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内板单元上任意位置处的厚度均与强度需求呈正比。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内板单元部分重叠。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内板单元包括前内板和后内板,所述前内板和所述后内板分别平铺于所述外板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内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后内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内板单元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内板,两个所述侧内板分别位于所述前内板、后内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侧内板均与所述外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内板的厚度均小于所述后内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内板单元均经由一连接组件与所述外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粘结层,多个所述内板单元均经由所述粘结层与所述外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板单元可与所述外板之间形成一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内板单元的折弯处设置有一螺母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具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传统的发动机罩拆分为外板和内板两部分,外板的一侧上具有不同强度需求的多个安装位置,内板包括多个内板单元,多个内板单元与多个安装位置一一对应,每个内板单元均安装于对应的安装位置处,多个内板单元形成一用以提高外板强度的板层,多个内板单元与外板配合使整个发动机罩具备一定的强度,保证发动机罩的有效工作,由于发动机罩的受力大小分区明显,因此,通过外板上的不同强度需求对外板进行分区,形成多个安装位置,便于统一每个安装区域内的内板单元的设计,同时,通过设置每个内板单元的厚度均与对应的安装位置处的外板的强度需求呈正比,可根据发动机罩的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合理的设计对应内板单元的厚度,使设计的厚度的内板单元刚好能够满足对应安装位置处的外板的强度需求,有效地减轻了发动机罩的重量以及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整体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多个内板单元之间的连接处的位置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发动机罩装配过程中固定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发动机罩装配过程中安装前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发动机罩装配过程中安装后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发动机罩装配过程中安装侧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图2中A-A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图2中B-B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发动机罩通过铰接组件与车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及汽车一实施例中图2中C-C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包括外板100和内板200,外板100的一侧上具有不同强度需求的多个安装位置;内板200包括多个内板单元,多个内板单元与多个安装位置一一对应,每个内板单元均安装于对应的安装位置处,多个内板单元形成一用以提高外板100强度的板层,每个内板单元的厚度均与对应的安装位置处的强度需求呈正比。
本实施例中,将传统的发动机罩拆分为外板100和内板200两部分,外板100的一侧上具有不同强度需求的多个安装位置,内板200包括多个内板单元,多个内板单元与多个安装位置一一对应,每个内板单元均安装于对应的安装位置处,多个内板单元形成一用以提高外板100强度的板层,多个内板单元与外板100配合使整个发动机罩具备一定的强度,保证发动机罩的有效工作,由于发动机罩的受力大小分区明显,因此,通过外板100上的不同强度需求对外板100进行分区,形成多个安装位置,便于统一每个安装区域内的内板单元的设计,同时,通过设置每个内板单元的厚度均与对应的安装位置处的外板100的强度需求呈正比,可根据发动机罩的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合理的设计对应内板单元的厚度,使设计的厚度的内板单元刚好能够满足对应安装位置处的外板100的强度需求,有效地减轻了发动机罩的重量以及降低成本。
本实施方案中的外板100作为外观结构以及内板200的安装基础,需要较高的制造精度要求,因此,外板10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本实施方案中的内板200为承接发动机罩所受外力的结构,同时,根据发动机罩即外板100所需承受外力的位置以及外力的大小,对内板200的设置位置即大小进行对应布置。具体的,内板200包括多个内板单元,多个内板单元与多个安装位置一一对应,每个内板单元均安装于对应的安装位置处,多个内板单元形成一用以提高外板100强度的板层,每个内板单元的厚度均与对应的安装位置处的强度需求呈正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内板单元均适用于适应对应安装位置处的强度需求的结构,每个内板单元可以采用等厚的结构,当然内板单元也可以采用不等厚的结构,下面分别以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安装位置处的强度需求处处相等或相差不多时,每个内板单元可以采用等厚的结构。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安装位置中不同位置处的强度需求相差较大时,每个内板单元上任意位置处的厚度均与强度需求呈正比。如图3所示,在后内板220与汽车的连接位置处,即后内板220远离前内板210的部位进行加厚处理,形成加厚区域M,后内板220的加厚区域M的厚度大于其余部位的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内板单元任意位置处的厚度应当与对应安装位置处的强度需求相适应。其中,上述阐述的“强度需求”为发动机罩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支撑其有效工作自身应当具备的强度。
为了提高相邻两个内板单元连接处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内板单元部分重叠,即相邻两个内板单元通过部分搭接的方式与外板100连接,以提高两个内板单元对接处的连接强度。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前内板210和后内板220之间的连接处k11、k12采用搭接的形式提高二者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同理,在前内板210和侧板之间的连接处k20采用搭接的形式提高二者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在后内板220和侧板之间的连接处k31、k32、k3采用搭接的形式提高二者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内板单元包括前内板210和后内板220,前内板210和后内板220分别平铺于外板100的前端和后端,前内板210的厚度大于后内板220的厚度。由于前内板210设置于发动机的前方,后内板220设置于发动机上方,因此,前内板210所受到载荷(例如风阻)大于后内板220,故而,前内板210的厚度大于后内板220的厚度,以符合使用要求。
进一步的,多个内板单元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内板230,两个侧内板230分别位于前内板210、后内板220的两侧,两个侧内板230均与外板100固定连接,两个侧内板230的厚度均小于后内板220的厚度。由于两个侧内板230设置于发动机的两侧,载荷(例如风阻)较小,故而两个侧内板230的厚度均小于后内板220的厚度,以符合使用要求。
如图4a、4b、4c和4d为前内板210、后内板220以及两个侧内板230安装至外板100上的结构示意图,即发动机罩的装配过程,根据外板100的强度需求在外板100上分化出多个安装位置,确定多个内板200的装配顺序,具体的,如图4a所示,首先通过工装夹具将外板100进行固定,如图4b所示,然后将前内板210通过装配到外板100上,如图4c所示,其次将后内板220通过搭接的形式与外板100及前内板210实现装配,最后分别将两个侧内板230通过搭接的形式与外板100、前内板210及后内板220进行装配。
为了实现多个内板单元与外板100之间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内板单元均经由一连接组件300与外板100连接。
如图5-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0包括粘结层310,多个内板单元均经由粘结层310与外板100连接。其中,每个内板单元均可与外板100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及梁系结构,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罩的刚度、强度和可靠性。粘结层310可以采用结构胶涂覆于内板单元上所形成的结构。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0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代替,来实现外板100与内板单元之间的连接。
为了减小发动机罩的重量,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板200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内板200也可以采用其它轻量化材料替代。
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罩整体的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内板单元的折弯处设置有一螺母板320。本实施例中的螺母板320采用钢板支撑,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材料支撑,以能够有效加强内板单元的折弯处的强度为优。
如图9所示,此处为发动机罩与汽车的铰接位置处,故而需要设置一螺母板320来提高与发动机罩该位置处的连接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传统的发动机罩拆分为外板100和内板200两部分,外板100的一侧上具有不同强度需求的多个安装位置,内板200包括多个内板单元,多个内板单元与多个安装位置一一对应,每个内板单元均安装于对应的安装位置处,多个内板单元形成一用以提高外板100强度的板层,多个内板单元与外板100配合使整个发动机罩具备一定的强度,保证发动机罩的有效工作,由于发动机罩的受力大小分区明显,因此,通过外板100上的不同强度需求对外板100进行分区,形成多个安装位置,便于统一每个安装区域内的内板单元的设计,同时,通过设置每个内板单元的厚度均与对应的安装位置处的外板100的强度需求呈正比,可根据发动机罩的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合理的设计对应内板单元的厚度,使设计的厚度的内板单元刚好能够满足对应安装位置处的外板100的强度需求,有效地减轻了发动机罩的重量以及降低成本。
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具有如上的发动机罩。
在本实施例中,汽车上的发动机罩为前翻式发动机罩。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罩的前端可通过铰接组件500装配到汽车的车体400的前保险杠组件410上,后端通过缓冲组件600和锁止组件700装配到车体400上。安装有该发动机罩的汽车,重量轻,实现整车轻量化需求和目标。
当然,影响发动机罩的布置及结构方案的因素还包括前风窗组件420和进气组件430等。因发动机罩采用整体前翻式开启方式,发动机罩前端能够取代前保险杠功能,侧面可取代车身翼子板功能,整体前翻式发动机罩能够显著降低重量。
可以理解的是,前保险杠组件410、前风窗组件420以及进气组件430均为汽车上的常见结构,同时,缓冲组件600为在发动机罩进行翻转时起到缓冲的结构、锁止组件700为发动机罩锁止至车体400上的结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结构。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发动机罩也可以采用后翻式发动机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和内板;
所述外板的一侧上具有不同强度需求的多个安装位置;
所述内板包括多个内板单元,多个所述内板单元与多个所述安装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内板单元均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安装位置处,多个所述内板单元形成一用以提高所述外板强度的板层,每个所述内板单元的厚度均与对应的所述安装位置处的强度需求呈正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板单元上任意位置处的厚度均与强度需求呈正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内板单元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内板单元包括前内板和后内板,所述前内板和所述后内板分别平铺于所述外板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内板的厚度大于所述后内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内板单元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内板,两个所述侧内板分别位于所述前内板、后内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侧内板均与所述外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内板的厚度均小于所述后内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内板单元均经由一连接组件与所述外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粘结层,多个所述内板单元均经由所述粘结层与所述外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单元可与所述外板之间形成一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单元的折弯处设置有一螺母板。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
CN202222257204.6U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Active CN2178357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7204.6U CN217835782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7204.6U CN217835782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5782U true CN217835782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7204.6U Active CN217835782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57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98866B2 (ja) 自動車用異種材料ルーフ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CN202378968U (zh) 一种汽车机舱盖
CN217835782U (zh) 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CN112277593A (zh) 一种氢能汽车车门
CN115465368A (zh) 一种发动机罩及汽车
CN109649502B (zh) 机舱盖
CN110316258B (zh) 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CN108068894B (zh) 机动车辆车身组件
CN210734302U (zh) 一种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汽车前罩及车辆
JP5087984B2 (ja) 自動車用ボンネットの製造方法
CN210734303U (zh) 一种碳纤维汽车前罩及车辆
CN212473667U (zh) 车辆行李箱盖的铰链加强板以及车辆
CN212243581U (zh)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增加侧翻边及胶槽结构
CN209454533U (zh) 一种汽车天窗结构
CN214607297U (zh) 一种汽车顶棚的支架安装结构和一种汽车
CN214943323U (zh) 一种新型车门外拉手安装结构
CN111376997A (zh) 一种新型顶盖外板定位安装结构
CN214450195U (zh) 一种汽车后车门外板加强结构
CN219406114U (zh) 汽车后背门骨架结构
CN216508608U (zh) 一种汽车碳纤维后围板安装结构
CN217259519U (zh) 一种车门结构及车体
CN114228417B (zh) 飞行汽车的后车体结构及飞行汽车
CN110816230A (zh) 背门及汽车
CN214112248U (zh) 一种汽车背门结构
CN218021850U (zh) 机罩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