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8631U - 一种agv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agv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98631U
CN220298631U CN202321888424.7U CN202321888424U CN220298631U CN 220298631 U CN220298631 U CN 220298631U CN 202321888424 U CN202321888424 U CN 202321888424U CN 220298631 U CN220298631 U CN 220298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body
motor
robot
mounti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884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超雷
周志垚佳
李雨涵
李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8884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98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98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98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AGV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四角分别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机器人本体顶部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内部分别通过安装座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杆,所述固定架底部安装有第三电机,两组所述丝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丝母座,两组对称的所述丝母座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与安装板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机器人本体转动连接;能够使用悬挂支撑,使移动更加灵活,在一定范围内四个轮子保证对地压力一致,防止翻车和接地能力不足及打滑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机器人本体的通过性和爬坡性。

Description

一种AGV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具体为一种AGV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已经在快递运输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快递运输行业的智能机械设备已得到快速发展,例如智能分拣机器人、快递自动售货机、快递智能柜、以及AGV机器人等,在物流行业中,AGV(自动导向车)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仓库物流、快递配送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机器人并不是十分重视悬挂系统,滚轮都是固定安装的,在户外进行移动运输过程中,不方便灵活的进行上下坡工作,不同环境适应力差,容易造成打滑或歪倒,降低了运输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AGV机器人,能够使用悬挂支撑,使移动更加灵活,在一定范围内四个轮子保证对地压力一致,防止翻车和接地能力不足及打滑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机器人的通过性和爬坡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AGV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四角分别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固定板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机器人本体顶部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内部分别通过安装座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杆,所述固定架底部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丝杆连接,两组所述丝杆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丝母座,两组对称的所述丝母座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与安装板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机器人本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通过连接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为“凹”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一侧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为镂空的长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上安装有齿轮盘,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轮盘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滚轮两端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连接板一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一端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减震器。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安装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板的安装,方便对固定板连接,从而实现对滚轮的安装,方便机器人本体能够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移动,通过固定架的安装,有利于对丝杆的安装,通过安装座使丝杆能够转动,在第三电机的作用下方便对丝杆驱动控制,从而实现对丝杆上的丝母座驱动,有利于实现丝母座控制第二减震器的移动,从而使安装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改变轮距,质心高度,可以使一定范围内四个轮子保证对地压力一致,防止翻车和接地能力不足,打滑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机器人本体的通过性和爬坡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与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丝母座与第二减震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人本体;2、移动机构;201、安装板;202、第一减震器;203、第一电机;204、连接板;205、固定板;206、滚轮;207、齿轮盘;208、第二电机;209、连接轴;210、挡板;3、调节机构;301、固定架;302、安装座;303、第二减震器;304、铰链;305、加强筋;306、丝母座;307、第三电机;308、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AGV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所述机器人本体1四角分别安装有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底部安装有固定板205,所述固定板205上转动连接有滚轮206,所述固定板205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203,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安装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架301,所述机器人本体1顶部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架301,两个所述固定架301内部分别通过安装座302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杆308,所述固定架301底部安装有第三电机307,所述第三电机307与丝杆308连接,两组所述丝杆308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丝母座306,两组对称的所述丝母座306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减震器303,所述减震器与安装板201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201另一端通过铰链304与机器人本体1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架301通过连接轴209与安装板20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301为“凹”字形结构,有利于方便所述固定架301与㪢安装板201安装,并且能够转动工作,从而实现对所述滚轮206的转向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架301一侧安装有挡板210,所述挡板210为镂空的长方形结构,通过所述挡板210的作用下有利于对所述固定架301一侧遮挡,从而对所述滚轮206防护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连接轴209上安装有齿轮盘207,所述安装板201上安装有第二电机208,所述第二电机208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轮盘207啮合,通过所述第二电机208的作用下有利于对所述齿轮盘207驱动控制,从而实现固定能够自动转动角度,进行转向调节工作,使转弯半径小,更加灵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板205底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板204,所述滚轮206两端与连接板20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3与连接板204一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204一端与固定板205之间连接有第一减震器202,通过所述第一减震器202的作用下,有利于对所述连接板204进行连接拉动,使所述滚轮206能够很好的转动,在所述第二减震器303的作用下使所述连接板204和所述滚轮206具有伸缩性,起到减震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安装有多个加强筋305,所述加强筋305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通过所述加强筋305的作用下,有利于使所述机器人本体1更加牢固稳定,起到抗压,抗摔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安装板201的安装,方便对固定板205连接,从而实现对滚轮206的安装,方便机器人本体1能够在第一电机203的作用下移动,在连接板204和第一减震器202的配合下,使滚轮206具有伸缩性,从而使滚轮206与固定板205之间能够很好的减震,通过挡板210的作用下有利于对滚轮206起到遮挡防护的作用,通过连接轴209和齿轮盘207的安装,有利于固定板205能够转动方向,在第二电机208的作用下,有利于对齿轮盘207驱动控制,实现自动调节方向,更加灵活,通过固定架301的安装,有利于对丝杆308的安装,通过安装座302使丝杆308能够转动,在第三电机307的作用下方便对丝杆308驱动控制,从而实现对丝杆308上的丝母座306驱动,有利于实现丝母座306控制第二减震器303的移动,从而使安装板201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改变轮距,质心高度,可以使一定范围内四个轮子保证对地压力一致,防止翻车和接地能力不足,打滑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机器人本体1的通过性和爬坡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AGV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四角分别安装有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底部安装有固定板(205),所述固定板(205)上转动连接有滚轮(206),所述固定板(205)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203);
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安装有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架(301),所述机器人本体(1)顶部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架(301),两个所述固定架(301)内部分别通过安装座(302)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杆(308),所述固定架(301)底部安装有第三电机(307),所述第三电机(307)与丝杆(308)连接,两组所述丝杆(308)上分别螺纹连接有丝母座(306),两组对称的所述丝母座(306)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减震器(303),所述减震器与安装板(201)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201)另一端通过铰链(304)与机器人本体(1)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01)通过连接轴(209)与安装板(20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301)为“凹”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01)一侧安装有挡板(210),所述挡板(210)为镂空的长方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09)上安装有齿轮盘(207),所述安装板(201)上安装有第二电机(208),所述第二电机(208)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轮盘(207)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5)底部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板(204),所述滚轮(206)两端与连接板(20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3)与连接板(204)一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204)一端与固定板(205)之间连接有第一减震器(2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安装有多个加强筋(305),所述加强筋(305)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
CN202321888424.7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agv机器人 Active CN220298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8424.7U CN220298631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agv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8424.7U CN220298631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agv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98631U true CN220298631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52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88424.7U Active CN220298631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agv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98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98631U (zh) 一种agv机器人
CN216508670U (zh) 悬挂减震履带机器人底盘
CN109968938B (zh) 一种前后轮可同步升降的减震小车底盘
CN216443670U (zh) 一种可折叠全向车
CN205273091U (zh) 一种用于移动平台的悬挂减震装置以及移动平台
CN213920585U (zh) 一种机器人运动底盘的阻尼缓冲结构
CN213831263U (zh) 底盘悬挂机构及配送机器人
CN211223672U (zh) 独立悬架移动机器人用四轮差速滑动转向动力平衡装置
CN211493569U (zh) 一种四连杆横臂悬挂装置
CN209008727U (zh) 一种无人车底盘
CN203864385U (zh) 一种调节扭杆弹簧运动实现车体升降及减震的装置
CN216611399U (zh) 一种轮腿可伸缩全向车
CN112296979A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行走功能的搬运机器人
CN220616157U (zh) 一种无人机防坠保护的装置
CN212556585U (zh) 双联减振器、双立柱单摆臂悬挂系统及悬挂式移动平台
CN218991062U (zh) 一种新型舞台用遥控平台
CN214189930U (zh) 电动自行车支架
CN215752612U (zh) 一种可自主转向的机器人底盘结构
CN217533062U (zh) 轮式机器人底盘及机器人
CN220281038U (zh) 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
CN215041919U (zh) 一种卧式agv减震舵轮
CN217287065U (zh) 一种自行车多自由度智能骑行台
CN216610959U (zh) 一种机车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
CN218112773U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底盘
CN211883624U (zh) 行走机构、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