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08727U - 一种无人车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车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08727U
CN209008727U CN201821669030.1U CN201821669030U CN209008727U CN 209008727 U CN209008727 U CN 209008727U CN 201821669030 U CN201821669030 U CN 201821669030U CN 209008727 U CN209008727 U CN 209008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hassis frame
bearing
hol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690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子豪
张宪
陈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nqu Technology (Donggua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Weih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Weih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Weih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690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08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08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08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人车底盘,包括:前底盘框架、后底盘框架、悬挂机构;所述前底盘框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电机固定座,电机固定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轮驱动连接;所述后底盘框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车轮固定座,车轮固定座处安装有从动轮;所述悬挂机构安装在前底盘框架和后底盘框架之间,用于连接前底盘框架和后底盘框架,通过设置悬挂机构分别连接前底盘框架和后底盘框架,由于悬挂机构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相对转动,所以前底盘框架和后底盘框架也可相对转动,以使前底盘框架下方的主动轮和后底盘框架下方的从动轮移动至不平整的路面时不会处于悬空转态,均能与路面接触,提高无人车底盘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车底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车底盘。
背景技术
市面上销售的小型轮式无人车的轮子与底盘都是相对水平布置,配合减震等缓冲机构使车子在在不太平整的路面上能稳定行驶,但现在大多数底盘的缓冲机构都是在四个车轮支撑轴处安装减震器,这种方式有一种弊端,就是当车轮经过不平整的路面时,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但是容易造成某个车轮处于悬空转态,无法正常行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车底盘,解决了现有无人车底盘采用的减震结构,容易导致车辆行驶在不平的路面时车轮会发生悬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车底盘,包括:前底盘框架、后底盘框架、悬挂机构;所述前底盘框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电机固定座,电机固定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轮驱动连接;所述后底盘框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车轮固定座,车轮固定座处安装有从动轮;所述悬挂机构安装在前底盘框架和后底盘框架之间,用于连接前底盘框架和后底盘框架。
优选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连接轴和限位轴,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上均设有固定孔,且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分别固定在后底盘框架和前底盘框架上,所述第一部件中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部件中部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部件上方两侧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连接轴分别穿过第一部件中部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部件中部的第二通孔,其中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限位孔处,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限位孔处,即第二轴承一端面与第一部件接触,第二轴承另一端面与第二部件接触,以使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可相对转动,连接轴末端通过锁紧螺母卡紧第一轴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为推力球轴承。
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孔处安装有限位螺栓,且限位螺栓末端与第一部件端面留有空隙。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为充气轮,进一步提高底盘的缓冲力。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为全向轮。
优选的,所述前底盘框架和后底盘框架均采用铝型材质搭建。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车底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无人车底盘,通过设置悬挂机构分别连接前底盘框架和后底盘框架,由于悬挂机构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相对转动,所以前底盘框架和后底盘框架也可相对转动,以使前底盘框架下方的主动轮和后底盘框架下方的从动轮移动至不平整的路面时不会处于悬空转态,均能与路面接触,提高无人车底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悬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悬挂机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悬挂机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部件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装外壳使用示意图。
图中:1前底盘框架、11电机固定座、12电机、13主动轮、2后底盘框架、21车轮固定座、22从动轮、3悬挂机构、31第一部件、311第一通孔、312第一限位孔、313第二限位孔、32第二部件、321第二通孔、322第三限位孔、33第一轴承、34第二轴承、35连接轴、36限位轴、4固定孔、5锁紧螺母、6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车底盘,包括:前底盘框架1、后底盘框架2、悬挂机构3;前底盘框架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电机固定座11,电机固定座11上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输出轴与主动轮13驱动连接,便于通过电机12驱动主动轮13转动,同时通过控制两个电机12的转速不同,进而控制两个主动轮13的不同,最终控制底盘的转向;后底盘框架2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车轮固定座21,车轮固定座21处安装有从动轮22;悬挂机构3安装在前底盘框架1和后底盘框架2之间,用于连接前底盘框架1和后底盘框架2。
悬挂机构3包括:第一部件31、第二部件32、第一轴承33、第二轴承34、连接轴35和限位轴36,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上均设有固定孔4,且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均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4分别固定在后底盘框架2和前底盘框架1上,第一部件31中部设有第一通孔311,第一通孔31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孔312和第二限位孔313,第二部件32中部设有第二通孔321,第二部件32上方两侧设有第三限位孔322,连接轴35分别穿过第一部件31中部的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部件32中部的第二通孔321,其中第一轴承33安装在第一限位孔312处,第二轴承34安装在第二限位孔313处,即第二轴承34一端面与第一部件31接触,第二轴承34另一端面与第二部件32接触,第一轴承33、第二轴承34为推力球轴承,以使第一部件31与第二部件32可相对转动,且第一部件31与后底盘框架2固定,第二部件32与前底盘框架1固定,所以前底盘框架1与后底盘框架2可相对转动,以适应在不平整的路面时,前方的两个主动轮13和后方的从动轮22都能着地与地面接触,不会处于悬空状态,连接轴35末端通过锁紧螺母5卡紧第一轴承33。
第三限位孔322处安装有限位螺栓6,且限位螺栓6末端与第一部件31端面留有空隙,防止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偏移过大,限位螺栓6起到限位作用。
主动轮13为充气轮,进一步提高底盘的缓冲力。
从动轮22为全向轮,提高转动时的负载。
前底盘框架1和后底盘框架2均采用铝型材质搭建,框架经氧化处理,美观牢靠,且搭配使用非常方便。
使用时,第一部件31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部件31上的固定孔4固定在后底盘框架2,第二部件32也通过螺栓穿过第二部件32上的固定孔4固定在前底盘框架1上,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之间安装的第二轴承34为推力球轴承,所以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可相对转动,以使后底盘框架2和前底盘框架1也可相对转动,以适应在不平整的路面时,前方的两个主动轮13和后方的从动轮22都能着地与地面接触,均不会处于悬空状态,提高底盘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控制两个主动轮13对应的电机12转速不同,进而调节底盘的转向。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无人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底盘框架(1),所述前底盘框架(1)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电机固定座(11),电机固定座(11)上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输出轴与主动轮(13)驱动连接;
后底盘框架(2),所述后底盘框架(2)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车轮固定座(21),车轮固定座(21)处安装有从动轮(22);
悬挂机构(3),所述悬挂机构(3)安装在前底盘框架(1)和后底盘框架(2)之间,用于连接前底盘框架(1)和后底盘框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机构(3)包括:第一部件(31)、第二部件(32)、第一轴承(33)、第二轴承(34)、连接轴(35)和限位轴(36),所述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上均设有固定孔(4),且第一部件(31)和第二部件(32)均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4)分别固定在后底盘框架(2)和前底盘框架(1)上,所述第一部件(31)中部设有第一通孔(311),第一通孔(31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孔(312)和第二限位孔(313),所述第二部件(32)中部设有第二通孔(321),第二部件(32)上方两侧设有第三限位孔(322),所述连接轴(35)分别穿过第一部件(31)中部的第一通孔(311)和第二部件(32)中部的第二通孔(321),其中第一轴承(33)安装在第一限位孔(312)处,第二轴承(34)安装在第二限位孔(313)处,即第二轴承(34)一端面与第一部件(31)接触,第二轴承(34)另一端面与第二部件(32)接触,以使第一部件(31)与第二部件(32)可相对转动,连接轴(35)末端通过锁紧螺母(5)卡紧第一轴承(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33)、第二轴承(34)为推力球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孔(322)处安装有限位螺栓(6),且限位螺栓(6)末端与第一部件(31)端面留有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13)为充气轮,进一步提高底盘的缓冲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22)为全向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盘框架(1)和后底盘框架(2)均采用铝型材质搭建。
CN201821669030.1U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无人车底盘 Active CN209008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9030.1U CN209008727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无人车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9030.1U CN209008727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无人车底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08727U true CN209008727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8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69030.1U Active CN209008727U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无人车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087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52A (zh) * 2020-10-27 2021-01-12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整体式agv随动悬挂机构及使用其的agv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52A (zh) * 2020-10-27 2021-01-12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整体式agv随动悬挂机构及使用其的agv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0834A (zh) 可控的锥齿轮式差动平衡装置及具有其的移动平台
CN102416834A (zh) 无人车悬挂系统
CN209008727U (zh) 一种无人车底盘
CN111361653A (zh) 一种四轮移动机器人底盘及四轮移动机器人
CN106240339B (zh) 转向轮双摆臂电机动力悬挂系统
CN203600922U (zh) 汽车的麦弗逊式悬架
CN213920691U (zh) 一种轮距可调型全轮转向机器人底盘
CN201006681Y (zh) 可转换为四轮驱动的电动越野车
CN216805648U (zh) 一种agv底盘的自适应悬挂结构
CN109703576B (zh) 空中客车的车身稳定装置
CN208774905U (zh) 一种agv的底盘结构
CN102180100A (zh) 一种万向电动底盘
CN214985620U (zh) 一种带减震功能的无人扫地车前轮转向机构及无人扫地车
CN211166304U (zh) 一种用于车辆减震器的连接装置
CN109278517A (zh) 一种非承载式独立驱动电动车桥
CN205022365U (zh) 可控的锥齿轮式差动平衡装置及具有其的移动平台
CN115009366B (zh) 一种基于四麦轮平衡车底盘的辅助系统
CN211223672U (zh) 独立悬架移动机器人用四轮差速滑动转向动力平衡装置
CN208827482U (zh) 一种超微型电动汽车用前驱动桥
CN206336352U (zh) 移动平台
CN217994432U (zh) 一种磁悬浮设备转向架的行走装置
CN206327147U (zh) 一种转向轮双摆臂电机动力悬挂系统
CN217074621U (zh) 改进型车辆平衡装置
CN102874357A (zh) 重心可调整的三轮车底盘
CN219023230U (zh) 一种拼接式玩具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201, building 9, No.1, Gongye North Fourth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We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48 No. 6, Building A, Building 3, 301, Chutangcun Songbai Road, Fengg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WEIH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201, building 9, No.1, North 4th Industrial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unqu Technology (Dongguan)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201, building 9, No.1, North 4th Industrial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Weih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