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1038U - 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1038U
CN220281038U CN202320296830.8U CN202320296830U CN220281038U CN 220281038 U CN220281038 U CN 220281038U CN 202320296830 U CN202320296830 U CN 202320296830U CN 220281038 U CN220281038 U CN 220281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frame
driving
floating
load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68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孝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de China Forklift Truck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de China Forklift Truck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de China Forklift Truck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Linde China Forklift Truck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68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1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1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1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所述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包括车架、驱动轮总成和两平衡轮,两平衡轮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并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轮总成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轮总成包括轮架、第一转动轮和用于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装在轮架上;所述驱动轮总成的轮架可上下浮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平衡轮为浮动式平衡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驱动轮和平衡轮的全浮动设计,可以使空满载时驱动轮总成和平衡轮的载荷分配更加合理,并且通过不平路面时驱动轮总成和平衡轮都能随地面情况上下浮动,避免出现行驶晃动或者打滑的情况出现,从而较好地兼顾动力性、稳定性和通过性。

Description

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托盘搬运车的驱动侧轮载分配系统包括一个驱动轮总成和两个平衡轮,两个平衡轮分别位于驱动轮总成的左右两侧。上述轮载分配系统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驱动轮总成固定(即驱动轮总成相对车架高度不变),平衡轮浮动(即平衡轮相对车架高度可变),这种形式的缺点是空满载时平衡轮的轮载变化不大,平衡轮对车体支撑性不足,车辆在不平路面行驶容易晃动或者打滑;第二种是驱动轮总成浮动(即驱动轮总成相对车架高度可变),平衡轮固定(即平衡轮相对车架高度不变),第二种形式的缺点是空满载时驱动轮总成的轮载变化不大,车辆在满载时容易出现打滑或者空载时行驶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其驱动轮总成和平衡轮分别采用浮动式,对轮载进行合理分配的同时兼顾动力性、稳定性和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包括车架、驱动轮总成和两平衡轮,两平衡轮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并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轮总成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轮总成包括轮架、第一转动轮和用于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装在轮架上;所述驱动轮总成的轮架可上下浮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平衡轮为浮动式平衡轮。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侧面对应所述轮架的安装位置固定有一安装块,该安装块固定有多个导杆,各导杆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分别穿过所述轮架,且各导杆上分别套装有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张顶在所述轮架和所述导杆上设置的限位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轮架侧面在所述安装块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安装块装入该容置腔内,所述各导杆分别穿过所述容置腔的上腔壁和下腔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限位件为螺纹连接于所述导杆顶部的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轮为万向平衡轮,所述平衡轮包括安装座、轴承、上轮座、下轮座、第二转动轮和第二弹性件,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上轮座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下轮座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轮座,且下轮座与上轮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件,第二转动轮转动连接于所述下轮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软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装在所述轮架上,所述驱动电机装在所述齿轮箱上,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装于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箱转动连接于所述轮架,且所述齿轮箱的转动轴线位于高度方向上;所述驱动轮总成还包括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装在所述轮架上,且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齿轮箱相对所述轮架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轮架包括侧支架和上支架,所述齿轮箱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支架,所述转向电机装在所述上支架上,所述侧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架后侧,并可上下浮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架。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托盘搬运车,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所述驱动轮总成的轮架可上下浮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平衡轮为浮动式平衡轮,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驱动轮总成和平衡轮的全浮动设计,可以使空满载时驱动轮总成和平衡轮侧的载荷分配更加合理,并且通过不平路面时驱动轮总成和平衡轮都能随地面情况上下浮动,避免出现行驶晃动或者打滑的情况出现,从而较好地兼顾动力性、稳定性和通过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体现正面);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体现背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总成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体现正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总成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体现背面);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支架与安装块在配合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体现正面);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支架与安装块在配合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体现背面);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轮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平衡轮的后视图(含车架局部);
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
其中,1、车架,2、驱动轮总成,21、轮架,211、上支架,212、侧支架,213、容置腔,22、第一转动轮,23、驱动电机,24、齿轮箱,25、转向电机,3、平衡轮,31、安装座,32、上轮座,33、下轮座,34、第二转动轮,35、轴承,36、第二弹性件,37、销轴,4、安装块,5、导杆,6、弹簧,7、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见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包括车架1、驱动轮总成2和两平衡轮3,两平衡轮3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1(图中仅体现车架1的一部分),并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轮总成2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轮总成2包括轮架21、第一转动轮22和用于带动第一转动轮22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装在轮架21上;所述驱动轮总成2的轮架21可上下浮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架1,所述平衡轮3为浮动式平衡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的侧面对应所述轮架21的安装位置固定有一安装块4,该安装块4固定有多个导杆5,各导杆5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分别穿过所述轮架21,且各导杆5上分别套装有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张顶在所述轮架21和所述导杆5上设置的限位件之间。所述导杆5的数量为两个,但不局限于此,两个导杆5沿驱动轮总成2的左右方向排布。所述轮架21具体包括侧支架212和上支架211,所述侧支架212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架211后侧,并可上下浮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架1。因此,所述导杆5具体穿过所述轮架21的侧支架212。在本实施例中,各导杆5与安装块4的固定关系为:各导杆5分别沿上下方向穿设于所述安装块4,并用螺钉与安装块4侧向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轮架21侧面(具体为所述侧支架212的侧面)在所述安装块4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容置腔213,所述安装块4装入该容置腔213内,所述各导杆5分别穿过所述容置腔213的上腔壁和下腔壁,如图5、图6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6,所述限位件为螺纹连接于所述导杆5顶部的螺母7,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可以是卡环等。所述螺母7的数量为多个,具体为两个,但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3和齿轮箱24,所述齿轮箱24装在所述轮架21上,所述驱动电机23装在所述齿轮箱24上,且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24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22装于所述齿轮箱24的输出轴。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箱24具体转动连接于所述轮架21,且所述齿轮箱24的转动轴线位于高度方向上;所述驱动轮总成2还包括转向电机25,所述转向电机25装在所述轮架21上,且所述转向电机25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24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齿轮箱24相对所述轮架21转动。具体,所述齿轮箱24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支架211,所述转向电机25装在所述上支架211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所述平衡轮3为万向平衡轮,其包括安装座31、轴承35、上轮座32、下轮座33、第二转动轮34和第二弹性件36,安装座31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1,上轮座32通过轴承35与所述安装座31相连接,下轮座33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轮座32,且下轮座33与上轮座32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件36,所述第二弹性件36为软胶材质,例如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等。所述第二弹性件36与所述上轮座32配合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6与所述下轮座33配合的另一端。第二转动轮34转动连接于所述下轮座33。所述下轮座33具体采用一位于水平方向上的销轴37与所述上轮座3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36位于所述销轴37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其实现了驱动轮总成2和平衡轮3的全浮动设计,在重载时,驱动侧轴荷增加,驱动轮总成2和平衡轮3相对车架1高度都可以随之变化,使驱动轮总成2和平衡轮3的第二转动轮34的轮载加大,从而提高驱动所需附着力和侧向稳定性。在通过不平路面时,不管是两边高中间低,还是中间高两边低的情况,全浮动结构都能够提供更好的轮子附着力,保证车辆既能有足够的驱动附着力用于加速和制动,同时也能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撑力以保证车辆不会左右晃动。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空满载时驱动轮总成2和平衡轮3的载荷分配更加合理,并且通过不平路面时驱动轮总成2和平衡轮3都能随地面情况上下浮动,避免出现行驶晃动或者打滑的情况出现,从而较好地兼顾动力性、稳定性和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托盘搬运车,包括如上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托盘搬运车,有关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对其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包括车架、驱动轮总成和两平衡轮,两平衡轮分别安装于所述车架,并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轮总成的左右两侧;所述驱动轮总成包括轮架、第一转动轮和用于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装在轮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总成的轮架可上下浮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平衡轮为浮动式平衡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侧面对应所述轮架的安装位置固定有一安装块,该安装块固定有多个导杆,各导杆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分别穿过所述轮架,且各导杆上分别套装有第一弹性件,该第一弹性件张顶在所述轮架和所述导杆上设置的限位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侧面在所述安装块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安装块装入该容置腔内,所述各导杆分别穿过所述容置腔的上腔壁和下腔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所述限位件为螺纹连接于所述导杆顶部的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轮为万向平衡,所述平衡轮包括安装座、轴承、上轮座、下轮座、第二转动轮和第二弹性件,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上轮座通过轴承与所述安装座相连接,下轮座可上下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上轮座,且下轮座与上轮座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性件,第二转动轮转动连接于所述下轮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上轮座配合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下轮座配合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为软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装在所述轮架上,所述驱动电机装在所述齿轮箱上,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装于所述齿轮箱的输出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转动连接于所述轮架,且所述齿轮箱的转动轴线位于高度方向上;所述驱动轮总成还包括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装在所述轮架上,且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齿轮箱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齿轮箱相对所述轮架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包括侧支架和上支架,所述齿轮箱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支架,所述转向电机装在所述上支架上,所述侧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架后侧,并可上下浮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架。
10.一种托盘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
CN202320296830.8U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 Active CN220281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6830.8U CN220281038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6830.8U CN220281038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1038U true CN220281038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8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6830.8U Active CN220281038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1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2852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电动四轮行走装置
US20060289221A1 (en) Engine Subframe Mounting Arrangement
CN220281038U (zh) 一种全浮动轮载分配系统及托盘搬运车
CN201604689U (zh) 独立悬挂减震可侧倾式机动车
CN102390233A (zh) 一线多轴刚性悬挂车轴总成
CN104973124A (zh) 一种悬浮车架电动车的底盘结构
CN111824285A (zh) 多腿行走的负载型机器人
CN204095429U (zh) 一种四轮环保电动车
CN207481590U (zh) 一种具有控制装置的主动稳定车辆
CN203254918U (zh) 扭杆弹簧悬架汽车底板自动调平系统
CN211223672U (zh) 独立悬架移动机器人用四轮差速滑动转向动力平衡装置
CN212766541U (zh) 底盘机构及agv车
CN211075683U (zh) 可升降拖车
CN206703864U (zh) 一种具有悬挂系统的车架及小车
CN219749977U (zh) 一种多功能农业履带底盘
CN201395165Y (zh) 一种偏置轴驱动轮
CN206336352U (zh) 移动平台
CN207060148U (zh) 一种场地巡检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CN212473715U (zh) 多腿行走的负载型机器人
CN214742688U (zh) 新能源汽车用一体成型式驱动轴
CN219789830U (zh) 一种固定驱动桥的弹性结构
CN204775462U (zh) 一种悬浮车架电动车的底盘结构
CN211196351U (zh) 一种适用于重型物料转运的周转车
CN110562352A (zh) 独立悬架移动机器人用四轮差速滑动转向动力平衡装置
CN220596946U (zh) 一种紧凑型叉腿式驱动总成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