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4917U - 管线固定装置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管线固定装置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4917U
CN220314917U CN202321428922.3U CN202321428922U CN220314917U CN 220314917 U CN220314917 U CN 220314917U CN 202321428922 U CN202321428922 U CN 202321428922U CN 220314917 U CN220314917 U CN 220314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etrating
hole
pin
fixing device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89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289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4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4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4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和汽车,其中,管线固定装置包括支架主体、内销和扎带,支架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并设有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穿设通道,穿设通道设有靠近第一端面且贯穿支架主体周侧的第一穿设口和第二穿设口;内销用以穿设固定孔,内销具有相对的第一销端和第二销端,第一销端设有第三穿设口,第二销端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部,第一销端活动穿入穿设通道;扎带用以固定管线,扎带依次穿过第一穿设口、第三穿设口和第二穿设口,通过牵拉第三穿设口以控制第一销端穿入穿设通道的长度,从而控制限位凸部至第二端面的距离,以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适配夹设安装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管线固定装置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管线固定装置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线固定装置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高速发展,汽车在新能源动力方向、智能驾驶方向、及车联网方向变革突飞猛进,前沿性功能配置不断拓展增加,用电器功能件多样化发展,随之而来的汽车管线路交互传输越来越复杂,对汽车的管线路布置及固定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管线固定装置通用性很小,一般只能紧固在固定厚度的安装板上,当安装板的板厚发生变化,需要更换管线固定装置的规格,才能将管线固定在安装板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线固定装置,旨在提高管线固定装置的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管线固定装置,用于将管线固定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管线固定装置包括:
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并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穿设通道,所述穿设通道设有靠近所述第一端面且贯穿所述支架主体周侧的第一穿设口和第二穿设口;
内销,所述内销用以穿设所述固定孔,所述内销具有相对的第一销端和第二销端,所述第一销端设有第三穿设口,所述第二销端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部,所述第一销端活动穿入所述穿设通道;以及
扎带,所述扎带用以固定管线,所述扎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口、所述第三穿设口和所述第二穿设口,通过牵拉所述第三穿设口以控制所述第一销端穿入所述穿设通道的长度,从而控制所述限位凸部至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以所述限位凸部和所述第二端面适配夹设所述安装板。
可选地,所述管线固定装置还包括预装结构,所述预装结构设于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内销之间。
可选地,所述预装结构包括预装孔和弹性预装扣,所述预装孔设于所述穿设通道靠近所述第二端面一端,弹性预装扣设于所述第一销端,所述弹性预装扣相较于所述第三穿设口靠近所述第二销端设置,所述弹性预装扣与所述预装孔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部配置为弹性限位凸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弹性限位凸部包括第一弹性臂、及设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卡凸部,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卡凸部的一端与第一避让孔远离所述第三穿设口的孔壁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弹性预装扣包括第二弹性臂、及设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预装扣,所述第二弹性臂远离所述卡凸部的一端与第二避让孔远离所述第三穿设口的孔壁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凸部面向所述第二销端的自由端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导筋,所述第一引导筋的高度在靠近所述第三穿设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和/或
所述预装扣面向所述第二销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引导筋,所述第二引导筋的高度在靠近所述第三穿设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预装孔呈显露于所述支架主体周侧的镂空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穿设口与所述第二穿设口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部与所述弹性预装扣的距离大于21mm。
可选地,所述内销的直径小于14.5mm;和/或
所述限位凸部的高度范围为0.5mm至5mm。
可选地,所述支架主体采用的材质为塑料;和/或
所述内销采用的材质为塑料;和/或
所述扎带采用的材质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车架和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所述车架设有固定孔,所述管线固定装置设于所述固定孔。
上述管线固定装置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利用管线固定装置固定管线时,内销穿设安装板的固定孔,内销从第一销端活动穿入穿设通道,扎带依次穿过第一穿设口、第三穿设口和第二穿设口,扎带的带体紧固管线,在扎带的带体紧固管线时,通过扎带牵拉第三穿设口,内销会在支架主体的穿设通道内朝靠近第一端面的方向运动,以控制第一销端穿入穿设通道的长度,从而控制限位凸部至第二端面的距离,以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适配夹设安装板,也就是说,在紧固的过程中,随后伴随着扎带紧固力越来越大,限位凸部与安装板产生相对挤压力,从而使得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分别抵接安装板的相对两板面,进而将管线固定到安装板上。本方案将内销活动穿设在穿设通道,并利用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分别抵接安装板的相对两板面,从而将管线固定装置紧固在安装板上,由于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由内销活动穿设在穿设通道内的穿设长度决定,本方案可以通过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适配不同厚度的安装板,因此管线固定装置可以兼容多种安装板的厚度进行管线的安装紧固。由于扎带的紧固空间可以调节,因此本方案还可兼容固定不同管线的管径。可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管线固定装置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线固定装置一实施例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线固定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管线固定装置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管线固定装置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管线固定装置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管线固定装置与安装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安装板 323 第一引导筋
200 支架主体 330 弹性限位凸部
210 穿设通道 331 第一弹性臂
211 第一穿设口 332 卡凸部
300 内销 333 第一引导筋
310 第三穿设口 340 第一避让孔
320 弹性预装扣 350 第二避让孔
321 第二弹性臂 400 扎带
322 预装扣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线固定装置。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管线固定装置,用于将管线500固定于安装板100,安装板100上设有固定孔,管线固定装置包括支架主体200、内销300和扎带400,支架主体20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并设有贯穿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穿设通道210,穿设通道210设有靠近第一端面且贯穿支架主体200周侧的第一穿设口211和第二穿设口;内销300用以穿设固定孔,内销300具有相对的第一销端和第二销端,第一销端设有第三穿设口310,第二销端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部;第一销端活动穿入穿设通道210;且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分别抵接安装板100的相对两板面;扎带400用于固定管线500,扎带400依次穿过第一穿设口211、第三穿设口310和第二穿设口,通过牵拉第三穿设口310以控制第一销端穿入穿设通道210的长度,从而控制限位凸部至第二端面的距离,以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适配夹设安装板100。
具体地,在利用管线固定装置固定管线500时,内销300穿设安装板100的固定孔,内销300从第一销端活动穿入穿设通道210,扎带400依次穿过第一穿设口211、第三穿设口310和第二穿设口,扎带400的带体紧固管线500,在扎带400的带体紧固管线500时,通过扎带400牵拉第三穿设口310,内销300会在支架主体200的穿设通道210内朝靠近第一端面的方向运动,以控制第一销端穿入穿设通道210的长度,从而控制限位凸部至第二端面的距离,以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适配夹设安装板100,也就是说,内销300会在支架主体200的穿设通道210内朝靠近第一端面的方向运动,在紧固的过程中,随后伴随着扎带400紧固力越来越大,限位凸部与安装板100产生相对挤压力,从而使得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分别抵接安装板100的相对两板面,进而将管线500固定到安装板100上。本方案将内销300活动穿设在穿设通道210,并利用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分别抵接安装板100的相对两板面,从而将管线固定装置紧固在安装板100上,由于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由内销300活动穿设在穿设通道210内的穿设长度决定,本方案可以通过限位凸部和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适配不同厚度的安装板,因此管线固定装置可以兼容多种安装板100的厚度进行管线500的安装紧固。由于扎带400的紧固空间可以调节,因此本方案可兼容固定不同管线500的管径。可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以提高管线固定装置的通用性。
可选地地,管线固定装置还包括预装结构,预装结构设于支架主体200和内销300之间,可以理解,这样可以将支架主体200和内销300连接成一体,从而避免管线固定装置的零部件的丢失。
进一步地,预装结构包括预装孔和弹性预装扣320,预装孔设于穿设通道210靠近第二端面一端,弹性预装扣320设于第一销端,扣弹性预装扣320相较于第三穿设口310靠近第二销端设置,且弹性预装扣320与预装孔相配合,这样可以将内销300和支架主体200预先安装在一起,从而避免运输过程中支架主体200和内销300的丢失。
而且,扣弹性预装扣320的设置,在紧固的过程中,作用力大于弹性预装扣320与预装孔的弹性作用力,弹性预装扣320与预装孔的预装状态就会被破坏,从而使得内销300在支架主体200的穿设通道210内朝靠近第一端面的方向运动。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预装结构也可以包括第一弹性扣和第二弹性扣,第一弹性扣设于穿设通道210靠近第二端面一端,第二弹性扣设于第一销端,第二弹性扣相较于第三穿设口310靠近第二销端设置,第一弹性扣和第二弹性扣相配合。
进一步地,管线固定装置应用于汽车,安装板100为汽车的车架,车架上设有固定孔;当然管线固定装置也可以应用于轮船、火车等。
参照图4至图6,可选地,限位凸部配置为弹性限位凸部330;可以理解,将限位凸部配置为弹性限位凸部330,可以直接将内销300从内销300的第二销端穿入固定孔,当弹性限位凸部330接触到固定孔的孔壁,弹性限位凸部330会发生避让,从而使得弹性限位凸部330的抵接面抵接安装板100的板面,这样的设置可以减少先拆卸预先安装的内销300和支架主体200,再将内销300穿入固定孔的安装步骤,从而增加管线固定装置安装效率。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凸部也可以配置为硬性的限位凸部,在安装时,先拆卸预先安装的内销300和支架主体200,再将内销300从内销300的第一销端穿入固定孔。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避让孔340,弹性限位凸部330包括第一弹性臂331、及设于第一弹性臂331的卡凸部332,第一弹性臂331远离卡凸部332的一端与第一避让孔340远离第三穿设口310的孔壁连接;第一避让孔340的设置可以增加弹性限位凸部330的弹性区间,这样可以使得弹性限位凸部330的变形更加容易,进而使得内销300的安装更加省力。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二避让孔350,弹性预装扣320包括第二弹性臂321、及设于第二弹性臂321的预装扣322,第二弹性臂321远离卡凸部332的一端与第二避让孔350远离第三穿设口310的孔壁连接;第二避让孔350的设置可以增加弹性预装扣320的弹性区间,这样可以使得弹性预装扣320的变形更加容易,进而使得内销300的拆卸更加省力。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卡凸部332面向第二销端的自由端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导筋333,第一引导筋333的高度在靠近第三穿设口31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第一引导筋333的设置在内销300从第二销端插入穿设通道210时,第一引导筋333可以引导弹性限位凸部330发生避让,从而使得内销300的穿设更加省力。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卡凸部332面向第二销端的自由端的一侧也可以设有引导凸台,引导凸台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预装扣322面向第二销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引导筋323,第二引导筋323的高度在靠近第三穿设口31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第二引导筋323的设置在内销300从穿设通道210内拆卸时,第二引导筋323可以引导弹性预装扣320发生避让,从而使得内销300的拆卸更加省力。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预装扣322面向第二销端的一侧也可以设有引导凸台,引导凸台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
可选地,第一穿设口211与第二穿设口相对设置,这样可以增加管线500的安装稳定性,避免管线500重量侧重于支架主体200的一侧。
可选地,预装孔呈显露于支架主体200周侧的镂空结构;可以理解,将预装孔配置成镂空结构,可以便于发生干涉时,便于操作人员调节。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预装孔也可以呈预装槽设置。
可选地,限位凸部与弹性预装扣320的距离大于21mm,这样的管线固定装置壳适配兼容8mm-21mm厚的安装板100。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内销300的直径小于14.5mm;限位凸部的高度范围为0.5mm至5mm;这样的内销300可适配直径为14.5mm至15mm的安装板100的固定孔的孔径。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支架主体200采用的材质为塑料;这是由于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可以增加支架主体200的使用寿命;塑料制造成本低,可以降低支架主体200的生产成本。再者,塑料质量轻,可以在保证整车管线500固定需求的同时提供整车轻量化降本方案。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支架主体200采用的材质也可以为金属。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内销300采用的材质为塑料;这是由于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可以增加内销300的使用寿命;塑料制造成本低,可以降低内销300的生产成本。再者,塑料质量轻,可以在保证整车管线500固定需求的同时提供整车轻量化降本方案。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内销300采用的材质也可以为金属。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扎带400采用的材质为塑料;这是由于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可以增加扎带400的使用寿命;塑料制造成本低,可以降低扎带400的生产成本。再者,扎带400质量轻,可以在保证整车管线500固定需求的同时提供整车轻量化降本方案。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扎带400采用的材质也可以为尼龙。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架和管线固定装置,该管线固定装置一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车架设有固定孔,所述管线固定装置设于所述固定孔。
进一步地,车架可以是单层板车架也可以是双层板车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管线固定装置,用于将管线固定于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固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固定装置包括:
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并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穿设通道,所述穿设通道设有靠近所述第一端面且贯穿所述支架主体周侧的第一穿设口和第二穿设口;
内销,所述内销用以穿设所述固定孔,所述内销具有相对的第一销端和第二销端,所述第一销端设有第三穿设口,所述第二销端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部,所述第一销端活动穿入所述穿设通道;以及
扎带,所述扎带用以固定管线,所述扎带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口、所述第三穿设口和所述第二穿设口,通过牵拉所述第三穿设口以控制所述第一销端穿入所述穿设通道的长度,从而控制所述限位凸部至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以所述限位凸部和所述第二端面适配夹设所述安装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固定装置还包括预装结构,所述预装结构设于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内销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结构包括预装孔和弹性预装扣,所述预装孔设于所述穿设通道靠近所述第二端面一端,弹性预装扣设于所述第一销端,所述弹性预装扣相较于所述第三穿设口靠近所述第二销端设置,所述弹性预装扣与所述预装孔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部配置为弹性限位凸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弹性限位凸部包括第一弹性臂、及设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卡凸部,所述第一弹性臂远离所述卡凸部的一端与第一避让孔远离所述第三穿设口的孔壁连接;和/或
所述第一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弹性预装扣包括第二弹性臂、及设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预装扣,所述第二弹性臂远离所述卡凸部的一端与第二避让孔远离所述第三穿设口的孔壁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部面向所述第二销端的自由端的一侧设有第一引导筋,所述第一引导筋的高度在靠近所述第三穿设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和/或
所述预装扣面向所述第二销端的一侧设有第二引导筋,所述第二引导筋的高度在靠近所述第三穿设口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孔呈显露于所述支架主体周侧的镂空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设口与所述第二穿设口相对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销的直径小于14.5mm;和/或
所述限位凸部的高度范围为0.5mm至5mm。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管线固定装置,所述车架设有固定孔,所述管线固定装置设于所述固定孔。
CN202321428922.3U 2023-06-06 2023-06-06 管线固定装置和汽车 Active CN220314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8922.3U CN220314917U (zh) 2023-06-06 2023-06-06 管线固定装置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8922.3U CN220314917U (zh) 2023-06-06 2023-06-06 管线固定装置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4917U true CN220314917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8922.3U Active CN220314917U (zh) 2023-06-06 2023-06-06 管线固定装置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4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8943B2 (en) Heat stake attachment feature
CN220314917U (zh) 管线固定装置和汽车
US6601473B2 (en) Plastic lever assembly f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219203998U (zh) 线束防护盒和车辆
CN110966460A (zh) 一种固定管夹
CN219277300U (zh) 用于汽车座椅面套固定插入卡扣装置及其汽车座椅
CN219706903U (zh) 一种线束夹结构以及汽车
CN219295333U (zh) 一种线束卡接定位件及其安装结构
CN220379081U (zh) 一种空调管路铆固式管夹
CN220540417U (zh) 一种线圈固定结构、电动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0706843U (zh) 一种车门胶条的连接结构
CN219601136U (zh) 一种汽车饰条的安装结构
CN211314363U (zh) 用于电子水泵的减振装置以及车辆
CN217462762U (zh) 用于固定接插件的固定装置和车辆
CN218929589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19570518U (zh) 一种车门防夹条卡接结构
CN210000078U (zh) 车门护板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214697U (zh) 车门结构和车辆
CN219428243U (zh) 轮眉总成和车辆
CN216134223U (zh) 一种线束固定扎带
CN211951705U (zh) 空调管路支架及空调管路组件
CN219493175U (zh) 一种连接件及电子膨胀阀
CN219154399U (zh) 一种汽车内饰顶棚
CN216922775U (zh) 卡扣
CN217672492U (zh)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